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41.古教会的连续状态,即它的兴起或早晨,进入光明的发展或白天,荒废或晚上,完结或黑夜,不可以按之前我们描述上古教会状态的方式来接着描述,因为古教会的状态无法从我们的圣言来如此收集;事实上,经上只以一两页纸概括地记载了挪亚经由他的三个儿子繁衍的后代;此外,古教会遍及许多国家,并且在每个国家都是不同的,因此古教会以一种不同的方式经历并贯穿了前面所提到的状态。
古教会在约旦河和埃及周围地区的第一和第二个状态就像“耶和华的园子”,这一点从这段经文明显看出来:
约旦河的平原如同耶和华的园子,也像你到琐珥时的埃及地。(创世记13:10)
在推罗也是如此,这一点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推罗王,你智慧充足,全然美丽。你曾在神的园中;各样宝石是你的遮盖物。你从受造之日起行径就都完善,直到在你中间发现了不义。(以西结书28:12-15)
亚述就像“黎巴嫩的香柏树”,这一点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
看哪,亚述是黎巴嫩的一棵香柏树,枝条荣美,极其高大;空中所有的飞鸟都在他的枝干上搭窝,田野所有的走兽都在他的枝条下生子,所有大民族都居住在他的荫下;神园中的树都比不上他美丽,以致神伊甸园中所有的树都嫉妒他。(以西结书31:3-9)
智慧在阿拉伯兴旺发达,这一点从示巴女王拜访所罗门(列王纪上10:1-13),以及来拜见刚出生的耶稣的三个智者,有一颗星在他们前头行(马太福音2:1-12)明显看出来。
圣言在各个地方,无论在它的历史部分还是预言部分,都描述了古教会的第三和第四个状态,也就是它的荒废和完结。《创世记》14章和19章以所多玛、蛾摩拉、押玛和洗扁的毁灭来描述约旦河或迦南地周围各民族的完结;《约书亚记》和《士师记》则以驱逐一些人和灭绝一些人来描述约旦或迦南地境内各民族的教会的完结;《出埃及记》14章以法老和埃及人淹死在红海来描述古教会的完结;等等。
264.摩西五经所记载的事能证实,在圣言时代之前,祭祀敬拜是众所周知的事,并且在圣言通过摩西和众先知被赐给以色列民族之前,人们通过耶和华的口说预言。从以下经文明显可知,祭祀敬拜是众所周知的事:
以色列人被命令去拆毁外邦人的祭坛,打碎他们的柱像,砍下他们的木偶。(出埃及记34:13;申命记7:5;12:3)
住在什亭的以色列人开始与摩押的女子行淫;他们叫百姓来,一同给她们的神献祭,百姓就吃她们的祭物。(民数记25:1-3)
来自叙利亚的巴兰筑坛献牛羊。(民数记22:40;23:1,2,14,29,30)
他还预言主,说:
有星要出于雅各,有杖要兴于以色列。(民数记24:17)
巴兰还通过耶和华的口说预言。(民数记22:13,18;23:3,5,8,16,26;24:1,13)
从这些经文明显可知,外邦人也有神性敬拜,几乎和通过摩西为以色列民所设的敬拜一样。摩西五经中的一些话清楚表明,神性敬拜甚至在亚伯拉罕时代之前就已存在(申命记32:7,8)。从撒冷王麦基洗德的情况看得更清楚:
他带着饼和酒,为亚伯兰祝福;亚伯兰就把所得的拿出十分之一给他。(创世记14:18-20)
麦基洗德代表主,因为他被称为至高神的祭司(创世记14:18)。在诗篇,经上论到主说:
你是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永远为祭司。(诗篇110:4)
正因如此,麦基洗德带着饼和酒,因为它们是教会最为神圣的事物,正如它们是圣餐中的圣物。除此之外,还有其它许多现存迹象表明,在以色列圣言之前就有一部圣言,该圣言是这类启示的源头。
278.记事二:
有一次,一张小纸片从天上降到我这里,上面写有希伯来字母,不过,是以古时的笔迹写的。这些字母是弯曲的,带有朝上的小角,但如今被写成了直线。与我同在的天使说,他们通过字母本身就能领会全部意思,尤其通过字母线条和衬线的弯曲认识它们。他们解释了这些字母单独和联起来分别是什么意思。他们说,加到亚伯兰(Abram)和撒莱(Sarai)这两个名字中的字母H表示无限和永恒。他们还当着我的面,仅仅通过字母或音节解释了圣言中诗篇32:2这节经文的意思;简言之,它们的意思是,主甚至对恶人也很仁慈。他们告诉我,第三层天的文字是由弯成各种曲线的字母组成的,其中每一个字母都传达某种意义。那里的元音表示与情感相对应的声调。在第三层天,他们发不出元音i和e,而是以y和eu来取代它们。他们使用元音a,o,u,因为它们能发出全音。他们还说,他们只会柔和而非生硬地发出辅音;这就是为何某些希伯来字母中都有一个点,作为他们要发音柔和的标志。他们补充说,在属灵天堂,字母的发音较生硬,因为那里的天使拥有真理,真理允许生硬,而良善不允许,主的属天国度,也就是第三层天的天使拥有良善。他们还说,他们自己所拥有的圣言是由带有传达某种意义的小角和衬线的弯曲字母写成的。这清楚表明主的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律法的一点一画决不能废去,直到一切都实现。(马太福音5:18)
还有:
天地废去较比律法的一点一画落空还容易。(路加福音16:17)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