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781a.“脚像熊的脚”表示来自属世事物,也就是来自谬误。这从“脚”和“熊”的含义清楚可知:“脚”是指属世事物(参看AE 69, 600a, 632, 666节);“熊”是指那些处于来自圣言的属世意义的能力之人,无论善人还是恶人(对此,我们稍后会提到)。身体像豹、脚像熊脚的那只兽的“脚”之所以表示谬误,是因为“豹”表示不一致,却看似连贯的推理(参看AE 780节);只要这些推理来自最低或终端属世层,也就是感官层,它们就是谬误,这些谬误由“熊脚”来表示。
在圣言中,许多经文都提到了兽,无论洁净的还是不洁净的,它们表示要么属于天堂,要么属于地狱的各种事物;洁净和有用的兽表示诸如属于天堂的那类事物,不洁净和无用的兽表示诸如属于地狱的那类事物。至于所表示的属于天堂或地狱的事物是什么,最好从灵界的代表得知,兽也出现在那里;它们都是代表天使或灵人出于其情感、倾向、欲望、快乐和渴望正在思考的那些事物的表象。这些事物以各种形式呈现在他们眼前,如花园,森林,田野,平原和源泉;还有宫殿和房屋,以及其中的房间,房间里有各种装饰和有用的东西;上面有各种食物的桌子也出现在那里。此外,这些事物也以种类无限的地上的动物和天上的飞行物,以及爬行物的形式来展现;不仅以我们地球上的那些动物和飞行物的形式来展现,还以地上不存在的各种复合形式来展现,我被恩准看见其中的许多事物。当这些事物出现时,就能立刻得知它们的属灵起源,从而得知它们表示什么。不过,一旦灵人或天使停止思考和默想,这些动物和飞鸟就立刻消失。
这些事物的确出现在灵界,这一点从众先知所看到的类似事物很清楚地看出来;例如,主看上去像羔羊;基路伯看上去有像狮子、牛和鹰的脸(但以理书有描述);当羔羊揭开其印时,只见数匹马从生命册中出来,以及一匹白马,还有许多白马,天上的人都骑在它们上面(启示录);白马、粟色马、红马、黑马和有斑点的马(撒迦利亚书);还看见有数个头和角的红龙;现在,在此处看到的是像豹一样的兽,有熊的脚和狮子的口;又有另一只兽有像羔羊一样的两个角,后来又出现有一个女人骑在上面的朱红色兽。但以理也看到四只兽从海中上来,其中第一只兽看上去像一头狮子,有鹰的翅膀,第二只像熊,第三只像长着四个翅膀的豹子,第四只则很可怕。由此清楚可知,这些兽不仅出现在灵界,还都具有意义;由此也可以看出,圣言提到的一切兽和一切飞鸟都表示诸如灵界的兽所代表的那类事物。下文会说明“熊”表示什么。
781b.在从圣言说明之前,我要举一些例子来说明在此由“像熊脚的脚”来表示的谬误是什么意思。人从没有属灵之光,也就是没有被主光照的理解力之光的属世人那里推理并得出结论的许多东西,就被称为谬误,因为属世人从尘世、肉体和世俗事物中汲取他的思维观念,这些事物本身都是物质的;当人的思维没有被提升到这些之上时,他就物质地思想属灵事物。没有属灵之光的物质思维从属世人的爱及其快乐(而这些与天堂之爱及其快乐相反)中获得一切,或说获得它的一切品质。这就是为何只从属世人及其愚昧或虚假之光得出的结论和进行的推理都是谬误。不过,要举例来说明这一点。
这是一个谬误:有思考力的信(即信只是思维的事)使人得救,尽管人就是他生活的样子,或说其生活品质的样子。这是一个谬误:有思考力的信是属灵的,尽管爱主高于一切,并爱邻如己才是真正属灵的;爱就是意愿并实行。这是一个谬误:信也能瞬间被赐予,尽管人必须从邪恶和由此而来的虚假中洁净,并被主重生,而这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只有当人被洁净和重生时,他才获得属灵之信。这是一个谬误:人能在死亡的那一刻获得信,并得救,无论他的生活是什么样,尽管人的生活保持不变,他照着他的行为和作为受审判。
这是一个谬误:小孩子通过洗礼也能获得信,尽管信必须通过真理和良善的知识,以及照之的生活获得。这是一个谬误:教会仅凭信就能存在于人里面,尽管教会凭仁之信存在于他里面;仁爱属于生活,不属于与生活分离的信仰。这是一个谬误:人唯信称义,当他称义时,主的功德由此就被归算给他,以后就没有什么能定他罪的了,尽管没有信仰生活,也就是没有仁爱的信仰有时被说成是没有灵魂的生活,这种信仰本身就是死的;仁爱是信仰的灵魂,因为它是信仰的生命;因此,人不是凭死的信仰称义的,更不用说凭这信仰实现主功德的归算和拯救了;哪里没有拯救,哪里就有定罪。
这是一个谬误:爱和仁被植入唯信,尽管爱和仁就是意愿并实行,因为一个人所爱的,他不仅去思考,还去意愿并实行。这是一个谬误:在圣言中,提到“实行”、“行为”和“作为”的地方,所指的是有信,因为这些被植入信,尽管它们就像思维和意愿一样不同;因为一个人能思考他不意愿的许多事,而当他独自一人时,他才会思考他所意愿的;意愿就是实行。此外,意愿和由此而来的思维才是这个人自己,而不是与意愿分离的思维;行为和作为属于意愿,并由此属于思维,但唯信属于与属于意愿的行为和作为分离的思维。
这是一个谬误:信仰必须与善行分离,因为人不能凭自己行善,他若行善,就会将功德置于其中,尽管当人从圣言行善时,他不是从自己行善,而是从主行善,因为主就在圣言中,并且也是圣言;当人貌似凭自己行善,却又相信他从主行善,因为是从圣言行善时,他不是凭自己行善;此外,当人认为他所行的良善来自主时,他不可能将功德置于行为。这是一个谬误:理解力必须受到约束,以服从信,理解力所看见的信不是属灵之信;然而,当圣言被阅读时,在信的事物上被光照的,正是理解力;当光照被排除时,理解力不知道哪怕一件事是真的还是假的;在这种情况下,信不会变成人自己的信,而是成为别人在他里面的信,这是一种历史的信,当历史的信被确认时,它就变成一种说服的信,这种信视虚假为真理,视真理为虚假。这是一切异端邪说的源头。
这是一个谬误:被称为得救之信、不用理解就接受的信是属灵的信心;然而,不经理解的信心是别人说服的结果,或是由圣言中各处零散的经文确认的结果,这些经文被收集在一起,通过来自属世人的推理而用于一个虚假原则。这种信心是一种盲目的信,盲目的信是纯属世的,因为它看不到一件事是真的还是假的。此外,一切真理都渴望被看见,因为它属于天堂之光;但没有被看见的真理可能会以各种方式被歪曲;被歪曲的真理就是虚假。
这些都是只涉及与善行分离之信的谬误。还有其它许多谬误不仅涉及信,还涉及善行、仁爱和邻舍,尤其涉及它们与信的结合,这些结合是由学者们精心设计出来的。“熊的脚”表示这些谬误,因为“熊”表示那些处于来自圣言的属世意义的能力之人,无论正直人还是恶人。由于“脚”表示属世事物,所以“熊的脚”表示谬误,他们从这些谬误通过推理歪曲圣言的字义,并将属于字义的真理表象变成谬误。
781c.“熊”表示来自圣言属世意义的能力,无论在正直人那里,还是在恶人那里,这一点可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列王纪下:
当以利沙上伯特利时,正在路上上去的时候,有些孩童从城里出来,讥笑他,对他说,秃头的,上去吧!秃头的,上去吧!他往他身后一看,就看见他们,奉耶和华的名诅咒他们;于是有两只母熊从森林中出来,撕碎了四十二个孩童。(列王纪下2:23, 24)
为何孩童只因称以利沙为“秃头”,就被以利沙诅咒,并因此被两只熊撕碎,这是无法知道的,除非知道“以利沙”代表什么,“秃头”表示什么,“熊”又表示什么。显然,以利沙不是出于没有理智的愤怒、没有正当理由做这事的,他不可能仅仅因为小孩子说“秃头的,上去吧”就如此残忍。这的确是对先知的一种侮辱,但不足以让他们为此被熊撕碎。但这事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以利沙代表圣言方面的主,因而代表来自主的圣言。“秃头”表示丧失属世意义,也就是丧失字义的圣言;“从森林中出来的熊”表示来自圣言的属世意义或字义的能力,如前所述;这些“孩童”表示那些亵渎圣言的人,因为圣言的属世意义就是这样;“四十二”表示亵渎。由此清楚可知,这些事物代表、因而表示对亵渎圣言的惩罚。因为圣言的一切能力和神圣性都包含在字义中,或说都聚集并居于字义中;没有字义,圣言不可能存在,因为没有字义,圣言就会像一座没有地基的房子,这房子被风摇动,从而倒塌破碎。圣言也会像一个没有皮肤的人,而皮肤会覆盖封闭的内脏,并把它们保持在它们的位置和秩序中。由于这就是“秃头”的含义,并且“以利沙”代表圣言,所以孩童被熊撕成碎片,而熊表示来自圣言属世意义,也就是字义的能力,无论在正直人那里,还是在恶人那里。由此清楚可知,圣言的历史部分与圣言的预言部分一样,都包含灵义。
大卫所击打的熊具有相同的含义;对此,撒母耳记上如此描述:
大卫对扫罗说,你的仆人正在放牧他父亲的羊群,来了一只狮子和一只熊,从羊群中抓走一只羊;我就出去追他,击打他;当他起来攻击我时,我便揪住他的胡子,击打他,将他杀死。你仆人曾打死狮子和熊。因此,这未受割礼的非利士人必像他们当中的一个,因为他竟公然藐视永生神的力量。(撒母耳记上17:34–37)
大卫之所以被赋予能力击打从羊群中抓走羊的狮子和熊,是因为“大卫”代表神性真理方面的主,那些属于主教会的人被教导神性真理;“狮子”表示属灵神性真理的能力,在反面意义上,如此处,表示反对神性真理的地狱虚假的能力;而“熊”表示属世神性真理的能力,在反面意义上表示反对这真理的虚假的能力。但“羊群中的羊”表示那些属于主的教会之人。由于所代表的,是这些事物,所以大卫被赋予能力击打熊和狮子,以代表并表示主通过神性真理保护教会中祂自己的人免受来自地狱的邪恶之虚假伤害的能力。大卫揪住熊的胡子涉及一个奥秘,这个奥秘的确能被解开,但几乎无法理解。“胡子”表示终端中的神性真理,它的本质或真正能力就在于这终端。诚然,处于虚假的恶人也口头上承认它,但他们却滥用它,以毁灭它;然而,当它被夺走时,他们不再有任何能力。这就是为何他杀死熊,击打狮子。不过,别的地方会进一步解释这一点。但作为一个非利士人,因此被称为“未受割礼”的“歌利亚”表示那些处于没有良善的真理之人;没有良善的真理是被歪曲的真理,被歪曲的真理本身就是虚假。“未受割礼的”表示那些处于污秽的肉体之爱的人;因为包皮对应于这些爱。由此清楚可知,大卫战胜歌利亚代表什么。由此可见,为何户筛把大卫比作田野丢崽子的熊(撒母耳记下17:8)。
781d.但以理书:
从海中上来的另一只兽像熊,它半身侧立,有三根肋骨在它口内牙齿间;他们对它说,起来吞吃多肉。(但以理书7:5)
从海中上来的四个兽描述了教会的相继状态,甚至直到它的毁灭,也就是它的结束。这“像熊”一样的第二只兽表示对圣言真理的歪曲,其能力仍在字义中。“它半身侧立”表示对歪曲圣言良善的渴望。“口内牙齿间的三根肋骨”表示来自圣言的大量真理知识,这些知识因基于谬误的推理而被败坏了;“吞吃多肉”表示虚假对良善的毁灭,以及邪恶的采用或归给。
何西阿书:
我向他们如狮子,又如豹子在道旁窥伺;我遇见他们必像丢崽子的熊;在那里,我必像巨狮一样吞吃;田野的野兽必撕裂他们。(何西阿书13:7, 8)
前面解释了这些话的含义,即:“我向他们如狮子,又如豹子在道旁窥伺。”“遇见他们必像丢崽子的熊”表示对圣言字义的歪曲;“像巨狮一样吞吃”表示对圣言的一切真理,因而对教会的毁灭和破坏;“田野的野兽必撕裂他们”表示他们将因来自邪恶的虚假而灭亡。
耶利米哀歌:
尽管我哀号呼喊,他却阻塞我的祷告,他用凿过的石头挡住我的道路,他颠覆我的路径;他向我如熊埋伏,如狮子在隐密处,他使我转离正路,使我凄凉。(耶利米哀歌3:8–11)
这是来自神、对教会中的真理荒凉的哀悼;“尽管我哀号呼喊,他却阻塞我的祷告”表示它们因虚假而不能被听见。“他用凿过的石头挡住我的道路,他颠覆我的路径”表示出于自我聪明的虚假转身离开并弃绝真理的流注;神的“道路和路径”表示通向良善的真理,“凿过的石头”表示那些属于自我聪明的东西。由于这就是“凿过的石头”的含义,所以经上禁止用凿过的石头建造祭坛,同样禁止用凿过的石头建造耶路撒冷的圣殿。向我埋伏的“熊”表示败坏圣言字义的属世人;“狮子在隐密处”表示内在属世人出于他里面的邪恶败坏圣言真理的一切意义,由此败坏教会真理的一切意义,这是虚假的源头;“他使我转离正路,使我凄凉”表示教会真理的毁灭。
阿摩司书:
渴望耶和华日子的人有祸了。耶和华的日子对你们有什么好处呢?那日黑暗没有光明;就像人躲避了狮子,却遇见了熊,或进了屋子,手靠着墙,却给蛇咬了。(阿摩司书5:18, 19)
“耶和华的日子”是指主的降临,主是他们所期待的弥赛亚;他们因相信祂会把他们从地上的仇敌那里解救出来,在荣耀中高举他们在所有民族之上而渴望祂。但由于主降世不是为了地上的任何国度,而是为了天国,并且犹太民族处于邪恶之虚假,那时这些虚假已经变得很明显了,所以经上说“渴望耶和华日子的人有祸了。耶和华的日子对你们有什么好处呢?那日黑暗没有光明”,“黑暗没有光明”表示他们所处的虚假;“就像人躲避了狮子,却遇见了熊”表示当从圣言的字义寻求真理时,因虚假的统治而惧怕,他们不能不歪曲这些真理;因为当一个人从内在处于来自邪恶的虚假,并被引导从圣言的字义来调查真理时,就说他“躲避了狮子,却遇见了熊”,在这种情况下,他因来自邪恶的虚假的内在统治而不得不败坏这些真理;“进了屋子,手靠着墙,却给蛇咬了”表示当这样一个人在寻求良善的过程中请教字义上的圣言时,他看不到邪恶败坏它;“蛇咬”表示歪曲,在此表示由来自邪恶的虚假的内在统治产生的歪曲。
以赛亚书:
豺狼必与绵羊羔同居,豹子与山羊羔同卧;牛犊与少壮狮子并肥畜一起躺卧,小孩子要牵引它们;小母牛必与熊同食,它们的幼崽必一起躺卧;狮子必吃草,像牛一样。(以赛亚书11:6, 7)
前面已经解释了“豺狼必与绵羊羔同居,豹子与山羊羔同卧;牛犊与少壮狮子并肥畜一起躺卧,小孩子要牵引它们”的含义。“小母牛必与熊同食,它们的幼崽必一起躺卧”表示属世人歪曲圣言真理的能力和渴望不会伤害属世人的良善及其情感,“小母牛”表示对属世人的良善和真理的情感,“熊”表示属世人歪曲圣言字义的真理的能力和渴望;“狮子必吃草,像牛一样”表示急切摧毁教会真理的地狱虚假不会伤害属世人的良善的情感,无论就单个人本身而言,还是就彼此间的人而言;它也不会伤害圣言;“草”表示字面上的圣言,这圣言会被地狱的虚假败坏,但不会被那些处于来自良善的真理之人败坏。
同一先知书:
我们摸索墙壁,好像瞎子,我们摸索,如同无目之人;我们晌午绊跌,如在黄昏一样;我们在活人当中,却如死人一般;我们咆哮如熊,哀鸣如鸽;指望公平,却是没有;指望救恩,却远离我们;我们的过犯在你面前增多,我们的罪回应反对我们。(以赛亚书59:10–12)
“我们摸索墙壁,好像瞎子,我们摸索,如同无目之人”表示没有对真理的理解;“我们晌午绊跌,如在黄昏一样”表示陷入错误,尽管他们在圣言所在的教会中,他们本可以通过圣言进入真理之光;“我们在活人当中,却如死人一般”表示他们本可以通过圣言处于属灵的生命,然而却没有,因为他们处于虚假;“我们咆哮如熊,哀鸣如鸽”表示属世人的悲伤和由此而来的属灵人的悲伤;“指望公平,却是没有;指望救恩,却远离我们”表示对光照理解力和随之而来的拯救的希望,但徒劳无功;“我们的过犯在你面前增多,我们的罪回应反对我们”表示因来自邪恶的虚假。
由此可见,“熊”表示在两种意义上来自圣言字义的能力方面,以及对歪曲字义的渴望方面的属世人。这就是“熊”所表示的,这一点已经通过在灵界所看到的熊向我清楚显明了,它的形式代表了那些属世,并研究圣言,想通过由此而来的知识取胜之人的思维。在那里也看见了齿间衔着肋骨的熊,就像前面从但以理书引用的经文所描述的那样;并且得以理解,肋骨代表他们在世时从圣言中所汲取的知识。白熊也出现在那里,它们代表属灵-属世人通过圣言所获得的能力。此外,在灵界,当具有这种特征的人在默想中经过时,由熊、豹、狼、牛,以及带有翅膀的这些动物组合而成的兽或动物也会出现,它们都表示这些人。
365a. “它被赐给了那骑马的,要从地上夺去和平”表示因此,不被理解的圣言,由此在教会中产生纷争。这从“骑红马的”、“夺去太平”和“地”的含义清楚可知:“骑红马的”是指在良善方面不被理解的圣言;因为“骑马的”表示圣言,如前所示(AE 355a,c, 356节),“马”表示对它的理解(AE 355节),“红马”表示在良善方面被毁的理解(AE 364节);故“骑红马的”表示因此不被理解的圣言。“夺去太平”是指由此产生纷争,对此,我们稍后会提到。“地”是指教会。“地”表示教会(参看AE 29, 304节)。
在解释“和平或平安”表示什么之前,先说一说这一事实:当对圣言的理解被摧毁时,在教会就会产生纷争。良善是指对主之爱的良善和对邻之爱的良善,因为一切良善都属于爱。当这些良善不存在于教会之人那里时,圣言就不被理解;因为主与教会之人的结合,以及天堂与教会之人的结合,都是通过良善实现的;因此,如果他那里没有良善,光照就无法被赐予;因为当圣言被阅读时,一切光照都由主那里从天堂而出;当没有光照时,圣言中的真理就处于模糊之中,纷争由此产生。如果人不处于良善,圣言就不被理解,这一点也可从以下事实看出来:圣言的细节里面有天堂的婚姻,也就是良善与真理的结合;因此,如果良善不与一个阅读圣言的人同在,那么真理就不会显现,因为真理从良善显现,良善通过真理显现。圣言的细节里面有良善与真理的结合(参看AE 238e, 288b节)。
情况是这样:人处于良善到何等程度,主就在何等程度上流入,并赐予对真理的情感,因而赐予理解;因为内层人类心智完全以天堂的形像形成,而整个天堂照着对良善和源于良善的真理的情感而形成;因此,除非良善与人同在,否则该心智不能打开,更不能为天堂而形成;它通过良善与真理的结合而形成。由此也明显可知,除非人处于良善,否则真理没有可以接受它们的任何土地,也没有使它们可以成长的任何热;因为与处于良善的人同在的真理就像春天地里的种子;而与未处于良善的人同在的真理就像冬天冻地里的种子,那时没有青草,也没有鲜花、树木,更没有果实。
天堂和教会的一切真理,事实上天堂天使所拥有的智慧的一切秘密,都在圣言中;但没有人看到这些事物,除非他处于对主之爱的良善和对邻之爱的良善。那些未处于良善的人到处看到真理,却不明白;他们对真理的感知和观念,完全不同于属于这些真理本身的;因此,尽管他们看见或知道真理,但真理对他们来说仍不是真理;因为真理之所以为真理,凭的不是他们的声音或话语,而是对它们的观念和感知。当真理被植入良善时,它就不同了;那时真理以自己的形式显现,因为真理是良善的形式。由此可以推断出,对圣言的理解在那些将唯信当成得救的唯一手段,将生活的良善,或仁之良善抛在身后的人那里是何性质。已经发现的是,那些以这种方式既在教义上,也在生活上确认的人甚至没有对真理的一个正确观念。这也是为何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良善,什么是仁和爱,什么是邻舍,什么是天堂和地狱,以及他们死后仍作为人活着;事实上,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是重生,什么是洗礼,以及其它许多事;他们对于神自己如此盲目,以至于在思维上拜三神,只在口头上敬拜一神,不知道主的父就是祂里面的神性,圣灵是来自祂的神性。提这些事是为了让人们知道,没有良善的地方,就没有对圣言的理解。此处之所以说“它被赐给了那骑红马的,要从地上夺去和平”,是因为“和平(或平安)”表示来自良善与真理的结合的较高心智(mens)的一种平安状态和较低心智(animus)的宁静;因此,“夺去和平”表示来自良善与真理的分离的一种不平安和不宁静的状态,这种分离是内在纷争的原因;因为当良善与真理分离时,邪恶就会取而代之;邪恶不爱真理,而是爱虚假;由于一切虚假都属于邪恶,正如一切真理都属于良善,所以当这样一个人在圣言中看到一个真理,或从别人那里听到它时,属于他的爱、因而属于他意愿的邪恶就与真理作斗争,然后他要么弃绝真理,要么扭曲它,要么通过来自邪恶的观念如此模糊它,以至于最终在真理中看不到真理的任何东西,无论当他说出真理时,它听上去多么像真理。这就是教会里的一切纷争、争论和异端的起源。由此可见,“从地上夺去和平”在此表示什么。
365b. 不过,《天堂与地狱》一书充分说明了平安在其最初起源上是什么,那里(HH 284–290节)论述了天堂的平安状态,即:它在最初起源上来自主;它从神性本身与神性人身的合一而在祂里面,凭祂与天堂并教会的结合而来自祂,尤其来自每个人里面良善与真理的结合。由此可知,“平安”在至高意义上表示主,在相对意义上表示总体上的天堂和教会,以及具体的每个人里面的天堂和教会。
圣言中的“平安”表示这些事物,这一点可从其中的许多经文清楚看出来,对此,我将引用以下经文来证实。约翰福音:
耶稣说,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把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给你们的,不像世界所给的。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也不要害怕。(约翰福音14:27)
此处论述了主与父的合一,也就是祂的神性人身与自成孕时就在祂里面的神性本身的合一,因而论述了主与那些处于源于良善的真理之人的结合。因此,“平安”表示来自这结合的心智的宁静;由于这样的人被该结合保护,免受来自地狱的邪恶和虚假的伤害,并且主保护那些与祂结合的人,所以祂说:“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也不要害怕。”这神性平安在人里面,由于天堂与它联系在一起,所以“平安”在此也表示天堂,在至高意义上表示主。但世界的平安来自世界上的成功,因而来自与世界的结合,由于这种平安仅仅是外在的,主不在其中,因而天堂也不在其中,所以它会随着一个人在世上生命的结束而消亡,并变成不平安。因此,主说:“我把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给你们的,不像世界所给的。”
同一福音书:
耶稣说,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翰福音16:33)
此处“平安”也表示来自与主的结合的内在快乐,天堂和永恒的内在喜乐由此而来。“平安”在此与苦难对立,因为“苦难”表示邪恶和虚假的侵扰,那些处于神性平安的人只要活在世上,就会经历这些侵扰;因为那时他们所披的肉体贪恋世界上的东西,苦难由此而来;故主说:“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由于主在其人身方面为自己获得了胜过地狱,因而胜过从地狱升上来进入肉体与每个人同在,并侵扰的邪恶和虚假的能力,所以祂说:“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
路加福音:
耶稣对祂打发出去的七十个人说,无论进哪一家,先说,愿平安归与这家。那里若有平安之子,你们的平安就必临到那家,不然,就归还你们。(路加福音10:5–6)
马太福音:
你们进了一家,要请它的安。那家若配得,你们的平安就必临到它;若不配得,你们的平安仍归还你们。凡不接待你们、不听你们话的人,你们离开那家,或是那城的时候,要跺掉你们脚上的尘土。(马太福音10:12–14)
他们要说,“愿平安归与这家”,表示他们要了解那些在其中的人是否会接受主;他们正在传关于主、因而关于天堂、永恒的喜乐和永生的好消息或福音;因为所有这些事都由“平安”来表示。平安所要临到的“平安之子”就表示那些接受的人,但如果他们不承认主,从而不接受属于主或平安的事,那么这平安就会从他们那里被夺走,这就是“若那家或那城不配得,你们的平安仍归还你们”所表示的。在这种情况下,为叫他们不受那家或那城的邪恶和虚假的伤害,经上吩咐:“他们离开的时候,要跺掉脚上的尘土。”这表示免得受到诅咒的东西从那里粘附在他们身上,因为“脚上的尘土”表示受到诅咒的东西;事实上,人里面的终级之物,也就是感官–属世层,就对应于脚底;由于邪恶粘附于它,所以对那些处于教会的代表之人,如那时的绝多大数人来说,当教义的真理不被接受时,他们就跺掉脚上的尘土。因为在灵界,当有善人来到恶人那里时,邪恶就从后者流入,并造成些许干扰,但它只干扰对应于脚底的终端;因此,当他们转身离去时,看上去就好像他们把脚上的尘土跺在身后;这是一个标志,表明他们被释放或解救了,邪恶粘附在那些处于邪恶的人身上。“脚底”对应于最低级的属世事物,因而在圣言中表示这些事物(参看《属天的奥秘》,2162, 3147, 3761, 3986, 4280, 4938–4952节);要跺掉的“尘土”表示受到诅咒的东西(AC 249, 7418, 7522节)。
路加福音:
耶稣为城哭泣,说,巴不得你在这日子知道关系你平安的事!但现在这事在你眼前是隐藏的。(路加福音19:41–42)
那些因看不到其它意义而只从字义来思想这些话和接下来的话之人,以为主的这些话是指着耶路撒冷的毁灭来说的;但主所说的一切话都来自神性,故与尘世和世俗的事物无关,只与天上的永恒事物有关。因此,主为之哭泣的“耶路撒冷”在此和在别处一样,表示教会,那时教会完全荒废了,以至于真理、因而良善都不复存在,因此他们将永远灭亡。为此,祂说:“巴不得你在这日子知道关系你平安的事!”也就是关系永恒的生命和幸福的事,这些事唯独来自主;因为如前所述,“平安”表示通过与主的结合而来的天堂和天堂的喜乐。
同一福音书:
撒迦利亚预言说,春日从高处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荫里的人,把我们的脚引到平安的路上。(路加福音1:78–79)
这些话论及即将降世的主,以及那时对那些在教会之外,因没有圣言而不知道神性真理之人的光照。从高处照亮的“春日”表示主;“坐在黑暗中死荫里的人”表示那些在教会之外的人;“平安的路”表示他们通过接受主,并与祂结合(天堂和永恒的幸福由此而来)而在神性真理上所受的光照;“把我们的脚引到平安的路上”表示教导。
又:
门徒们赞美神,说,奉主名来的王,是应当受到祝福的;在天上有平安,在至高之处有荣耀。(路加福音19:37–38)
当主将近耶路撒冷时,门徒们说了这些话;主去耶路撒冷是为了可以在那里通过十字架受难,也就是祂的最后试探,将祂的人身与祂的神性完全合一,也可以完全征服地狱;由于那时一切神性良善和真理都将从祂发出,所以他们说:“奉主名来的王,是应当受到祝福的。”这句话表示对这些事物来自祂的承认、赞颂和感恩(参看AE 340a,b节)。“在天上有平安,在至高之处有荣耀”表示“平安”所表示的事物来自神性本身与神性人身的合一,天使和世人从那里通过与主结合而拥有它们;因为当主征服了地狱时,平安就在天堂建立,然后那些在那里的人从主拥有神性真理,也就是“至高之处的荣耀”。“荣耀”表示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参看AE 33, 288, 345节)。
365c. 由于在圣言的内义中,“平安”表示主,因而表示天堂和永生,尤表由与主的结合产生的天堂的快乐,所以主复活之后向门徒显现时,对他们说:愿平安归于你们(路加福音24:36; 约翰福音20:19, 21, 26)。
摩西五经:
愿耶和华赐福给你,保护你;愿耶和华使祂的脸光照你,施恩给你;愿耶和华向你仰脸,赐你平安。(民数记6:24–26)
“愿耶和华使祂的脸光照你”表示神性真理,一切聪明和智慧都来自神性真理,主也以神性真理流入;“施恩给你”表示由此免受虚假伤害的保护;“愿耶和华向你仰脸”表示神性良善,一切爱和仁都来自神性良善,主以神性良善流入;“赐你平安”表示由此免受邪恶伤害的保护,因而表示天堂和永恒的幸福;因为当邪恶和虚假被移除,不再侵扰时,主就以平安流入,天堂,以及使心智的内层充满祝福,因而充满天堂喜乐的快乐就在这平安中,并来自它。这种祝福也可参看前面的解释(AE 340b节)。诗篇中的“平安”具有同样的含义:
耶和华必赐平安的福给祂的百姓。(诗篇29:11)
又:
谁能指示我们良善呢?耶和华啊,求你仰起你脸上的光来光照我们。你赐给我心中的喜乐,胜过他们在丰收五谷新酒时的。同时我又平安躺下睡觉,因为耶和华啊,独有你使我安然居住。(诗篇4:6–8)
此处描述了那些通过接受来自主的神性良善和神性真理而与主结合的人所拥有的平安,天堂的喜乐就在这平安之中,并来自它;“谁能指示我们良善呢”表示神性良善,“求你仰起你脸上的光来光照我们”表示神性真理,“主脸上的光”是指从在天使天堂显为太阳的主发出的神性之光,这光本质上是神性真理(这一点可参看《天堂与地狱》,126–140节)。“你赐给心中的喜乐”表示由此而来的天堂喜乐;“他们丰收五谷新酒”表示良善和真理的增多,“五谷”表示良善,“新酒”表示真理。由于平安在这些里面并来自它们,所以经上说:“同时我又平安躺下睡觉,因为耶和华啊,独有你使我安然居住。”“平安”表示天堂的内在快乐;“安然”表示外在快乐,“躺下睡觉”和“居住”表示生活。
摩西五经:
如果你们行在我的律例中,谨守我的诫命,实行它们,我就赐平安在地上,好叫你们可以安然躺卧,无人惊吓;我要使邪恶的野兽从地上息灭,剑必不穿越这地。(利未记26:3, 6)
这描述了平安的源头,也就是天堂和天堂喜乐的源头。就本身而言,平安不是天堂和天堂的喜乐,但这些却在平安里面,并来自平安;因为平安就像世上的黎明或春天,使人类心智从出现在眼前的物体中获得内心的快乐和愉悦,因为那就是使他们感到快乐和愉悦的;由于天堂和天堂喜乐的一切事物以同样的方式来自神性平安,所以“平安”也表示这些。由于人从照着诫命生活中拥有天堂,因他从那里拥有与主的结合,所以经上说:“如果你们行在我的律例中,谨守我的诫命,实行它们,我就赐平安在地上。”那时他们不会被邪恶和虚假侵扰,这一点由“他们可以安然躺卧,无人惊吓”、“耶和华要使你们邪恶的野兽从地上息灭,剑必不穿越这地”来表示,“邪恶的野兽”表示恶欲,“剑”表示由此而来的虚假;这两者都毁灭来自平安的良善和真理;“地”表示教会。“邪恶的野兽”表示恶欲,以及良善因恶欲的毁灭(参看《属天的奥秘》,4725, 7102, 9335节);“剑”表示虚假,以及真理因虚假的毁灭(参看AE 131b节);“地”表示教会(也可参看AE 29, 304节)。一个不上升到圣言字义之上的人什么都看不见,只看到照着律例和诫命生活的人必平安生活,也就是说,必没有仇敌或敌人,因而必安然躺卧;以及邪恶的野兽不会伤害他,他不会因剑灭亡;但这不是圣言的属灵层;然而,圣言在一切细节上都是属灵的,这一点隐藏在它的字义中,而字义是属世的;它的属灵层就是现在所解释的。
诗篇:
困苦人必承受地土,以丰盛的平安为乐。你要细察那完全人,观看那正直人,因为那人的结局是平安。(诗篇37:11, 37)
“困苦人”在此表示那些在世上处于试探的人;他们以之为乐的“丰盛的平安”表示试探之后的快乐;因为试探之后,主就从那时良善与真理的结合,以及随之而来的与主的结合中赐下快乐。“你要细察那完全人,观看那正直人,因为那人的结局是平安”表示人从良善与真理的结合中拥有平安的快乐。在圣言中,要被细察的完全人论及良善,要被观看的正直人论及真理;“结局”表示当平安来临时的结束。
又:
大山要给人民带来平安,小山要带来公义。在祂的日子,义人要发旺,大有平安,直到月亮不再重现。(诗篇72:3, 7)
此处论述了主的降临和祂的国度;“要给人民带来平安的大山”表示对主之爱,“要带来公义的小山”表示对邻之仁。这就是圣言中“大山”的含义(参看《属天的奥秘》,795, 6435, 10438节),因为在天堂,那些处于对主之爱的人住在大山上,那些处于对邻之仁的人住在小山上(AC 10438节;《天堂与地狱》,188节)。这清楚表明,“平安”表示来自通过爱而与主的结合的天堂喜乐;“在祂的日子,义人要发旺”表示一个处于爱之良善的人;故经上说:“大有平安。”因为如前所述,平安只来自主,以及祂与那些处于爱之良善之人的结合,不来自其它任何源头。经上说“直到月亮不再重现”,这句话表示真理必不与良善分离,而是两者必须如此结合,以至于成为一体,也就是说,真理也是良善;事实上,一切真理都属于良善,因为真理来自良善,因而本质上就是良善;这就是真理在那些处于来自主的对主之爱,在此由“义人”来表示的人中间的性质。“日”表示爱之良善,“月”表示由此而来的真理(参看《属天的奥秘》,1521, 1531, 2495, 4060, 4696, 7083节)。
以赛亚书:
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政权必担在祂的肩头上;祂名称为奇妙、策士、神、英雄、永在的父、和平的君!祂的政权与平安必加增无穷。(以赛亚书9:6–7)
这些话论及主的降临,论到主,经上说,“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因为在圣言中,“婴孩”表示良善,在此表示神性良善,“子”表示真理,在此表示神性真理。经上这样说是由于在圣言每个细节中的良善与真理的婚姻;由于神性良善和神性真理都来自主,所以祂被称为“和平的君”,经上说:“祂的政权与平安必加增无穷。”“政权”论及神性真理,“平安”论及与神性真理结合的神性良善,所以祂被称为“和平的君”。“君(即首领)”论及真理,它表示主要真理(参看《属天的奥秘》,1482, 2089, 5044节;AE 29节);“平安或和平”论及良善与真理的结合,可参看前文。
365d. 但由于圣言的许多经文提到“平安或和平”,而解释必须适合所论述的事物,或它所论及的主题,因而它的含义显得各不相同,所以我想简要说明“平安(或和平)”表示什么,以便对于它,心智不会被带到不同方向上。平安(或和平)是由主与天堂并教会的结合产生的一种内心和灵魂的祝福或幸福,这源于其中之人的良善与真理的结合,由此不再有邪恶和虚假与良善和真理的争战,或灵义上的任何纷争或战争;平安由此而来,良善的一切结实和真理的一切增多都在平安中发生,因而一切智慧和聪明都来自平安。由于这平安唯独来自主,来自与天使同在天堂、与世人同在教会的祂,所以“平安(或和平)”在至高意义上表示主,在相对意义上表示天堂和教会,因而表示在那些在那里的人中间的与真理结合的良善。
从这些话可以对以下经文中的“平安(或和平)”的含义形成一个概念。诗篇:
要离恶行善,寻求平安,追赶它。(诗篇34:14)
“平安”表示属于天堂和教会的一切事物,永生的幸福来自这些事物;由于只有那些处于良善的人才拥有这平安,所以经上说:“要离恶行善,寻求平安,追赶它。”
又:
爱你律法的人有大平安;什么都不能绊倒他们。耶和华啊,我等候你的拯救,遵行你的诫命。(诗篇119:165–166)
“平安”表示天堂的祝福、幸福和快乐,由于这些只赐给那些喜欢遵行主诫命的人,所以经上说:“爱你律法的人有大平安;耶和华啊,我等候你的拯救,遵行你的诫命。”“拯救”表示永生;“什么都不能绊倒他们”表示这些人不受邪恶和虚假侵扰。
以赛亚书:
耶和华啊,你必为我们命定平安,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你为我们成就的。(以赛亚书26:12)
由于平安唯独来自耶和华,也就是来自主,并且就在从祂那里实行良善中,所以经上说:“耶和华啊,你必为我们命定平安,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你为我们成就的。”
同一先知书:
和平的使者在苦痛地哭泣;大路荒废,过路人止息。(以赛亚书33:7–8)
由于和平(或平安)来自主,并从祂那里而在天堂中,所以天使在此被称为“和平的使者”;还由于地上那些处于邪恶和由此而来的虚假之人没有平安或和平,所以经上说他们“苦痛地哭泣”,因为“大路荒废,过路人止息”;“大路”和“路”表示生活的良善和信仰的真理;因此,“大路荒废”表示不再有生活的良善,“过路人止息”表示不再有信仰的真理。
又:
巴不得你素来留心我的诫命!那么你的平安就如江河,你的公义就如海浪。耶和华说,恶人没有平安。(以赛亚书48:18, 22)
由于那些照主的诫命生活的人有平安,那些不如此生活的人没有平安,所以经上说:“巴不得你素来留心我的诫命!那么你的平安就如江河;恶人没有平安。”“平安就如江河”表示丰富;“公义就如海浪”表示良善通过真理的结实;在圣言中,“公义”论及良善,“海”论及真理。
又:
大山可以挪开,小山可以迁移;但我的怜悯必不离开你,我平安的约也不迁移。你所有的儿子都必受耶和华的教导;你的儿子们必大享平安。(以赛亚书54:10, 13)
此处论述了一个新天堂和一个新教会。“大山可以挪开,小山可以迁移”表示先前的天堂和先前的教会要灭亡;那些在新天堂和新教会的人将处于来自主的良善,并通过与主结合而拥有天堂的喜乐,直到永远,这一点由“我的怜悯必不离开你,我平安的约也不迁移”来表示,“怜悯”表示来自主的良善,“平安的约”表示来自与主的结合的天堂喜乐,“约”表示结合;“必受耶和华的教导,必大享平安的儿子”表示那些在新天堂和新教会的人将处于来自主的源于良善的真理,他们将拥有永恒的祝福和幸福;在圣言中,“儿子”表示那些处于源于良善的真理之人;他们“受耶和华的教导”表示他们处于来自主的源于良善的真理;“大享平安”表示永恒的祝福和幸福。
以西结书:
大卫必作他们的首领,直到永远;并且我要与他们立平安的约,作为与他们所立的永约;我必赐予他们,使他们增多,又在他们中间设立我的圣所,直到永远。(以西结书37:25–26)
此处论述了主,以及来自祂的一个新天堂和一个教会的创造。“必作他们的首领,直到永远的大卫”表示主;“与他们立平安的约”表示对那些与主结合的人来说,天堂的喜乐和永生;“平安的约”在此和前面一样,表示来自与主的结合的天堂喜乐和永生;“我必赐予他们,使他们增多”表示良善的结实和由此而来的真理的增多;由于天堂和教会由此而来,所以经上补充说“又在他们中间设立我的圣所,直到永远”,“圣所”表示天堂和教会。
玛拉基书:
使我与利未立约;我曾与他立生命和平安的约。真理的律法在他口中,他嘴里没有乖僻;他以平安和正直与我同行。(玛拉基书2: 4-6)
“利未”表示所有处于对邻之仁的良善之人,在至高意义上表示主自己,因为这良善来自祂;在此所指的是主自己。“生命和平安的约”表示祂的神性与祂的神性人身的合一,一切生命和平安都来自这合一。“真理的律法在他口中,他嘴里没有乖僻”表示神性真理来自祂;“他以平安和正直与我同行”表示在世上所实现的合一本身。在圣言中,“利未”表示属灵之爱或仁爱(参看《属天的奥秘》,4497, 4502, 4503节);他在至高意义上表示主(AC 3875, 3877节)。
365e. 以西结书:
我必与他们立平安的约,使邪恶的野兽从地上灭绝,他们就必在旷野中安居,在森林中安眠。那时,田野的树必结果,地也必有出产,就是我折断他们所负的轭,救他们脱离那以他们为奴之人的手的时候。(以西结书34:25, 27)
此处也论述主降临并建立一个新教会。那时祂必与他们所立的“平安的约”表示那些属于教会的人与主的结合;随之而来的防止邪恶和虚假的保护和安全由“我必使邪恶的野兽从地上灭绝,他们就必在旷野中安居,在林中安眠”来表示,“邪恶的野兽”表示各种邪恶,他们必安居的“旷野”表示必不侵扰的恶欲,他们安眠的“森林”表示必不侵扰的由此而来的虚假。良善通过真理的结实和真理从良善的增多由“那时,田野的树必结果,地也必有出产”来表示,“田野的树”表示真理的知识,“果”表示由此而来的良善,“地”表示良善方面的教会,因而也表示教会的良善,“它的出产”表示随之而来的真理的增多。“我折断他们所负的轭,救他们脱离那以他们为奴之人的手的时候”表示当主移除属于他们的邪恶和虚假时,这些事就发生在他们身上;“所负的轭”表示来自对自我和世界的爱的邪恶之快乐,这些快乐捆绑他们;“以他们为奴之人”表示虚假,因为这些使他们为这些邪恶服务。
撒迦利亚书:
他们必是平安之种;葡萄树必结果子,地土必有出产,天也必降甘露。你们各人要与同伴说真理,在你们的城门口判断真理,作出和平的判断。你们要喜爱真理与和平。(撒迦利亚书8:12, 16, 19)
那些拥有良善与真理的结合之人被称为“平安之种”;由于“平安之种”表示他们,所以经上说“葡萄树必结果子,地土必有出产”,“葡萄树必结果子”表示真理必产生良善,“地土必有出产”表示良善必产生真理;因为“葡萄树”表示真理方面的教会,也就是教会的真理,“地土”表示良善方面的教会,或教会的良善,“出产”表示真理的产生;“必降甘露的天”表示良善的结实和真理的增多。“你们各人要与同伴说真理,在你们的城门口判断真理,作出和平的判断。你们要喜爱真理与和平”进一步描述了真理与良善的结合,“真理”表示真实的东西;“和平的判断”与“和平”表示真理与良善的结合。
诗篇:
耶和华要向祂的百姓和祂的圣民讲和平,使他们不可再转向愚昧。怜悯和真理一起相遇,公义和平安彼此亲吻。(诗篇85:8, 10)
“耶和华要向祂的百姓和祂的圣民讲和平”表示祂将教导他们,并通过他们里面良善与真理的结合而赐予他们与祂自己的结合;“和平”表示这两种结合,“百姓”表示那些处于源于良善的真理之人,“圣民”表示那些通过真理处于良善的人;“使他们不可再转向愚昧”表示自此以后,这些人将没有源于虚假的邪恶或源于邪恶的虚假。“怜悯和真理一起相遇,公义和平安彼此亲吻”进一步描述了这两种结合,“怜悯”在此表示虚假的移除和随之而来的对真理的接受,这清楚表明了“怜悯和真理一起相遇”的含义,“公义”表示邪恶的移除和随之而来的对良善的接受,这清楚表明了“公义和平安彼此亲吻”的含义。
以赛亚书:
那报好信息,使人听见平安,报美好的好信息,使人听见救恩的,对锡安说,你的王掌权了,他的脚在山上何等佳美。(以赛亚书52:7)
这些话论及主,“平安”在此表示主自己,因而对那些与祂结合的人来说,表示天堂;“报好信息”表示传讲这些事;由于这种结合通过爱实现,所以经上说“在山上报好信息”、“对锡安说”;“山”在此和前面一样,表示对主之爱的良善,“锡安”表示处于这良善的教会,“掌权的你的王”表示主。由于“平安”表示来自与主的结合的真理与良善的结合,所以经上说:“使人听见平安,报美好的好信息,使人听见救恩。”“报美好的好信息”表示通过良善与主的结合,“使人听见救恩”表示通过真理和照之的生活与主的结合,因为由此才有救恩。
同一先知书:
但祂却为我们的过犯被刺透,为我们的罪孽被压伤;我们得平安的惩罚加在祂身上,因祂的伤,医治赐给了我们。(以赛亚书53:5)
这些话论及主,这一章明显论述祂,这些话描述了祂在世上所经历的试探,以便祂可以征服众地狱,使地狱和天堂里的一切都恢复秩序。“祂为我们的过犯被刺透,为我们的罪孽被压伤;我们得平安的惩罚加在祂身上”表示这些严厉的试探;“因祂的伤,医治赐给了我们”表示通过这种方式得救。因此,“平安”在此表示对那些与祂结合的人来说,天堂和永生;因为如果主不将地狱和天堂里的一切都恢复秩序,同时荣耀祂的人身(这些通过被允许加到祂人身上的试探实现),人类决不能得救。
耶利米书:
看哪,我要使痊愈康复上到他们那里去;我要医治他们,又将丰盛的平安和真理显明与他们。地上所有的民族都必听见我即将向他们所行的一切良善;使他们因我即将向他们所行的一切良善和一切平安而惧怕战兢。(耶利米书33:6, 9)
这些话也论及主,祂将把那些与祂结合的人从邪恶和虚假中救出来。“我要使痊愈康复上到他们那里去;我要医治他们”表示从邪恶和虚假中解救出来;因为按灵意,“医治”是指从邪恶和虚假中解救出来,由于主通过真理成就这事,所以经上说:“我要将丰盛的平安和真理显明与他们。”“地上的民族”表示那些处于邪恶和虚假的人,论到他们,经上说:“使他们因我即将向他们所行的一切良善和一切平安而惧怕战兢。”
诗篇:
祂救赎我的灵魂得平安,免得他们接近我。(诗篇55:18)
“救赎我的灵魂得平安”表示通过与主结合而得救,“免得他们接近我”表示随之而来的对邪恶和虚假的移除。
哈该书:
这后来的家的荣耀必大过先前的,因为在这地方我必赐平安。(哈该书2:9)
“神的家”表示教会;“先前的家”表示主降临之前的教会;“后来的家”表示主降临之后的教会;“荣耀”表示在前者和后者中的神性真理;祂在这地方,也就是在教会必赐的“平安”表示所有那些由“平安”所表示的事物(我们在前面论述了它们,可参看前文)。
365f. 诗篇:
你们要为耶路撒冷求平安;愿爱你的人安宁;愿你的城墙内有平安,愿你宫殿内安宁;因我弟兄和同伴的缘故,我要说,愿平安在你中间;为耶和华我们神家的缘故,我要为你求良善!(诗篇122:6–9)
“耶路撒冷”不是指耶路撒冷,而是指教义和敬拜方面的教会;“平安”表示教义和敬拜的一切,因为当这些来自一个天堂的源头,也就是由主那里从天堂而出时,它们就来自平安,并在平安之中,由此明显可知,“为耶路撒冷求平安”是什么意思;由于那些处于这种平安的人被称为安宁,或“安息的民”,所以经上还说“愿爱你的人安宁”,也就是说,爱教会的教义和敬拜。“愿你的城墙内有平安,愿你宫殿内安宁”表示外层人和内层人;外层人和其中的事物是属世知识和快乐,就像内层人的城墙或堡垒,因为外层人在它外面或前面,并保护它;内层人和其中的事物是属灵的真理和良善,就像宫殿或房屋,因为它在外层人的里面;因此,“城墙”表示一个人的外层事物,“宫殿”表示他的内层事物;这也同样适用于圣言的其它地方;“因我弟兄和同伴的缘故”表示为那些处于良善和由此而来的真理之人的缘故,在从人抽象出来的意义上表示良善和真理。在圣言中,“弟兄”和“同伴”表示这些(参看《属天的奥秘》,10490节;AE 47节)。“耶和华我们神的家”表示这些事物所在的教会。
又:
耶路撒冷啊,要颂赞耶和华!锡安哪,要赞美你的名!祂使你的边界平安,用肥美的麦子使你满足。(诗篇147:12, 14)
“耶路撒冷”和“锡安”表示教会,“耶路撒冷”表示教义之真理方面的教会,“锡安”表示爱之良善方面的教会;“锡安要赞美的耶和华的名”表示出于爱之良善敬拜的一切;“祂使你的边界平安”表示天堂和教会的一切事物,“边界”表示这些的一切事物,因为整体上的一切事物都在边界,或最外层、终端之内(参看《属天的奥秘》,634, 5897, 6239, 6451, 6465, 8603, 9215, 9216, 9824, 9828, 9836, 9905, 10044, 10099, 10329, 10335, 10548节)。“用肥美的麦子使你满足”表示用一切爱之良善和智慧,因为“肥美(即脂肪)”表示爱之良善(参看《属天的奥秘》,5943, 6409, 10033节),“麦子”表示来自爱之良善的一切事物,尤表天堂的真理和由此而来的智慧(AC 3941, 7605节)。
又:
愿耶和华从锡安赐福给你;使你尽你一生的日子可以看见耶路撒冷的好处;使你可以看见你儿子的儿子,看见平安归于以色列。(诗篇128:5–6)
“锡安”和“耶路撒冷”在此和前面一样,表示爱之良善和教义之真理方面的教会;“愿耶和华从锡安赐福给你”这句话表示来自爱之良善的祝福,因为“锡安”表示爱之良善方面的教会;由于教义的一切良善和真理都从这良善发出并存在,所以经上说:“使你可以看见耶路撒冷的好处,看见你儿子的儿子。”“儿子的儿子”表示教义之真理,以及这些真理的增多,直到永远。由于一切事物都来自主,并通过来自祂的平安而来,所以结束语是“看见平安归于以色列”,“以色列”表示那些有教会在其中的人。
又:
神的帐幕在撒冷,祂的居所在锡安。祂在那里折断弓上的火箭,并盾牌、剑和战争。(诗篇76:2–3)
耶路撒冷在此被称为撒冷,因为“撒冷”表示平安,耶路撒冷也从平安得名。它之所以如此得名,是因为“平安”表示所有那些前面简要提到、可以参考的事物。神在其中的“帐幕”表示来自这些事物的教会;“祂在锡安的居所”表示爱之良善,因为主就住在这良善中,并从它赐下真理,使它们结果并增多;由于“平安”还表示不再有邪恶和虚假与良善和真理的争战,也就是不再有灵义上的纷争或战争,所以经上说:“祂在那里折断弓上的火箭,并盾牌、剑和战争。”这句话表示驱散教义之虚假与良善和真理的一切争战,一般表示驱散一切纷争。此外,耶路撒冷也因“平安”而被称为“撒罗曼(音译,Shalomim,希伯来语,意为“和平”、“安宁”或“完好”)”(耶利米书13:19),并因此被称为麦基洗德,麦基洗德是至高神的祭司,撒冷(平安)王(创世记14:18);他代表主;这一点明显可见于诗篇,在那里,经上记着:
你是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永远为祭司。(诗篇110:4)
365g. 以赛亚书:
你们所有爱慕耶路撒冷的,都要与她一同欢喜,为她高兴;使你们从她安慰的乳房中吃奶得饱,使你们可以挤出,以她荣耀的辉煌为乐。看哪,我延伸她的平安,好像江河,使列族的荣耀,如同涨溢的溪流,使你们可以吸吮;你们必被带到她身旁,抚弄在她膝上。(以赛亚书66:10–12)
“耶路撒冷”在此和前面一样,表示教义方面的教会,或也可说,教会的教义;论到后者,经上说:“你们所有爱慕耶路撒冷的,都要与她一同欢喜,为她高兴。”论到教义,经上进一步说,“使你们从她安慰的乳房中吃奶得饱,可以挤出,以她荣耀的辉煌为乐”,“安慰的乳房”表示神性良善,“荣耀的辉煌”表示教会所来自的神性真理。“看哪,我延伸她的平安,好像江河,使列族的荣耀,如同涨溢的溪流,使你们可以吸吮”表示所有这些事物都必因与主的结合而丰富;“平安”表示与主的结合;“列族的荣耀”表示由此而来的良善与真理的结合;“吸吮”表示来自主的流注;“好像江河”和“如同涨溢的溪流”表示丰富。属灵之爱和属天之爱由此而来,与主的结合通过这两种爱实现,这一点由“你们必被带到她身旁,抚弄在她膝上”来表示,“身旁”表示属灵之爱,“膝”表示属天之爱,“被带到和抚弄”表示来自结合的永恒幸福。“乳房”表示属灵之爱,“身旁”或“怀抱”也是(参看AE 65节);“膝”表示婚姻之爱,因而表示属天之爱(参看《属天的奥秘》,3021, 4280, 5050–5062节)。“荣耀”表示神性真理,以及由此而来的聪明和智慧(可参看AE 33, 288, 345节);“列族”表示那些处于爱之良善的人,在从人抽象出来的意义上表示爱之良善(也可参看AE 175a, 331节);因此,“列族的荣耀”表示来自爱之良善的纯正真理,因而表示它们的结合。
同一先知书:
耶和华的工作是平安;公义的劳碌是平静和永远的安稳;我的百姓必住在平安的居所,安稳的帐幕,平静的安歇所。(以赛亚书32:17–18)
“平安”被称为“耶和华的工作”,因为它只来自主;从来自主的平安出来,并和那些与主结合的人同在的一切都被称为“耶和华的工作”;因此,经上说:“耶和华的工作是平安。”“公义的劳碌”表示与真理结合的良善,平安就在于这良善;因为在圣言中,“劳碌”论及真理,“公义”论及良善,“平静”论及其中的平安。“永远的安稳”表示因而不会有来自邪恶和虚假的侵扰或惧怕。这清楚表明“我的百姓必住在平安的居所,安稳的帐幕,平静的安歇所”表示什么,即:使他们可以在主所在的天堂中,并由此处于爱与敬拜的良善,没有来自地狱的侵扰,因而处于良善的快乐和真理的愉悦。“平安的居所”表示主所在的天堂,“安稳的帐幕”表示由此而来的爱与敬拜的良善,没有来自地狱的邪恶与虚假的侵扰;“平静的安歇所”表示良善的快乐和真理的愉悦。“帐棚”表示爱与敬拜的良善(参看《属天的奥秘》,414, 1102, 2145, 2152, 3312, 4391, 10545节)。
又:
我要拿金子代替铜,拿银子代替铁,拿铁代替石头;还要以和平为你的官长,以公义为你的税吏。你地上不再听见强暴的事,你境内不再有荒废和毁灭的事。(以赛亚书60:17–18)
本章论述的主题是主的降临,以及那时一个新天堂和一个新教会;这些话表示他们必属灵,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属世,即那些通过爱之良善与主结合的人;并且内在人或属灵人与外在人或属世人之间必不再有分离或纷争。“我要拿金子代替铜,拿银子代替铁,拿铁代替石头”表示他们必属灵,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属世;“铜”、“铁”和“石头”表示属世事物,取而代之的“金”、“银”和“铁”表示属灵事物;“金”表示属灵良善,“银”表示该良善的真理,“铁”表示属灵–属世的真理。“我要以和平为你的官长,以公义为你的税吏”表示主将通过爱之良善掌权;“官长”表示国度,“平安”表示主,“公义”表示来自祂的良善。“你地上不再听见强暴的事,你境内不再有荒废和毁灭的事”表示属灵人与属世人之间不再有分离或纷争,“强暴的事”表示分离或纷争,“地”表示内在属灵人,因为教会在那里,教会一般由“地”来表示;“不再有荒废和毁灭的事”表示必不再有邪恶和虚假,“你境内”表示在属世人里面,因为属灵事物就终止于属世人中的事物里面;“荒废和毁灭的事”表示邪恶和虚假,因为邪恶使属世人荒废,虚假则毁灭它。
365h. 由于那些处于来自主的良善与真理的结合之人拥有平安,还由于邪恶摧毁良善,真理摧毁虚假,所以这些也摧毁平安。由此可知,那些处于邪恶和虚假的人没有平安。表面上看,当他们在世上取得成功时,似乎拥有平安,在这种时候,他们甚至觉得自己心满意足;但这种表面的平安只在他们最外在的部分,而它内在不是平安,因为他们没完没了地想着名誉和利益,心怀狡诈、欺骗、敌意、仇恨、报复,以及许多类似事物;这些东西在他们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撕裂和吞噬了他们心智的内层,从而也撕裂和吞噬了他们身体的内层。他们的情况就是这样,这一点等到死后他们进入自己的内层时,是显而易见的;那时,他们心智的这些快乐就变成它们的反面,这从《天堂与地狱》(485–490节)的说明清楚看出来。
那些处于良善和由此而来的真理之人拥有平安,那些处于邪恶和由此而来的虚假之人没有平安,这一点可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以赛亚书:
恶人却像翻腾的海,不能平静,其中的水常涌出污秽和淤泥;我的神说,恶人没有平安。(以赛亚书57:20–21)
同一先知书:
他们的脚奔向邪恶,他们急速流纯真的血;他们的思想都是罪孽的思想;在他们的路上都是毁灭和破坏。平安的路,他们不知道;在他们的辙迹上都没有公平;他们为自己使路径邪曲;凡踏于其上的,都不知道平安。(以赛亚书59:7–8)
诗篇:
我的灵魂与那恨恶和平的人许久同住。我愿和平,当我发言,他们却要战争。(诗篇120:6–7)
以西结书:
先知诱惑我的百姓,说,平安!其实没有平安;就像有人立起墙壁,看哪,他们倒用未泡透的灰涂抹它。以色列的先知看见平安的异象,其实没有平安。(以西结书13:10, 16)
耶利米书:
所有人,从最小的到最大的,都追求利益;从先知到祭司,人人都行虚谎。他们用无足轻重的一句话,就医治我人民女子的伤口,说,平安了!平安了!其实没有平安。(耶利米书8:10–11)
同一先知书:
有牧人呼喊的声音,羊群的有权势者的哀号,因为耶和华毁坏他们的牧场,因耶和华怒气的灼热,平安的羊圈就荒废了。(耶利米书25:36–37)
诗篇:
因你的恼怒,我的肉无一完全;因我的罪,我的骨头也没有平安。(诗篇38:3)
耶利米哀歌:
他用苦楚充满我,使我饱饮茵陈;我的灵魂远离平安,我忘记良善。(耶利米哀歌3:15, 17)
此外还有其它经文。
由于平安在其最初起源上来自主里面神性本身与神性人身的合一,因而从主而在祂与天堂并教会的结合,以及其中每个人里面良善与真理的结合中,所以安息日作为教会最神圣的代表,因安息或平安而被如此称呼;因此,经上还吩咐了被称为平安祭的祭物(对此,参看出埃及记24:5; 32:6; 利未记3:3; 4:20, 26, 31, 35; 6:12; 7:11; 14:20–21, 33; 17:5; 19:5; 民数记6:17; 以西结书 45:15; 阿摩司书5:22, 以及别处)。故经上论到耶和华说,从燔祭中闻到了安息的气味(出埃及记29:18, 25, 41; 利未记1:9, 13, 17; 2:2, 9; 6:15, 21; 23:12–13, 18; 民数记15:3, 7, 13; 28:6, 8, 13; 29:2, 6, 8, 13, 36);“安息的气味”表示对平安的感知。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