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 #1

ISB1.关于灵魂与

ISB1.关于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或一方进入另一方,或一方与另一方一起的运作,有三种观点和传统看法,它们都是假设。第一种被称为物质流注,第二种被称为属灵流注,第三种被称为前定和谐或预定和谐。

第一种,就是所谓的物质流注,来自感官的表象和由此而来的谬误,因为表面上看,好像影响眼睛的视觉物体流入并产生思维;同样,影响耳朵的言语流入心智,并在那里产生观念;嗅觉、味觉和触觉也一样。由于这些感觉器官首先接受从世界流入它们的印象,而心智看似根据这些器官所受到的影响而进行思考和意愿,所以古代的哲学家和经院学者便以为流注源于这些器官,并进入灵魂,从而采纳了物质流注或属世流注的假设。

第二种假设被称为属灵流注,来源于秩序及其律法,有些人也称它为偶然流注。因为灵魂是一种属灵物质,因而更纯粹,是在先和内在的;但身体是物质的,因而更粗糙,是在后和外在的;按照秩序,更纯粹的流入更粗糙的,在先的流入在后的,内在流入外在,因而属灵之物流入物质之物,而不是反过来。因此,按照秩序,进行思考的心智根据眼前的物体在眼睛上所引发的状态而流入视觉,心智也随意处理这种状态;同样,进行感知的心智照着言语在耳朵上所引发的状态而流入听觉。

第三种假设被称为前定和谐或预定和谐,来自推理官能的表象和谬误;因为心智在进行运作时与身体一起、同时随着身体行动。然而,一切运作先是连续的,然后是同步的,连续运作是流注,同步运作是和谐;例如,当心智先思考,然后说话时,或当它先意愿,然后行动时;因此,确立同步之物,却排除连续之物,这是推理官能的一个谬误。关于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除了这三种观点之外,不可能构筑出第四种观点,因为要么灵魂作用于身体,要么身体作用于灵魂,要么两者同时不断作用。

婚姻之爱 #331

331.这三个妻子很

331.这三个妻子很恼火,因为男人们的这三个结论得到天上妻子们的肯定。她们对男人们说:“你们已经探讨了因自己的美貌而爱自己的女人是否爱自己的丈夫;现在我们反过来讨论一下,因自己的聪明而爱自己的男人是否爱自己的妻子。请专心听。”然后,她们得出第一个结论:“没有哪个妻子爱自己的丈夫是因他的外表,而是因他在工作和行为中所展示的聪明才智。因此,你们要知道,妻子将自己与男人的聪明相联结,从而与他在一起。一个男人若因自己的聪明而爱自己,就会把他的爱从妻子那里收回来归给自己,这会导致分离而不是联结。另外,爱自己的聪明就是凭自己变得智慧,这是疯狂;所以那就是爱自己的愚蠢。”对此,男人们说:“说不定妻子将自己与丈夫的性能力相联结。”妻子们闻言笑着说:“只要男人出于聪明爱自己的妻子,性能力就不缺乏。但是,如果他出于愚蠢或疯狂爱自己的妻子,性能力就缺乏。聪明在于只爱自己的妻子,这样的爱不缺乏性能力。相反,愚蠢或疯狂在于不爱自己的妻子,却爱整个异性,这样的爱才缺乏性能力。你们明白吗?”

她们的第二个结论是:“我们女人生来就是对男人聪明的爱。因此,如果男人爱自己的聪明,这聪明就无法与它居于妻子里面的真爱联结。如果丈夫的聪明不与它居于妻子里面的真爱联结,骄傲就会使聪明变为愚蠢或疯狂,并且婚姻之爱变成冷淡。哪个女人会将自己的爱情与冷淡联在一起呢?哪个男人会将他骄傲的愚蠢或疯狂与对聪明的爱联在一起呢?”“但是,”男人们说,“男人若不夸大自己的聪明,如何得到妻子的尊重呢?”“凭着爱,”妻子们回答,“因为爱会尊重。尊重不会与爱分离,但爱会与尊重分离。”

最后,她们得出的第三个结论是:“在你们男人看来,你们似乎在爱着自己的妻子。你们没有看出,其实你们在被自己的妻子爱着,然后你们反过来爱她们;你们的聪明是这爱的容器。因此,如果你们爱自己里面的聪明,这聪明就变成你们自己的爱之容器了;自我之爱容不下任何平等,所以永远不可能变成婚姻之爱。相反,只要占据上风,它依旧是淫乱的。”闻听此言,男人们沉默了。然而,他们小声说:“什么是婚姻之爱?”天上的一些丈夫听见这次讨论,从天上肯定了妻子们得出的这三个结论。


揭秘启示录 #768

768.此处有必要说

768.此处有必要说一下主对彼得所说关于“天国的钥匙”和“捆绑和释放的权柄”的真理(马太福音16:15-20)。他们声称,这权柄被赐给彼得,又赐给作为其继任者的他们,因此主将其一切权柄留给彼得,在彼得之后又留给他们,教皇作为主的代理人在地上行事。然而,从主的这几句话很明显地看出来,祂根本没有将任何权柄赐给彼得,因为主说“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马太福音16:18)。“磐石”表示主的神性真理,而作为“磐石”神性真理就是在主说这番话之前彼得所表白的。表白如下:
耶稣对门徒说,你们说我是谁,西门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永生神的儿子。(马太福音16:15,16)
这就是主建立教会于其上的真理,而那时的彼得就代表该真理。由此明显可知,主将其教会建立对祂的承认上,即承认祂是永生神的儿子,拥有天上地上所有的权柄(马太福音28:18),因而建立在祂自己身上,而不是彼得身上。在教会,众所周知,“磐石”表示主。
有一次,我在灵界与巴比伦一族谈论赐给彼得的钥匙,问他们是否相信天上地上的权柄从主转到彼得那里。由于这是他们宗教的来源,所以他们强烈坚持这一点,声称这是不容质疑的,经上说得很明显。但对于他们是否知道圣言的细节里面有一个灵义,也就是圣言在天上的意义这个问题,他们先是说不知道,但后来又说他们要调查一下。他们在调查时,被教导说,圣言的细节里面有一个灵义,这灵义不同于字义,犹如属灵之物不同于属世之物。此外,他们被教导说,圣言中的人名到了天上就不再是人名了,取而代之的是天使所理解的某种属灵之物。最后,他们被告知,天使将圣言中的“彼得”理解为教会源自良善的真理,而不是“彼得”,对与“彼得”一同提及的“磐石”的理解也一样。由此可知,彼得根本没有被赐予任何权柄,权柄只属于源自良善的真理,因为天上的一切权柄皆属于源自良善的真理,或属于藉着真理的良善。由于一切良善和真理皆源于主,丝毫不源于人,故主拥有一切权柄。一听到这些话,他们愤怒地说,他们想知道这些话里面有没有灵义。于是,天上的圣言被赐予他们,天上的圣言里面没有属世之义,只有属灵之义,因为天上的圣言适合属灵的天使。他们阅读此圣言时,清楚看到那里根本没有提及彼得,取而代之的是 “来自主源于良善的真理”。看到这一切,他们怒气冲冲地拒绝这圣言。若不及时拿走它,恐怕他们会将它撕成碎片。结果,他们尽管不愿意,还是信服唯独主拥有这权柄,而根本不是任何人,因为这是神性的权柄。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