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与以扫

发布时间:2023-12-19
阅读:79 次

创世记25: 19-34; 27

我们又有一个关于两兄弟的故事,但这次他们是同父同母的双生子。老师应该稍微说明一下背景,即亚伯拉罕打发仆人往哈兰去,到他兄弟拿鹤所住的地方,要从他的本族中为以撒娶一个妻子。撒拉已经死了。以撒娶利百加以后,亚伯拉罕也死了。

教义要点

主以仁慈待我们,甚至利用我们的自私来教导我们属灵的功课。

圣经里的人物并不是要成为我们效法的榜样。只有主的生命才是我们的榜样。

家长指南

以撒的妻子利百加来自哈兰。当亚伯拉罕和家人离开迦勒底吾珥的家,长途跋涉前往迦南时,他的兄弟拿鹤也与他同行,但他中途停在哈兰,并决定留在那里。利百加是拿鹤的孙女。主多次吩咐犹太人,不可与周围的人通婚。这样,他们的种族就保持了纯正。当然,深层的原因是防止他们偏向其他宗教。

以撒和利百加结婚二十年没有生子,然后生了孪生儿子以扫和雅各。他们不是同卵双生子。以扫身体发红,浑身有毛,他的另一个名字“以东”便是“红”的意思。雅各却是一个“光滑的”人。以扫“善于打猎,常在田野”,雅各却呆在家里,照看牛群羊群。以扫是他父亲的宠儿,而雅各是他母亲的宠儿。

我们在过去的课程中看到,圣经故事中的人物远非完美。今天的两个故事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首先,雅各与他的兄弟进行了精明的交易,但以扫的错误更大,他宁愿牺牲自己的未来,以满足眼前肉体的饥饿。以扫是长子,享有长子的名分(*birthright,即长子继承权、与生俱来的权利),有权利成为他父亲的后嗣。他也有资格从父亲那里得到更好的祝福。在这件事上,雅各和利百加显然都犯了错。但当欺骗成功实施以后,以扫愤愤不平,想要杀死他的兄弟。在以扫和雅各之间没有很多可选择的余地。

在圣经中,我们经常读到一对兄弟的故事,如该隐与亚伯,约瑟的两个儿子以法莲与玛拿西,新约中的彼得与安得烈,雅各与约翰。在生命的进程中,我们所“产生”的一切都具有双重性,包括意图与思想,意愿与悟性。我们知道,亚伯拉罕代表天真无邪的童年,以撒代表理性的发展,以扫和雅各紧随其后。他们代表年轻人开始在世上独立生活的时期,参加工作或去上大学,初次离开父母自立。长子以扫代表这时候的自然意愿,雅各代表这时候的悟性。两者都有缺陷。这里故事的要点是,虽然意愿是为首的——我们做任何事无不是因为某种欲望的驱使——但我们有必要将悟性放在意愿前面,三思而后行,即使我们的思维很不完善;要让它控制我们的冲动,直到我们获得真正的智慧,情愿做正确的事。

儿童班

这一课可以围绕第一个故事即出卖长子名分的故事来展开。务必解释什么是长子名分。有时间的话,后面的故事可以放在最后读。试着给孩子们教导以扫和雅各这两个名字,但要特别让他们记住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这一系列的名字。他们应该能够看到,以扫和雅各都犯了错,也都因此而受了苦。

你们记得,当亚伯拉罕离开吾珥的家,前往迦南时,他的兄弟拿鹤与他同行,但没有走完全程。他走到半途,来到一个地方,名叫哈兰,就住了下来。

以撒长大后,亚伯拉罕不希望他娶迦南女子为妻,便打发他最信任的仆人往哈兰去,要在他兄弟的家中为以撒找一个妻子。仆人带回了拿鹤的孙女利百加,以撒很乐意娶她为妻。

以撒和利百加结婚二十年没有生子,最后他们生了一对双生子,给他们取名为以扫和雅各。

哪一个是长子?

他们长得像吗?

以扫喜欢做什么?

以扫求雅各给他什么?

雅各与他做了什么交易?

以扫真是愚蠢,为了充饥,竟卖了他长子的名分。雅各这样亏负他的哥哥,也犯了错。后来他还做了更坏的事。

在这对双生子中,以撒喜欢哪一个?

利百加喜欢哪一个?

以撒年老的时候,他叫以扫做什么?

利百加帮助雅各欺骗他的父亲,假装他是以扫。

以扫带着野味回来了,他父亲甚为震惊;他说他不能收回给雅各的祝福。他给了以扫不同的祝福——实际上是更好的祝福(见创世记27:39-40)——但以扫仍然很生气,表示要杀雅各。利百加就劝以撒打发雅各往哈兰去,到她以前的家里长住。

少年班

让孩子们在地图上再次追溯亚伯兰离开吾珥前往迦南的旅程,找到哈兰,提醒他们拿鹤就住在那里。这将引入拿鹤的孙女利百加。少年班的指南中提出了几个教训,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很容易理解的。要特别强调一个事实,即一旦我们做错了事,我们迟早要付出代价,尽管当时我们似乎“侥幸逃脱了”。

以撒娶了谁?

她来自哪里?

以撒和利百加在一起生活了二十年,然后他们生了一对孪生儿子。

他们叫什么名字?

哪一个是长子?

他们是同卵双生子吗?

以扫的意思是“多毛”,他还有一个名字叫以东,意思是“红”。你要记住,以扫是以东人的祖先。以东人在圣经故事中多次出现,通常是作为以色列的敌人。

25章第29至34节讲述了以扫和雅各是如何犯错的。长子的名分是指长子在父亲死后成为一家之主的权利。雅各错在利用哥哥的饥饿和弱点而促成了一笔交易,以扫错在为了满足胃口而放弃了宝贵的权利。每当我们为了得到当下渴望的东西而犯错时,便是“为了一碗红豆汤而出卖了与生俱来的权利”。这句常用语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你认为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究竟是什么?读马太福音25:31-34。我们与动物不同,因为我们有能力认识主,听从祂的话,变得爱祂,成为天国的“继承者”。我们可以思想祂的旨意,判断我们想做的事在祂眼中是好还是坏。动物不能思想神,也不能思考对与错。它们受本能和欲望的支配。因此,每当我们让自己被自然的欲望控制时,我们就是把自己放在动物的层次上,“出卖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

以撒喜欢哪一个儿子?

利百加喜欢哪一个儿子?

当以撒年纪老迈,眼睛昏花,知道自己死期将至的时候,他想给以扫祝福——长子有权获得的特别的祝福。这在犹太人中是惯例。圣经中记载了多个这样的例子。父亲最后的祝福对儿子来说非常珍贵。

以撒要以扫为他做什么?

利百加为何希望雅各欺骗他的父亲?

她是如何帮助他的?

以撒起了疑心。他说:“声音是雅各的声音,手却是以扫的手。”尽管如此,他还是给雅各祝福了。雅各走后,以扫带着野味回来了。以撒知道他被骗了,说他不能收回祝福。

雅各被允许通过欺骗得到他的祝福,这看起来是不是很奇怪?雅各的错误行为并没有逃脱惩罚。他不得不逃避他哥哥的愤怒,远离家乡,度过漫长的岁月,最后不得不在他哥哥面前下拜,请求他的原谅。主利用圣经中的人物,按照他们本来的样子,来教导我们功课。当你再长大一点,就会明白这些功课。祂甚至让他们的错误行为也发挥用处。我们必须仔细学习这些故事,从中吸取教训,不要认为一个人得了主的祝福,他所做的一切就是对的。我们知道我们经常犯错,但想想主赐给我们多少祝福!

仔细阅读以撒给雅各和以扫的祝福。我们将看到,这两种祝福都实现了。以扫计划杀死他的兄弟,这显示了他的性格,就像他愿意出卖他的长子权利一样。

主也利用了利百加拯救雅各的计划。这引发了一连串的情况,我们将在以后的课程中学习。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会改变一生的进程。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做出明智和正确的决定。

哈兰在哪里?

谁住在那里?

青少年班

在这一课中,首先讲述雅各与以扫的总体对应,因为它完成了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系列。年轻人在继续学习之前,应该把这些族长和他们的总体含义清楚地记在头脑里。雅各先于以扫的原因可与以撒的对应联系起来。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了解真理,按属灵的原则来推理。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以确保年轻人明白,新教会并不教导所有圣经人物都是应该效仿的榜样。青少年已经能够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并在不失去对圣言的敬畏的情况下认识到这一点。

亚伯拉罕死了,归到他本民那里。我们生命中单纯顺服的童年状态最终消逝了,取而代之的是理性的主导,也就是以撒。当我们从幼年时期成长起来时,我们的头脑得到了发展,我们开始独立思考,最后开始独立行事。以撒代表思考期,雅各和以扫代表行动期。我们的独立生活在发展和进步,但与此同时,我们从婴儿期特有的天真和信靠的高度下来,进入外在世界的层次。我们的生命明显划分为欲望和知识,也就是以扫和雅各。主希望两者都是好的,受祂的引导,但我们在禀性上是自私的,缺乏智慧。以扫和雅各都有缺陷。我们的欲望和知识相争,就像以扫和雅各相争一样。

我们在世上行事为人,以撒的长子以扫描绘其中爱或欲望的一面,雅各则描绘其中真理或思想的一面。欲望是在先的。如果没有欲望,我们就不会有思想和行为。但为了实现欲望,我们必须先学会如何去做。因此,雅各实际上暂居首位。雅各的意思是“取代者”。他取代了他的兄长。

在圣经中,雅各的形象使一些人感到困惑。他们认为,主若使任何人兴旺,他必是非常良善的人,是要我们去效法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圣经中的人既有好的品格,也有坏的品格,就像我们一样,我们要从他们的故事中学习,甚至按字面所说,学习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学习主对人的温柔和怜悯,即使他们犯了严重的错误。雅各卑鄙地占了他哥哥的便宜,但以扫也犯了错,他藐视长子的名分(即长子接替父亲成为一家之主的宝贵权利),为满足饥饿卖了它。在我们看来,他似乎不太可能真的会这么做。然而,我们经常做同样的事情。我们总是为了一些现在想要的不重要的东西而放弃一些将来可能拥有的重要的东西。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就是能够认识主并爱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是人而不是动物——成为“神的儿子”,“承受天国”。每当我们为了当下的物欲而牺牲基督徒的理想时,便是为了一碗红豆汤而出卖了与生俱来的权利。如果以扫没有屈服于试探,雅各就不可能欺骗他。我们有时会像以扫一样,觉得如果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我们就会“死”。但如果我们真的努力,主总是会赐给我们力量去抵挡试探。

在本课的第二部分中,雅各假装是以扫。我们经常假装自己是我们希望成为的那种人。主知道我们真正的动机。但祂并没有夺去他的祝福,因为对我们来说,出于自私的动机做正确的事总比不做正确的事要强,这也是我们养成好习惯,逐渐喜欢正确行事的方法之一。以扫也是一个好坏参半的人。他想要得到祝福,愿意服从他的父亲,为获得祝福不怕麻烦。但他也因为失望而准备杀死他的弟兄。当我们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时,我们有时不是也想伤害别人吗?以扫和雅各年轻的时候都很自私,就像我们起初一样。

过了很久,雅各和以扫才和好。两人都要经历多年的艰苦磨练。我们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来使我们的意愿和思想结合起来,以服事主。

基本的对应

以扫 属世层面上的良善

雅各 属世层面上的真理

青年班

让年轻人注意从那些被遗落的人中发展出来的支线,即从罗得出来的摩押人和亚扪人,从以实玛利出来的以实玛利人,以及现在从以扫出来的以东人。这些支派代表我们在不同阶段发展起来的思想和情感,它们留在我们的背景中,以后会带给我们困扰。我们正在追寻主在我们生命中的影响这条线,但还有一些“支线”从真实的线分出来,它们最终都必须归入秩序,由主控制。这将有助于将主日学的课程与年轻人的学校、家庭和娱乐活动联系起来,并有助于向他们展示宗教教育的头等重要性。

在字面的故事上,本课第一章的教训可总结为一句常用语,即“为了一碗红豆汤出卖了自己与生俱来的权利”。因为大家都知道,以扫做了一桩愚蠢的交易。我们也知道,若诚实地看待自己,我们都常常贪图一时外在的满足,牺牲将来更大、更内在的美好。

但这一章更深层次的教训是隐藏的。我们首先要认识到,随着以扫和雅各的出生,我们进入了从婴儿期到成年期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发展阶段。我们都喜欢回顾童年,我们认识到天真和信靠的美好。但思想必须付诸行动的时候已经来到。我们发展过程中的理性阶段,以撒的阶段,必须结束。我们必须开始在外在生活中寻求独立的位置。以扫和雅各代表这种外在的、“实际的”生活层面。由于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有具体的行动,所以在这里,意愿与思想、欲望与知识的分离变得显而易见。

所以现在,我们有了双生子,而不是一个儿子。以扫描绘意愿,雅各描绘悟性。他们是一对孪生兄弟,却经常发生冲突。意愿是长子,因为必须先有动机,才会有思想。但由于人类的意愿生来是自私的,故悟性必须暂时占据首位。我们禀性中自私而短视的情感和冲动,在以扫宁愿放弃未来以满足当下肉体饥饿的举动中描绘出来。

在本课的第二个故事里,以撒年纪老迈,眼睛昏花。当我们从青少年的思考阶段过渡到积极而独立的生活阶段时,我们很可能会全神贯注于日常的外部事务,以至于一时看不清楚。我们很容易被表象所欺骗。我们的意愿还未到达无私的地步。以扫带给父亲的野味代表我们自己对于良善的观念,我们喜欢用这些观念来满足自己。雅各被允许用两只山羊羔来代替,这两只山羊羔代表真正的良善,尽管是自然层面的。所以,我们的头脑帮助我们,虽然在这个阶段,必须使真理显为可喜爱的样子:雅各穿着以扫的衣服,又拿山羊皮包在手上和颈项上,使自己看起来像以扫。

这并不表示雅各做得对。主允许欺骗发生,以教导我们,不能让自私的意愿引导我们。我们必须学习并奉行真理,即使我们一开始以为真理来自我们自己的头脑,并因此称赞自己。这就是以撒的话所代表的意思:“声音是雅各的声音,手却是以扫的手。”

在这个故事中,雅各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他是两兄弟中比较恋家的一个,他不得不独自出走,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服役多年,然后才被允许回去享受他的产业。他所去的哈兰,代表单纯顺服的状态。在我们发展了才能,开始独立生活以后,我们必须长期做正确的事,仅仅因为我们知道应该做正确的事,然后主才能在我们里面培养出对真理和良善的真正的热爱,使我们能够进入真正的属灵家园。

成年班

这里有大量的讨论材料,特别在以下方面:以扫所代表的“自然良善”从来都不是纯粹的或值得信赖的,我们真正的灵性进步取决于雅各,即我们对真理的兴趣。

史威登堡说:“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人,一个在中间的理性人,以及一个被称为自然人的外在人。就主而言,它们分别由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来代表。”(属天的奥秘 1893)就我们而言,亚伯拉罕代表我们的幼年时期,在此时期,我们的内在人向天堂开放,被主用“余留”充满,这些余留就是天真、信靠、喜乐的状态,以后可在我们重生时被使用。然后我们发展到理性或以撒阶段,最后准备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我们之前发展起来的知识和情感。如果我们重生的话,我们的余生将用于发展自然或外在的层面,使它归入秩序,并逐渐地使它充当内在层面的仆人。因此,尽管亚伯拉罕和以撒首先出现,在某种意义上高于雅各,但他们的后代却被称为雅各的后裔或以色列的子孙(以色列是后来主赐给雅各的名字),他们的历史占据了旧约全书的其余部分。我们今天的故事有关雅各和他的孪生哥哥以扫,以及雅各如何取代以扫成为一家之主。我们之前谈到我们生命的两个部分,即由方舟的两个房间所象征的意愿和悟性。我们生命的自然层面也分为两个部分,分别被描绘为以扫和雅各:以扫描绘自然层面的良善,雅各描绘同一层面的真理。他们是双生子,因为意愿与悟性,良善与真理,从一开始就在我们身上平等地结合在一起。

以扫实际上是长者,因为一切能力,甚至思考的能力,都来自意愿;来自主或地狱的流注主要影响我们的意愿。然而,在我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雅各取代了以扫,因为我们必须先学习什么是正确的,然后才能去做:我们的悟性似乎占据了首位。主允许了这种改变,这种真实秩序的颠倒,以面对由人类转向自我和扭曲意愿所导致的情况变化。也就是说,由于我们的意愿生来是自私的,我们不能平安地被它引导,而必须被教导什么是正确的。一家之主必须是雅各,而不是以扫。但我们注意到,以扫最终要挣脱他兄弟的轭。这意味着,当我们重生了,当我们按真理的教导行事,直到主能够赐我们一个新的意愿,然后我们又可以被意愿主导,自由地行事。

以扫和雅各的故事成为了一些人的绊脚石,他们以为在圣言的文字上,凡是被主喜悦的人必定是模范人物。这里有一个欺骗、说谎、偷窃的人,却被允许保留他欺骗的果实,成为主选民的祖先。我们如何“绕过”(*get around)这个明显的事实呢?在新教会里,我们不必绕过它。圣经中的人物,除了我们的主,本身并不是模范。他们中有许多人是作恶的恶人。但主甚至利用他们的恶行来展示我们灵魂的里里外外,以及祂所披上并荣化的人性的本质。祂利用罪恶来展示祂的天命是如何预见我们所有的状态并做出相应的安排,尽力引导我们回到祂那里,无论我们偏离了多远。在论及主的生命的核心意义上,圣言是完全真实而美丽的。在论及人类状态的内在意义上,我们看到主的爱和真理作用于我们堕落的人性上,努力拯救我们。在文字层面,我们看到主所选择的希伯来民族在现实生活的舞台上表演了这场斗争。因此,即使在字面上,如果我们在学习任何一个故事时把它的全貌记在头脑里,我们就能看到善与恶、真与假的运作,并追踪它们的影响。我们不能指望文字描绘出理想的情况。

人们对雅各和以扫故事的反对,是基于一个愿望,即希望所有的罪恶立刻受到明显的惩罚。这不是主的旨意。这是一个非常属世的愿望。主希望我们看到自己的罪恶,希望我们远离罪恶,而不是惩罚。恶会惩罚自己,通常不是立刻或明显的惩罚,但最终一定会惩罚。雅各作恶的结果很容易追溯,他惧怕以扫,不仅是在行为发生时,甚至是二十年后,当他回来寻求与他的哥哥和解时。此外,以扫也远非模范。他宁愿卖了长子的名分——他正当的未来——以满足当时肉体的饥饿。这是一个大家都能看到和理解的教训。我们常常把眼前的快乐置于未来的美好之上!有多少次,我们为了一些现在想做的小事,去做明知会伤害自己的品格和前途甚至会给自己带来痛苦和悲伤的事!我们知道,我们永恒的幸福取决于我们遵守诫命,然而我们不断地任由粗心、懒惰、懦弱和自私导致我们违背诫命。我们知道,我们灵性的进步取决于我们认识主并遵行祂的旨意,然而我们却让自己沉浸在属世的追求和享乐中,忽视了要常常阅读圣言和著作并要敬拜主。我们知道,我们比动物更高等,因为我们具有属灵的潜能,是动物所不具备的,然而我们选择像动物一样活在满足肉体的层次上。我们认为以扫很愚蠢,然而我们每天都照他所行的去行。

我们已经看到,以扫描绘我们头脑的自然层面的良善,雅各则描绘该层面的真理。我们应该都认同,真正重要的是做一个良善的人。以扫是双生子中的长子,是正当的一家之主。主为何允许雅各代替以扫呢?我们为何要不断地学习真理,学习圣言,并试图越来越深入地理解它呢?如果我们做我们认为正确的事,难道这不就是主对我们的全部期望吗?今天许多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然而,我们不是经常做我们认为是对的事,后来却发现它是错的吗?这是我们找到真正答案的关键。每个人的确都有良善的一面。主保证了这一点。但我们的禀性中也有许多恶,没有主的真理,我们无法辨别善恶。我们若认为自己生来良善,没有主的教导,也能判断是非,那么我们将经常按邪恶的意愿判断和行事,就像按良善的意愿判断和行事一样。不久,我们就会相信我们所思想的一切都是真实的,我们想要的一切都是良善的。然后,我们将看不到自己的任何缺点,也不能以任何方式提升自己。不管我们有多好的教养,我们在今生永远不可能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地步,我们的标准也永远不可能完美。我们的意愿从来不是完全纯洁的。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主的真理,并将它应用于越来越深的状态。我们在世的日子,雅各必作家里的元首,以扫必服事他。直到我们到达天堂,在那里,我们的意愿完全满足于服事主,以扫才能取得他应得的地位。

著作引文

《天命》234:“没有独立的或脱离天命的允许的法则。两者是相同的。因此,说神允许,并不表示祂愿意,而是说为了实现救恩的目的,祂不能阻止。凡是为了实现救恩这个目的所做的,都是按照天命的法则进行的。因为天命......不断地以与人的意愿不同和相反的方式运作,不断地专注于它的目的。因此,在其运作的每一个动作或其进展的每一个步骤中,当它观察到人偏离了这一目的时,就会根据它的法则引导、折转和指导他,使他远离邪恶,趋向良善。若不允许恶,这是不可能做到的,这一点将在下面的内容中看到。此外,任何事情不是无缘无故被允许的,其缘故只能在天命的法则中找到,该法则会告诉我们它为什么被允许发生。”

本课问答

P. 以撒娶了谁? 利百加。

P. 她来自哪里? 哈兰。

P. 以撒和利百加生了哪两个儿子? 以扫和雅各。

P. 哪一个是长子? 以扫。

P. 他们有什么不同? 以扫身体发红,浑身有毛。雅各光滑。

P. 以扫把什么卖给了雅各? 长子的名分。

P. 他得到了什么? 一碗红豆汤。

P. 以撒喜欢哪一个儿子? 以扫。

P. 利百加喜欢哪一个儿子? 雅各。

J. 当以撒年老时,利百加是如何帮助雅各欺骗他的? 预备美味,把山羊毛披在雅各身上。

P. 以撒将原本属于以扫的什么东西给了雅各? 长子的祝福。

P. 以扫对此有何感受? 想要杀死雅各。

I. 以扫和雅各代表什么? 自然的意愿,自然的悟性。

S. 主为何允许雅各取代以扫? 以表明我们不能被自私的意愿所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