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记第3章
在所有班级里,可以通过回顾创造的次序,指出人与动物的区别,说明伊甸园是人类达到的美妙的状态,来复习前面的功课。如果他们听从了主的话,没有开始信靠自己,而是信靠主,原可以留在那个状态。说说那两棵树和主论到分别善恶树的禁令。
教义要点
两个对立的中心原则:信靠主和信靠自己。
“表象”(*appearances)的教义:关于主“咒诅”亚当、夏娃以及蛇。
家长指南
伊甸园的故事是众所周知的。在自然科学发展之前,人们从字面上接受它是真的,于是“原罪”的教义——认为亚当的罪会被他所有的后代继承,便从它产生了。然而,随着人们对自然界有更多的了解,他们开始怀疑创世记的早期章节。有些人甚至完全抛弃了它们,开始相信每个人生来都是良善的,认为孩子成长的早期环境才是他们染上恶习的原因。另一些人则对科学的发现视而不见,坚持相信字面的故事和原罪的教义。
但是,如果我们看到,在这些章节里(正如我们上周所说的),主不是向我们讲述世界和人类的历史,而是讲述灵性发展的过程,我们就会明白,这些故事不是字面的事实——但也是真实的故事:关于人类和我们个人的性格如何发展和改变的故事。
如果神是纯粹的爱和智慧,就像我们所信的那样,那么恶是如何进入世界的呢?是人类自己因为选择信靠自己的智慧,不信靠主的智慧而引入的。信靠自己就是那棵分别善恶树,主曾吩咐他们不要吃它的果子。是什么让他们不服从呢?是他们感官欲望的刺激,就是今日试探我们,引诱我们为了满足当下的世俗欲望而牺牲更高本性的同一条蛇。我们每周有多少次想着甚至说着,“我知道我不应该,但是......”。亚当和夏娃与蛇的故事在今天仍然是真实的,就像它在几千年前被写下时一样。
但是,人类被创造出来,为何可以选择服事自己,以致成为恶人呢?因为使他们成为人而不仅仅是动物的,正是选择的自由。他们是按“神的形象”被造的,必须有选择自己喜欢什么、学习什么和做什么的自由。如果我们不能做别的,那么做正确的事也没有什么美德或快乐可言。我们知道如果父母从来不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学习运用自己的判断,结果会是什么。主是有智慧的父母。
儿童班
给孩子们读圣经故事(创世记3:1-13)。如果孩子已经长大,询问故事是否真实,应该告诉他们这是一个比喻,其真理藏在它的内在含义里。然后提醒他们,人类被告知要控制低等生物。可夏娃却让蛇来控制她。最后谈谈孩子们经常像亚当和夏娃一样的行为方式。
我们已经知道起初主是如何创造了万物:天地、海洋、旱地、日月星辰、鱼类、鸟类、动物,最后是男人和女人。祂赐给男人和女人一个美丽的园子,叫做“伊甸园”,里面长满了各种树木和果实。起初,男人和女人都赤身露体,因为他们就像天真无邪的小婴儿。
园子里有两棵主要的树,中间的那棵叫“生命树”,另一棵叫“分别善恶树”。只有一件事是主吩咐男人和女人不可做的,就是不可吃分别善恶树的果子。至于其他果子,他们可以随意吃。
现在你知道,当母亲告诉你有某件事不能做的时候,你里面有个东西往往开始催促你去做。在我们今天这一章里,主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关于最初的男人和女人所做的事。祂称男人为“亚当”,女人为“夏娃”。当你听这个故事的时候,你会看到,使人想要明知故犯的那个东西叫做“蛇”。你见过蛇从藏身的地方爬出来吗?想要随心所欲,而不思考对错的这种欲望,就像一条总是藏在我们心里的蛇。【读创世记3:1-13】
你不觉得最初的人类违背主是非常愚蠢吗?主已经赐给他们所需的一切,叫他们快乐。现在他们不得不离开那个美丽的园子,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快乐了。
但是,当我们明知故犯时,我们也一样愚蠢。
我们知道,当我们良善顺服时,一切都变得更好。
但同一条蛇藏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伺机引诱我们违抗;它很会争辩。
亚当和夏娃不得不离开那个美丽的园子。
当我们坚持自行其是时,就会失去许多原本可以拥有的美好事物。
后来,主是如何把守进入园子的道路的?
少年班
要告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创世记的早期章节是象征性的故事,用形象的语言讲述主希望我们知道的伟大真理,涉及人类起初的状态,恶如何进入了世界,以及我们是如何发展,又是如何让恶进入我们头脑和心灵的。学习下面的指南,以获取教授本课的建议。
圣经的第一章讲的是什么?
主首先创造了什么?
祂最后创造了什么?
人是按谁的形象和样式被造的?
这给了他什么权柄,是动物所没有的?
人被告知要对地和地上的一切做什么?
“亚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在接下来的几章里,圣经讲述最初的人类,仿佛他们只是一男一女——亚当和夏娃。“夏娃”是另一个希伯来字,意思是“生命”(*living)。阅读本章第20节。最初的人类逐渐发展,直到成为一个教会,称为“上古教会”。他们良善,天真,在凡事上信靠主,就像婴儿依赖父母一样。他们生活的状态在第二章里被描述为一个美丽的园子,叫做“伊甸园”,意思是“乐园”。现在读第二章第15至17节。
亚当和夏娃在园子里要做什么?
他们不可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你总是听父母的话吗?你知道为什么吗?你知道他们爱你,他们告诉你做什么或不做什么都是为了你好。你知道,当你不听话的时候,总是会遇到麻烦。然而,你里面似乎有个东西,总是引诱你去明知故犯。在亚当和夏娃的故事里,这种想要自行其是的欲望被描绘为“蛇”。
蛇对夏娃说了什么?
夏娃做了什么?
亚当做了什么?
读启示录3:17-18。在这几节经文里,主告诉人们,他们赤身露体,当向祂买白衣穿上。祂说的不是穿戴肉体的衣裳,而是穿戴头脑的真实的观念。亚当和夏娃听从了蛇,而没有听从主。在此之前,他们原知道只有主才能给他们真理。这就是经上说他们赤身露体的原因。吃了禁果之后,他们忽然意识到,不听从赐予他们一切的主是多大的错误。他们感到羞愧,就像你们违背了父母也感到羞愧一样。他们想要躲避主,就像你们想要躲避父母,怕他们发现你们做了什么一样。有时你可以向别人隐瞒一些事,但我们谁也不能向主隐瞒任何事,因为祂洞悉我们的思想和心灵。
当你们再长大一点,就会学习蛇、女人和男人因为不顺服而所受的“咒诅”是什么意思。但现在你们可以明白,这些咒诅并不是真的出于主,除了在这样的意义上:主用祂的智慧创造了一个有序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可以确定行善或作恶的结果是什么。咒诅是不顺服的自然结果。前面我们了解到,人是按神的形象和样式被造的,有思考和选择自己做什么或成为什么的能力。主尽可能地向我们指明通往幸福的道路,但祂不会强迫我们,因为那会剥夺我们作为人的能力。当我们选择不顺服时,麻烦总是接踵而至,因为我们违背了幸福的道路。我们也很可能责怪别人而不是自己,就像亚当和夏娃那样。
在故事里,亚当和夏娃不得不离开美丽的园子,为食物而工作,而不是从主那里获得食物。这意味着人一旦不顺服,就越来越难做正确的事。你也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一件错误的事导致另一件错误的事,直到你形成难以改变的坏习惯。从我们的故事所描绘的时间开始,整个人类变得越来越糟糕,尽管总有少许人尽力做正确的事(正如我们将在后面的课里看到的)。
在这节课里,有两节经文你们要注意,虽然你们要以后才会明白。一个是第15节。这是圣言里出现的第一个“降临的预言”。意思是,它预告有一天,一个孩子要出生,祂始终拒绝按蛇的建议行事,从而停止人类长期堕落的趋势。只有主自己才能做到这一点。然后读本章最后一节。以后你会再次听到基路伯,想要记起他们在经上首次出现的地方,以及他们在做什么。他们是象征性的人物,不是真实的生物或人类,代表主守护良善的大能。
现在让我们看看,你能不能设想我们做错事的欲望为何被描述为一条蛇?当你称一个人是猪的时候,你的意思是什么?你叫他狐狸的时候,意思是什么?你叫他狮子的时候,意思又是什么?所有动物都有它们为人所知的某些特性。上古时代的人知道自然界的一切各代表什么,他们用“对应”的语言说话,按动物的特性给它们命名。你知道蛇是怎样在地面上滑行,在藏身处偷偷进出,以及怎样“迷惑”猎物,让它无法逃脱,又是如何在你发现之前咬你的。这正是我们的低级属性或“感官”属性所做的。它贪恋世界的事物,不仰望天堂和主。它紧紧抓住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不要试图逃避它的推理。它总是躲在我们里面,试图“咬”我们——让我们相信,世上最重要的事情是随心所欲,争取我们现在想要的东西。每当你受到试探,想要明知故犯时,你的低级属性就与高级属性争论,就像蛇与夏娃争论一样。夏娃不必听蛇的话,你也一样。
青少年班
针对这个年龄段的功课是关于伊甸园、两棵树和蛇的大致对应。要向学生指出,圣经的前几章是讲述人类早期的灵性发展史,也是讲述我们个人的灵性发展史。
植物代表思想或属于头脑的东西,动物代表意愿或属于心灵的东西。树木代表大的总体性原则。当最初的人类,按照我们在创世记第一章所学习的过程,发展成教会以后,他们的状态被描述为美丽的伊甸园,就是第二章向我们讲述的。园子里有各种各样的树,但主要有两棵,一棵是生命树,一棵是分别善恶树。生命树描绘的大的总体性原则是:万物是依靠主而活着,一切智慧和良善都是来自主。阅读第2章9节和17节,然后阅读第3章3节,看看在我们今天的课程里开始的时刻,人类的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生命树不再处于园子的中心。这意味着人类正失去一切来自主的感觉。分别善恶树描绘的原则是:我们凭自己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无需向主寻求知识。我们经常听到人们说:“如果我做了我认为正确的事,那是对我唯一的期望。”
蛇和动物界的其他成员一样,代表一种情感。它是对感官乐趣、饮食、服饰、跳舞、电影、运动、娱乐的喜爱。在自己的位置上,它是一种良好有益的情感,但它可能轻易地使我们误入歧途。
我们被告知不要做的事往往看起来令人愉快,无伤大雅。我们告诉自己,我们比父母甚至比主更知道什么对自己有益;我们可以做那些事,不受任何伤害。这就是蛇对夏娃说的:“你们不一定死”。它对夏娃说话,因为夏娃描绘我们的意愿,而受试探的正是我们的意愿。然后,我们想出各种理由来证明自己是正确的。这就是亚当从夏娃手里接过果子吃了。我们很快发现自己真正知道的东西是多么少。这就是亚当和夏娃发现自己是赤身露体的。【读启示录3:17-18】但我们没有回头信靠主,而是指着自己的善行来为自己开脱。无花果树的叶子就是我们认为自己拥有属肉体的良善的想法。我们说:“毕竟,人无完人,我多数时候还是不错的。”
一旦我们开始相信,我们可以离开主而自己做决定,我们就失去了天真和信赖的美好内在生命。我们原是凭天真和信赖而开始有了生命。这就是主早已警告亚当和夏娃的死亡,描绘为他们被赶出园子。当我们开始指望自己而不是仰望主的时候,我们就陷入各种各样的麻烦。错误思想的荆棘和蒺藜在我们的头脑里滋生,我们不得不为了能够获得的好处而努力工作。主在世的时候说:“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祂的道路真的永远是最容易的,只要我们愿意相信。亚当和夏娃所受的咒诅,描绘了我们自行其是的自然结果——对我们来说,做正确的事变得越来越难,即使我们知道什么是正确的。
仔细阅读蛇所受的惩罚(14节),看看它是多么真实地描绘了我们对感官乐趣的喜爱。它从未真正超越世俗的东西,总是以“尘土”为食。
只有一个人,就是主自己,完全战胜了蛇所描绘的试探。第15节是主降临的第一个预言。意思是,到某个时候,一个孩子会降生在世上,祂将感受所有感官上的诱惑——蛇会咬祂的脚跟,但祂始终会拒绝诱惑——祂要打伤蛇的头。“头”是一个事物的主导原则。主将贪图享乐的原则放在祂的脚下,就是原本属于它的地方。阅读民数记21:4-9中摩西和铜蛇的故事,以及约翰福音3:14-15中对它的引用。在旷野咬以色列人的蛇,表示他们追求感官满足的欲望。铜蛇描绘这些欲望的正确使用方式。主正确使用了祂的感官生活,将它提升为拯救人类的手段。我们的感官,和其他事物一样,是作为服务主和邻舍的工具而赐予我们的。
当我们的感官成为向导时,它逐渐把我们引入迷途。我们今天这一章的蛇到启示录里变成了龙。我们若努力与试探争战,主和天使就会与我们一起争战,帮我们胜过试探。读启示录12:7-9和20:1-3。
现在读第24节。基路伯是象征性的人物,代表主的守护能力。发火焰的剑是由爱所激发的真理,它保护善,抵挡恶。这就是为什么剑是两刃的。读出埃及记25:16-21。存在约柜里的十诫是我们抵挡试探的第一个也是最有力的手段。
基本的对应
树 总体原则
无花果树 属肉体之善的原则
蛇 对感官乐趣的喜爱
基路伯 主守护真良善的天命
青年班
人类和个人身上恶的起源问题是本课的中心。要向年轻人说明信靠自己是什么性质,以及由它所导致的错误和痛苦。他们即将脱离父母和家庭的影响,应该让他们感到被主引导的必要性。
我们学习了创世的故事应用于个人灵性发展的情况。这种灵性的发展被称为“重生”。重生者的内在状态在第二章里被描述为一个园子,即伊甸园或乐园。重生的人是快乐的,因为他们不会总是想着自己,而是完全信靠主,知道一切良善和真理都单单来自主,也知道如果他顺服主,那么无论发生什么事,都是为了他永远的福乐。这个原则被描绘为园子当中的生命树。然而,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人要修理和看守园子,管理里面的一切。也就是说,重生的人必须选择继续过属灵的生活,控制他的低级欲望。最初的人类没有做到这一点,正如我们没有一个人完全做到这一点。他们发展成一个教会,上古教会,有很高的灵性。然后,他们开始信靠自己,而不是信靠主。同样,有时发生的情况是:一个人已经信了主,并使自己的生活井然有序,也许还加入了教会。然后他开始认为自己学习了足够的知识,从此可以自己决定是非真假。
我们今天这一章讲述了上古教会是如何堕落的,以及恶是如何进入世界的。从第3节,我们知道园子里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分别善恶树取代了生命树的中心位置。这棵树所代表的原则是我们自己可以分辨是非,不必仰望主的引导。一旦我们开始认为自己是独立于主的,就会倾向于相信自己是良善和真理的源头。主不能阻止我们产生这种观念,否则就会剥夺我们的自由。祂只能警告我们不要那么做。当祂说分别善恶树,“你们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们死”,意思是说,“任何时候,不要以为你们自己拥有良善和智慧,因为那是灵性的死亡”。
是什么引诱我们选择自己引导自己呢?首先是一些外在满足的欲望——感官乐趣之“蛇”。它诱惑了我们的意愿——夏娃。这是我非常想做的一件事。我被教导说它是错误而危险的,但我的看法却恰恰相反。我不相信如此有吸引力的事情会是坏事。有人只是想阻止我享受自己。于是我们的欲望,就像夏娃一样,把诱人的果子递给我们的理智(*reasoning faculty,或推理能力),然后两者都屈服了。
直接的结果是,我们感到自己做了错事,试图用借口来掩饰——无花果树的叶子就是我们认为自己拥有属肉体的良善的想法。但我们被赶出了园子。我们失去了天真和信赖以及伴随它们的快乐。现在,对我们来说,做正确的事变得更加困难,我们将不得不一直与自私和世俗思想的荆棘和蒺藜作斗争。
我们要特别注意设立在园子门口的守卫,他们“要把守生命树的道路”。在整部圣言里,基路伯是象征性的人物,描绘天命(*Divine Providence)的守护能力。“剑”象征战斗的真理,“发火焰的剑”象征从神圣的爱所发的真理,一刃谴责恶,另一刃捍卫善。
一旦我们的意愿产生自私的情感,主就不能用它来引导我们了。我们不能再回到园子里去。我们必须学习“艰难的方法”。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亲眼看见不顺服的不幸后果,迫使自己对抗自己的意愿而做正确的事。有时,你们可能会听人们说起一个天真无邪的婴儿,“我希望他能一直这样”。当然,他们并非真的想要那样。他们只是担心孩子必须学习那些艰难的功课。如今,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让灵性取得进步。即使我们常常选择恶而不是善并因此而受苦,但如果我们不发展独立的理性,不行使自由选择的能力,就不能成为真正的人。
对蛇、女人和男人的咒诅,描绘了信靠自己而不顺服主的必然结果。从创世记第二章到整个旧约,人类的故事是一个不断堕落和挣扎的故事。在新教会里,我们不相信亚当和夏娃的罪会遗传给所有人的所谓“原罪”。没有人生来是有罪的。但作恶的倾向会代代相传,若不加以控制,就会不断增强。人类在灵性上不断堕落,直到有一天,没有人能抵挡它的诱惑。然后,主不得不亲自来到世界,为我们击破蛇头,扭转颓势。我们这一章的第十五节,是主要降临的第一个预言。
成年班
邪恶的起源和人类的堕落问题将提供充足的讨论话题。在我们现代世界里,蛇的诱惑是一股强大的邪恶力量。
蛇象征人的感官层面。我们若稍加思考,就会发现,五种感官中的每一种都有心理和生理基础。例如,当我们沉浸在一本书中,有人可能对我们说好几遍,我们也听不见。我们的耳朵并没有任何问题,但我们的意识暂时从感官层面退出了。我们活在另一个世界里,头脑的感官层面暂时关闭了。所以,我们可能在街上走着,冥思苦想,以至于经过一位亲密的朋友时,竟对他视而不见。在极度兴奋的时候,人们可能严重伤害自己,直到兴奋过去才感到疼痛。所以我们看到,我们的头脑其实有一个独特的层面(*distinct plane,或分离的层面),通过五种感官与自然世界接触。这就是史威登堡所说的“感官性”(*sensuous)的部分,就是说,它属于感官印象而不是思维,也就是“蛇”所表示的。感官层面对我们来说是必要的。没有它,我们不能生活在世界上。但它原本是要作我们头脑更高层面的仆人。蛇有恶的对应,也有善的对应。主对祂的使徒说:“所以你们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马太福音10:16)。这意味着我们要充分利用通过感官所获得的知识,但要始终把它用在良善的方面,决不能用于伤害自己或他人。我们记得,当以色列人经过旷野,因淫乱和悖逆被火蛇咬伤时,摩西奉命造了一条铜蛇,挂在杆子上,凡看见的人都得了医治。铜蛇象征感官层面发挥了善用。后来,当铜蛇本身成了敬拜的对象时,希西家就把它毁掉了,因为它导致人们离开对主的敬拜,就像今日有教义认为,良善就是做一些外在的善事,使得人们以为去教会或认识主并不是特别重要。当主在世的时候,祂把自己的人性比作这条被举起的铜蛇。
但正如我们今天这一课所说的,蛇“比田野一切的活物更狡猾”。我们的感官不断地给我们带来印象,同时以多种方式吸引我们。它带给我们的许多东西都是令人愉悦的——自然界的美景、音乐、气味、味道、爱抚。我们很容易变得依赖它,并拒绝相信任何未被感官证实的东西,从而指望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而不是仰望主的知识和能力。这就是蛇的诱惑(*temptation,或试探)。它首先诱惑了女人——我们的情感,然后通过女人诱惑了男人——我们的理智。感官乐趣一开始之所以吸引我们,是因为它令人愉快,然后我们的头脑就开始想出理由——我们为何应该沉迷于它。如果它是被主禁止的,我们就拒绝相信主,也不相信我们的放纵会带来灾祸。所以在故事里,蛇首先把疑惑放入女人的头脑里,叫她怀疑主的话。这是一切邪恶的开端——引诱我们根据感官印象,而不是根据主在圣言里赐予我们的启示,去推理和判断。
这种思想在《属天的奥秘》196节有非常清楚的说明:“在古代,那些被称为‘蛇’的人,对感官印象的信心比对启示的信心更大。今日,情况更加糟糕,因为现在有些人不仅不相信他们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还用古人所不知道的知识来证实他们的怀疑,给自己造成更大程度的无知。”
如果我们把感官生活当作重要的东西,就会忽视只有认识主和属天的事物才能赋予它的真正意义。当古人开始从自然推理到神,而不是从神推理到自然,并且拒绝相信他们无法通过感官证实的事物,就是所谓的“吃了分别善恶树的果子”。这样,他们逐渐失去了属天之人所拥有的对真理的直觉。但它不是一次失去的,至少他们知道自己做了错事,能认识到自己的邪恶状态。这就是第7节所描绘的事实,他们知道自己是赤身露体的。这里引入了另一个我们应该注意的对应:无花果象征“属肉体的良善”(*natural goodness),即友善的情感和思想,是即使最世俗的人也可能拥有的。多少时候,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一些严重错误时,会试图通过回忆我们的“善行”来掩盖它。这类想法就是亚当和夏娃试图拿来遮盖自己的无花果树的叶子。衣服对应真理,赤身对应缺乏真理。在此我们可以回想,希西家的疮是用一块无花果治好的,主也曾谴责一棵不结果的无花果树。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友善爱邻的生活是必要的。但我们千万不要以为,属肉体的友善可以作为不从主领受真理的借口。若不渴望主的真理,属肉体的友善和善行都是自以为义,根本不是真正的良善。读启示录3:14-18。
在学习蛇、女人和男人所受的惩罚时,我们开始入门“表象的教义”了。主是完全的爱。祂从不惩罚人。然而在整部圣言里,祂经常被说成是喜欢发怒、嫉妒、报复、咒诅、惩罚的。这是因为主必须借着人,用人能够理解的语言,来写下圣言。所以,真理常常以人们看待它的形式呈现出来。当人处于邪恶的状态时,真理似乎在惩罚他们。同样,当孩子一意孤行时,父母会竭力拉他走上正道,这种努力也会显得苛刻和残酷。经上所说的主施予的惩罚,是人所犯的罪行所固有的。所以,当人的感官层面引诱他离开主的时候,就会被判处“用肚子行走,终身吃土”,意思是只看见地上的事物,以死物为食。这就是我们的感官所做的事情,当我们只相信感官,不相信主所启示的真理时。女人被告知:“你生产儿女必多受苦楚,你必恋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辖你。”我们记得,女人描绘我们的意愿。最初的人类,其情感是以主为中心,可以直接通过情感得到教导。但是,当人的情感变成以世界和自己为中心时,它就不能产生任何真理或良善,除非经历被邪恶惩罚的痛苦。在圣言里,生产孩子在好的意义上是指产生真理和良善。男人被告知,地必因他的缘故受咒诅,必长出荆棘和蒺藜。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其头脑里充满了错误的观念,这些观念折磨着他,使他难以找到真理,因而难以滋养灵魂:“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最后,他们被赶出了园子。基路伯和发火焰的剑被安设在园子的门口,“要把守生命树的道路”。在整部圣言里,基路伯象征天命的守护——在这里是守护人们不亵渎其本性中最高的东西。圣经当中的剑,表示被用作武器的真理或谬误。当一个人顽固地拒绝按照他所知道的真理生活时,他对真理的信念最终会被夺去,免得他陷入故意不服从的状态。
著作引文
《属天的奥秘》194-195:“‘蛇’在此指人所信赖的感官层面。‘田野一切的活物’在此指外在人的所有情感,和前面一样。‘女人’指人的自我。蛇说,‘神岂是真说不许你们吃园中所有树上的果子吗’,指他们开始怀疑。这里讲述的主题是上古教会的第三个后代,他们开始不相信主的启示,除非他们看到并摸到确是如此。本节和下一节描述了他们的第一个状态,乃是一个怀疑的状态。上古之人不是仅仅把人里面的事物比作动物和鸟类,而是直接这样称呼它们。他们这种习惯性的说话方式一直流传到洪水过后的古教会,在先知当中也保留了下来。他们将人的感官层面称为‘蛇’,因为正如蛇贴近地面,人的感官层面也贴近他的身体。所以,基于感官证据,涉及信仰奥秘的推理,被他们称为‘蛇毒’,推理者本身则被称为‘蛇’。由于这些人的推理多从感官印象,即从可见的事物(如地上的、物质的、世俗的和自然的事物)出发,所以经上说:‘蛇比田野一切的活物更狡猾。’”
本课问答
P. 你能复述圣经的第一节经文吗? 起初,神创造天地。
I. 在我们里面的天和地各是什么? 高级属性和低级属性。
S. 创世记第一章在属灵含义上讲述了什么? 重生的步骤。
I. 人和动物有什么区别? 人是神的形象。
J. 最初的人类被告知要做什么? 管理“地”。
I. 地上发展起来的第一个教会叫什么? 上古教会。
J. 圣经如何描述第一个教会的美好状态? 伊甸园。
P. 第一章过后,圣经用什么名字讲述最初的男人和女人? 亚当和夏娃。
P. 经上提到了哪两棵特别的树? 生命树和分别善恶树。
I. 生命树表示什么? 表示一切生命都来自神的原则。
P. 在故事的开头,这棵树在园子里的什么地方? 中心。
P. 最初的人类被告知不要做什么? 不要吃分别善恶树的果子。
S. 它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不要自己决定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I. 蛇是什么? 蛇象征对感官乐趣的喜爱。
J. 蛇对夏娃说了什么? “你们不一定死。”
P. 夏娃和亚当做了什么? 吃了分别善恶树的果子。
P. 为什么他们事后会感到羞愧? 为不顺服而内疚。
P. 他们是如何试图掩盖自己赤身露体的? 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作裙子。
P. 他们不顺服的惩罚是什么? 被赶出了园子。
J. 园子是如何受到保护的? 由基路伯把守。
S. 主要降临的第一个预言是什么? 第15节,“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
(*P.儿童班,J.少年班,I.青少年班,S.青年班,A.成年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