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墨兰顿(或梅兰希顿)
27.我曾与墨兰顿交谈过,也曾与其他人谈论过他。墨兰顿进入灵界后比以前更确认唯信,以至于几乎不愿听到仁爱及其良善;他只能说服那些过着几乎不是基督徒的生活之人,所以就为自己获得一种说服力。这种说服力是这样,一个人的话语流入另一个人的思维,从而束缚它,以至于后者被剥夺思考任何东西的能力,只能思考这个人正在说的话,即使这话是假的。它是一种迷住心智的能力,因此在灵界被禁止,因为它会熄灭理解力的一切光。
此外,他若不能利用推理说服人们,就直视他们的眼睛,将这种说服力注入他们的脑海,使他们无法看到他的虚假或诡辩,从而无法回应;这引起他们对他的抱怨。他也在我身上尝试这样做,但白费力气,毫无效果。
韭葱及其气味,或大蒜,就对应于这种说服力;其辛辣的气味会伤害左眼。我和墨兰顿谈论了这种说服力,以及拥有这种说服力的拿非利人,拿非利人几乎能利用他们的说服力杀死一个人(对此,参看《属天的奥秘》,557, 567, 580-583, 640, 1673:1-2, 4454, 7686节)。
567.那些在真信的教义上接受教导的人所在的整个地区就被称为教会区域,如犹太教会存在期间的迦南地,现在的基督教会所在的欧洲。除此之外的陆地或地区不是教会区域,或“地面”。大洪水前的教会所在之地,也可从伊甸园流出的河所环绕的陆地清楚看出来,这些河在圣言中常被描述为迦南地的边界(创世记15:18; 申命记1:7; 约书亚记1:4; 历代志上5:9)。大洪水前的教会所在之地还可从接下来对拿非利人的描述清楚看出来,如拿非利人在陆地上;这些拿非利人住在迦南陆地,这一点从经上论到亚衲族人的话明显看出来,即:他们属拿非利人(民数记13:33)。
640.“歌斐木”表示强烈的欲望,“房间”表示这人的两个部分,就是意愿和理解力,这一点至今尚不为人知。谁也不知道这些事物如何具有这些含义,除非他首先得知这个教会是何情形。如前面常说的(32:2, 200, 202, 310, 337, 393, 459, 597节),上古教会出于爱认识凡属信之物;换句话说,出于对良善的意愿拥有对真理的理解。但他们的后代经遗传还获得了一种倾向,即:属于意愿的恶欲在他们里面占了上风。他们将信之教义浸没于这恶欲,从而变成了“拿非利人”。因此,主预见到,人若继续具有这种性质,必永远灭亡,于是就规定:意愿要与理解力分离,人不会像以前那样由对良善的意愿形成,而是要通过对真理的理解而被赋予仁爱,这仁爱看似对良善的意愿。被称为“挪亚”的新教会就具有这种特征,因而具有完全不同于上古教会的性质。除了这个教会外,那时还有其它教会,如被称为“以挪士”的教会(参看创世记4:25-26),以及尚存的没有如此提到或描述的其它教会。此处只描述了“挪亚”这个教会,因为它具有另外并且完全不同于上古教会的性质。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