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516.属灵婚姻表示主与教会的婚姻(对此,参看116-131节);因而也表示良善与真理的婚姻(参看83-102节)。由于主与教会,因而良善与真理的这种婚姻存在于圣言的一切细节中,故对该婚姻的侵犯就是所谓的对属灵婚姻的侵犯。因为教会出自圣言,而圣言就是主。主就是圣言,因为祂是圣言中的神性良善与神性真理。我在《新耶路撒冷教义之圣经篇》(80-90节)已充分证实,圣言就是该婚姻。
76.记事二:
次日,天使又来找我,说:“要不要我为你引见白银时代的人,好从他们口中了解白银时代的婚姻?访问白银时代的人也需要主的指引。”当时我在灵里,和往常一样。天使向导就陪我前往。首先我们来到东南边界的一座小山。在山顶上,天使将一片非常广袤的地域指给我看。远处似乎是高耸入云的山脉,在高山和我们所站的小山之间是一段峡谷,上面是一个平原和一段缓坡。我们下山穿越山谷。山谷两边到处有木石雕刻的偶像,或是人物的形像,或是各样走兽、飞鸟、鱼类的形像。我问天使:“这些是什么?是偶像吗?”天使回答说:“不,不是偶像,而是象征各种美德和属灵真理的形像。白银时代的人通达对应学。每个人、每头兽、每只鸟、每条鱼皆对应某种品质,所以每个雕刻的形像都象征某个美德或真理的某个方面,组合起来,就像征某个美德或真理的全部。在埃及,这些东西被称为象形文字。”
我们继续穿越山谷,进入平原,看到有马有车。马配有各式各样的鞍和缰;车是各种不同的形状,有的像鹰,有的像鲸,有的像角鹿,有的像独角兽。尽头还有一些四轮马车,周围有一些马厩。可当我们走近时,马和车都不见了,只见成双成对的人正一起散步、交谈、讨论。天使告诉我:“从远处看到的仿佛马、车、马厩的形像乃是白银时代的人理性思维的象征。因为根据对应,马象征对真理的领悟,车象征相应的教义,马厩象征指教。你知道,灵界一切事物的显现都是基于对应。”
我们继续前行,走过一段长长的斜坡,终于看到一座城市。我们进城,走街串巷,在各街道和广场观察城里的房子。房子全是大理石建成的宫殿,殿前有雪白的石阶,石阶两侧有碧玉的圆柱。我们还看到一座圣殿,由天蓝色和青金色的宝石筑成。天使告诉我:“他们的房子都由石头砌成,因为石头象征属世的真理,宝石象征属灵的真理。生活在白银时代的人都从属灵真理,由此从属世真理中获得聪明。银子也具有类似的象征。”
我们漫步穿越城市,看到成双成对的夫妻四处漫步。我们期待有人邀请我们。想法尚在心头,当我们经过一户人家时,有两口子邀请我们作客。我们就拾阶而入。天使代为解释,我们到此天堂拜访,为要了解这天堂的古人婚姻状况如何。他们回答说:“我们来自亚洲人民。我们那个时代专注于研究真理,我们通过真理获得智慧。这种研究是吸引我们灵魂和心智的研究;而吸引我们身体感官的研究是设计代表真理的形式;对应学将我们的身体感觉和心智的感知结合起来,赋予我们聪明。”
听了他的话,天使请他给我们介绍他们的婚姻情况。丈夫说:“属灵的婚姻,即真与善的婚姻,与属世的婚姻,即男与女的婚姻,存在对应关系。我们研究过对应学,知道教会的真与善只能存在于彼此相爱的一夫一妻身上,因为善与真的结合就是人心里的教会。所以,我们这儿的人都说丈夫是真理,妻子是所属之善。善不能爱所属真理之外的真理,反之亦然。否则,构成教会的内在婚姻,即善与真的婚姻就会解体,成为仅仅外在的婚姻,与此相对应的,不是教会,而是偶像崇拜。因此,我们称一夫一妻的婚姻是神圣的,一夫多妻则为亵渎。”
说完这话,他将我们引到靠近卧室的一个厅堂,墙上有许多艺术品,还有仿佛铸银的小塑像。我问:“这些是什么?”他说:“都是一些象征婚姻之爱品质、特征、乐趣的图画和形像。这些象征灵魂合一,这些象征情投意合,这些象征心心相印,这些象征由此而来的快乐。”正观赏的时候,我们看到墙上现出一道三色彩虹,包括紫色、蓝色、白色,又看到紫色透过蓝色进入白色,给白色染上紫蓝色调,然后白色回流,经蓝色进入紫色,使紫色熠熠生辉。
丈夫问我:“你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吗?”“愿闻其详。”我回答。于是,丈夫说:“根据对应,紫色象征妻子的爱,白色象征丈夫的智慧;蓝色象征丈夫开始感觉到妻子的爱慕,白色被染上紫蓝色象征此时丈夫生起对妻子的爱慕;白色回流,经蓝色进入紫色,使紫色熠熠生辉,象征丈夫的爱流回妻子,相互交融。每当我们默想心心相印、水乳交融、与日俱增的婚姻之爱,注视墙上现出的彩虹时,就有这样的景象出现。”对此我说:“这些事物在当今时代已属不可思议的奥秘,因为它们是象形符号,象征一夫一妻之间真爱的奥秘。”丈夫回答说:“是的,但是对我们这里的人来说,这些不是奥秘,也不神秘。”
说完这话,远处有一辆马车出现,由两匹白色马驹拉着。看到马车,天使说:“马车出现,表示我们得离开了。”下台阶的时候,主人送我们一串带藤叶的白葡萄。在我们手中,藤叶突然变成了白银。我们就带回来,留作拜访白银时代的纪念。
SS79.在先知书的许多地方,凡论述教会的地方,论述的都是对圣言的理解;这些地方教导,教会只存在于正确理解圣言的地方,并且教会成员对圣言的理解如何,这个教会就如何,或也可说,一个教会的品质取决于教会成员对圣言的理解的品质。先知书中还有许多地方描述了以色列和犹太民族当中的教会,这个教会因对圣言的意义或理解的扭曲而被彻底摧毁和消灭,因为摧毁教会的,不是别的。
在先知书,尤其何西阿书,“以法莲”这个名字就象征对圣言的理解,无论对错,因为在圣言中,“以法莲”表示在教会中,对圣言的理解。正因对圣言的理解构成教会,所以以法莲被称为:
爱子,可喜悦的孩子。(耶利米书31:20)
长子。(耶利米书31:9)
耶和华头的力量。(诗篇60:7; 108:8)
勇士。(撒迦利亚书10:7)
张弓的箭。(撒迦利亚书9:13)
以法莲的子孙被称为带着兵器,弓箭手。(诗篇78:9)
“弓”表示与虚假争战的取自圣言的教义。也正因如此,以法莲转到以色列的右手,受到祝福;取代流便而被接受(创世记48:5, 11—15)。因此,在摩西祝福以色列人时,以法莲与他兄弟玛拿西一起,以他们的父亲约瑟之名,被摩西高举于众人之上(申命记33:13–17)。
当对圣言的理解被毁时,先知书,尤其何西阿书,也以“以法莲”来描述教会的品质,这从下列经文明显看出来:
以色列和以法莲必跌倒;以法莲必变为荒场。以法莲就受欺压,在审判中被压碎。我必向以法莲如狮子;我必撕裂而去,无人搭救。(何西阿书5:5, 9, 11–14)
以法莲哪,我可向你怎样行呢?你的圣洁如同黎明的云雾,又如速散的朝露。(何西阿书6:4)
他们必不得住耶和华的地;以法莲却要回到埃及,必在亚述吃不洁之物。(何西阿书9:3)
“耶和华的地”是指教会;“埃及”是指属世人的记忆知识;“亚述”是指基于这些记忆知识的推理;就对圣言的理解而言,圣言通过这两者被歪曲;这就是为何经上说:“以法莲要回到埃及,必在亚述吃不洁之物”。
又:
以法莲以风为食,且追赶东风。他终日增添虚谎和荒凉,与亚述立约,油被带下埃及。(何西阿书12:1)
“以风为食”、“追赶东风”、“增添虚谎和荒凉”是指歪曲真理,并以这种方式摧毁教会。
“以法莲的淫行”所表相同,因为“淫行”表示歪曲对圣言的理解,也就是歪曲圣言的纯正真理。可参看下列经文:
我知道以法莲,他竟然行淫,以色列被玷污了。(何西阿书5:3)
在以色列家,我见了肮脏的事;在那里以法莲行淫,以色列被玷污。(何西阿书6:10)
“以色列”是指教会本身,“以法莲”是对圣言的理解,这种理解是教会的源头,并决定了教会的品质,故经上说:“以法莲行淫,以色列被玷污”。
由于犹太人当中的教会因对圣言的歪曲已经被彻底摧毁,故经上论到以法莲说:
以法莲哪,我怎能舍弃你?以色列啊,我怎能把你交出?我怎能使你如押玛?怎能使你如洗扁?(何西阿书11:8)
由于何西阿书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都是论述对圣言的歪曲和由此对教会的摧毁,还由于“行淫”表示对教会中的真理的歪曲,所以为叫该先知可以代表教会的这种状态,他被吩咐娶妓女为妻,和她生孩子(何西阿书第1章);并且再次被吩咐与一个作奸妇的妇人建立关系(何西阿书第3章)。
引用上述经文是为了叫读者知道,并从圣言证实:教会中对圣言的理解如何,该教会就如何,或说,一个教会的品质取决于教会中对圣言的理解的品质:如果这种理解来自圣言的纯正真理,那么教会就是杰出的,极为珍贵;如果这种理解来自被歪曲的真理,那么教会就会沦为废墟,甚至是污秽的。为进一步确认“以法莲”表示对圣言的理解,在反面意义上表示导致教会毁灭的一种歪曲理解,你可以查考一些论述以法莲的其它经文(如何西阿书4:17–18; 7:1, 11; 8:9, 11; 9:11–13, 16; 10:11; 11:3; 12:1, 8, 14; 13:1, 12; 以赛亚书17:3; 28:1; 耶利米书4:15; 31:6, 18; 50:19; 以西结书37:16; 48:5; 俄巴底亚书1:19; 撒迦利亚书9:10)。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