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一、最后的审判已经完成
1.在早先《最后的审判》那本小册子里,我论述了以下主题:
最后审判之日并不意味着世界的毁灭(1-5节);
人类的繁衍将永不止息(6-13节);
天堂和地狱皆来自人类(14-22节);
自创世以来, 所有曾生而为人且已离世者要么在天堂,要么在地狱(23-27节);
最后的审判必发生在所有人都在一起的地方,因而必发生在灵界,而非世界(28-32节);
当教会走到尽头时,最后的审判就会发生;当因没有仁而没有了信时,教会就走到尽头(33-39节);
启示录所预言的一切如今都已应验(40-44节);
最后的审判已经发生(45-52节);
巴比伦及其毁灭(53-64节);
先前的天及其废除(65-72节)。
世界和教会今后的状态(73-74节)。
27.⑷由于今后所有将要出生的人也会进入灵界,所以显而易见,灵界规模庞大,并且具有这样的性质,各个星球上的人所住的自然界根本无法与之相比。这一点从自创世之初以来已经进入并聚集在灵界的不计其数的人明显看出来,从未来加入他们的不断增长的人类也可以推断出来;并且这一过程是永无止境的,如前所示(6-13节),因为人类在地上的繁衍将永不止息。
当我的眼睛(译注:灵眼)被打开时,我有时会看到已经在那里的人数量何等庞大,多到几乎数不清,因为仅仅在一个地方和一个区域就有千千万万的人。那么其它地方又必有多少人呢?那里的所有人都聚集成各个社群,这些社群为数众多,各在其位的每个社群形成三层天堂和它们之下的三层地狱。因此,有些人在高处,有些人在中间,有些人在他们下面;有些人在他们之下的最低区域或地狱。那些在上层的人就像世人住在城市那样毗邻而居,总计有数十万人。由此明显可知,从那里的人数来看,世人所住的自然界无法与灵界相比。所以当一个人从自然界跨入灵界时,就好像从一个小村子来到一座大城市。
就质量而言,自然界也无法与灵界相比,这一点从以下证据明显看出来,即: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灵界都有;除此之外,灵界还有无数这个世界上从未看见,或不能看见的事物,因为灵界的一切属灵事物都按自己的独特方式以一种看似属世事物的形式来体现,并且各都具有无限的多样性。属灵事物在质量上远远超越属世事物,以至于能被属世感官所感知的事物很少;对于从属灵心智所接受的东西,属世感官从中连千分之一都接受不到。属灵心智的一切活动,都以那里的人看得见的形式来呈现。这就是灵界的宏伟壮观景象无法描述的原因。而且这些会随着在天堂的人类数目增多而增长,因为那里的一切事物都以对应于各人在爱与信,因而在聪明与智慧上的状态的形式来显现。因此,随着人数的增长,它们的多样性也不断增长。这就是为何那些被提入天堂的人都说,他们在那里所看见和听见的东西,都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的。
这些证据足以证实,灵界具有这种性质:自然界无法与之相比。至于它是什么样,可参看《天堂与地狱》一书,那里论述了天堂的两个国度(20-28节);天堂社群(41-50节);天堂里的代表和表象(170-176节);天堂天使的智慧(265-275节)。然而,那里所描述的事物还是极少数的。
3820.“利亚双眼无力”表就其认知而言,对外在真理的情感是软弱的。这从“利亚”的代表、“眼”和“无力”的含义清楚可知:“利亚”是指对外在真理的情感(参看3793,3819节);“眼”是指认知(2701节);“无力”是指相对于对内在真理的情感来说就是如此。就其认知而言,或也可说,就那些具有这些情感的人而言,对外在真理的情感就是如此。这一事实从外在(即普遍)观念可以看出来,外在(即普遍)观念尚未充满其具体细节。它们是软弱而摇摇欲坠的观念,可以说一阵风就能把它们吹走,也就是说,每个观点都能将它们争取过来。但是,当这些观念充满其具体细节时,它们就变得坚定而不动摇。因为这时,它们具有拉结的“形体美丽,样貌俊秀”所表示的本质和形式,而拉结代表对内在真理的情感。
下面举例说明何谓外在真理及其情感,何谓内在真理及其情感,以及前者相对来说“双眼无力”,而后者则“形体美丽,样貌俊秀”。那些具有外在真理的人只知道要向穷人行善这一普遍真理,却不知道如何分辨谁是真正的穷人,更不知道在圣言中,“穷人”表示那些灵性上贫穷的人。因此,他们既向善人行善,也向恶人行善。殊不知,向恶人行善就是向善人行恶,因为恶人因此得着机会向善人行恶。这就是为何拥有这种简单热情的人最容易招惹狡猾的骗子。而那些具有内在真理的人则知道谁是穷人,并区别对待,照着各人的品质向他行善。
另举一例。那些具有外在真理的人只知道当爱邻舍这一普遍真理,他们以为每个人都是同等程度的邻舍,因而要以同样的爱拥抱每个人。由于这种信念,他们让自己被误导。然而,那些具有内在真理的人知道每个人属于哪种程度的邻舍,并且每个人成为邻舍的程度都是与众不同的。所以,他们知道那些具有外在真理的人所不知的无数事物。因此,他们不会让自己仅仅由于邻舍这个名而被误导,也不会因行了唯独这个名说服他们去行的良善而做出恶事。
再举一例。那些仅有外在真理的人以为在来世,有学问的人会如星辰闪耀,所有在主的葡萄园中作工的人都会得到比其他人更大的赏赐。而那些具有内在真理的人则知道,“学问”、“智慧”和“聪明”这些词用来表示那些具有良善的人,无论他们有没有人类的智慧和聪明,正是这些人如星辰闪耀。他们还知道,在主的葡萄园中作工的人各自会照着对激励他作工的对良善与真理的情感而得到赏赐;那些为了自我和尘世,也就是为了自高自傲和财富而作工的人活在肉身时就已得到回报,但在来世,他们的命运就是与恶人同在(马太福音7:22, 23)。从这些例子明显可知,那些仅有外在真理的人在认知上何等软弱!内在真理则赋予他们本质与形式,并决定了他们所具有的良善的品质。然而,那些在世时具有外在真理,同时具有简单良善的人到了来世会接受内在真理和由此产生的智慧;因为他们凭简单的良善而处于正确的状态,并具有授受它们的能力。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