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一、最后的审判已经完成
1.在早先《最后的审判》那本小册子里,我论述了以下主题:
最后审判之日并不意味着世界的毁灭(1-5节);
人类的繁衍将永不止息(6-13节);
天堂和地狱皆来自人类(14-22节);
自创世以来, 所有曾生而为人且已离世者要么在天堂,要么在地狱(23-27节);
最后的审判必发生在所有人都在一起的地方,因而必发生在灵界,而非世界(28-32节);
当教会走到尽头时,最后的审判就会发生;当因没有仁而没有了信时,教会就走到尽头(33-39节);
启示录所预言的一切如今都已应验(40-44节);
最后的审判已经发生(45-52节);
巴比伦及其毁灭(53-64节);
先前的天及其废除(65-72节)。
世界和教会今后的状态(73-74节)。
32.在此,我要补充一个天堂的奥秘,该奥秘虽在《天堂与地狱》一书中有所提及,但没有得到充分描述。死后,每个人都与某个社群相联,即便他刚刚踏入灵界(参看HH427-497节)。但在第一个状态下,一个灵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为这时,他还处于外在,尚未处于内在。只要处于这种状态,他就会随心所欲地四处走动。而实际上,他就在他的爱所在的地方,也就是说,在那些拥有类似于他的那种爱之人的一个社群中。
当一个灵人处于这种状态时,他会出现在许多不同的地方,就像带着肉身出现在那里一样;但这只是一种表象。因此,一旦主把他带入他自己的主导爱,他就立刻从别人眼前消失,来到他所属的社群。这是灵界的特征,不知其中缘由的人,未免感到诧异。这就是为何一旦灵人聚在一起,并与其他人分开,他们也就受到了审判,各人都立刻找到自己的地方:善人在天堂,就在与他们志趣相投的灵人所在的社群;恶人在地狱,同样在与他们志趣相投的灵人所在的社群。
从这些事也可推知,最后的审判只能发生在灵界,既因为在灵界,每个人都是他自己生命的化身或样式,还因为他与那些处于相似生命的人在一起,因而每个人都在与他志趣相投的灵人当中。但在自然界不是这种情况;在这里,善人和恶人能混居在一起,彼此并不了解;他们也没有照其生命之爱而彼此分开。事实上,任何人都不可能带着属世身体进入天堂或地狱,所以为叫人能进入天堂或地狱,他有必要脱去属世身体,以属灵身体受审判。这就是为何如前所述(30节),受到审判的,是属灵人,而不是属世人。
1460.“那地发生饥荒”表示当主是个孩子时,知识或认知的匮乏仍影响着祂,这从前面的阐述清楚可知。在童年时期,人所拥有的知识或认知从来不是来自内层,而是来自感官对象,尤其来自听觉。因为如前所述(1458:5节),外在人包含接受的器皿,被称为记忆的器皿。知识或认知形成这些器皿(这是众所周知的),并且是在内在人的流入和帮助下形成的。因此,知识或认知照着内在人的流注而被学习并植入记忆。当主还是个孩子时,祂也是如此,因为祂和其他人一样出生,也和其他人一样接受教导。但对祂来说,内层是属天的;它们塑造了接受知识或认知的器皿,之后这些知识或认知就变成接受神性的器皿。主的内层是神性,来自祂的父耶和华;而外层是人身,来自祂的母亲马利亚。由此清楚可知,和其他人一样,在主的童年时期,祂的外在人也缺乏知识或认知。
“饥荒”表示知识或认知的匮乏,这一点明显可见于圣言的其它经文。如以赛亚书:
他们不细查耶和华的作为,也不看祂手所作的。所以我的百姓因没有知识就被掳去。他们的尊贵人受饥荒的害,他们的群众极其干渴。(以赛亚书5:12-13)
“饥荒的害”表示属天事物的知识或认知的匮乏,“群众极其干渴”表示属灵事物的知识或认知的匮乏。耶利米书:
关乎耶和华他们撒了谎,说,祂不存在,灾祸必不临到我们,剑和饥荒,我们也看不见。先知必成为风,话也不在他们里面。(耶利米书5:12-13)
“剑和饥荒”表示被剥夺真理和良善的知识或认知;“先知”表示那些施行教导的人,“话不在他们里面”。“被剑和饥荒吞灭”表示被剥夺真理和良善的知识或认知;这些与荒废有关,“剑”涉及属灵事物,“饥荒”涉及属天事物,这一点从圣言的各个地方清楚看出来(如耶利米书14:13-16, 18; 耶利米哀歌4:9等等)。
在以西结书也是如此:
我要加增你们的饥荒,折断你们的粮杖;又要打发饥荒和邪恶的野兽到你那里,它们必使你丧子;我也要使剑临到你。(以西结书5:16-17)
“饥荒”表示被剥夺属天事物或良善的知识或认知,结果出现虚假和邪恶。诗篇:
祂命饥荒降在那地上,折断整个粮杖。(诗篇105:16)
“折断整个粮杖”表示被剥夺天上的食物,因为善灵和天使的生命只靠良善和真理的知识或认知,以及良善和真理本身来维持。这就是饥荒和粮食在内义上的含义的来源。又:
祂使渴慕的灵魂得以满足,以美物充满饥饿的灵魂。(诗篇107:9)
这表示那些渴慕知识或认知的人。耶利米哀歌:
你的小孩子因饥饿昏倒在各街头,你要为他们的灵魂举手。(耶利米哀歌2:19)
“饥饿”表示缺乏知识或认知,“街”表示真理。以西结书:
他们要安然居住,无人惊吓。我必给他们兴起有名的植物,他们在地上不再为饥荒所灭。(以西结书34:28-29)
这表示他们不再被剥夺良善和真理的知识或认知。
启示录:
他们不再饥、不再渴。(启示录7:16)
这论及主的国,他们在那里拥有丰富的一切属天知识或认知和良善,也就是“不再饥”,还拥有丰富的属灵知识或认知和真理,也就是“不再渴”。主在约翰福音说过类似的话:
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约翰福音6:35)
路加福音:
你们饥饿的人有福了,因为你们将要饱足!(路加福音6:21)
同一福音书:
叫饥饿的得饱美食。(路加福音1:53)
这论述的是属天的良善和这些良善的知识或认知。“饥荒”表示知识或认知的匮乏,这一点在阿摩司书说得很清楚:
看哪,日子将到,我必打发饥荒到地上。饥荒非因无饼,干渴非因无水,乃因不听耶和华的话。(阿摩司书8:11-12)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