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神性智慧 #8

8.VIII.没有,

8.VIII.没有,也不可能有任何天使或灵人不曾在世上生而为人

《天堂与地狱》(311-317节)已经证明,天使不是直接被造为天使;相反,所有在天堂,或一直在天堂里的人都首先生而为人,在世上度过一生之后成为天使。任何天使若不在世上生而为人,都不能存在,这是依照神性秩序,这一点将从以下命题看出来:

(1)人有一个天使心智在里面。

(2)这样一个心智只能在人里面形成。

(3)它若不在人里面,就无法繁衍,并通过繁衍增多。

(4)正因灵人和天使都曾是人,所以他们才能继续存在并活到永远。

(5)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他们才能与人类毗邻并结合在一起。

(6)天堂,也就是创造的目的只能以这种方式存在。

(1)人有一个天使心智在里面。在基督教界,人们都知道,人是为天堂而生的,还知道,人若生活良善,就会上天堂,在那里作为天使当中的一员而与天使交往;此外,他被赋予这样一个灵魂或心智,即:它将活到永远;这心智就本身而言,是来自主、源于对主之爱的智慧;天使也拥有相似的心智。这清楚表明,人有一个天使心智在里面。对此,可以补充的是,这心智就是人自己,因为每个人都凭它而为人;这心智如何,人就如何。这心智在世上穿上身体并被身体包围,但这身体本身不是一个人,因为身体不能凭自己从主变得智慧,并爱祂,只能从它里面的心智如此行。正因如此,当心智即将离开,成为一位天使时,身体就被分离并丢弃。那时,心智或这个人之所以也进入天使的智慧,是因为那时其心智生命的更高层级被打开了。事实上,每个人都有三个生命层级:最低层级是属世层级,世人就处于这一层级;第二层级是属灵层级,低层天堂的所有天使都处于这一层级;第三层级是属天层级,高层天堂的所有天使都处于这一层级。一个人照着在世上这两个更高层级通过来自主的智慧和对主的爱而在他里面打开的程度而为一个天使。然而,他在世上没有意识到这些层级已经打开,并且一直不知道这一点,直到他与第一个层级,即属世层级分离;这种分离通过身体的死亡实现。那时他像天使一样智慧,尽管他在世上不是这样,我被恩准看到并听到这一点。我在天上见过许多在世上我所认识的男男女女,他们在世时单纯地相信圣言里来自主的事物,忠实地照之生活;只听见他们在天上说一些无法形容的话,正如人们所说的天使一样。

(2)这样一个心智只能在人里面形成。其原因有很多。一个是,一切神性流注都从最初事物进入最后事物,并通过与最后事物的联系而进入中间事物;主以这种方式将创造的一切事物都联结在一起;因此,祂被称为“初和终”。出于同样的原因,祂来到这个世界,披上人的身体,还在世上荣耀了祂自己,以便祂可以从最初事物,同时从最后事物统管宇宙,包括整个天堂和整个世界。一切神性运作都是如此。这是因为一切事物都共存于最后事物中;事实上,处于相继次序的一切事物当在最后事物中时,便处于同步次序;因此,处于同步次序的一切事物都与处于相继次序的一切事物有着不间断的连续联系。这清楚表明,在最后或最外在事物中的神性就处于它的完满之中。至于何为相继次序及其性质,何为同步次序及其性质,可参看前文(80节)。由此清楚可知,一切创造都在最后事物中实现,一切神性运作都贯穿到最后事物中,在那里创造和运作。天使心智在人里面形成,这一点从人在子宫里和出生后的形成,以及以下神性秩序的律法明显可知,即:一切事物都要从最后事物回到它们所源于的最初事物,从人回到造人的创造者那里。

这一点从人在子宫里的形成明显可知,这从前面的阐述(75, 76, 82, 83节)清楚看出来,那里说明:人在子宫里凭来自主的生命而完全形成,直到出生,以便接受来自主的生命,通过将来的意愿接受爱,通过将来的理解力接受智慧,这些一起构成能变得如天使一般的心智。

这一点从人出生后的形成明显看出来,因为能使人变成这样一个心智的一切手段都已经提供了;事实上,每个民族都拥有一种宗教,主的同在无处不在,并有一个照着一个人的爱和由此而来的智慧而与祂的结合。因此,每个人都有为天堂而形成的可能性在里面;凡渴望它的人从婴孩到老年,都在不断为天堂而形成,以便成为天使。这一点从神性秩序的律法明显可知,即:一切事物都要从最后事物回到它们所源于的最初事物,这从世上的每个受造物可以看出来。一粒种子是一棵树的最初事物。这棵树从这粒种子开始破土而出,然后长出枝子,开花结果,把种子再储存到果实中,从而回到它所来自或开始的最初事物。一切灌木、植物和花卉都是如此。一粒种子也是一个动物的最初事物,动物在子宫或蛋卵里形成,直到出生;出生后继续成长,成为同类的动物;它发育成熟后,就有种子在自己里面。因此,动物界的一切,和植物界的一切一样,从其最初上升到最后,又从最后上升到它所来自或开始的最初。人也是如此,不同之处在于:动物或植物的最初是属世的,因此它长大后会返回到大自然;而人的最初和他的灵魂一样是属灵的,能接受神性之爱和智慧;这最初与返回到大自然的身体分离后,必须回到主那里,它从主那里获得生命。关于这条律法的其它例子可见于动物界和植物界;植物界的例子是,植物可以从灰烬中复活;动物界的例子是,一些毛虫可以蜕变成蝶蛹和蝴蝶。

(3)天使心智若不在人里面,就无法繁衍,并通过繁衍增多。凡了解灵界实质的性质,以及相比之下自然界物质的性质之人,都能很容易地看出,天使心智的繁衍只发生在,也只能发生在那些住在创造的终极作品,也就是地上的人里面,并从他们而出。但由于相对于自然界的物质,灵界实质的性质不为人知,所以必须描述一下。灵界的实质看上去都是物质的,但其实并不是物质的;它们因不是物质的,故不会保持恒久;它们都是天使情感的对应,只要情感或天使存在,它们就持续存在,并随着它们消失而消失。天使若在灵界被造,也是这样。此外,除了属灵的繁衍和增多外,天使没有,也不可能有任何其它繁衍和由此而来的增多;属灵的繁衍和增多是一种爱和智慧的繁衍和增多,就是属于重新出生或重生之人的灵魂的那种。而另一方面,自然界有物质;繁衍和后来的形成,因而人类和由此而来的天使的增多通过并出于物质才能实现。

(4)正因灵人和天使都曾是人,所以他们才能继续存在并活到永远。这是因为天使或灵人凭他首先在世上生而为人而在自己里面拥有持续存在;事实上,他从自然界至内在的事物中为自己取得属灵之物与属世之物之间的一种媒介;这种媒介给他提供了终止之处,好叫他可以不断存在并持久。正因如此,他拥有与自然界的事物有关的某种东西,还拥有与它们相对应的某种东西。

(5)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灵人和天使才能与人类毗邻并结合在一起;为了结合的存在,哪里有结合,哪里也必须有一个媒介。天使清楚知道这种媒介的存在,但由于它出自自然界的至内在事物,并且语言的词汇来自自然界的最后事物,所以只能用抽象的术语来描述它。

(6)天堂,也就是创造的目的只能以这种方式存在。这一点从前面的阐述可以推知;因此,人类是天堂的苗圃和供应来源。

天堂与地狱 #311

三十五、天堂和地狱皆

三十五、天堂和地狱皆出自人类

311.在基督教界,人们全然不知天堂和地狱皆出自人类。事实上,他们以为天使是起初被造的,并形成天堂;而魔鬼或撒旦原是光明天使,但因背叛而与其同伙遭到驱逐,从而形成地狱。天使对基督教界的这种信仰感到极其震惊,尤为震惊的是,人们对天堂竟然一无所知;而事实上,这是教会最主要的教义。由于这种无知普遍盛行,所以他们对于主在这种时候乐意向人类揭示有关天堂和地狱的许多事,由此尽可能驱散因教会走到尽头而与日俱增的黑暗感到由衷欢喜。

为此,他们想叫我代表他们声明:在整个天堂,没有一位天使是起初如此被造的;在整个地狱,也没有一个魔鬼曾被造为光明天使并遭到驱逐。相反,所有人,无论属天堂的还是属地狱的,皆出自人类;在天堂的,是那些在世时活在天堂的爱与信中之人;在地狱的,是那些活在地狱的爱与信中之人;地狱作为一个整体,被称为魔鬼和撒旦;在后的地狱名为魔鬼,是被称为恶魔的人所住之地;在前的地狱名为撒旦,是被称为恶灵的人所住之地。我会在下文描述这些地狱的特征。

天使坚称,基督教界对天堂里的人和地狱里的人之所以持有这种信仰,是因为他们从圣言取了一些经文,然后仅照着尚未被出于圣言的纯正教义光照和解释的字义来理解它们。然而,尚未被纯正教义光照的圣言字义会将心智朝四面八方引入歧途,产生无知、异端和错谬。

注:作为一个整体的地狱,或合在一起的地狱之人被称为魔鬼和撒旦(694节)。那些在世时已是魔鬼之人死后就变成魔鬼(968节)。教会的教义必须来源于圣言(3464, 5402, 6822, 6832, 10763, 10765节)。没有教义就无法理解圣言(9025, 9409, 9424, 9430, 10324, 10431, 10582节)。真正的教义对那些阅读圣言的人来说,就是一盏灯(10400节)。纯正的教义必须出自那些被主启示的人(2510, 2516, 2519, 9424, 10105节)。那些脱离教义专注于字义的人不会获得对神性真理的任何理解(9409—9410, 10582节)。他们被引入许多错谬(10431节)。那些从源于圣言的教会教义教导并学习的人与那些唯独从字义教导并学习的人之间的区别是何性质(9025节)。

属天的奥秘 #10105

10105.“在圣处

10105.“在圣处煮它的肉”表运用在从主获得的光中所看见的教义真理去为生活的功用而预备良善。这从“煮”、“肉”和“圣处”的含义清楚可知:“煮”是指运用教义的真理去为生活的功用进行预备;“肉”是指良善(参看7850, 9127节);“圣处”是指出于神性启示或光照(译注:另一版本,感谢神性启示或光照)。因为“圣处(或圣地)”是指主的神性存在之地,因而当应用于教义的真理时,是指神性启示或光照存在之地;因为哪里有主的神性存在,哪里就有启示或光照。“煮祭牲的肉”之所以表示运用教义的真理去为生活的功用而预备良善,是因为表示良善的肉通过这种方式为身体的功用而得以预备;因此,在灵义上表示为了生活的功用而得以预备。预备良善是通过教义的真理实现的,这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这些真理所教导的,正是功用。此外,煮肉的“水”表示真理(2702, 3058, 3424, 5668, 8568, 9323节)。
  之所以说运用在从主获得的光中所看见的教义真理,是因为取自圣言的真理要汇集成教义,以便它们投入使用。这种汇集必须由那些处于来自主的光照之人完成;阅读圣言时被如此光照的,是那些为了真理本身和生活良善的缘故而渴慕真理的人,而不是那些为了自我荣耀、名利的缘故而渴慕真理的人。教义必须完全取自圣言,好叫圣言可以被人理解(参看9025, 9409, 9410, 9424, 9430节);那些从圣言搜集教义的人必须处于来自主的光照(9382, 9424节)。
  “用水煮”表示将真理转化为教义,由此为了生活的功用而预备它们,这一点乍一看,似乎不合情理,很是牵强。然而,这的确是它的意思,这从圣言中论及“用水煮”,以及煮所用的“锅”的经文明显看出来;如列王纪下:
  以利沙又来到吉甲,那地正有饥荒。先知门徒坐在他面前,他对仆人说,支起大锅,给先知门徒煮汤。有一个人出去到田野掐菜,遇见一棵野瓜藤,就从上头去摘野瓜,切了搁在煮汤的锅中。他们在吃汤的时候,都喊叫说,神人啊,锅中有致死之物!他说,拿点面来。就把面撒在锅中说,给众人倒出来,叫他们吃吧!锅中就没有毒物了。(列王纪下4:38-42)
  这个奇迹和圣言中的其它一切奇迹一样,含有教会的神圣事物在里面,这些神圣事物通过内义变得显而易见。内义表明以利沙代表圣言方面的主,和以利亚一样;“先知门徒”是指那些教导取自圣言的真理之人;按以利沙的吩咐支起的“锅”是指由它们所形成的教义;“野瓜藤”和它上面的“野瓜”是指虚假;由此明显可知,“锅中致死之物”表示什么。他撒在锅中的“面”是指源于良善的真理,由于教义被这种真理修正、治愈,所以“锅中就没有毒物了”。内义还表明,“在锅里煮”表示整理成教义,由此为了功用而预备。圣言中的一切奇迹都含有教会的神圣事物在里面(参看7337, 8364, 9086节);以利沙代表圣言方面的主(2762节);“先知”是指真理的教导者,因而在从人抽象出来的意义上是指教义的真理(2534, 7269节);“葡萄藤”是指教会的真理,“葡萄”是指它的良善(5113, 5117, 9277节);因此,“野瓜藤”和“野瓜”是指虚假和邪恶;“面”是指源于良善的信之纯真真理(参看9995节);他们所煮的“汤”是指一大堆教义事物,就是诸如犹太人的那种(3316节)。由此可以推断出“煮”和“锅”分别表示什么。
  以西结书:
  要向这悖逆之家设比喻说:支起锅来,放好了,就倒水在其中,将肉块,就是一切肥美的肉块,腿和肩都聚在其中。拿美好的骨头把锅装满,好把骨头煮在其中。主耶和华如此说,祸哉!这流人血的城,就是有锈在里面的锅,其锈未曾除掉。(以西结书24:3-7)
  这几节经文描述了就教义而言,圣言是什么样,也就是说,它包含从神性良善发出的神性真理。然后,它们又描述了取自圣言的教义,就是诸如存在于犹太民族当中的那种,充满不洁之物和虚假观念。“锅”是指教义;“腿”、“肩”和“美好的骨头”是指按照先后次序从神性良善发出的神性真理;“流人血的城”是指在犹太民族当中的教义之真理方面的该民族,因而在从民族或人抽象出来的意义上是指毁灭良善的教义;它“里面的锈”是指支持污秽之爱的外在之物,这些事物若不除去,就会玷污真理。由此也明显可知,“锅”是指教义,“煮”是指为功用而预备。
  同一先知书:
  圣灵对我说,人子啊,这些就是图谋罪孽、在这城中设恶谋的人,说,盖房屋的时候尚未临近,这城是锅,我们是肉。(以西结书11:2, 3)
  此处“锅”也表示由邪恶所产生的虚假构成的教义;因为“锅”用来描述图谋罪孽、高恶谋所在的城。“城”也表示教义(参看402, 2712, 2943, 3216, 4492, 4493节),在此表示这类教义。
  耶利米书:
  耶和华说,你看见什么?我说,我看见一个烧开的锅,它面朝北。耶和华说,必有灾祸从北方向这地的一切居民打开。(耶利米书1:13, 14)
  此处“一个烧开的锅”也表示由邪恶所产生的虚假构成的教义;“北”表示就信之真理而言,一种模糊的状态,以及由虚假所造成的幽暗(3708节)。由此明显可知,先知的这个异象包含什么在里面。
  撒迦利亚书:
  当那日,凡耶路撒冷和犹大的锅,都必归万军之耶和华为圣,凡献祭的都必来取这锅,用它煮。(撒迦利亚书14:21)
  此处“锅”表示仁与信的教义,因而表示源于良善的真理的教义;“耶路撒冷”是指主的教会;“凡献祭的”是指那些进行神性敬拜的人。由此明显可知“用锅煮”表示为了属灵生活的而预备。
  利未记:
  凡煮罪愆祭和赎罪祭之肉的陶器都要打碎;若是煮在铜器里,这铜器要擦亮,在水中涮净。(利未记6:28)
  用来煮的“陶器”是指与良善不一致的虚假;“铜器”是指拥有良善在里面的教义事物;在它们里面“煮”罪愆祭和赎罪祭的肉表示为从邪恶和由此而来的虚假中洁净而预备某种东西。由此明显可知这一命令代表什么,即:凡陶器都要打碎;铜器要擦亮,在水中涮净。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