创造——前四日

发布时间:2023-12-19
阅读:152 次

创世记1:1-19

在教导创造的故事时,我们要记住,这不仅是圣经的开端,也是我们所有后续教导的基础。主是万物的开端,是我们的天父,祂创造了我们所看见和知道的一切,这个观念对于任何属灵的理解或真正良善的生活是至关重要的。要向所有班级的学生指出,我们在主日学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主的知识和祂对我们的旨意,好叫我们能真正的服侍祂,而这些知识的唯一可靠来源是祂的圣言。祂将圣言赐给我们,使我们能知道这些事。我们正按照主赐给我们并向我们更深悟性打开的方式学习圣言。在这一年的工作中,要经常提醒自己和学生们,我们所学的是主的书,是生命书。我们特别强调思想创造故事里的前四天,但全部七天应该先简单地讲述一遍。

教义要点

关于主,我们首先要知道祂是万物的创造者。主的名是“耶和华”,意思是“我是”。

整部圣言是用对应的语言写成的一个比喻。

信是接受某个事物为真,我们对任何事物的理解越深,对它的信心就越大。

真理若不产生好行为,就像一棵不结果子的树木。

家长须知

“创世记”的意思是“开端”。圣经的第一句话是“起初,神...。”我们若要成为真正的人,而不仅仅是动物,这是我们需要知道的第一件事。动物和人的真正区别在于,动物不能知道物质以外的东西,而人却可以认识神。我们若停下来想一想,应该能够看出,神不可能浪费时间讲述一些我们可以自己发现的事情——关于自然界的事情。祂要告诉我们的是关于祂自己和我们灵魂的事情,因为这些是我们无法通过其他方式了解的。所以,颇具争议的圣经第一章,其实是讲述人类灵魂的创造。这是一个精彩的比喻,一个取自古圣言的象征性的故事。在那个时代,人们用这种象征性的语言说话,因为他们将世上的一切视为神和灵魂内某个事物的表达。在整部圣言中,主用这种语言对我们说话。我们若学习这种语言,就能越来越多地理解祂想要告诉我们的话。圣经就像雅各的梯子,它的脚立在地上,头伸向神。神的思想通过它降到我们身上,我们的思想通过它升向神,就像梯子上的天使一样。阅读创世记28:10-22节的这个故事。我们和我们的孩子若要在圣经故事里找到神,就要按照它的讲述好好了解这些故事。

儿童班

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你的圣经上,看看他们是否知道这是什么书。给他们解释说这是主的书,是主为了让我们认识祂而写的。然后继续讲述主首先告诉我们的关于祂自己和这个世界的事。告诉他们,神是我们的天父,我们向祂祷告——正是祂作为主耶稣来到世界——祂爱我们,眷顾我们。我们若努力照祂的话做正确的事,我们就会快乐。然后谈论光明与黑暗,以及日月星辰对我们的作用,提醒他们这是主为我们创造的。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简单地指出圣言的两个部分——旧约和新约。说说主赐给我们的奇妙机会,使我们可以认识祂,以及我们一生都要学习圣言,并对它心存敬畏。

你知道神创造了光吗?有些早晨,当你醒来的时候,天空是蓝的,太阳是明亮的,你可以在户外玩耍。那时你很开心。然而有些早晨下雨了,你只能在屋内玩耍,但你还是可以看见一切。这是因为,虽然天空布满了要下雨的云,太阳也在云层之上,但它的强光能够将它射透。

然而,当你们玩了一天,吃了晚饭,外面变得一片漆黑,屋里也是一片漆黑,除非妈妈打开电灯。太阳并没有停止照耀,但它在地球的另一边,为中国和日本的男孩女孩们创造白天。

你晚上去过户外吗?如果有,你一定看见了天上的星星,也许还有月亮。这些也是神创造的。祂创造了整个天空和大地,创造了各种植物、树木、飞鸟、鱼类和走兽,也创造了你、我和所有的人。

神创造了所有这些,因为祂爱我们,希望我们快乐。如果我们爱祂,并彼此相爱,我们就会永远快乐。当我们爱一个人的时候,会努力让他们快乐。让我们阅读圣经里的课文内容。

第一天,神创造了什么?第二天,祂创造了什么?

第三天,祂创造了什么?

第四天,神造了哪两个大光?

祂造了什么小光?

你能想到太阳为我们做的一些事情吗?

我们什么时候能看到月亮和星星?

你们知道,晚上水手可以通过星星来驾驶船只。

你不觉得我们都应该感谢主为我们创造了这么美丽的世界,让我们生活在其中吗?

祂创造它,是因为祂爱我们。当我们爱一个人的时候,会想要让他们快乐。

自私是爱的反面。它让每个人都不快乐,甚至让自私的人自己也不快乐。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自私。

少年班

注意上面提到的有关主和圣言的建议,确保学生熟悉这些观念。然后继续讲述创造的故事,让大家注意它的真正含义。应该向少年班介绍圣言有一个内在的含义,它与我们的灵魂有关,这是它的重要含义。并告诉他们,除非熟悉字面的故事并经常阅读,否则没有人能了解这层含义。我们的努力是要让他们瞥见内在的含义,让他们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多少东西等着他们去学习,并为青少年班更详细的学习打下基础。联系到日月星辰的创造,可以很好地做到这一点。老师通过阅读高年级的笔记,能找到他们笔记中建议的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但在你给出答案之前,看看有没有同学能想出答案。

我们在主日学学习什么书?

它的作者是谁?

它还有什么名称?

圣经的第一卷书叫什么?

“创世记”的意思是“开端”。这本书告诉我们世界万物的开端。第一章似乎是讲述地球和地球上所有植物、动物和人类的创造,但这只是外在的意思。

创造用了多少天?

第七天发生了什么?

在本课末尾有一个问题列表。你可以在圣经中查找答案,并把答案写在问题后面。这将帮助你记住“创造的次序”。我们也可以记住,正是因为创造的故事,我们和世界各地的人都感受到工作六天,第七天休息和敬拜主是美好的。请参阅出埃及记20:8-11。

科学家对地球的发现越来越多。其中一个发现是,地球是花了数千年的时间才形成的。这使一些人对圣经产生怀疑。但我们不必为此烦恼,因为我们知道整部圣言是一个比喻。比喻就是故事,里面有更深的含义。当你长大一点,你会学习创世故事的深层含义。这是一个奇妙的学习。

即使是现在,你也许能看到一些深层的含义,它告诉我们主是如何创造我们的灵魂的。第一节经文说什么?“起初,神创造天地。”主的确创造了天空和大地,但在我们每个人的灵魂内也有一个“天地”,即一个高级属性,一个低级属性。当你很想做某件事,是你父母告诫你不要做的,这时你的高级属性和低级属性会有一场争战。你的高级属性会告诉你要做正确的事,但你的低级属性却想做看似快乐的事。当你还是个小婴儿的时候,你甚至不知道要考虑对与错。读第二节,看看它是如何讲述你灵魂空虚无知的那个时候的。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的父母向你解释某件事的时候,你突然说,“哦,我看见了”(*I see,我明白了)?你并不是指你用眼睛看见了,不是吗?你是用你的头脑看见了。读第三、四、五节。当你还是个小孩子,第一次开始用你的头脑看事物时,它就像光来了一样。这是你灵魂内的第一天。现在也许你能看出,创世故事里的一天并不是指像星期天或星期一或星期二那样的一天——它是指一种新的思维和感觉的状态。这也可能意味着很长一段时间。你有没有听老人家说过,“在我那个日子(*in my day,在我那个年代),每个人都是这样那样的”?

所以,这一章中的每一日其实都是描述我们成长的一个新的阶段。当你进入青少年班的时候,关于这些阶段,你会学到更多,但现在只要记住光描绘对真理的理解,暗描绘无知就够了。有了这些知识,看看你能不能想出为何在这一章里总是说“有晚上,有早晨”,而不是说“有早晨,有晚上”。

神在第一日创造了什么?

神在第二日创造了什么?

神在第三日创造了什么?

神在第四日创造了什么?

神在第五日创造了什么?

神在第六日创造了什么?

神在第七日做了什么?

青少年班

对于这节课,老师除了学习青少年班的笔记,也需要学习青年班和成年班的笔记,以便在学生笔记中作更多的补充。但在讲授本课时,应该遵循学生笔记的总纲。不要忽视本课开头的引言。尽量快速地讲完课文,留出时间提问和讨论。

圣经的第一章,就像圣言其他部分一样,是一个比喻。它似乎是讲述自然界的创造,当然,神的确创造了自然界的一切,包括我们的肉身。但人类可以自己去发现自然界的事实,而主写下圣言,是要告诉我们无法用这种方式发现的事实,也就是关于我们灵魂的事实。

所以,创造的故事其实是告诉我们主在过去和现在是如何发展我们的灵魂的。当出生时,我们有一个物质的属性——不仅仅是肉身,也包括一个头脑,能学习生活所需的一切知识。这就是我们灵魂的“地”。动物也拥有这个地。但我们还有另外一种属性,是动物所没有的,就是能认识神和属天事物的灵性。这就是“天”。

对于一个小婴儿,这两种属性都在起步阶段。第2节描述了我们每个人在婴儿时期的状态。“黑暗”就是无知。你知道吗,全世界说各种语言的人在说“我看见了”时,他们的意思是“我明白了”?这就是所谓的对应的语言——即自然或物质的事物与属灵或属天的事物对应。起初,每个人都理解这种对应,并用这种语言说话,许多表达方式,如“我看见了”,流传给了我们,虽然总体的原则已经遗失了。你若记住这一点,很快就会注意到我们日常用语中的一些表达方式。神所有的话都是用这种对应的语言写成的。

我们在本课中要考虑的第一个例子是“黑暗”这个词。它与光相反。如果黑暗表示无知,那么光明又意味着什么呢?所以,当圣经告诉我们(第3节),“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这是说我们最早的童年时期,即我们开始“看见”或理解事物的时候。接下来的阶段,也就是第二日,是我们开始能理解更多事物的时候,而不仅仅是吃饭、走路和触摸等物质上的事物。我们学会了必须听从父母的话,否则就会被称为淘气,以及我们应该对别人温柔和善,等等。水对应真理,穹苍以上的水是关于属灵或属天事物的真理,而穹苍以下的水是关于自然或尘世事物的真理。

第三日出现的旱地是我们在选择对与错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品格,这种品格是生长各种观念的土壤,就像各种青草、草本和植物从地里长出来一样。这些观念所产生的行为就是果实。

第四日,或第四个状态,是我们成长到能够思考神,开始爱祂、信祂,并且想更多地了解祂,想知道怎样才能让祂喜悦的时候。这种爱是太阳,它温暖我们的心,照亮我们的头脑。我们对神的信是月亮,它为我们指明道路,即使是我们无法理解原因的时候——夜晚。星星是我们头脑中聚集的关于属天事物的知识,平常它似乎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也看似没有多少帮助,但它逐渐在我们头脑中形成模式,使我们获得引导,就像聪明的水手可以通过星星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一样。

第五日和第六日出现的活物是当我们的品格完全形成时发展起来的情感或趣味(*taste),直到最后我们长大成人(男人和女人),可以管理自己的生活并运用所有的知识——“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28节)。

诗篇118篇开头说:“你们要称谢耶和华,因他本为善,他的慈爱永远长存。”同一篇23、24节暗示了当我们进入第七日的安息时应有的感受:“这是耶和华所作的,在我们眼中看为希奇。这是耶和华所造的日子,我们在其中要高兴欢喜。”

基本的对应

属肉体的头脑

植物 在我们头脑中发展的真理

果实 好行为

鸟类 思想

动物 情感

属灵的头脑

青年班

对于这个班的学生,引言可以很好地用来说明在关于主和圣言的教导上,新教会与其他教会有什么不同。对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来说,让他们知道他们的教会对许多困惑人的问题有清晰而明确的回答,这是好的。即使他们自己可能还没有准备好与别人讨论这些问题,但他们的教会在所有的信仰问题上都有合理的答案。年轻人讨论和争论信仰问题的频率比我们想象的要高得多,我们应该抓住每一个机会,让他们对新教会著作所能提供的奇妙知识有所感受。每周尽量留出时间,与同学们一起阅读和讨论笔记末尾的著作引文,如果可能的话,鼓励他们自己开始阅读。创世记作为最常受到挑战的故事,可能是一个最好的开始,来培养他们对主再来时所提供给我们的独特机会的感受。

每个人脑海中迟早会出现的一个问题是,我们所知道的这个世界是如何开始的?包括史威登堡在内的科学家们,花费多年的时间研究岩石和地层中保存的各种遗迹,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并提出了不同的宇宙起源理论。然而,人类的考察或理论都无法真正回答这个问题。唯一的答案是圣经的第一节告诉我们的:“起初,神...。”我们所有的一切,所知的一切,是从神开始的。祂的名字,正如祂在燃烧的荆棘中告诉摩西的,是耶和华——“我是”——生命本身,世界万物时刻从祂那里获得生命。

创世记第一章是一个奇妙的比喻,在这个比喻中,神亲自讲述了我们创造的次序。这一章似乎是讲述自然界,但自然界只是灵性世界的一个写照。创造的六日是六个发展的阶段,不仅是自然界的一般发展阶段,也是整个人类和包括你和我在内的每一个个体的发展阶段。

让我们特别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思考这个故事。我们一开始有两个属性,一个高级属性,一个低级属性,即“天与地”。当我们出生时,这两个属性都处于潜在状态,“空虚混沌”,就头脑而言,我们处于“黑暗”之中。但神在我们里面作工,不久,我们对周围世界的意识开始发展——光来了。很快,惊人地快,我们开始意识到生活不仅仅是吃喝玩乐,还有对与错这种事需要我们学习。属灵的真理或“水”,与只和身体福祉有关的真理或“水”分开了。然后,当我们选择高级属性或低级属性时,我们品格的“旱地”开始形成,从中发展出我们的观念和理性,起初像青草一样简单而短暂,以后变得越来越坚定而持久。恒久的情感——我们的各种趣味和爱好——是最后发展起来的。最终,我们成为成熟的男人和女人,享受既定品格的平安和安息。

但在简短的概述中,我们遗漏了一日——第四日——七日当中的那一日。根据这个故事,神在那一日创造了日月星辰。诗篇84:11告诉我们,“耶和华神是日头,是盾牌”,在预言中(玛拉基书4:2),主耶稣基督被称为“公义的日头”。在我们成长的某个阶段,如果它是正常的、健全的,就会有一个时候,我们真正看见主是生命本身,而我们的生命——我们头脑里的光明和心灵里的温暖——都是从祂而来。太阳冲破了我们无知的乌云。从那时起,太阳管着我们的白昼——即我们清楚看见自己的道路,喜欢按主的旨意去行的状态。但这些状态并不持久。我们也会有夜晚,就是疑惑和恐惧出现,使我们看不见道路的时候。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的太阳——我们对主的爱——似乎消失了。但我们仍然相信主的道路是正确的,无论我们理解与否。这是一种类似月亮的反射光。我们也认识主的真理,这些认识就像星星一样,尽管小而分散,看似离我们的目标很远,却能形成模式,给我们指明方向。

人们对创世记的一个批判是光出现在太阳创造之前。但我们可以看到,在内在意义上,这是一种有序而优美的发展。从一开始,主就在我们的灵魂里作工,带我们逐渐走出黑暗,进入太阳的光明。这个次序也可以从“有晚上,有早晨”的反复表达中看出来。所以,诗篇写着说:“诸天述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这日到那日发出言语,这夜到那夜传出知识。”(诗篇19:1-2)

成年班

建议老师在讲述创造的故事时,应提出人们对其真实性的抨击,指出圣经是主对我们的启示,与我们自己可以发现的事情无关。然后继续讲述在人类和个人发展的层面,创世六个步骤的大致含义,要特别强调在故事里光为何出现在日月星辰的创造之前,以及为何每一日都是说从晚上到早晨。

在启示录20:12中,我们读到:“我又看见死了的人,无论大小,都站在宝座前。案卷展开了,并且另有一卷展开,就是生命册。死了的人都凭着这些案卷所记载的,照他们所行的受审判。”对于任何人来说,如果读了这节经文,却不明白“案卷”是指那些受审判者的生命记录,“生命册”是指圣经,那将是很费解的。因此,纵观基督教会的历史,得救的迫切问题与圣经的性质和解释密不可分。在自然科学发展之前,基督徒大多满足于接受圣经的字面意思,而把圣经的解释权留给牧师。他们生活在一种简单的信念中,认为只要按牧师的吩咐去做,就是服从主并能得救。然而,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和随之而来的圣经的广泛传播,人们开始自己阅读圣经,并对圣经的解释产生了不同的意见,因而不可避免地对什么是符合圣经教导的行为产生了分歧。而随着自然科学的研究发现开始对圣经文字的准确性产生怀疑,这些分歧就更加严重了。实际上,圣经的独特性,从由它产生的大量而持续的研究就可以看出,更不用说受它影响的文学作品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今天那些相信圣经是人类思想的产物的人,也经常承认感觉到它的奇特力量,并试图以各种方式来解释这种力量。

人若拒绝承认主的圣言是祂的启示,这不是主的错。拒绝是个人的意愿。主总是把人们需要知道的关于祂自己的一切告诉他们。祂对那两个往以马忤斯去的人说:“无知的人哪,先知所说的一切话,你们的心信得太迟钝了......于是从摩西和众先知起,凡经上所指着自己的话,都给他们讲解明白了。”(路加福音24:25,27)就在祂允许自己被带走之前,祂说:“我还有好些事要告诉你们,只是你们现在担当不了。”(约翰福音16:12)祂向门徒预言的这进一步的启示,是在人们的思想准备好接受它的时候,以及需要迎接人文主义和科学对圣经的攻击的时候,通过伊曼纽·史威登堡带给世界的。当我们阅读《属天的奥秘》时,经常会看到一些陈述,显示当时最著名的科学家之一史威登堡,完全了解人们提出的证明圣经是人的作品的所有事实。许多陈述表明了这一点,比如下面这段论及夏甲和以实玛利被送走的内容:“每个人都可以看出,这些历史性的陈述包含深奥的知识,这从亚伯拉罕拥有极多的牛羊和金银,却这样送走为他生了一个儿子的婢女和他喜爱的童子以实玛利,只打发他们饼和水的事实可知。”(《属天的奥秘》2674)他一再说,只有了解内在的含义,才能解释圣经文字的独特性;主揭示内在的含义,就是为了拯救良善的人,使他们不至对圣言失去信心。因此,我们和我们的孩子长大以后,除了学习圣言的文字,也要学习内在的含义,这是极其重要的。

创世记的故事就是这种必要性的一个突出例子。科学证明,它不可能是文字所描述的那样。考古学在其他古代文献中也发现了类似的故事。正如史威登堡所说,人们问道:“这怎么可能是神的话呢?”然而,创世的故事是圣言的根基,也是我们理解主创造我们的目的和祂在我们生命中的神圣旨意(*Divine providence,或天意,天命)的基础。我们从史威登堡得知,圣言前十一章的文字描述不是真实的历史,这和其他部分不同。这十一章是摩西是古圣言抄来的,它存在于我们的圣言之前,在摩西时代仍然存在。所有关于创世、伊甸园和希伯来语以外的文献中也能找到的洪水等故事,都来源于古圣言的记录。但它们是以传统的形式流传下来的,不是口头上的启示。古圣言是用纯符号的语言写成的,它是古教会的人思考和写作的语言。那时,没有人误解创世的故事,或者把它当作物质宇宙创造的记录。在我们圣经的其他地方提到了古圣言的另外一些书卷,有的还提到了名称(见民数记21:14-16、27-28;约书亚记10:13;撒母耳记下1:18)。史威登堡还告诉我们,约伯记——这是一卷令学者们感到困惑的书,因为它具有非常古老的希伯来书卷的语言特征,却表现出高度发达的哲学概念——是“古教会的一卷书”,虽然没有内在的含义,却是用“古教会常用的表达形式”写成的(《属天的奥秘》2682)。

创世的故事,和圣言的其他部分一样,是从主那里通过天堂降下来的,内有多层含义。对我们来说,它主要是一个关于人类灵魂受造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它与我们从婴儿到成人的发展过程的关系,或如史威登堡特别在“属天的奥秘”中所解释的,是我们重生的过程。每个人都有两种属性,一个高级属性,或说灵性,一个低级属性,或说肉体性,它们就是天与地。只要他还处于对灵性事物一无所知的状态,不论是无意还是有意的,他的灵魂实际上是处于黑暗和未发展的状态。但主一直在设法唤醒他。第一个反应就像光的到来,然后他能够看出有些知识与灵性有关,有些知识与世界有关——这是穹苍以上的水和穹苍以下的水。所有生命都来自于主,人在认识神并试图了解祂之前,并没有开始真正的生活。起初,他对神的认识是从别人那里得来的,在他的头脑中,它就像一束散漫的光。但是,当他开始按照主看正的原则思想和行事,而不是为了取悦自己时,活物就便开始出现在他的灵魂中,他从自己的经验中认识到什么是爱主和信主并信赖祂的引导——这是显现在天空的日月星辰。太阳是对主的爱,在我们有清楚领悟的状态中照耀。月亮是信和信赖,它为我们指引道路,即使是一切看似黑暗和难以理解的时候。星星是对属灵事物的认识,当我们把它们整合起来时,就会逐渐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模式,从而指引我们。这时,有生命的思想和情感——即鸟类、鱼类和动物——就可能出现,人就按照造物主的形象和样式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只有这样,人才能得到安息和平安。

“有晚上,有早晨,这是头一日。”在本课中,我们将集中思想创造的前四日。这部分故事的突出特点是光的出现、影响和不断增强。在圣言的叙述里,没有什么偶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认为一天是从早晨开始,到晚上结束。但是,当我们停下来想一想,或会意识到,从早晨到晚上,我们的力气、活力、头脑敏锐度、耐力都是下降的,直到我们必须停下来,通过睡眠重新得力。在史威登堡的著作中,我们被告知,正是在我们的睡眠期间,主能为我们做最多的事情。因为那时,我们暂时停止关注自己和世界,灵魂向属天的影响力开放。这就是为什么儿童被规定应该有长时间的睡眠,以及为什么睡眠具有这样的治疗价值。身体的重建是睡眠价值中最不重要的。我们若想夸口自己不需要常人那么多的睡眠,那就应该认真考虑一下我们的灵性状态。实际上,进步是从晚上到早晨——从无知的状态到领悟的状态——这是造物主的工作,不是我们自己的工作。

著作引文

《属天的奥秘》22:现在可以分辨“晚上”和“早晨”各是什么含义了。“晚上”指每一个前面的阶段,因为它是一个阴暗或虚假和无信的状态。“早晨”指每一个后续的阶段,因为它是一个光明或有信的真理和知识的状态。从一般意义上说,“晚上”表示一切属于人自己的东西,而“早晨”表示一切属于主的东西。正如经上说:“耶和华的灵藉着我说,他的话在我口中。以色列的神,以色列的磐石晓谕我说……他必像日出的晨光,如无云的清晨,雨后的晴光,使地生出嫩草。”(撒母耳记下23:2-4)正因“晚上”指没有信的时候,“早晨”指有信的时候,故主来到世上的时候被称为“早晨”。当祂来的时候,由于人不信,故被称为“晚上”。在圣言中,“早晨”也用来指主的每一次降临,故意味着重新创造。

《属天的奥秘》29:当“地”,或说人,已预备好从主接受属天的种子,来产生一定的良善与真理时,主首先使柔嫩的东西生出,这些被称为“青草”,然后使更有作用、本身能结出种子的东西生出,这些被称为“结种子的草本”,最后使结果子的好东西生出,这些被称为“结果子的树木,果子都包着核”,且“各从其类”。正在重生的人,起初以为他所行的良善和所说的真理都是出于自己,但实际上,一切良善和真理都是来自主。所以,当人以为这些是出于自己,就尚不具备真信的生命(虽然他以后可能接受),还无法相信这些是出于主,因为他尚在预备当中,以待将来接受信的生命。这个阶段用不具生命的物来象征,接下来具备信的生命的阶段则用活物来象征。

《真实的基督教》73:为人类所规定的次序法则是,他当通过圣言为自己获取真理,以属世的方式思考它们,并尽可能地以理性的方式思考它们,从而为自己获得属世的信。神那一方的次序法则是,祂以神圣的光明靠近并充满这些真理,从而以神圣本质充满人的属世之信——属世之信不过是一些知识和诱导(*persuasion)。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得救之信。

本课问答

P.谁创造了世界? 神。

P.什么书告诉我们关于神的事? 圣经。

J.光对我们有什么作用? 让我们看见。

P.主为我们造了什么特别的光? 太阳、月亮、星星。

P.圣经说世界是在多少天内被创造出来的? 六天。

J.第七天发生了什么? 神安息了。

I.就我们的灵魂而言,天和地指什么? 高级属性和低级属性。

J.光对应什么? 真理。

I.创世记到底说什么? 神是如何发展我们的灵魂的。

S.主为什么要创造世界和人类? 从人类建立一个天堂。

S.在灵性意义上,安息日的安息是什么? 重生,完全的品格。

*P.儿童班,J.少年班,I.青少年班,S.青年班,A.成年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