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一、有两个世界:灵人和天使 所居住的灵界,世人所居住的自然界
ISB3.有一个灵人和天使所居住的灵界,它不同于世人所居住的自然界,这一点迄今仍深深隐藏于基督教界。原因是,没有天使降下来口头教导它,也没有人升上去看见它。为免得出于对灵界的无知,以及由此造成的对天堂和地狱的不确定信仰,人变得昏头昏脑,以至于成为无神论的自然主义者,主乐意打开我的灵眼,把它提升到天堂,又让它下入地狱,向我展示两者的性质。
由此向我显明,有两个彼此不同的世界;一个因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属灵的,故被称为灵界;另一个因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属世的,故被称为自然界;灵人和天使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世人也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而且,每个人都通过死亡从自己的世界进入另一个世界,并在这个世界生活到永远。为使流注,也就是这本小册子所论述的主题,从它的起始就被揭示出来,必须先提供关于这两个世界的知识;因为灵界流入自然界,并驱动它的各个部分,包括人和动物,也构成植物和草本中的生长活动。
411.⒇在主的引导下,小孩子由女人抚养,并在身量和聪慧上逐渐成长,和世间一样。小孩子照以下方式在天堂被抚养长大:他们从抚育他们的天使那里学习说话。一开始,他们的言语仅仅是一种有声的情感表达,然而却包含了某种思维的初始元素。这种初始元素使得声音中的人性元素突显出来,从而与动物区别开来。这种言语逐渐变得清晰明确,因为情感所生的观念融入了思维。他们的全部情感也在增长,都是从纯真发出的。首先注入他们的,是诸如他们能用眼睛看到,并感到快乐的那类事物。这些因出于一个属灵源头,所以同时也会流入属于天堂的事物,其心智的内层由此被打开。之后,随着孩子的聪明逐渐完善,他们的身量也渐长,看上去更像是成年人。原因在于,聪明智慧是真正的属灵滋养,因此滋养其心智的事物也会滋养他们的身体。不过,天堂的孩子不会超过成人的年龄,而是停在这个阶段,留在其中,直到永远。到了这个阶段后,他们会被赋予婚姻。该婚姻是主为他们安排的,并在少男所在的天堂被庆祝。婚后不久,丈夫便随妻子到她的天堂,若在同一个社群,则随妻子到她的家。为叫我确信,小孩子随着他们在聪明方面增长并成年,也在身量上增长。我得以与一些小孩子交谈,后来又与长大后的他们交谈,他们看上去都是如世上少男和少女那种身量的成年人。
903.“根基上有羔羊十二使徒的名字”表来自圣言关于主和照其诫命生活的教义的全部事物。根基上之所以写有“羔羊十二使徒的名字”,是因为“十二使徒”表示主教会的全部事物(79, 233, 790节),在此表示教会教义的全部事物,因为他们的名字写在“十二根基”上,而“十二根基”表示新耶路撒冷教义的全部事物(902节);“十二个名字”表示其全部性质,其全部性质皆关系到教义、因而该教会中的两大要素,即:主与照其诫命的生活,故所表示的是这些。
新耶路撒冷教义的全部事物之所以都关系到这两大要素,是因为这两大要素是教义的共性,一切细节皆依赖于它们,并且它们也是本质,其一切形式的事物皆从这本质发出;所以,它们如同其教义全部事物的灵魂和生命。诚然,它们为二,但彼此却无法分开,因为将它们分开就如同把主与人,并人与主分开,这种情况下是不会有教会的。这两大要素就像律法的两块石版那样相结合,其中一块石版包含涉及主的内容,另一块则包含涉及人的内容,所以它们被称为约,约表示结合。试想一下,若只留第一块,扔掉第二块,或只留第二块,扔掉第一块,那么律法的这两块石版会成什么样子呢?岂不就像神不看人,或人不看神,一个逐渐远离另一个吗?说明这些事,是为了叫人知道,新耶路撒冷教义的全部事物都关系到对主之爱和对邻之爱。对主之爱就是拥有对主之信,遵行祂的诫命,遵行祂的诫命就是对邻之爱,因为遵行祂的诫命就是向邻致用。遵行祂诫命的人是爱主的人,这是主自己在约翰福音(14:21-24)中的教导;对神之爱和对邻之爱就是一切律法和先知所依赖的两条诫命,即它们的总纲(马太福音22:35-38);“律法和先知”表示整体上的圣言。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