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白马 #8

四、只有通过取自圣言

四、只有通过取自圣言的教义才能理解圣言

WH8.教会的教义必须取自圣言(3464, 5402, 5432, 10763, 10765节)。没有教义,圣言是无法理解的(9025, 9409, 9424, 9430, 10324, 10431, 10582节)。真正的教义对那些阅读圣言的人来说,是一盏灯(10400节)。纯正的教义必须来自那些被主光照的人(2510, 2516, 2519, 9424, 10105节)。圣言能通过被光照的人所构建的教义而被理解(10324节)。处于光照状态的人从圣言为自己构建教义(9382, 10659节)。那些根据教会的教义教导和学习的人和那些根据圣言的字义教导和学习的人,两者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9025节)。那些没有教义,只专注于圣言字义的人不会获得对神性真理的任何理解(9409—9410, 10582节)。他们会犯很多错误(10431节)。

当那些处于为了真理而对真理的情感之人到了成年,能以自己的理解力来明白事物时,他们就不会简单地停留在他们教会的教义中,而是根据圣言来查看它们是不是真的(5402, 5432, 6047节)。否则,每个人相信真理的依据,仅仅是因为别人就是这么说的,或在他出生的本土就是这样,无论这个人生来是犹太人还是希腊人(6047节)。尽管如此,已经成为信仰问题的原则,在未经深思熟虑之前,不可轻易抹除(9039节)。

教会的真正教义是仁与信的教义(2417, 4766, 10763—10764节)。信之教义并不构成教会,构成教会的乃是信之生活,也就是仁爱( 809, 1798—1799, 1834, 4468, 4672, 4766, 5826, 6637节)。除非人照教义生活,否则教义什么都不是;谁都能看出,教义是为生活而存在的,而不仅仅是为了记忆和由此而来的思维(1515, 2049, 2116节)。当今教会有信之教义,没有仁之教义;仁之教义已经退化为一种学问,被称为“道德神学”(2417节)。如果人们是基于他们的生活,因而基于他们的仁爱而被视为教会成员,那么教会将合而为一(1285, 1316, 2982, 3267, 3445, 3451—3452节)。仁之教义远远胜过与仁分离的信之教义(4844节)。对仁爱一无所知,对天堂就一无所知(4783节)。只持守信之教义,不持守仁之教义,就会陷入错误;关于这些错误,可参看(2383, 2417, 3146, 3325, 3412—3413, 3416, 3773, 4672, 4730, 4783, 4925, 5351, 7623–7627, 7752–7762, 7790, 8094, 8313, 8530, 8765, 9186, 9224, 10555节)。

那些只专注于信之教义,不专注于信之生活,也就是仁爱的人,在过去被称为未受割礼的或非利士人3412—3413, 3463, 8093, 8313, 9340节)。古人有爱主、爱邻的教义,信之教义附属于它(2417, 3419, 4844, 4955节)。

被光照的人所构建的教义,以后能被理性和知识确证,因而更充分地被理解和强化(2553, 2719, 3052, 3310, 6047节)。关于这个主题的详情,可参看《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一书(51节)。那些处于与仁分离之信的人只是相信教会的教义,没有任何理性思考(3394节)。

不盲目地确认信条,而是在确认之前先看看它是不是真的,这是智慧人的标志;那些享有光照的人就是这种情况(1017, 4741, 7012, 7680, 7950节)。确认之光是属世之光,不是属灵之光,这光甚至可能在恶人中间(8780节)。一切事物,哪怕虚假的东西,也能被确认,以至于看似真理(2477, 5033, 6865, 8521节)。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 #48

48.关于属世之物和

48.关于属世之物和属灵之物。如今世人几乎将一切都归于自然,几乎不归于神性,这是何等荒谬(3483节)。为何情况是这样(5116节)。而事实上,自然界中的每一个事物不仅从神性并通过灵界存在,还从神性并通过灵界持续存在(775, 8211节)。属天和属灵的神性事物终止于自然界,或说在自然界中获得自己最外在的边界(4240, 4939节)。自然界是它们立于其上的基础(4240, 5651, 6275, 6284, 6299, 9216节)。属天、属灵和属世之物按次序互相跟随,彼此接替,并伴随着神性事物,因为它们来自神性(880, 4938—4939, 9992, 10005, 10017, 10068节)。属天事物是头,属灵事物是身体,属世事物是脚(4938—4939节)。它们也以类似它们互相跟随,彼此接替的次序而流入(4938—4939节)。最内层或第三层天堂的良善被称为属天的,中间或第二层天堂的良善被称为属灵的,最外层或第一层天堂的良善被称为属灵-属世的,由此可知何谓属天、属灵和属世(4279, 4286, 4938—4939, 9992, 10005, 10017, 10068节);也可参看《天堂与地狱》一书(20-28, 29-40节)。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通过灵界来自神性(5013节)。因此,属灵事物在一切属世事物里面,正如有效原因在结果里面(3562, 5711节);或如同努力在动作里面(5173节),如同内在在外在里面(3562, 5326, 5711节)。由于原因是结果里面的基本要素,如同努力在动作里面,内在在外在里面;由此可知,属灵之物实际上,因而神性实际上就是属世之物里面的基本要素,而神性是一切事物的源头(2987-3002, 9701-9709节)。属灵事物在属世事物中显现,这些显现是代表和对应(1632, 2987-3002节)。因此,整个自然界是代表灵界,也就是天堂的一个舞台(2758, 2999—3000, 4939, 8848, 9280节)。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照着目的按秩序和系列排列的(4104节)。这目的来自灵界,也就是天堂,因为目的,也就是功用在那里掌权(454, 696, 1103, 3645, 4054, 7038节)。人是以这种方式被造的:按秩序降至自然界的神性事物可在他里面被感知到(3702节)。

人若处于神性秩序,就必有一个内在和一个外在;他的内在被称为属灵层或属灵人,他的外在被称为属世层或属世人(978, 1015, 4459, 6309, 9701-9709节)。属灵人处于天堂之光,属世人处于尘世之光(5965节)。属世人从自己什么都不明白,只能从属灵人明白(5286节)。属世层就像内层能在其中看见自己的一张脸,人就是这样思考的(5165节)。属灵人只要到达属世人的感官知觉,就在属世人里面,因而以一种属世的方式思考(3679, 5165, 6284, 6299节)。属世层是属灵之物终止于其中的一个层面,或说属灵之物在这个层面上拥有自己最外在的边界(5651, 6275, 6284, 6299, 9216节)。属灵人看不见属世人中的任何东西,除非属世人对应于属灵人(3493, 3620, 3623节)。属灵人或内在人能看见属世人或外在人中正在发生的事,但反过来不行,因为属灵之物流入属世之物,而不是属世之物流入属灵之物(3219, 4667, 5119, 5259, 5427—5428, 5477, 6322, 9110节)。基于自己那被称为尘世之光的光,属世人对神、天堂或死后的生命一无所知;它即便听见这类事,也不相信,除非某种属灵之光,就是天堂之光,流入这尘世之光(8944节)。

属世人凭自己天生就反对属灵人(3913, 3928节)。因此,只要它们彼此反对,人就会发现思想属灵和属天事物让人厌烦,思想属世和物质事物则让人快乐(4096节)。他对天堂事物感到恶心,甚至一提到属灵事物就厌恶,包括经历的见证(5006, 9109节)。纯属世人视属灵的良善和真理为奴仆(5013, 5025节)。然而,属世人要服从并服侍属灵人(3019, 5168节)。当属世人利用领悟力,尤其从圣言来寻求确认其情欲对象,或说将这对象合理化时,可以说属灵人就成了属世人的奴仆(3019, 5013, 5025, 5168节)。纯属世人在来世看上去是什么样,他们在那里的状态和命运如何(4630, 4633, 4940-4951, 5032, 5571节)。

属世中的真理被称为科学和知识,或事实和概念(3293节)。属世人的想象就其本身而言,是物质的;它的情感就像动物的情感(3020节)。然而,当属世人从属灵人看见、行动和存活时,它就有了纯正的思维和想象(3493, 5422—5423, 5427—5428, 5477, 5512节)。

属世人中的事物相对于属灵人中的事物来说,是非常笼统的(3513, 5707节),因而是模糊的(6686节)。

属世人拥有一个内层和一个外层(3293—3294, 3793, 5118, 5126, 5497, 5649节)。它们之间还有一个媒介或桥梁(4570, 9216节)。属灵人在属世人里面并通过属世人清除废物(9572节)。

仅仅出于属世的性情,而不是出于宗教行善的人不会被接入天堂(8772节)。

属天的奥秘 #5084

5084.“护卫长府

5084.“护卫长府内的”表解释中的首要事物。这从“护卫长”的含义清楚可知,“护卫长”表示解释中的首要事物(4790,4966节)。故此处的意思是,这两种感官印象被解释中的首要事物,也就是说,被在内义上属于圣言的事物抛弃。当解释中的首要事物不再依赖感官印象时,就说感官印象被抛弃了;因为感官印象,以及直接通过感官所获得的印象都是错觉。感官是在人里面起主导作用的一切错觉的源头,它们就是很少有人相信信之真理,并且属世人反对属灵人,也就是外在人反对内在人的原因。因此,如果属世人或外在人开始统治属灵人或内在人,信的事物就不再被相信;因为错觉会给它们蒙上阴影,恶欲则会窒息它们。
  很少有人知道何为感官错觉,也很少有人相信它们给理性事物,尤其信的属灵事物蒙上如此大的阴影,以致这阴影会抹除它们。当此人同时以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所产生的欲望为乐时,这种情况尤其会出现。这个主题可举例来说明,首先说明何为纯属世的感官错觉,也就是自然界的事物;然后说明何为在属灵事物上的感觉错觉。
  ⑴这是一个纯属世的感官错觉,或自然界的事物:相信太阳每天绕地球一圈,天空和所有星星也是。人们可能会被告知,如太阳这样的浩瀚火海,而且不仅太阳,还有不计其数的星星每天绕地球一圈,却不经历彼此间的任何位置变化,是不可能的,因而是无法想象的。另外,他们可能还被告知,从行星系统可以看出,地球通过绕轴自转和公转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旋转。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得到确认:行星也是地球,其中有些带有围绕它们旋转的卫星;如观察所表明的,它们也像我们的地球那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旋转。然而,很多人仍有一种感官错觉,即:事情真如眼睛所看到的那样。
  ⑵这是一个纯属世感官错觉,或纯自然界的事物:大气是一个实体,只是逐渐变得越来越稀薄,直到大气不再有,真空出现。当唯独请教人的外在感官时,这外在感官不会告诉他别的。
  ⑶这是一个纯属世感官错觉:种子所拥有的长成花、木并自我繁殖的能力自创世之初就被赋予它们,这种最初赋予使得一切事物开始存在并持续存在。人们可能会被告知,没有什么东西能持续存在,除非它不断照以下法则不断存在,即:持续存在就是不断存在;以及凡与先于自身的某种事物没有联系的事物都会化为乌有,不复存在。尽管他们被告知这一切,但他们的身体感官和依赖于这些感官的思维却不理解。他们也不明白,每一个事物正如它通过来自灵界的流注,也就是说,经由灵界从神性而来的流注而存在那样持续存在。
  ⑷这产生了另一个纯属世的感官错觉,即:被称为单子或原子的单一实体是存在的。因为属世人以为凡被他的外在感官所理解的,都是一个单一实体,根本不是别的什么。
  ⑸这是一个纯属世错觉:一切事物皆属于并来自自然界,并且自然界的确有超出人类理解范畴的更纯粹、更内在的方面。但若有人说,属灵和属天之物存在于自然界之中或之上,这种观念就会被弃绝;因为人们信的是:一个事物若非是自然的,就不存在。
  ⑹这是一个感官错觉,唯有身体拥有生命,当身体死亡时,生命也就灭亡了。感官根本就不明白,内在人存在于外在人的一切细节中,内在人在自然界里面,就在灵界。结果,它们因对此没有概念,故不相信死后内在人仍活着,除非它再度披上肉体(5078,5079节)。
  ⑺这又产生了一个感官错觉:人和动物一样,死后不可能再活着,因为动物的生命和人的生命没什么两样,唯一区别在于:人是更完美的生物。感官,也就是依赖感官思考并由此得出结论的人不明白,人在动物之上,比动物优越,拥有更高层的生命,因为他不仅能思想事物的原因,还能思想神性,也能通过信和爱而与神性联结,以及接受由此而来的流注,并将所流入之物变成他自己的。因此,由于人对来自神性的这种流注的回应,人是有可能接受它的,而动物根本不能。
  ⑻这产生另一个错觉:实际活在人里面的,即所谓的灵魂,只是某种像空气或火焰样的东西;当人死去时,这种东西就会消散。此外还有一种错觉:灵魂要么在心脏,要么在脑部,要么在其它部位,它从那里掌控身体,好像这身体是一台机器。感官人不明白,内在人存在于外在人的每一部分中,眼睛不是凭自己看见,耳朵不是凭自己听见,而是凭内在人。
  ⑼这是一感官错觉:光和热没有其它源头,只可能源于太阳或物质的火。感官不明白,含有聪明在里面的光和含有天堂之爱在里面的热是存在的,所有天使都沐浴在这光和热中。
  ⑽这是一个感官错觉:人以为他凭自己活着,或生命被赋予他;在感官看来的确如此。感官根本就不明白,唯独神性凭自己拥有生命,因而唯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世上的生命只是接受它的形式(参看1954,2706,2886-2889,2893,3001,3318,3337,3338,3484,3742,3743,4151,4249,4318-4320,4417,4523,4524,4882节)。
  ⑾感官人误以为奸淫是可允许的,因为其感官使他认为婚姻的存在只是为了养育子女所需的秩序,只要不破坏这秩序,谁是孩子的父亲无关紧要。他还误以为婚姻状态与同某人发生性关系或淫乱没什么区别,只不过婚姻是被允许的。正因如此,他也相信,若非基督教界依据圣经来禁止,他娶数个妻子并不违反秩序。若被告知,天上的婚姻和地上的婚姻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没有人能拥有任何婚姻之物在里面,除非他处于属灵的真理与良善,并且真正的婚姻绝无可能存在于一个丈夫和数个妻子之间,因而婚姻本身是神圣的,感官人就会弃绝这一切,视为毫无价值。
  ⑿这是一个感官错觉:主的国或天堂类似地上的国,那里的喜乐和幸福在于比别人更伟大,因而比别人更有荣耀。因为感官人根本就不明白最小的就是最大的,为末的就是为首的是什么意思。这种人若被告知,在天堂或天使当中,喜乐在于为他人的福祉而服务,毫无功德或回报的想法,就会感到被迎头一击,仿佛这是悲哀的事。
  ⒀这是一个感官错觉:善行值得赏赐,甚至为了自我而向人行善也是一种善行。
  ⒁这也是一种感官错觉,人唯信得救,信能存在于没有仁的人里面,死后保留下来的是信仰,而非生活。其它很多例子也一样。因此,当感官在人里面主导从神性获得启示的理性时,他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并陷入黑暗。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在感官证据基础上的每一个结论都被视为理性。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