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一、有两个世界:灵人和天使 所居住的灵界,世人所居住的自然界
ISB3.有一个灵人和天使所居住的灵界,它不同于世人所居住的自然界,这一点迄今仍深深隐藏于基督教界。原因是,没有天使降下来口头教导它,也没有人升上去看见它。为免得出于对灵界的无知,以及由此造成的对天堂和地狱的不确定信仰,人变得昏头昏脑,以至于成为无神论的自然主义者,主乐意打开我的灵眼,把它提升到天堂,又让它下入地狱,向我展示两者的性质。
由此向我显明,有两个彼此不同的世界;一个因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属灵的,故被称为灵界;另一个因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属世的,故被称为自然界;灵人和天使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世人也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而且,每个人都通过死亡从自己的世界进入另一个世界,并在这个世界生活到永远。为使流注,也就是这本小册子所论述的主题,从它的起始就被揭示出来,必须先提供关于这两个世界的知识;因为灵界流入自然界,并驱动它的各个部分,包括人和动物,也构成植物和草本中的生长活动。
328.此后,我们边离开边又谈起这个话题。我说,这些区别之所以存在,唯因以下事实:你们身在灵界,因而本身是属灵的,故而在实质层面,而非物质层面,而实质事物是物质事物的起点。你们在初始层面,因而在单一物中;而我们在衍生层面和复合物中。你们在细节层面,而我们在总体层面。正如总体无法进入细节,物质的属世事物也无法进入实质的属灵事物;就像船上的缆绳无法进入或穿过针眼,或肌肉无法进入或嵌入组成它的一束纤维,一束纤维也无法进入组成它的一根纤维。以下事实在世上也是众所周知的,因而是学者们的共识:属世的无法流入属灵的,但属灵的能流入属世的。这就是为何属世人无法思考属灵人的想法,因而无法表达它们的原因。所以保罗声称,他从第三层天听到的话是“人不可说的”(哥林多后书12:1-4)。
此外,属灵的思维是脱离时空的思维,而属世的思维则涉及时空。因为属世思维的一切观念都有某种时空的东西粘附于它,而属灵的观念则没有这种东西。原因在于,灵界不像自然界那样在时空之中,尽管它有时空的表象。两个世界的思维和感知在这方面也是不同的。所以,你们能从永恒思考神的本质和全在,也就是说,思考创世前的神。因为你们不是以时间的观念从永恒思考神的本质,以空间的观念思考祂的全在。因此,你们能理解远远超越属世人观念的观念。
接着我又讲述了我曾如何从永恒思考神的本质和全在,也就是思考创世前的神;那时我还没能把时空从我所思想的观念中剔除,于是便陷入困境,因为自然界的观念会涌进来取代神。但我被告知:“剔除时空观念,你就会明白。”然后,我被恩赐剔除它们的能力,于是就明白了。从那时起,我就能从永恒思想神了,但根本不能从永恒思想自然界;因为神在时间之外而在一切时间中,在空间之外而在一切空间中;自然界则在时间之内而在一切时间中,在空间之内而在一切空间中。因此,自然界及其时空必有一个初始和起源,但神没有,因为祂不在时空之中。所以自然界来自神,但并非来自永恒,而是存在于时间中,也就是说,它与其时空的属性一起来自神。
916.启21:21.“十二个门是十二颗珍珠,每门是一颗珍珠”表对主的承认和认知将对源于圣言的真理与良善的一切认知结合为一体,并引入新教会。“十二个门”表示对真理与良善的综合认知,人藉此被引入教会(899, 900节)。“十二颗珍珠”也表示对真理与良善的综合认知(727节)。这就是为何“门是珍珠”。经上之所以说“每门是一颗珍珠”,是因为众“门”和众“珍珠”所表示的对一切真理与良善的认知都与将它们联结起来的一个认知有关,“这一个认知”就是对主的认知。尽管有许多认知构成这一个认知,我们仍说是“一个认知”;因为对主的认知是教义全部事物、因而教会全部事物的共性。一切敬拜皆由此得其生命和灵魂,因为主就是天堂和教会的全部事物,因而是敬拜的全部事物中的一切。
对主的承认和认知之所以将对源于圣言的真理与良善的一切认知结合为一体,是因为一切属灵真理只有一种联结,若你愿意相信的话,它们的联结就像是身体的所有肢体、肺腑和器官的联结。因此,正如灵魂将所有这些事物按其次序和关联凝聚在一起,以致它们只被感觉为一体,主以同样的方式将人里面的一切属灵真理凝聚在一起。主就是那藉以进入教会,并由此进入天堂的那道门,对此,祂自己在约翰福音中教导说:
我就是门,凡从我进来的,必然得救。(约翰福音10:9)
主在马太福音的话表示对主的承认和认知就是“珍珠”本身:
天国又好像买卖人寻找好珠子,遇见一颗重价的珠子,就去变卖他一切所有的,买了这颗珠子。(马太福音13:45,46)
“一颗重价的珠子”就是对主的承认和认知。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