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六、这两者,即热与光,或爱与智慧,合起来从神流入人的灵魂,通过灵魂流入他的心智及其情感和思维,从这些流入身体的感觉、言语和行为
ISB8.迄今为止,有学问的人所论述的属灵流注是从灵魂进入身体的流注,而不是进入灵魂,并通过灵魂进入身体的任何流注;尽管人们知道,一切爱之良善和一切信之真理都从神流入人,它们丝毫不来自人;那些从神流入的事物,首先流入他的灵魂,并通过灵魂流入理性心智,通过理性心智流入那些构成身体的事物。有人若以其它任何方式调查属灵流注,就会像一个人堵住喷泉的源头,却仍在那里寻找源源不断的泉水;或像一个人从根,而不是从种子推断树的起源;或像一个人检查没有开始,或脱离源头的衍生物。
因为灵魂不是生命本身,而是从神接受生命的容器,神才是生命本身;一切流注都属于生命,因而皆来自神。这就是这段经文的意思:
耶和华神将生命的气息或灵魂吹进人的鼻孔,他就成了活的灵魂。(创世记2:7)
“将生命的气息或灵魂吹进鼻孔”表示植入对良善和真理的感知。主也论到自己说:
父怎样在自己有生命,就赐给儿子也照样在自己有生命。(约翰福音5:26)
“在自己的生命”是指神;灵魂的生命是从神流入的生命。
由于一切流注皆属于生命,生命通过它的容器进行运作,而人里面的至内在或首个容器就是他的灵魂,所以为正确理解流注,有必要从神开始,而不是从一个中间站开始。如果真的从一个中间站开始,那么关于流注的教义就会像没有车轮的战车,或没有风帆的船只。由于情况就是这样,所以我们在前面论述了灵界的太阳,耶和华神就在这太阳中间(5节);爱与智慧,因而生命的流注由此而来(6— 7节)。
来自神的生命之所以通过灵魂流入人,并通过灵魂流入他的心智,也就是流入它的情感和思维,又从这些流入身体的感觉、言语和行为,是因为这些是属于处在连续秩序中的生命的事物。事实上,心智从属于灵魂,身体从属于心智。心智有两种生命,即意愿的生命和理解力的生命。意愿的生命是爱之良善,其衍生物被称为情感;理解力的生命是智慧之真理,其衍生物被称为思维;心智通过后者和前者活着。另一方面,身体的生命是感觉、言语和行为;这些通过心智来源于灵魂,这一点从它们所在的秩序可推知;它们由此显现在一个智慧人面前,无需调查研究。
人类灵魂因是一种优越的属灵物质,故直接从神那里接受流注;而人类心智因是一种次等的属灵物质,故间接通过灵界从神那里接受流注;身体因来自自然界被称为材料的物质,故间接通过自然界从神那里接受流注。下文我们会看到,爱之良善和智慧之真理从神流入人的灵魂时是结合在一起的,也就是合而为一的,但它们在行进的过程中被人分开,仅在那些让自己被神引领的人那里结合。
161.“所以要回想你是怎样领受,怎样听见的”表他们应思想一切敬拜起初是属世的,后来通过出于圣言的真理和照之的生活变成属灵的,以及除此之外的许多其它事。这些就是通过这些话所理解的事物;另外,人人都通过圣言、取自圣言的教会教义和布道知道,当学习真理,人通过真理拥有信仰、仁爱和教会的一切事物。事实的确如此,这一点在伦敦出版的《天堂的奥秘》一书有大量说明,如:信仰藉由真理而来(4353, 4977, 7178, 10,367节);对邻之爱或仁爱藉由真理而来(4368, 7623, 7624, 8034节);对主之爱藉由真理而来(10,143, 10,153, 10,310, 10,578, 10,645节);聪明和智慧藉由真理而来(3182, 3190, 3387, 10,064节);重生藉由真理实现(1555, 1904, 2046, 2189, 9088, 9959, 10,028节);藉由真理才有对抗邪恶与虚假,并地狱的能力(3091, 4015, 10,488节);藉由真理才能从邪恶与虚假洁净(2799, 5954, 7044, 7918, 10,229, 10,237节);教会凭真理存在(798, 1799, 3963, 4468, 4672节);天堂凭真理存在(6690, 9832, 9931, 10,303节);智慧的纯真藉由真理而来(3183, 3494, 6013节);藉由真理才有良知(1077, 2053, 9113节);藉由真理才有秩序(3316, 3417, 3570, 4704*, 5339, 5343, 6028, 10,303节);天使凭真理而拥有美丽,属于其灵的世人的内在也是(553, 3080, 4985, 5199节);人凭真理而为人(3175, 3387, 8370, 10,298节);这一切都是凭着源于良善的真理,而非凭着没有良善的真理,而一切良善皆来自主(2434, 4070, 4736, 5147节)。
可谁想过这些?如今,只要人敬拜就行,至于他知道什么样的真理,人们则漠不关心?因为很少有人怀着学习真理并活出真理的目的来查考圣言,所以人们对敬拜是死是活一无所知。而事实上,人自己是死是活,正取决于敬拜的品质。否则,圣言有何用处?教义有何用处?安息日、布道,以及教导手册,有何用处?事实上,教会和宗教信仰又是为了什么呢?一切敬拜起初都是属世的,后来通过圣言的真理和照之的生活而变成属灵的,这是众所周知的。因为人生来是属世的,但他会接受教育,以便变得文明、道德,再后来变得属灵,从而重生。故这些事由“要回想你是怎样领受,怎样听见的”来表示。
883.“祂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祂的子民;祂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神”表主的结合,该结合具有这样的性质,他们在主里面,主在他们里面。稍后会看到,“祂要与人同住”表示主与他们的结合;“他们要作祂的子民;神要亲自与他们同在”表示他们是主的,主是他们的;而且,“与人同住”表示结合,故表示他们将在主里面,主在他们里面,否则结合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就是结合的性质,这一点从主在约翰福音中的话很明显地看出来:
你们要住在我里面,我就住在你们里面。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住在我里面的,我也住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做什么。(约翰福音15:4,5)
到那日,你们就知道我在父里面,你们在我里面,我也在你们里面。(约翰福音 14:20)
吃我肉,喝我血的人住在我里面,我也住在他里面。(约翰福音6:56)
披上人身,与生来就在祂里面、被称为父的神性合一,其目的都是为了与世人的结合;这一点也明显可见于约翰福音:
我自己分别为圣,叫他们也因真理成圣。使他们都合而为一;正如我们为一,我在他们里面,你们在我里面。(约翰福音17:19, 21-22, 26)
由此明显可知,与主神性人身的结合是存在的,该结合是相互的,与被称为父的神性就是以这种方式,而非其它方式结合。
主还教导,结合是通过圣言的真理和照之的生活实现的(约翰福音14:20-24; 15:7)。因此,这就是“祂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祂的子民;祂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神”所表示的。在其它出现类似这些话的地方也一样(如耶利米书7:23;11:4;以西结书14:11;耶利米书24:7; 30:22;以西结书11:20; 36:28; 37:23, 27;撒迦利亚书8:8;出埃及记29:45)。
“要与人同住”之所以表示与他们的结合,是因为“住”表示出于爱的结合;这一点从圣言中的许多经文,以及众天使在天上的居所明显看出来。天堂被划分为无数社群,并且彼此照着属于爱的情感,无论总体还是细节,而各不相同。每个社群构成一种情感,其中的居民照着这种情感种类的亲密和关系程度而分别居住,关系最亲密的人住在同一座房子里;因此,“同居”一词论到已婚配偶时,在灵义上表示通过爱结合。要知道,与主结合是一回事,主的临在又是另一回事;只有那些直接靠近主的人才被赐予结合,其他人有主的临在。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