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 #17

十五、目的在第一层级

十五、目的在第一层级,原因在第二层级,结果在第三层级

ISB17.谁看不出目的不是原因,而是产生原因;原因不是结果,而是产生结果;因此,它们是按顺序接连而至的三种不同事物?对一个人来说,目的是他的意愿之爱,因为一个人所爱的,他会向自己提议并打算之;对他来说,原因就是其理解力的理性,因为目的通过理性寻求中间或有效原因;结果则是身体从目的和原因,并照着它们的运作。因此,人里面有三样事物,它们按顺序接连而至,并且是以高度层级接连而至的那种方式。当这三样事物出现在行为中或得以稳固时,目的就内在于原因中,并通过原因在结果中;于是,这三者共存于结果。因此,圣言上说,各人要照所行的受审判;因为目的或他的意愿之爱,原因或他的理解力的理性,一起存在于结果,也就是他的身体行为中;因此,整个人的品质就包含在它们里面。

那些不知道这些真理,从而没有区别理性对象的人,不可避免地将自己的思维观念终结于伊壁鸠鲁的原子论,莱布尼茨的单子论,或沃尔夫的基质论。因此,他们不可避免地如同用一个门闩那样关闭自己的理解力,以致他们甚至不能理性思考属灵流注,因为他们无法思考任何进展;事实上,沃尔夫论到他的基质说,它若被分开,就会陷入虚无。理解力就这样停留在它自己最初的光中,这光仅从身体感官发出,没有前进一步。因此,人们只知道属灵之物是一种精细的属世之物;动物和人一样拥有理性;灵魂是一阵风,就像人临死从胸中呼出的那口气;此外还有几个不属于光,而是属于幽暗的观念。

由于灵界的一切事物和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照这些层级行进,如前所示,所以显而易见,聪明实际上在于知道和区分它们,并按它们的秩序来看待它们。通过这些层级,当知道每个人的爱时,也就知道他的品质;因为如前所述,属于意愿的目的,属于理解力的原因和属于身体的结果都是从他的爱出来的,就像一棵树从它的种子出来,果实从树出来一样。

爱有三种:天堂之爱,世界之爱和自我之爱;天堂之爱是属灵的,世界之爱是物质的,自我之爱是肉体的。当爱是属灵的时,从它出来的一切事物,如同从其本质出来的形式,都会获得它们的属灵性质;类似地,如果主导爱是对世界或财富的爱,因而是物质的,那么从它出来的一切事物,如同从其最初源头出来的衍生物,都会获得物质的性质;同样,如果主导爱是自我之爱,或高人一等的爱,因而是肉体的,那么从它出来的一切事物都会获得它们的肉体性质。因为处于这种爱的人只关注自己,因而将其心智的思维沉浸于他的肉体。因此,如刚才所述,人若知道任何人的主导爱,同时知道目的到原因,原因到结果的进程,这三样事物照高度层级按顺序接连而至,就知道整个人。天堂天使便以这种方式了解与他们说话的每个人:他们从他说话的语气觉察到他的爱,从他的脸上看到他的形像,从他的身体姿势看到他的性格。

婚姻之爱 #332

第15章 一夫多妻

第15章 一夫多妻

332.在基督教界,一夫多妻被完全定罪,彻底逐出。谁也调查不出它的原由,无论他在敏锐洞察这类问题上多么有天赋,除非他首先接受以下教导:真正的婚姻之爱是存在的;这爱只在两个配偶之间才有可能;甚至在两个配偶之间也只能被主赐下;天堂及其一切幸福都被铭刻在这爱上。除非这些事实先被了解,可以说充当奠基石,否则,心智凭理解力寻求获得令它满意的理由,并如房屋倚靠其基石或地基那样倚靠它们来解释为何一夫多妻从基督教界被逐出,是徒劳的。众所周知,一夫一妻的婚姻建立在主圣言的基础上,即:凡休妻另娶的,若不是为淫乱的缘故,就是犯通奸了;自起初,就是自婚姻创立就规定,两个要成为一体。神配合的,人不可分开(马太福音19:3-11)。

尽管主将基于神性律法的这条规定铭刻在婚姻上,但理解力若不能凭其推理能力找到支持它的某种证据,就会以它惯用的伎俩和邪恶的错解扭曲它,使它变得晦暗不明、模棱两可,最终变成一种肯定-否定;肯定是因为一夫一妻也是世间法律所规定的,否定是因为它不是从人的理性视角推论出来的。人的心智若不事先被教导上述事实,就会绊倒在这否定上,上述事实有助于将理解力引入它的推理中。这些事实是:真正的婚姻之爱是存在的;这爱只在两个配偶之间才有可能;甚至在两个配偶之间也只能被主赐下;天堂及其一切幸福都被铭刻在这爱上。不过,关于一夫多妻从基督教界被逐出的这些以及更多问题,必须按适当秩序以下列条目来证明:

⑴唯有与一位妻子,真正的婚姻之爱,随之真正的婚姻友谊、信任、性能力,以及使二人成为一体的那种心智联结才能存在。

⑵唯有与一位妻子,属天的祝福,属灵的幸福和属世的快乐才能存在,它们自起初就被提供给那些享有真正婚姻之爱的人。

⑶唯有主才能赐下这一切,它们仅被赐给那些单单靠近祂,同时照祂诫命生活的人。

⑷因此,真正的婚姻之爱及其一切幸福只能被赐给那些属于基督教会的人。

⑸这就是为何基督徒不可娶数个妻子的原因。

⑹娶数个妻子的基督徒不但犯了属世的通奸,还犯了属灵的通奸。

⑺以色列民族可以娶数个妻子,是因为他们当中没有基督教会,故无法被赐予真正的婚姻之爱。

⑻如今的伊斯兰教徒可以娶数个妻子,是因为他们不承认主耶稣基督与耶和华父为一,因而是天地之神;故不能接受真正的婚姻之爱。

⑼伊斯兰天堂位于基督天堂的外围,被分成一个高层天堂和一个低层天堂;除了那些放弃妃嫔或妾室,只与一位妻子生活,并承认我们主等同于父神,天上地上的权柄被赋予祂的人外,没有人能被提入他们的高层天堂。

⑽一夫多妻就是淫乱。

⑾对一夫多妻者来说,婚姻的贞洁、纯粹和圣洁是不可能的。

⑿一夫多妻者只要仍是一夫多妻者,就无法变得属灵。

⒀一夫多妻对那些其宗教信仰许可它的人来说,不是一种罪恶。

⒁一夫多妻对那些不认识主的人来说,不是一种罪恶。

⒂在这些人当中,那些承认神,并出于宗教信仰按照正义的世间法律生活的人会得救。

⒃但在这两类人当中,没有人能与基督天堂的天使相联。

现逐一解读上述要点。


揭秘启示录 #8

8.“读的人和那些听

8.“读的人和那些听见这预言的话又遵守其中所记载的,都是有福的”表那些照着新耶路撒冷的教义生活之人与天堂天使相交。“有福的”在此是指就灵而言处于天堂的人,他活在世上时便以这种方式与天堂天使相交,因为就灵而言,他就在天堂。“预言的话”无非是指新耶路撒冷的教义,因为“先知”在抽象意义上是指取自圣言的教会教义,在此便指为新耶路撒冷的新教会的教义。“预言”所指相同。“读,听见又遵守其中所记载的”是指渴望知道那教义,转向并行出它里面的事,简言之,就是照之生活。显然,只是阅读和聆听约翰所看到的事物并将其保存或存留在记忆中的人不是有福的(见下文944节)。
“先知”和“预言”之所以表示取自圣言的教会教义,是因为圣言是藉先知来写的,并且在天堂,人是照他的功能和职务被看待。每个人、灵人和天使在那里也由此而得名。因此,当提到“先知”时,当理解为圣言的教义,或取自圣言的教义,因为先知的职能就是记录和教导圣言。正因如此,作为圣言本身的主被称为“先知”(申命记18:15-20;马太福音13:57,21:11;路加福音13:33)。为说明“先知”是指取自圣言的教会教义,有必要引用一些经文,这一点由此可得以汇集:
在时代的末了,有好些假先知起来,迷惑多人。因为假基督、假先知将要起来,如果可能,他们连选民也要迷惑。(马太福音24:11,24)
“时代的末了”(consummation of the age)是指教会的末期,如今就是了,起来的不是假先知,而是假教义。
再如:
因先知的名接待先知的,必得先知的赏赐;因义人的名接待义人的,必得义人的赏赐。(马太福音10:41)
“因先知的名接待先知”是指因真理的缘故接受教义的真理,“因义人的名接待义人”指因良善的缘故接受良善;“得赏赐”是指照接受情况而得救。显然,没有人因先知或义人的名而接待一位先知或义人便得赏赐或拯救。不了解“先知”和“义人”各表何义,没有人能明白这些话,也不可能理解下面的话:
无论何人,因为门徒的名,只把一杯凉水给这小子里的一个喝,不能不得赏赐。(马太福音10:42)
“门徒”是指仁爱,同时也指源于主之信。约珥书:
我要将我的灵浇灌凡有血气的。你们的儿女要说预言。(约珥书2:28)
这话论及主将建立的教会,他们不是要在教会中说预言,而是要接受要预言的教义。马太福音:
耶稣说,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说预言,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吗?我就明明地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马太福音7:22-23)
谁看不出,他们不会声称自己说过预言,而是说他们知道并教导教会的教义?启示录:
审判死人、赏赐众先知的时候也到了。(启示录11:18)
另一处:
欢欣吧,天哪,众使徒、众先知,因为神已经为你们申雪而审判了。(启示录18:20)
显然,得赏赐的不独是先知,最后审判时欢欣的也不独是先知和使徒,而是所有接受教义真理并照之生活的人。因此,这些人才是“使徒”和“先知”所指的。
摩西五经:
耶和华对摩西说,看哪,我使你在法老面前像个神明,你的哥哥亚伦要作你的先知。(出埃及记7:1)
“神明”在此表从主所接受的神性真理,在这层意义上,天使也称为“神明”,“先知”是指教导和谈论这真理的人。正因如此,亚伦在此也被称为“先知”。别处的“先知”也是这个意思,如以下经文:
律法必不因祭司灭亡,圣言必不因先知断绝。(耶利米书18:18)
因为有不敬虔的风气,从耶路撒冷的先知中散播出来,遍及全地。(耶利米书23:15-16)
先知必成为风,道也不在他们里面。(耶利米书5:13)
祭司和先知因浓酒犯错;他们被酒吞没,在审判时跌跌撞撞。(以赛亚书28:7)
日头必向先知沉落,白昼向他们变为黑暗。(弥迦书3:6)
从先知到祭司,个个都说谎。(耶利米书8:10)
在这些经文中,“先知”和“祭司”在灵义上不是指先知和祭司,而是指整个教会;其中“先知”是指教义真理方面的教会,“祭司”是指生活良善方面的教会,这两方面都败坏了。天堂的天使就是如此理解这些事的,而世人是照字义来理解的。先知代表教义方面教会的状态,主代表圣言本身,这一点可见于《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主篇》(15-17节)一书。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