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十、人里面如此穿上衣服的属灵事物使他能作为一个理性和道德之人,因而作为一个属灵的属世人活着
ISB12.从上面所确立的原则可以推出这一结论:灵魂穿上一副身体,就像一个人穿上一件衣服一样。因为灵魂流入人的心智,通过心智又流入身体,并携带它不断从主所接受的生命,从而间接把生命转入身体,在那里通过最紧密的结合可以说使身体活着。从这一点和上千个经历见证明显可知,属灵之物与物质材料结合,如同活力与死力结合,使人说话理性、行事道德。
表面上看,好像舌头和嘴唇出于自己里面的某种生命说话;胳膊和手以同样的方式行动;但正是本身属灵的思维在说话,同样属灵的意愿在行动,各自通过自己的器官如此行,这些器官本身都是物质材料,因为它们取自自然界。事实的确如此,这一点会显现在白昼之光下,只要考虑到这种情况:从言语中除去思维,嘴巴不就立刻哑了吗?同样,从行为中除去意愿,手不就立刻停顿了吗?
属灵事物与属世事物的结合,以及由此而来的生命在物质材料中的表现,好比干净海绵里的丰盛葡萄酒,也好比葡萄里甘甜、待发酵的葡萄汁,还好比苹果里的美味果汁,又好比肉桂的芳香。包含所有这些事物的纤维是物质材料,它们本身既没有味道,也没有气味,而是从它们里面和之间的液体中获得味道或气味;因此,如果你挤出这些汁液,它们就成了死的纤维丝。如果生命被拿走,身体器官也一样。
人凭属灵事物与属世事物的结合而变得理性,这一点从他思维的分析过程明显看出来;他出于同样的原因而变得道德,这一点从他行为的优雅和举止的得体明显看出来。他凭通过天堂从主接受流注的官能而拥有这些,天使天堂是智慧与爱、因而理性与道德的真正居所。从这些事可以看出,在人里面结合的属灵之物和属世之物使得他作为一个属灵的属世人活着。他死后以一种既相似又不相似的方式生活,原因是,那时他的灵魂会穿上一副实质身体,就像在世上穿上一副物质身体一样。
许多人以为,心智的感知和思维因是属灵的,故无需外物或赤裸裸地并且不通过有机组织形式流入。然而,做这种梦的人没有看到头部的内层,在那里,感知和思维就在自己的起始中;他们不知道脑在那里,而脑是由灰质和白质,连同腺体、脑室、隔膜,以及把它们都围绕起来的脑膜和脊膜交织构成的;他们同样不知道,一个人的思维和意愿是理智的,还是疯狂的,取决于所有这些器官是处于健全的状态,还是处于扭曲的状态;因此,他的理性和道德取决于其心智的器官结构。因为没有用来接受属灵之光的有机组织形式,就没有什么东西能论及人的理性视觉,就是理解力,或说人的理性视觉,即理解力就是一种抽象的虚无,就像没有肉眼,就没有什么东西能论及属世视觉,或说属世视觉就是一种抽象的虚无;其它例子也一样。
932.启22:1.“天使又指示我一道纯净生命水的河,明亮如水晶,从神和羔羊的宝座流出来”表如今在灵义上被打开和解释的启示录,主在此为那些将要在其新教会,也就是新耶路撒冷的人揭示了丰富的神性真理。“一道纯净生命水的河,明亮如水晶”表示凭其处于天堂之光的灵义而透明的丰富圣言神性真理。“河”之所以表示丰富的神性真理(409节),因为构成河的“水”表示真理(50, 685, 719节);“生命水”表示通过圣言从主而来的这些真理,如下文所述。“明亮如水晶”表示这些真理凭处于天堂之光的灵义而透明(897节)。只见这河“从神和羔羊的宝座流出来”表示它由主那里从天堂而出;因为“宝座”表示主的审判(229, 845, 865节)、治理(694, 808节)和天堂(14, 221, 222节),故在此表示由主那里从天堂而出。“神和羔羊”在此表示主的神性本身(万物皆来自祂),以及祂的神性人身,如前面频繁所述。
具体来说,“生命水的河”表示主如今在此所揭示的启示录中丰富的神性真理。这一点从本章的6, 7, 10, 14, 16-19经文明显看出来,这些章节论述了这“预言之书”,并声明写在书上的话务要遵守(22:7,9)。在通过灵义揭开其中所包含的事之前,这些话无法被遵守,因为在此之前它们无法被理解。此外,启示录是类似旧约先知书的圣言,如今在启示录已经披露了必须避开并远离的教会的邪恶与虚假,以及必须行出的教会的良善与真理,尤其涉及主和来自祂的永生的那类良善与真理。这些事虽然在先知书中被教导,但不像在福音书和启示录中那样明显;“纯净生命水的河,明亮如水晶,从神和羔羊的宝座流出来”所具体表示的那些真理就是涉及主是天地之神的神性真理,那时,这些神性真理从祂自己发出,会被那些将要在新耶路撒冷的人所接受,启示录论述了它们。这一点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
耶稣说,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约翰福音7:38)
耶稣说,人若喝我所赐他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他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水泉,直涌到永生。(约翰福音4:14)
我要将生命水白白赐给那口渴的人。(启示录21:6;22:17)
宝座中间的羔羊必牧养他们,领他们到生命水的泉源。(启示录7:17)
那日,必有活水从耶路撒冷出来;耶和华必作全地的一王;那日,耶和华必为独一无二的,祂的名也是独一无二的。(撒迦利亚书14:8,9)
在上述经文中,“活水”或“生命水”表示来自主的神性真理。
765.启18:8.“为此,在一天之内,她的灾殃要一齐来到,就是死亡,悲哀,饥荒”表因此缘故,在最后审判之时,他们所行邪恶的惩罚会报应到他们身上,这惩罚就是死亡,死亡就是地狱的生命,和因着统治被推翻而遭受的内在悲伤;悲哀就是因贫苦和悲惨取代富有导致的内在悲伤;饥荒就是丧失对一切真理的理解。之所以说“为此”,是因为“她心里说,我坐着作皇后,并不是寡妇,决不会看见悲哀”,正如前文所述(764节)。“一天之内”表示最后审判之时,也就是所谓的“审判日”。“灾殃”表示对他们在世所行邪恶的惩罚,那时,这些邪恶会报应他们。“死亡”表示地狱的生命,和因着统治被推翻而遭受的内在悲伤,也就是上面所说的痛苦(763节);对此,下文很快有所说明。“悲哀”表示因贫苦和悲惨取代富有导致的内在悲伤(764节)。“饥荒”表示丧失对一切真理的理解。天主教中那些出于自我之爱进行统治,只为自己不爱功用的人就陷入这三样灾,或惩罚。这些人内心其实是无神论者,因为他们将一切归给自己的智谋和自然界。这个族群中其他具有如此性质,但没有深入思考的人是偶像崇拜者。灾殃或惩罚,也就是所谓的“饥荒”表示丧失对一切真理的理解(参看323节)。诚然,每个人只要活在人世,都拥有理性,也就是理解真理的官能;这种官能在每个人死后仍保留。然而,那些在世时出于自我之爱和对自己聪明的骄傲而充满宗教虚假的人死后不愿理解真理;不愿仿佛就不能。出于不愿的这种不能就在所有这类人当中,并由此不断增长,以致出于为了统治而渴望虚假的快乐,他们不断吸收新确认虚假,从而在理解或认知上变成纯粹的虚假,并永远保持下去。耶利米书中有关巴比伦的这些话也表示类似的事:
你们的母巴比伦就极其抱愧,生你们的必然蒙羞;看哪,她要列在诸国之末,成为旷野,旱地,沙漠;因耶和华的忿怒,必无人居住,要全然荒凉;凡经过巴比伦的要受惊骇,又因她所遭的灾殃嗤笑。(以赛亚书50:12,13)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