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ISB1.关于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或一方进入另一方,或一方与另一方一起的运作,有三种观点和传统看法,它们都是假设。第一种被称为物质流注,第二种被称为属灵流注,第三种被称为前定和谐或预定和谐。
第一种,就是所谓的物质流注,来自感官的表象和由此而来的谬误,因为表面上看,好像影响眼睛的视觉物体流入并产生思维;同样,影响耳朵的言语流入心智,并在那里产生观念;嗅觉、味觉和触觉也一样。由于这些感觉器官首先接受从世界流入它们的印象,而心智看似根据这些器官所受到的影响而进行思考和意愿,所以古代的哲学家和经院学者便以为流注源于这些器官,并进入灵魂,从而采纳了物质流注或属世流注的假设。
第二种假设被称为属灵流注,来源于秩序及其律法,有些人也称它为偶然流注。因为灵魂是一种属灵物质,因而更纯粹,是在先和内在的;但身体是物质的,因而更粗糙,是在后和外在的;按照秩序,更纯粹的流入更粗糙的,在先的流入在后的,内在流入外在,因而属灵之物流入物质之物,而不是反过来。因此,按照秩序,进行思考的心智根据眼前的物体在眼睛上所引发的状态而流入视觉,心智也随意处理这种状态;同样,进行感知的心智照着言语在耳朵上所引发的状态而流入听觉。
第三种假设被称为前定和谐或预定和谐,来自推理官能的表象和谬误;因为心智在进行运作时与身体一起、同时随着身体行动。然而,一切运作先是连续的,然后是同步的,连续运作是流注,同步运作是和谐;例如,当心智先思考,然后说话时,或当它先意愿,然后行动时;因此,确立同步之物,却排除连续之物,这是推理官能的一个谬误。关于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除了这三种观点之外,不可能构筑出第四种观点,因为要么灵魂作用于身体,要么身体作用于灵魂,要么两者同时不断作用。
321.⑷凡以前与其配偶以真正的婚姻之爱共同生活的人都不愿再婚,除非出于婚姻之爱以外的原因。那些曾生活在真正婚姻之爱中的人不愿再婚的原因如下:
①他们在灵魂,因而在心智上联结。这种联结因是属灵的,故是双方灵魂和心智的一种实实在在的联结,绝无可能瓦解。我在前面各处已说明,这就是属灵联结的性质。
②他们还通过妻子接受丈夫灵魂的生殖元素,因而通过丈夫的生命被引入她的生命,以致她从少女变成妻子,另一方面通过丈夫接受妻子的婚姻之爱而在肉体上联结。妻子的婚姻之爱会调整丈夫心智的内在区域,同时调整其身体的内在和外在部位,以便能接受爱、感知智慧;这种状态将他从一个少男变成一个丈夫(关于这些变化,可参看198—199节)。
③妻子所发出的爱之气场和丈夫所发出的理解气场不断流出,这会完善他们的联结;这种气场及其愉悦氛围包围并联结他们(参看223节)。
④在婚姻中如此联结的夫妻都思想和渴望永恒,而他们的永恒幸福就基于这种观念(参看216节)。
⑤这两个因素使得他们不再是两个人,而是一个人,也就是成为一体了。
⑥这样的一体不会因一方的死亡被打破,这在灵的视觉面前是显而易见的。
⑦对此,我再补充一个新观点:这二者不会因一方死亡而分开,因为亡者的灵与未亡者的灵不断生活在一起,直到另一方死亡。那时,他们会再度相逢,重新联结,比之前更温柔地爱着彼此,因为此时他们在灵界。
由此产生以下无可争辩的结果:那些以真正的婚姻之爱共同生活的人不愿再婚。如果配偶死后,他们订立了某种类似婚姻的契约,也是出于婚姻之爱以外的原因;这些原因都是外在的,如:家里有年幼的孩子需要照料;家大业大,有男仆女佣;因在外忙于事业,无瑕顾及家中事务;需要相互协助和服务,以及其它原因。
239.?“宝座中间和宝座周围有四个活物”表主的圣言从初至终,及其守护。“四个活物”表示圣言,我知道这一定让人感到奇怪。然而,从下文可以看出,这的确是它们的含义。这些“活物”和以西结书所提到的“基路伯”是一样的,它们在以西结书第1章也被称作“活物”,而在第10章却被称为“基路伯”,并且如此处那样被称为狮子、牛犊、人和鹰。在希伯来语,它们被称为“chajoth”,这个词的确表示活物,不过是从“chaja”衍生来的,“chaja”是指生命,亚当之妻也因此被称为“chaja”(夏娃)(创世记3:20)。在以西结书,单数的“活物”也被称为(chaja),所以这些活物也可称作“生命之物”。以活物来描述圣言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因为主自己在圣言多处被称为“狮子”,经常被称作“羔羊”,那些通过主处于仁爱之人则被称作“绵羊”;在下文,对圣言的理解被称为“马”。这些“活物”或“基路伯”表示圣言,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明显可知,即:它们被看到在“宝座中间和宝座周围”,在宝座中间的是主,主就是圣言,所以它们不可能在别处被看到。它们也在宝座周围,这是因为它们在天使天堂,圣言也在天堂。
“基路伯”表示圣言及其守护,这一点在《新耶路撒冷教义之圣经篇》(97节)一书已作说明,其中有以下这些话:圣言的字义对隐藏其中的纯正真理来说,可充当守卫;守护就在于此:字义能被四处转动,也就是说,能照着各人的领悟而被解释,而其内在不会受到伤害或侵犯。因为不同的人对字义的不同理解不会造成伤害;但当内在的神性真理被败坏时,就会造成伤害,因为圣言会因此遭到侵犯。为防止这一点,字义起到守护的作用,对那些处于源自宗教信仰的虚假,然而尚未确认它们之人而言,起到守护作用,因为圣言不会通过这些人而受到侵犯。 这种守护由“基路伯”来表示,并且在圣言中也由它们来描述。亚当及其妻被赶出伊甸园之后,入口处所安设的基路伯就表示这种守护。对此,我们读到:
当耶和华神把那人赶出去后,祂便从东到伊甸园安设基路伯和四面转动的剑的火焰,要把守生命树的道路。(创世记3:23-24)
“基路伯”表示一种守护;“生命树的道路”表示准许进到主那里,这种准许通过圣言被赐予人;“四面转动的剑的火焰”表示神性真理的终层,这终层犹如圣言的字义,可以四面转动。
会幕中约柜上面施恩座两头上由金子锤出的基路伯(出埃及记25:18-21)所表相同。由于这种守护由“基路伯”来表示,所以:
耶和华从二基路伯中间与摩西说话。(出埃及记25:22; 30:6;民数记7:89)
会幕的帘子和幔子上的基路伯(出埃及记26:31)并非表示别的,因为会幕的帘子和幔子代表天堂和教会的终层,因而也代表圣言的终层。耶路撒冷殿中间的基路伯(列王纪上6:23-28),那殿的墙和门上所雕刻的基路伯(列王纪上6:29, 32, 35),以及新殿中的基路伯(以西结书41:18-20)也并非表示别的。
由于“基路伯”表示一种守护,免得主、天堂和诸如从内存在于圣言中的神性真理被直接靠近,而是间接通过终层被靠近,所以经上论到推罗王说:
你无所不备,智慧充足,全然美丽。你曾在伊甸园中,佩戴各样宝石;你是那遮掩的基路伯;遮掩的基路伯啊,我必将你从火石中除灭。(以西结书28:12-14,16)
“推罗”表示教会对真理与良善的认知,因此“推罗王”表示这些认知所出和所在的圣言。显然,“推罗王”在此表示圣言的终层,也就是其字义,“基路伯”表示一种守护,因为经上说“你无所不备,佩戴各样宝石”、“你是那遮掩的基路伯”;此处所提到的“宝石”表示圣言字义的真理(231节)。
由于“基路伯”表示作为守护的神性真理的终层,故经上在诗篇中说:
以色列的牧者,坐在二基路伯上的啊,求你发出光来。(诗篇80:1)
耶和华坐在基路伯上。(诗篇99:1)
耶和华使天下垂,亲自降临,骑着基路伯。(诗篇18:9-10)
“骑着基路伯”、“坐在基路伯上”和“乘坐基路伯”表示在圣言的终层意义上。圣言的神性真理及其性质在以西结书(1, 9, 10章)以基路伯来描述,但没有人知道描述它们的各个细节表示什么,除非灵义向他打开,因此我会根据透露给我的灵义,概述性地解释以西结书第一章所记载有关四活物或基路伯的事物的含义,这些事物如下:
描述了圣言的神性外在气场。(以西结书1:4)
它由一个人来代表。(以西结书1:5)
圣言与属灵、属天之物的结合。(以西结书1:6)
圣言的属世层及其性质。(以西结书1:7)
圣言的属灵、属天之义与属世之义的结合及其性质。(以西结书1:8-9)
良善与真理的神性之爱,无论属天、属灵还是其中属世的,也无论是联合的还是分别的。(以西结书1:10-11)
它们关注一个目的。(以西结书1:12)
出于主之神性良善与神性真理的圣言的气场,圣言凭该气场而存活。(以西结书1:13-14)
在圣言中并来自圣言的良善与真理的教义。(以西结书1:15-21)
在圣言之上和之中的主之神性。(以西结书1:22-23)
出于圣言的主之神性。(以西结书1:24-25)
主在诸天堂之上。(以西结书1:26)
神性之爱和神性智慧是主的。(以西结书1:27-28)
这些是概述。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