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ISB1.关于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或一方进入另一方,或一方与另一方一起的运作,有三种观点和传统看法,它们都是假设。第一种被称为物质流注,第二种被称为属灵流注,第三种被称为前定和谐或预定和谐。
第一种,就是所谓的物质流注,来自感官的表象和由此而来的谬误,因为表面上看,好像影响眼睛的视觉物体流入并产生思维;同样,影响耳朵的言语流入心智,并在那里产生观念;嗅觉、味觉和触觉也一样。由于这些感觉器官首先接受从世界流入它们的印象,而心智看似根据这些器官所受到的影响而进行思考和意愿,所以古代的哲学家和经院学者便以为流注源于这些器官,并进入灵魂,从而采纳了物质流注或属世流注的假设。
第二种假设被称为属灵流注,来源于秩序及其律法,有些人也称它为偶然流注。因为灵魂是一种属灵物质,因而更纯粹,是在先和内在的;但身体是物质的,因而更粗糙,是在后和外在的;按照秩序,更纯粹的流入更粗糙的,在先的流入在后的,内在流入外在,因而属灵之物流入物质之物,而不是反过来。因此,按照秩序,进行思考的心智根据眼前的物体在眼睛上所引发的状态而流入视觉,心智也随意处理这种状态;同样,进行感知的心智照着言语在耳朵上所引发的状态而流入听觉。
第三种假设被称为前定和谐或预定和谐,来自推理官能的表象和谬误;因为心智在进行运作时与身体一起、同时随着身体行动。然而,一切运作先是连续的,然后是同步的,连续运作是流注,同步运作是和谐;例如,当心智先思考,然后说话时,或当它先意愿,然后行动时;因此,确立同步之物,却排除连续之物,这是推理官能的一个谬误。关于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除了这三种观点之外,不可能构筑出第四种观点,因为要么灵魂作用于身体,要么身体作用于灵魂,要么两者同时不断作用。
26.我再次郑重声明,这些事、这些话都是真的,和我讲述的一样。头几件事发生在灵人界,灵人界在天堂和地狱之间。后来的几件事发生在手拿号筒、充当向导的天使所属的天堂社群。若非主乐意开启某个人的灵眼,向他展示这些事,并教导他,基督教界有谁会知道天堂及其快乐和幸福(这些知识也是救赎的知识)呢?这类事发生在灵界的佐证,从使徒约翰的所见所闻(如启示录描述的那样)清楚可知。如,他描述了以下见闻:
人子在七个灯台中间。(启示录1:12,13)
天堂的帐幕、圣殿、约柜和祭坛。(启示录15:5,8;11:19;6:9;8:3;9:13)
封有七印的书卷,书卷打开,有马匹从里面出来。(启示录5:1;6:1,2,4,5,8)
四个活物围着宝座。(启示录4:6)
每个支派选出一万二千。(启示录7:4-8)
蝗虫从深渊出来。(启示录9:3, 7)
龙及它与米迦勒的争战。(启示录12:7)
妇人生了一个孩子,由于龙而逃到旷野。(启示录12:1, 2, 5, 6)
两个兽,一个从海中上来,一个从地中上来。(启示录13:1, 11)
一个女人骑在朱红色的兽上。(启示录17:3)
龙被扔在硫磺的火湖里。(启示录20:3, 10)
白马及大筵席。(启示录19:11, 17)
一个新天新地,圣城耶路撒冷降临,以及对它的城门、城墙、地基的描述。(启示录21:1, 2, 12, 14, 17-20)
一道生命水的河,每月都结果子的生命树。(启示录22:1, 2)
除此之外的很多其它事,全都是约翰在灵里看到的,有些发生在灵界,有些发生在天堂。此外,还有主复活后使徒和后来彼得看到的事,以及保罗的所见所闻。另外,一些先知也见过异象。如,以西结看到:
四个活物,就是基路伯。(以西结书1章,10章)
新圣殿和新地,天使在仗量它们。(以西结书40-48章)
他被带到耶路撒冷,在那里看到可憎的事,被带进迦勒底地,到被掳的人那里。(以西结书8章,11章)
撒迦利亚书也有类似经历,他看到:
一人骑马站在洼地番石榴树中间。(撒迦利亚书1:8)
四角,然后一人手拿准绳。(撒迦利亚书1:18;2:1)
一个灯台,两棵橄榄树。(撒迦利亚书4:1)
一飞行的书卷,一个量器。(撒迦利亚书5:1,6)
四驾马车从两座山中间出来,以及它们的马匹。(撒迦利亚书6:1)
但以理书同样看到:
四兽从海中上来。(但以理书7:1)
公山羊和公绵羊之间的战斗。(但以理书8:1)
他与天使加百列谈了很长时间。(但以理书9章)
少年人以利沙看见火车火马围绕他;当他的眼目开了后,就看见这些事物。(列王纪下6:17)
由上述和其它经文清楚可知,主降世前后,很多人看到过发生在灵界的事。当一个教会即将建立,新耶路撒冷由主那里从天而降时,同样的事发生在今天又有什么奇怪呢?
799.“你的客商原来是地上的大人物”表天主教的教阶中级别高者是这样:他们利用在修会教规上留给他们的各种特权作交易并谋利。“大人物”表示他们的教阶中级别高者,也就是所谓的红衣主教、大主教和主教;他们之所以被称为“客商”,是因为他们将教会的神圣事物当作货物一样来谋利(771,783节);在此表示那些利用在修会教规上留给他们的各种特权作交易并谋利的人。从前文明显可知为何会这么说,因为这是前文的一个结果。在前文,经上说“弹竖琴者,作乐者,吹笛者,吹号者的声音,在巴比伦中间决不能再听见。各行手艺人在你中间决不能再遇见。推磨的声音在那里决不能再听见”;“灯光在那里决不能再照耀。新郎和新妇的声音,决不能再听见”;以此表示巴比伦中没有对属灵真理的任何情感,也没有对属灵真理的理解,因而没有属灵真理的思维;又没有对属灵真理的寻求和探究,没有启示和对它的洞察,因而没有构成教会的良善与真理的结合(参看792-794,796,797节)。他们之所以没有这些,是因为教阶中级别高者也作交易并谋利,从而给级别低者树了榜样。这就是为何经上说“你的客商原来是地上的大人物”。
或许有人会问:“能称得上交易的特权都有哪些?”它们并非每年的收入和薪俸,而是来自那把钥匙的权柄的豁免权;这些豁免权有:赦罪,哪怕滔天之罪,由此免受世间刑罚;向教皇求情,以获得权柄在禁婚亲的范围内结婚,在未禁婚亲的范围内离婚;无需求情,通过默许来做这种事;授予他们管辖范围内的特权;按立圣职,坚振礼;无论总体还是个别,来自修道院的报酬;从本应属于他人的其它源头中侵吞收入;以及许多其它手段。这些,而不是他们的年收入(如果他们以此为满足的话)导致他们没有思想、探究和洞察属灵真理的情感,也没有真理与良善的结合,因为它们是不义玛门(即财利)的所得,不义之人不断贪恋属世的财富,厌恶属灵的财富,也就是出于圣言的神性真理。
由此明显可知,“你的客商原来是地上的大人物”表示他们的教阶中级别高者是这样:他们利用在修会教规上留给他们的各种特权作交易并谋利。此处有必要进一步说一说“钥匙权柄”对罪行,甚至大罪的豁免权,他们利用豁免权不仅使罪人摆脱永恒的惩罚,甚至还逃脱世间的惩罚;即便没有释放他们,他们仍通过庇护进行保护。谁看不出,这种权柄并不属于宗教裁判权,而是属于民事管辖权?他们的权柄延伸到一切世俗之事上,摧毁了公共治安;而且,他们因仍留给他们的这种权柄而具有将他们以前对君王所建立的一切法庭,因而对法官,甚至最高法官的专制统治带回来的能力;若不是担心他们退出教会,他们真的会做出这些事来。这就是但以理书中这句话的意思:
从海中上来的第四兽必想改变节期和律法。(但以理书7:25)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