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ISB1.关于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或一方进入另一方,或一方与另一方一起的运作,有三种观点和传统看法,它们都是假设。第一种被称为物质流注,第二种被称为属灵流注,第三种被称为前定和谐或预定和谐。
第一种,就是所谓的物质流注,来自感官的表象和由此而来的谬误,因为表面上看,好像影响眼睛的视觉物体流入并产生思维;同样,影响耳朵的言语流入心智,并在那里产生观念;嗅觉、味觉和触觉也一样。由于这些感觉器官首先接受从世界流入它们的印象,而心智看似根据这些器官所受到的影响而进行思考和意愿,所以古代的哲学家和经院学者便以为流注源于这些器官,并进入灵魂,从而采纳了物质流注或属世流注的假设。
第二种假设被称为属灵流注,来源于秩序及其律法,有些人也称它为偶然流注。因为灵魂是一种属灵物质,因而更纯粹,是在先和内在的;但身体是物质的,因而更粗糙,是在后和外在的;按照秩序,更纯粹的流入更粗糙的,在先的流入在后的,内在流入外在,因而属灵之物流入物质之物,而不是反过来。因此,按照秩序,进行思考的心智根据眼前的物体在眼睛上所引发的状态而流入视觉,心智也随意处理这种状态;同样,进行感知的心智照着言语在耳朵上所引发的状态而流入听觉。
第三种假设被称为前定和谐或预定和谐,来自推理官能的表象和谬误;因为心智在进行运作时与身体一起、同时随着身体行动。然而,一切运作先是连续的,然后是同步的,连续运作是流注,同步运作是和谐;例如,当心智先思考,然后说话时,或当它先意愿,然后行动时;因此,确立同步之物,却排除连续之物,这是推理官能的一个谬误。关于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除了这三种观点之外,不可能构筑出第四种观点,因为要么灵魂作用于身体,要么身体作用于灵魂,要么两者同时不断作用。
419.“透过自然界的可见事物,谁都能确认赞成神性。如当他研究关于蜜蜂的知识时:蜜蜂知道如何从花草中采集蜂蜡、吸食花蜜;知道如何建造类似小房子的蜂室,并将它们布置成一座城市的样式,还有进出的街道;它们远远地就能嗅到花草的芳香,然后从中为房子采集蜂蜡、为食物采集花蜜,并满载这些东西,径直飞回自己的蜂巢。它们就这样为自己预备食物和居所,以度过即将来临的冬天,仿佛它们早就知道并有所预见。它们还立一个女王来管理它们,通过这个女主人繁衍后代;它们在上面为她建造一种宫殿,并有侍从围着她;分娩之际,她在侍从的陪伴下,逐个蜂室产卵,这些卵被跟随她的蜂群密封起来,免得遭到空气伤害;它们便从这些卵中获得新的后代。后来,这后代到了能重复上述过程的年龄,就从家里(即蜂巢)被逐出;被逐出的蜂群首先都聚集起来,结成一团,以免彼此失去联系;然后侦察蜂四处飞行、另觅家园。约在秋季时分,无用的雄蜂就被带出来,并被剥去翅膀,防止它们飞回来消耗食物,因为它们没有为这些食物劳力。还有更多类似现象,由此可见,鉴于蜜蜂对人类有用,所以它们凭来自灵界的流注而拥有某种类似世人,确切地说,类似天上天使的管理模式。
“凡理智未被损坏者,谁看不出蜜蜂当中的这类现象不可能出于自然界?太阳,就是自然界的源头,与效仿和类似天堂的管理模式有何共同之处呢?从这些低等生物所得来的这些及类似证据,既能使一个承认并敬拜自然界的人确认赞成自然界,也能使一个承认并敬拜神性的人确认赞成神性。因为属灵人在这些现象中看见属灵的结果,而属世人则看见属世的结果,各自取决于他的性质。至于我本人,这类证据见证了属灵之物流入属世之物,或说灵界流入自然界,因而见证了来自主的神性智慧的流入。试想一下,若无神性从祂的智慧经由灵界流入你们,你们还能否分析思考什么政府形式、世间法律、道德美德或属灵真理?至于我本人,过去不能,现在也不能。因为我一直在通过感知和感受观察这种流注,现已持续了二十五年,从未间断。所以,我能凭亲身经历作此声明。”
899.“有十二个门”表那里对真理与良善的一切认知,人凭这些认知被引入新教会。“门”表示对出于圣言的真理与良善的认知,因为人凭它们被引入教会;事实上,门所在的“墙”表示圣言,如刚才所解释的(898节);在下文,经上说“十二个门是十二颗珍珠,每门是一颗珍珠”(21:21);而“珍珠”表示对真理与良善的认知(727节)。显然,人凭这些认知被引入教会,就像通过城门进入城那样。“十二”表示全部(参看348节)。在以下经文中,对真理与良善的认知也以“门”来表示:
我要以蓝宝石立定你的根基,又以红宝石造你的女墙,以红宝石造你的城门。(以赛亚书 54:11,12)
耶和华爱锡安的门,胜于爱雅各一切的住处,神的城啊,有荣耀的事乃指着你说的。(诗篇 87:2,3)
当称谢进入祂的门,当称谢祂,称颂祂的名。(诗篇100:4)
耶路撒冷啊,我们的脚站在你的门内;耶路撒冷被建造,如同连络整齐的一座城。(诗篇122:2,3)
耶路撒冷啊,你要颂赞耶和华,因为祂坚固了你的门闩,赐福给你中间的儿女。(诗篇147:12,13)
我必在锡安女子的门述说你一切的美德。(诗篇9:14)
你敞开城门,使守信的公义民族得以进入。(以赛亚书26:2)
应当扬声,使他们进入贵胄的门。(以赛亚书13:2)
那些遵行祂诫命的人有福了,能从门进城。(启示录22:14)
众城门哪,你们要抬起头来,那荣耀的王将要进来。(诗篇24:7,9)
锡安的路径悲伤,她的城门凄凉,她的祭司叹息。(耶利米哀歌1:4)
犹大悲哀,城门衰败。(耶利米书14:2)
耶和华定意拆毁锡安女子的城墙,锡安的门都陷入地内。(耶利米哀歌2:8,9)
他们在争讼的事上定人罪,为城门口责备人的设下网罗。(以赛亚书29:21)
他选择新神,然后开始攻击城门。(士师记5:8)
此外还有其它地方(如以赛亚书3:25-26; 14:31; 22:7; 24:12; 28:6; 62:10;耶利米书1:15; 15:7; 31:38, 40;弥迦书2:13;那鸿书3:13;士师记5:11)。由于“门”表示引入的真理,也就是源于圣言的认知,故城中长老坐在城门口判断;这一点明显可见于相关经文(申命记21:18-21; 22:15;耶利米哀歌5:14;阿摩司书5:12, 15;撒迦利亚书8:16)。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