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ISB1.关于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或一方进入另一方,或一方与另一方一起的运作,有三种观点和传统看法,它们都是假设。第一种被称为物质流注,第二种被称为属灵流注,第三种被称为前定和谐或预定和谐。
第一种,就是所谓的物质流注,来自感官的表象和由此而来的谬误,因为表面上看,好像影响眼睛的视觉物体流入并产生思维;同样,影响耳朵的言语流入心智,并在那里产生观念;嗅觉、味觉和触觉也一样。由于这些感觉器官首先接受从世界流入它们的印象,而心智看似根据这些器官所受到的影响而进行思考和意愿,所以古代的哲学家和经院学者便以为流注源于这些器官,并进入灵魂,从而采纳了物质流注或属世流注的假设。
第二种假设被称为属灵流注,来源于秩序及其律法,有些人也称它为偶然流注。因为灵魂是一种属灵物质,因而更纯粹,是在先和内在的;但身体是物质的,因而更粗糙,是在后和外在的;按照秩序,更纯粹的流入更粗糙的,在先的流入在后的,内在流入外在,因而属灵之物流入物质之物,而不是反过来。因此,按照秩序,进行思考的心智根据眼前的物体在眼睛上所引发的状态而流入视觉,心智也随意处理这种状态;同样,进行感知的心智照着言语在耳朵上所引发的状态而流入听觉。
第三种假设被称为前定和谐或预定和谐,来自推理官能的表象和谬误;因为心智在进行运作时与身体一起、同时随着身体行动。然而,一切运作先是连续的,然后是同步的,连续运作是流注,同步运作是和谐;例如,当心智先思考,然后说话时,或当它先意愿,然后行动时;因此,确立同步之物,却排除连续之物,这是推理官能的一个谬误。关于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除了这三种观点之外,不可能构筑出第四种观点,因为要么灵魂作用于身体,要么身体作用于灵魂,要么两者同时不断作用。
SS26.(e)从今以后,圣言的灵义只赐给那些专注于来自主的纯正真理之人。这是因为,若不靠着主,并专注于来自祂的纯正真理,没有人能看见灵义。因为圣言的灵义唯独论述主及其国度,并且是吸引祂在天上的天使的那层意义,其实就是祂在天上的神性真理。世人若拥有对应的知识,并试图以自己的聪明利用这种知识来探究圣言的灵义,就会向它施暴。因为他们可能用自己所熟悉的某种对应来扭曲灵义,甚至强迫它支持虚假,这将是向神性真理和天堂施暴。因此,如果有人打算凭自己,而不是靠着主打开灵义,天堂就会向他关闭;一旦天堂关闭,这个人要么什么也看不见,要么丧失属灵的理智,在灵性上变得疯狂。
另一个原因是,主通过圣言教导每个人,并且利用这个人已经掌握的真理来教导,而不是直接灌输新真理。这意味着,如果人不专注于神性真理,或他所掌握的少数真理被虚假缠住,那么他可能会利用这少数真理来扭曲真理。众所周知,每个异端分子在利用圣言字义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因此,为防止有人进入圣言的灵义,或扭曲属于灵义的纯正真理,主派驻了守卫;在圣言中,这些守卫由天使基路伯来表示。
派驻这些守卫以下列方式呈现给我:我被允许看到一些大钱袋,它们看似麻袋,里面装了大量银钱。钱袋打开了,似乎任何人都能取出里面的银钱,甚至偷走。然而,有两位身为守卫的天使坐在这些钱袋旁边。放钱袋的地方,看似马厩里的一个马槽。在隔壁的房间,只见一些谦逊的少女和一位贞洁的妻子在一起;这个房间附近站着两个小孩子。我被告知,不要以孩子的方式,而要智慧地与他们玩耍。之后有一个妓女,以及一匹躺着的死马出现了。
看到这一切,我被告知,它们代表圣言的字义,其中包含灵义。装满银钱的大钱袋表示关于真理的知识的充足或大量供应。钱袋被打开,但由天使守卫,表示谁都可以从圣言获得真理的知识,但要当心有人歪曲灵义,因为灵义里面只有真理。放钱袋的马厩里的马槽,表示属灵教导,这种教导是为了理解力。马槽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含义,是因为从马槽喂养的马表示理解力。
出现在隔壁房间里的谦逊少女表示对真理的情感,贞洁的妻子表示良善与真理的结合。小孩子表示里面的智慧之纯真。他们是来自第三层天堂的天使,看上去都像小孩子。妓女和死马一起表示如今许多人对圣言的歪曲,这种歪曲导致对真理的一切理解的灭亡。妓女表示歪曲,死马表示完全缺乏对真理的理解。
SS18.(c)这灵义使得圣言成为神启,并在每句话上都是神圣的。在教会,人们都说,圣言是神圣的,因为圣言是耶和华神说的。然而,由于单从文字看不出它的神圣,所以那些因此开始怀疑它的神圣之人后来阅读圣言时,便因它里面的许多事物而确认他们的怀疑,因为那时他们想,这能是神圣吗?这能是神性吗?因此,为防止这种想法波及越来越多的人,然后占了上风,从而摧毁主与圣言所在的教会的结合,如今主乐意揭开灵义,好叫人们知道这种神圣在圣言中藏于何处。
举例说明这一点。圣言有时论述埃及,有时论述亚述,有时论述以东、摩押、亚扪人、推罗和西顿,以及歌革。人若不知道这些名字表示天堂和教会的事物,就会误以为圣言大量论述各民族和人民,很少论述天堂和教会;因而大量论述地上的事,很少论述天上的事。然而,他若知道这些民族和人民,或它们的名字表示什么,就能从错误中走出来,并进入真理。
同样,当看见圣言频繁提到园子、树林和森林,其中的树,如橄榄树、葡萄树、香柏树、杨树、橡树;还频繁提到羔羊、绵羊、山羊、牛犊、公牛;同样提到大山、小山、山谷,其中的源泉、河流和水,等等时,一个对圣言灵义一无所知的人必以为它们仅仅是指这些东西。因为他不知道,园子、树林和森林表示智慧、聪明和知识;橄榄树、葡萄树、香柏树、杨树、橡树表示教会的属天、属灵、理性、属世和感官的良善和真理;羔羊、绵羊、山羊、牛犊、公牛表示纯真、仁爱和属世情感;大山、小山、山谷表示教会的高级、低级和最低级的事物;埃及表示记忆知识,亚述表示推理,以东表示属世之物,摩押表示对良善的败坏,亚扪人表示对真理的败坏,推罗和西顿表示真理和良善的知识,歌革表示没有内在的外在敬拜。一旦知道这些事物,人就能想到,圣言唯独论述天上的事物,地上的这些事物只是包含天上事物的容器。再从圣言中举一例来说明这一点。我们在诗篇中读到:
耶和华的嗓音在众水之上;荣耀的神打雷;耶和华在大水之上。耶和华的嗓音震破香柏树;耶和华震碎黎巴嫩的香柏树。祂使之跳跃如牛犊,使黎巴嫩和西连跳跃如野牛犊。耶和华的嗓音像火焰劈下。耶和华的嗓音使旷野震动;使加低斯的旷野震动。耶和华的嗓音使母鹿生产,使树林脱落净光;凡在祂殿中的,都说,荣耀!(诗篇29:3-9)
凡没有意识到此处的一切细节,包括一字一句都是神圣和神性的人,若是一个纯属世人,会对自己说:“这一切都是什么呀?耶和华竟然坐在众水之上,祂的嗓音震破香柏树,使它们跳跃如牛犊,使黎巴嫩跳跃如野牛犊,使母鹿生产等等。”因为他不知道这些事物在灵义上描述的是神性真理,或圣言的能力。
就灵义而言,在此被称为“打雷”的“耶和华的嗓音”表示在其能力中的神性真理或圣言。耶和华所坐的“大水”表示圣言的真理;祂所“震破”和“震碎”的“香柏树”和“黎巴嫩”表示人类推理或理性所产生的扭曲或虚假;“牛犊”和“野牛犊”表示属世和感官人所产生的扭曲或虚假;“火焰”表示对虚假的情感;“旷野”和“加低斯的旷野”表示没有任何真理和良善的教会;耶和华的嗓音使之生产的“母鹿”表示处于属世良善的各民族;脱落净光的“树林”表示圣言向他们打开的知识或认知。因此,接下来经上说“凡在祂殿中的,都说,荣耀”,这句话表示圣言的一切细节里面都有神性真理。“殿”因表示主,故也表示圣言,还表示天堂和教会;“荣耀”表示神性真理。由此可见,这段经文中的一字一句,无不在描述圣言对抗属世人中的各种虚假的神性能力,以及在改造各民族中的神性能力。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