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十四、灵界有三个层级,自然界也有三个层级,一切流注皆照这些层级发生
ISB16.通过从结果调查原因可以发现,层级分为两种,一种层级在于事物的在先和在后,一种层级在于事物的大和小。区分事物在先和在后的层级被称为高度层级或离散层级;但区分事物的大和小的层级被称为广度层级,或连续层级。
高度或离散层级就像一个事物从另一个事物的生成和组成;例如:神经由它的纤维生成并组成,纤维又由小纤维生成并组成;木头、石头或金属由其各个部分生成并组成,部分又由它的粒子生成并组成。但广度或连续层级就像同一高度层级在宽度、长度、高度和深度上的增、减;如水、空气或以太的容量大小;木头、石头或金属的块头大小。
灵界和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无论总体还是细节,自创造时就处于这两种层级。这个世界上的整个动物王国都处于这两种层级,无论总体还是细节;整个植物王国和整个矿物王国同样如此;浩翰的穹苍,从太阳甚至直到地球,也是如此。
所以无论在灵界还是在自然界,都有三种照着高度层级而离散化不同的大气,因为两个世界都各有自己的太阳;但灵界的大气凭其源头而是实质的,自然界的大气凭其源头而是物质的。由于大气照着这些层级从其源头降下来,是光和热的容器,可以说是传送它们的载体,故可推知,光和热也有三个层级。由于灵界的光本质上是智慧,那里的热本质上是爱,如前所示,故也可推知,智慧有三个层级,爱有三个层级,因而生命有三个层级;因为它们根据它们所经过的那些事物来分级。
正因如此,天使天堂分为三层:一个最高天堂,也被称为第三层天堂,那里住着最高等级的天使;一个中间天堂,也被称为第二层天堂,那里住着中间等级的天使;一个最低天堂,也被称为第一层天堂,那里住着最低等级的天使。这些天堂也照着智慧和爱的层级来划分。在最低天堂的天使处于对知道真理和良善的爱;在中间天堂的天使处于对理解它们的爱;在最高天堂的天使处于对变得智慧,也就是对照着那些他们所知道并理解的真理和良善生活的爱。
由于天使天堂划分为三个层级,故人类心智也划分为三个层级,因为人类心智是天堂的一个形像,也就是一个最小形式的天堂。正因如此,一个人能成为这三层天堂当中的一层天堂的一位天使,并照着他对来自主的智慧和爱的接受而成为这样一位天使:他若只接受对知道真理和良善的爱,就成为最低天堂的一位天使;若接受对理解它们的爱,就成为中间天堂的一位天使;若接受对变得智慧,也就是对照着它们生活的爱,就成为最高天堂的一位天使。人类心智照着这三层天堂被划分为三个区域,这一点可见于穿插在《婚姻之爱》一书中的记事(270节)。由此明显可知,从主到一个人并进入一个人的一切属灵流注都通过这三个层级降下来,并被此人照着他所在智慧与爱的层级接受。
关于这些层级的知识如今是最有价值的;因为许多人由于不知道它们而停留并执着于最低层级,就是他们的身体感官所在的那个层级;由于他们的无知,也就是理解力的幽暗,他们无法被提升到在他们之上的属灵之光。因此,一旦他们试图着手调查和探究灵魂、人类心智及其理性,尤其如果他们探究天堂和死后生命,自然主义可以说就自动入侵或掌控他们。因此,他们变得像那些站在市场上,手拿望远镜观望天空并发出虚妄预言的人;又像那些对所看见的每个物体和所听见的每件事都喋喋不休并进行推理,而他们的话里面毫无来自理解力的任何理性成分的人。这些人就像屠夫,自以为精通解剖,因为他们已经从外在检查了牛羊的内脏,但不是从内在检查的。
而事实上,出于未被属灵之光的流注光照的属世之光的流注思考,无非是做梦,出于这种思维说话就是在胡说八道。关于这些层级的详情,可参看《圣爱与圣智》一书(173–281节)。
8.“读的人和那些听见这预言的话又遵守其中所记载的,都是有福的”表那些照着新耶路撒冷的教义生活之人与天堂天使相交。“有福的”在此是指就灵而言处于天堂的人,他活在世上时便以这种方式与天堂天使相交,因为就灵而言,他就在天堂。“预言的话”无非是指新耶路撒冷的教义,因为“先知”在抽象意义上是指取自圣言的教会教义,在此便指为新耶路撒冷的新教会的教义。“预言”所指相同。“读,听见又遵守其中所记载的”是指渴望知道那教义,转向并行出它里面的事,简言之,就是照之生活。显然,只是阅读和聆听约翰所看到的事物并将其保存或存留在记忆中的人不是有福的(见下文944节)。
“先知”和“预言”之所以表示取自圣言的教会教义,是因为圣言是藉先知来写的,并且在天堂,人是照他的功能和职务被看待。每个人、灵人和天使在那里也由此而得名。因此,当提到“先知”时,当理解为圣言的教义,或取自圣言的教义,因为先知的职能就是记录和教导圣言。正因如此,作为圣言本身的主被称为“先知”(申命记18:15-20;马太福音13:57,21:11;路加福音13:33)。为说明“先知”是指取自圣言的教会教义,有必要引用一些经文,这一点由此可得以汇集:
在时代的末了,有好些假先知起来,迷惑多人。因为假基督、假先知将要起来,如果可能,他们连选民也要迷惑。(马太福音24:11,24)
“时代的末了”(consummation of the age)是指教会的末期,如今就是了,起来的不是假先知,而是假教义。
再如:
因先知的名接待先知的,必得先知的赏赐;因义人的名接待义人的,必得义人的赏赐。(马太福音10:41)
“因先知的名接待先知”是指因真理的缘故接受教义的真理,“因义人的名接待义人”指因良善的缘故接受良善;“得赏赐”是指照接受情况而得救。显然,没有人因先知或义人的名而接待一位先知或义人便得赏赐或拯救。不了解“先知”和“义人”各表何义,没有人能明白这些话,也不可能理解下面的话:
无论何人,因为门徒的名,只把一杯凉水给这小子里的一个喝,不能不得赏赐。(马太福音10:42)
“门徒”是指仁爱,同时也指源于主之信。约珥书:
我要将我的灵浇灌凡有血气的。你们的儿女要说预言。(约珥书2:28)
这话论及主将建立的教会,他们不是要在教会中说预言,而是要接受要预言的教义。马太福音:
耶稣说,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说预言,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吗?我就明明地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马太福音7:22-23)
谁看不出,他们不会声称自己说过预言,而是说他们知道并教导教会的教义?启示录:
审判死人、赏赐众先知的时候也到了。(启示录11:18)
另一处:
欢欣吧,天哪,众使徒、众先知,因为神已经为你们申雪而审判了。(启示录18:20)
显然,得赏赐的不独是先知,最后审判时欢欣的也不独是先知和使徒,而是所有接受教义真理并照之生活的人。因此,这些人才是“使徒”和“先知”所指的。
摩西五经:
耶和华对摩西说,看哪,我使你在法老面前像个神明,你的哥哥亚伦要作你的先知。(出埃及记7:1)
“神明”在此表从主所接受的神性真理,在这层意义上,天使也称为“神明”,“先知”是指教导和谈论这真理的人。正因如此,亚伦在此也被称为“先知”。别处的“先知”也是这个意思,如以下经文:
律法必不因祭司灭亡,圣言必不因先知断绝。(耶利米书18:18)
因为有不敬虔的风气,从耶路撒冷的先知中散播出来,遍及全地。(耶利米书23:15-16)
先知必成为风,道也不在他们里面。(耶利米书5:13)
祭司和先知因浓酒犯错;他们被酒吞没,在审判时跌跌撞撞。(以赛亚书28:7)
日头必向先知沉落,白昼向他们变为黑暗。(弥迦书3:6)
从先知到祭司,个个都说谎。(耶利米书8:10)
在这些经文中,“先知”和“祭司”在灵义上不是指先知和祭司,而是指整个教会;其中“先知”是指教义真理方面的教会,“祭司”是指生活良善方面的教会,这两方面都败坏了。天堂的天使就是如此理解这些事的,而世人是照字义来理解的。先知代表教义方面教会的状态,主代表圣言本身,这一点可见于《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主篇》(15-17节)一书。
543.启12:5.“妇人生了一个儿子,男孩”表新教会的教义。在圣言中,“儿子”表示教义的真理,以及对真理和良善的理解和由此而来的对它们的思维;而“女儿”表示教义的良善,以及对真理和良善的意愿和由此而来的对它们的情感;“儿子,男孩”则表示在属灵人中孕育并在属世人生出的真理。这是因为在圣言中,“出生和生产”表示属灵的出生和生产,所有的属灵出生和生产一般都涉及良善与真理(535节);因为作为丈夫的主和作为妻子的教会所生和所产的,并非别的什么。由于生产的“妇人”表示新教会(533节),故显而易见,“儿子,男孩”表示新教会的教义。此处所说的教义是指1758年于伦敦出版的《新耶路撒冷及其天堂教义》,以及《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主篇》、《新耶路撒冷教义之圣经篇》、《新耶路撒冷教义之守十诫的生活篇》(1763年阿姆斯特丹出版);“教义”表示教义的一切真理,因为教义就是一切真理的总括。当这些教义被写下来时,那些龙们就站在我周围,满怀愤怒,努力吞吃,也就是毁灭它们。我被许可讲述这个信息,是因为它实实在在如此发生了。站在我周围的“龙”们就来自改革宗基督教界的所有部分。
由于属灵的婚姻并不生产其它孩子,所以男孩是指在认知或理解力,因而在思维中的真理与良善;而女孩是指在意愿,因而在情感中的真理与良善;故在圣言中,“儿子”表示真理。为证实这一点,有必要引用一些经文,从中在某种程度看出这一点:
看哪,儿子是耶和华的产业,腹中的果子是祂的赏赐;少年时所生的儿子好像勇士手中的箭。(诗篇127:3-5)
要为你所喜爱的儿子使头光秃,要大大地光秃,因为他们离开你。(弥迦书1:16)
我看见灯台旁边有两棵橄榄树;他说,这些就是站在全地之主旁边橄榄树的两个儿子。(撒迦利亚书4:3,11,14)
我的帐棚毁坏,我的儿子离我而去,他们没有了。(耶利米书10:20)
我的儿子孤苦,因为仇敌得了胜。(耶利米哀歌1:16)
耶路撒冷啊,你的众子发昏,在各街头躺卧。(以赛亚书51:17,18,20)
在你中间父亲要吃儿子,儿子要吃父亲,我必将你所剩下的分散四风。(以西结书5:10)
儿子和父亲相争,父亲和儿子相争。(马太福音10:21;马可福音13:12;路加福音12:53)
你又拿了因我的黄金而华美的器皿,为自己制造男性的像,与它们行淫。(以西结书16:17)
耶稣说,种子就是天国之子,稗子就是那恶者之子。(马太福音13:38)
“人子”(即人的儿子)是指圣言的神性真理,因而是指主,这一点可见于《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主篇》(19-28节)。在上述引文中,“儿子”(或子)表示那些处于源自圣言的教义真理之人,抽象来说,表示真理自身;其它地方的儿子也一样(如以赛亚书13:17, 18; 14:21, 22; 43:6; 49:17, 22; 51:17, 18; 60:9;耶利米书3:24, 25; 5:17;以西结书14:16-18, 20; 16:20, 36, 45; 20:26, 31; 23:37;何西阿书11:9-11;撒迦利亚书9:13;诗篇144:11,12;申命记3:28)。“女儿”表示对教会真理的情感,因而表示教会的这种情感。这一点从圣言中的许多经文明显看出来,这些经文为数众多,若加以引用,则篇幅太多;“锡安的女儿”、“耶路撒冷的女儿”、“犹大的女儿”、“以色列的女儿”并非表示别的。所引用关于“锡安的女儿”的一些经文可见于下文(612节)。谁看不出,圣言中如此频繁提及的女儿不是指“锡安”、“耶路撒冷”、“犹大”和“以色列”的任何女儿。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