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ISB1.关于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或一方进入另一方,或一方与另一方一起的运作,有三种观点和传统看法,它们都是假设。第一种被称为物质流注,第二种被称为属灵流注,第三种被称为前定和谐或预定和谐。
第一种,就是所谓的物质流注,来自感官的表象和由此而来的谬误,因为表面上看,好像影响眼睛的视觉物体流入并产生思维;同样,影响耳朵的言语流入心智,并在那里产生观念;嗅觉、味觉和触觉也一样。由于这些感觉器官首先接受从世界流入它们的印象,而心智看似根据这些器官所受到的影响而进行思考和意愿,所以古代的哲学家和经院学者便以为流注源于这些器官,并进入灵魂,从而采纳了物质流注或属世流注的假设。
第二种假设被称为属灵流注,来源于秩序及其律法,有些人也称它为偶然流注。因为灵魂是一种属灵物质,因而更纯粹,是在先和内在的;但身体是物质的,因而更粗糙,是在后和外在的;按照秩序,更纯粹的流入更粗糙的,在先的流入在后的,内在流入外在,因而属灵之物流入物质之物,而不是反过来。因此,按照秩序,进行思考的心智根据眼前的物体在眼睛上所引发的状态而流入视觉,心智也随意处理这种状态;同样,进行感知的心智照着言语在耳朵上所引发的状态而流入听觉。
第三种假设被称为前定和谐或预定和谐,来自推理官能的表象和谬误;因为心智在进行运作时与身体一起、同时随着身体行动。然而,一切运作先是连续的,然后是同步的,连续运作是流注,同步运作是和谐;例如,当心智先思考,然后说话时,或当它先意愿,然后行动时;因此,确立同步之物,却排除连续之物,这是推理官能的一个谬误。关于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除了这三种观点之外,不可能构筑出第四种观点,因为要么灵魂作用于身体,要么身体作用于灵魂,要么两者同时不断作用。
878.“海也不再有了”表由最初建立教会以来的基督徒所组成的天堂外在同样被驱散,不过这要等到那些写在主生命册上的人从那里被接出去,并得救之后。“海”表示天堂和教会的外在,对教会之事的思维属世、极少属灵的简单人就处于这外在。这些人所在的天堂被称为外在的(参看238, 398末尾, 403, 404, 466, 470, 659, 661节)。此处“海”表示由最初建立教会以来的基督徒所组成的天堂外在。但主还没有完全形成由基督徒所组成的天堂内在,直到最后审判前的某个时间点,以及最后审判之后,这一点从相关章节(14-15章,以及20:4-5)的解读明显可知。天堂的内在之所以没有很快形成,是因为龙及其两个兽在灵人界占据统治地位,并且欲火中烧、极尽所能地迷惑每个人,因此将简单人过早地聚集到任何天堂都是非常危险的。善者与龙们的分离,以及龙们被诅咒,最后被扔进地狱在多处有所论述,最后在19:20和20:10被论述;之后经上说“海交出其中的死人(20:13),以此表示被召集起来受审判的教会外在和属世之人(参看869节),和当时那些写在主生命册上的人的分离和得救,对此,可参看这一节。
这就是此处所指的“海”。在论述新基督天堂时,别处也提及海,经上说它延伸到“有火搀杂的玻璃海”(15:2)。这“海”也表示由基督徒所组成的天堂的外在(659-661节)。由此明显可知,“海也不再有了”表示由最初建立教会以来的基督徒所组成的天堂外在同样被驱散,不过这要等到那些写在主生命册上的人从那里被接出去,并得救之后。关于由最初建立教会以来的基督徒所组成的天堂外在,我蒙恩得以知道许多事,但在此没有时间宣布;仅说明,在最后审判之日过去的先前的天,被允许存在,是为了那些身处外在天堂或海之人,因为他们凭外在途径,而非内在被结合,关于该主题的相关内容,可参看前文(398节)。教会的外在人所在的天堂之所以被称为“海”,是因为他们在灵界的所居之地从远处看,就像在海中;事实上,属天天使,也就是最高层天堂的天使仿佛住在以太层;属灵天使,也就是中间天堂的天使,仿佛住在空气层;而属世天使,也就是最低层天堂的天使,仿佛住在水气层,从远处看,就像海,如前所述。这就是为何在圣言的其它许多地方,天堂的外在也由“海”来表示。
796.启18:23.“灯光在你中间决不能再照耀”表那些因教义和照之的生活陷入天主教的人没有来自主的任何启示,因而没有对属灵真理的洞察。“灯光”表示来自主的启示,因而对属灵真理的接受;“光”是指天堂之光,天使,以及世人的理解或认知就在天堂之光中;这光本质上是神性智慧;因为它从显为灵界太阳的主发出,这光实质上是神性智慧的神性之爱;从这太阳所发出的光无非是神性智慧,所发出的热无非是神性之爱。事实的确如此,这一点在《圣爱与圣智》(83-172节)一书得到论证。由于这光来自主,而主凭这光并在这光中全在,所以一切启示、因而对属灵真理的洞察皆通过这光实现,那些属灵地热爱神性真理,也就是因为它们是真理,因而是神性而热爱真理的人就拥有对属灵真理的洞察。显然,这就是对主的爱;事实上,主在这光中全在,因为神性之爱和神性智慧不在空间内,而在它们被接受之处,并取决于接受程度。
那些陷入天主教的人没有任何启示,因而没有对神性真理的洞察;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明显可知:他们不爱任何属灵之光;因为属灵之光的源头来自主,如前所述;除了那些与主结合的人外,没有人认可这光,也不接受它;与主结合唯独通过对祂的承认和敬拜,同时通过遵行其圣言诫命的生活才能实现。承认和敬拜主,并阅读圣言,会引起主的临在;不过,这二者连同遵行其诫命的生活则实现与主的结合。而在巴比伦,情况刚好相反;主在那里得到承认,却没有权柄;圣言得到承认,却没有人阅读它。那里敬拜的是教皇,而不是主,承认的是教皇诏书,而不是圣言,他们照着教皇诏书,而不是圣言的诫命生活。这些教皇诏书以教皇及其神父对天堂和世界的统治为目的,而圣言的诫命以主对天堂和世界的统治为目的;这两个目的就像地狱与天堂那样彼此截然对立。提及这些事,是叫人们知道,那些因教义和照之的生活陷入天主教的人完全没有灯光,也就是没有启示,因而没有对属灵真理的洞察。
主就是光,一切启示和对属灵真理的洞察皆由此而来;这一点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
祂是真光,照亮一切来到在世上的人。(约翰福音1:4-12)
这论及主。
这就是审判,光来到世间;行真理的必来就光。(约翰福音3:19,21)
耶稣说,光在你们中间还有不多的时候,应当趁着有光行走,免得黑暗临到你们;你们应当趁着有光,信从这光,使你们成为光明之子。(约翰福音12:35-36)
耶稣说,我到世上来,乃是光,叫凡信我的,不住在黑暗里。(约翰福音 12:46)
耶稣说,我是世上的光。(约翰福音9:5)
西缅说,我的眼睛已经看见你的救恩,是照亮各族的光。(路加福音2:30-32)
那坐在黑暗里的百姓看见了大光;坐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发现照着他们。(马太福音 4:16;以赛亚书9:2)
我已经使你作各族的光,叫你施行我的救恩,直到地极。(以赛亚书49:6)
新耶路撒冷城不用日月光照,因有神的荣耀光照,又有羔羊为城的灯。(启示录 21:23; 22:5)
从这些经文明显可知,主就是那光,一切启示和对属灵真理的洞察皆来自这光;主既是光,魔鬼就是黑暗;魔鬼就是对统治主的一切神性事物,因而统治主自己之爱;并且统治权越给予它,它就越将主的神圣神性事物变暗、熄灭、点燃并烧尽。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