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四、只有通过取自圣言的教义才能理解圣言
WH8.教会的教义必须取自圣言(3464, 5402, 5432, 10763, 10765节)。没有教义,圣言是无法理解的(9025, 9409, 9424, 9430, 10324, 10431, 10582节)。真正的教义对那些阅读圣言的人来说,是一盏灯(10400节)。纯正的教义必须来自那些被主光照的人(2510, 2516, 2519, 9424, 10105节)。圣言能通过被光照的人所构建的教义而被理解(10324节)。处于光照状态的人从圣言为自己构建教义(9382, 10659节)。那些根据教会的教义教导和学习的人和那些根据圣言的字义教导和学习的人,两者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9025节)。那些没有教义,只专注于圣言字义的人不会获得对神性真理的任何理解(9409—9410, 10582节)。他们会犯很多错误(10431节)。
当那些处于为了真理而对真理的情感之人到了成年,能以自己的理解力来明白事物时,他们就不会简单地停留在他们教会的教义中,而是根据圣言来查看它们是不是真的(5402, 5432, 6047节)。否则,每个人相信真理的依据,仅仅是因为别人就是这么说的,或在他出生的本土就是这样,无论这个人生来是犹太人还是希腊人(6047节)。尽管如此,已经成为信仰问题的原则,在未经深思熟虑之前,不可轻易抹除(9039节)。
教会的真正教义是仁与信的教义(2417, 4766, 10763—10764节)。信之教义并不构成教会,构成教会的乃是信之生活,也就是仁爱( 809, 1798—1799, 1834, 4468, 4672, 4766, 5826, 6637节)。除非人照教义生活,否则教义什么都不是;谁都能看出,教义是为生活而存在的,而不仅仅是为了记忆和由此而来的思维(1515, 2049, 2116节)。当今教会有信之教义,没有仁之教义;仁之教义已经退化为一种学问,被称为“道德神学”(2417节)。如果人们是基于他们的生活,因而基于他们的仁爱而被视为教会成员,那么教会将合而为一(1285, 1316, 2982, 3267, 3445, 3451—3452节)。仁之教义远远胜过与仁分离的信之教义(4844节)。对仁爱一无所知,对天堂就一无所知(4783节)。只持守信之教义,不持守仁之教义,就会陷入错误;关于这些错误,可参看(2383, 2417, 3146, 3325, 3412—3413, 3416, 3773, 4672, 4730, 4783, 4925, 5351, 7623–7627, 7752–7762, 7790, 8094, 8313, 8530, 8765, 9186, 9224, 10555节)。
那些只专注于信之教义,不专注于信之生活,也就是仁爱的人,在过去被称为未受割礼的或非利士人3412—3413, 3463, 8093, 8313, 9340节)。古人有爱主、爱邻的教义,信之教义附属于它(2417, 3419, 4844, 4955节)。
被光照的人所构建的教义,以后能被理性和知识确证,因而更充分地被理解和强化(2553, 2719, 3052, 3310, 6047节)。关于这个主题的详情,可参看《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一书(51节)。那些处于与仁分离之信的人只是相信教会的教义,没有任何理性思考(3394节)。
不盲目地确认信条,而是在确认之前先看看它是不是真的,这是智慧人的标志;那些享有光照的人就是这种情况(1017, 4741, 7012, 7680, 7950节)。确认之光是属世之光,不是属灵之光,这光甚至可能在恶人中间(8780节)。一切事物,哪怕虚假的东西,也能被确认,以至于看似真理(2477, 5033, 6865, 8521节)。
9424.“看哪,亚伦、户珥与你们同在”表真理的教义来源于圣言的外在意义。这从“亚伦”和“户珥”的代表清楚可知:“亚伦”是指外在意义上的圣言,以及良善和真理的教义(参看6998, 7009, 7089节),在此是指唯独源于这层意义的真理之教义,因为“长老”(亚伦在山下担任他们的首领)表示那些局限于圣言的外在意义的人(参看9421节);与亚伦联系在一起的“户珥”是指该教义的真理,就是也由与亚伦一起给摩西扶手时(出埃及记17:10-12; 8603, 8611节)的户珥所代表的真理。因为教义所源自的出于圣言的真理支持那时由“摩西”所代表的圣言。
既然此处又有机会,有必要说一说源于圣言的教义如何支持圣言。人若不知道天堂的奥秘,必以为圣言可以不靠源于它的教义来支持;因为他以为教义本身在于圣言的文字或字义。但要知道,教会的一切教义必须来源于圣言,来自任何其它源头,而非来自圣言的教义不是拥有教会的任何事物在里面,更不用说拥有天堂的任何事物在里面的教义。但教义必须从圣言收集,当它们被收集起来时,人必从主获得启示或光照;当一个人处于为了真理,而不是为了自己和世界而对真理的爱时,他就会获得这样的启示或光照。他们就是那些在阅读圣言时被启示或光照的人;他们看见真理,并从中为自己制定宗教教义。其原因在于,这些人与天堂交流,因而与主交流;他们因以这种方式被主启示或光照,故被主引导看见诸如存在于天堂中的圣言真理。事实上,主经由天堂流入这些人的理解力,因为一个人的内在理解力就是那获得启示或光照的;同时,主以信流入,而信是通过新意愿的合作被赋予的,这新意愿为了真理的缘故而渴望真理。由此可见主如何将真理和良善的教义赋予人。
这些教义支持字义或外在意义上的圣言,这一点对凡思想这个问题的人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在教会,凡出于教义进行思考的人都会在圣言中看见来自并符合他所知道的教义的真理。不符合这些教义的真理,他还会找到一个解释;而在他看来,似乎反对这些教义的真理,则会忽略过去,仿佛没有看见,或无法理解。所有人,包括异端分子,都以这种方式行事,这是众所周知的。但那些拥有源自圣言的真正真理教义,在阅读圣言时获得启示或光照的人,则处处看到的是一致的真理,没有任何矛盾之处。这些人不执着于根据表象和普通人的感知所说的话本身,因为他们知道,如果表象被展开,可以说被剥去,真理就在那里显露出来。他们不会像异教徒和狂热者,尤其犹太人和苏西尼派一样,被外在感官的幻觉所导致的虚假误导,也不会像“巴比伦”所指的那些人一样,被爱自己爱世界所导致的虚假误导。由于这些人无一能获得启示或光照,所以他们唯独从圣言的外在意义孵化或演绎出他们的教义,以适合他们自己的爱,还添加了自己的许多观念;结果,圣言根本没有得到支持,而是倒塌了。要知道,圣言的内在意义包含了教会的真正教义。
由此明显可知,此处亚伦和户珥所代表的教义是何性质,这些教义因唯独来源于脱离内在意义的圣言外在意义,故纯粹是偶像崇拜。鉴于这个原因,经上论到代表这类教义的亚伦说,他造偶像,或金牛犊(出埃及记32:2-5, 20, 35; 申命记9:21)。此外,在圣言中,这些教义被描述为“偶像”;它们在在先知书的各处就是被如此描述的,如在以西结书:
我进去一看,谁知,在四面墙上画着以色列家一切的偶像。在这些像前,有以色列家的长老七十个人站立;各人手拿香炉,烟云的香气上腾。(以西结书8:10, 11)
此处“以色列家的偶像”是指唯独源于圣言的外在意义、不是通过从主所获得的启示或光照,而是通过人自己的聪明而来的教义,因而是指虚假。“各人手拿的香炉”和“烟云的香气”表示与这些虚假一致的敬拜。
何西阿书:
现今他们罪上加罪,用银子为自己造了铸像,就是照自己的聪明造偶像,都是匠人的工作。对他们说,献祭的人亲吻牛犊。(何西阿书13:2)
“用银子造的铸像”和“匠人的工作”表示由自己的聪明所塑成,并非来自主,因而源于脱离内在意义的圣言外在意义的教义。这种情况就发生在那些只关注外在事物,同时却不关注内在事物的人,也就是那些爱自己爱世界,而不是爱主爱邻的人中间。
以赛亚书:
到那日,人必抛弃为自己所造、好向田鼠和蝙蝠下拜的银偶像、金偶像抛,好进入磐石缝中和岩石隙里。(以赛亚书2:20, 21; 31:7)
“银偶像”表示教义的虚假;“金偶像”表示教义的邪恶;“向田鼠和蝙蝠下拜,好进入磐石缝中和岩石隙里”表示源于信之虚假和邪恶的敬拜。
同一先知书:
你必审判包银的雕像和镀金的铸像,你必扔掉它们,如同月经布;你必称它为粪块。(以赛亚书30:22)
“包银的雕像和镀金的铸像”表示虚假和邪恶的记忆知识,它们取代真理和良善而得到承认和敬拜。又:
我从古时就告诉了你,免得你说,这些事是我的偶像所行的,是我的雕像和我的铸像所命定的。(以赛亚书48:5)
此处“偶像”、“雕像”和“铸像”也表示由人自己的聪明所塑成的教义事物。
在耶利米书:
各人都因知识变得愚蠢;各铸匠都因他的雕像而满是羞愧;因为他的铸像本是虚谎,其中并无气息;都是虚无,是迷惑人的工作。(耶利米书10:14, 15)
此处“雕像”和“铸像”也表示由人自己的聪明所塑成的教义事物;这些教义事物从外表上看,就像真理,因为它们来源于圣言的外在意义,但内在却是虚假。这就是为何经上说,这人“因知识变得愚蠢”、“他的铸像本是虚谎,其中并无气息”,它们也被称为“虚无,是迷惑人的工作”。类似的话出现在哈巴谷书:
雕像有什么益处呢?制造它的却将它雕刻出来;铸像,就是虚谎的师傅有什么益处呢?制造者却倚靠他自己所造的。(哈巴谷书2:18)
以赛亚书:
匠人铸造雕像是,金匠用金包裹,为它铸造银链。他为自己寻找巧匠,准备雕像。(以赛亚书40:19-20)
此处“雕像”同样表示由人自己的聪明所塑成的教义。“金匠用金包裹,为它铸造银链,寻找巧匠准备它”表示圣言,即唯独圣言的外在意义,同时幻觉和表象赋予它与真理的相似性。
同一先知书:
制造雕像的尽都虚空;他们所喜悦的都无益处。他用钳子塑造铁,在火炭中加工,用利锤打出形状,用他有力的膀臂锤成。他制作木片,拉出线绳,用直尺标出;将它做成斜角,用圆规标出,仿照人的俊美,作成人形,好住在房屋中。(以赛亚书44:9, 13)
此处描述了教义如何由人自己的聪明塑成,没有来自主的任何启示或光照,以及唯独圣言的外在意义和基于感官幻觉的推理如何被用来制造看似真理的虚假。这就是为何经上说他“仿照人的俊美,作成人形,好住在房屋中”。因此,它外表看上去像真理,内在其实是虚假。当人们没有正确地思考真理时,虚假就从内在而存在;因为对于同一个真理,这个人的思维不同于那个人的;但是,凡沉浸于邪恶之人的思维都是错的。一个真理是由无数其它真理构成的;但对那些沉浸于邪恶的人来说,它是由无数虚假构成的。所以,对这些人来说,这真理没有生命在里面,这一点由“其中并无气息” (耶利米书51:17),以及它们“不能听,不能看,不能明白”(诗篇115:4-6)来表示。这一切好比一幅画,它描绘了一个人的形像,但与这个人本人的形式相比,里面除了颜料之外什么都没有;而本人的形式若有源于良善的真理在其中,则拥有天上的生命和内在的美丽在里面。
9341.“又从旷野直到大河”表从属于感官层的快乐直到属于理性层的良善和真理。这从“定边界”、“旷野”和“幼发拉底河”的含义清楚可知。“定边界”是指延伸或全范围,如刚才所述(9340节)。“旷野”是指无人居住、无物生长的地方,因此当论及信的属灵事物和爱的属天事物时,“旷野”是指没有良善,没有任何真理的地方,这就是感官层(人类心智的感官层就是这个样子,参看9331节)的情形;由于感官层没有属天良善和任何属灵真理,只有来自肉体和世界的快感和享受,所以“旷野”表示教会成员中心智的这最外层。“幼发拉底河”,即此处的“大河”,是指理性层的良善和真理。“幼发拉底河”之所以具有这种含义,是因为“亚述”在那里,而“亚述”(Assyria or Asshur)表示理性层(119, 1186节)。
从“旷野到幼发拉底河”、“从埃及河到幼发拉底河”这两句经文中的“幼发拉底河”就表示这理性层;如下列经文:
从旷野和这黎巴嫩,直到大河,就是幼发拉底河,赫人的全地,又到大海日落之处,都要作你们的疆界。(约书亚记1:4)
摩西五经:
我已将这片地赐给你的种,从埃及河直到大河,幼发拉底河。(创世记15:18)
同样在诗篇:
你使一棵葡萄树走出埃及。你发出它的幼苗,直到大海;发出它的幼枝,延到大河。(诗篇80:8, 11)
“走出埃及的一棵葡萄树”表示以色列人所代表的属灵教会;“直到大海”和“延到大河”表示内层真理和良善。同样在弥迦书:
他们必从亚述,从埃及的城邑,从埃及到大河,从这海到那海,从这山到那山,来到你这里。(弥迦书7:12)
但当以迦南地的中间为起点,它被视为那地某一边的最远界限,或在某一边围住它的东西时,“幼发拉底河”就表示某种不同的事物。在这种情况下,这河表示主国度最末和最低层,也就是天堂和教会在理性良善和真理上的最末和最低层。迦南地的边界,也就是大海和大河,表示主国度中最低事物(参看1585,1866, 4116, 4240, 6516节)。因此,“幼发拉底河”表示诸如属于感官心智并对应于理性层的真理和良善的那类真理和良善。不过,由于人类心智的感官层最靠近大地和世界,并从它们接受它的对象或印象(9331e节),所以它只承认令肉体快乐的东西为良善,只承认支持这种快乐的东西为真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幼发拉底河”表示由爱自己爱世界所产生的快乐,以及通过基于感官幻觉的推理来支持它的虚假。
这些事物就是启示录中“幼发拉底河”所表示的:
有声音对第六位天使说,把那捆绑在幼发拉底大河的四个使者释放了。他们就被释放,他们原是要杀人的三分之一。(启示录9:14, 15)
“捆绑在幼发拉底大河的使者”表示通过基于感官幻觉的推理所产生的虚假,这类虚假支持爱自己爱世界的快乐。又:
第六位天使把他的香瓶倒在幼发拉底大河上;河水就干了,要给那从日出之地所来的众王预备道路。(启示录16:12)
此处“幼发拉底大河”表示来自类似源头的虚假;“干了的河水”表示被主移走之后的这些虚假;“给从日出之地所来的众王预备的道路”表示那时信之真理被那些处于对主之爱的人看到,并被揭示给他们。“水”是指真理,在反面意义上是指虚假(参看705, 739, 756, 790, 839, 2702, 3058, 3424, 4976, 7307, 8137, 8138, 8568, 9323节);“道路”是指被看到和揭示的真理(627, 2333, 3477节);“王”是指那些处于真理的人(1672, 2015, 2069, 3009, 4575, 4581, 4966, 5044, 5068, 6148节);“日出之地”或“东方”是指主,以及来自祂并对祂的爱(101, 1250, 3708节);“日”具有同样的含义(1529, 1530, 2440, 2495, 3636, 3643, 4060, 4696, 5377, 7078, 7083, 7171, 7173, 8644, 8812节)。
耶利米书:
耶和华你的神在路上引导你的时候,你离弃祂。现今你为何在埃及路上要喝西曷的水呢?你为何在亚述路上要喝大河的水呢?(耶利米书2:17, 18)
“在路上引导”表示教导真理;“你为何在埃及路上要喝西曷的水呢”表示你与通过错误使用记忆知识所产生的虚假有什么关系呢?“你为何在亚述路上要喝大河的水呢”表示你与通过推理所产生的虚假有什么关系呢?这些推理以感官幻觉为基础,支持爱自己爱世界的快乐。
同一先知书:
耶和华对先知说,要拿着你所买、在你腰上的腰带,起来往幼发拉底河去,将腰带藏在那里的岩石缝中。我就去将腰带藏在幼发拉底河那里。过了多日,耶和华说,你起来往幼发拉底河去,将腰带从那里取出来。我就往幼发拉底河去刨,将腰带从我所藏的地方取出来。看哪,腰带已经变坏,毫无用处了。(耶利米书13:3-7)
“腰带”是指含有爱和随之信的一切事物在里面的外在约束;“藏在幼发拉底河旁边的岩石缝中”表示信通过出于推理的虚假而居于模糊,并变成无信的地方;“腰带已经变坏,毫无用处了”表示那时爱与信的一切事物都被拆散,变得支离破碎。
耶利米要将石头拴到他写的书上,扔在幼发拉底河中间(耶利米书51:63),意思是:圣言的预言部分将因类似虚假而被毁。同一先知书:
不要容快跑的逃避;不要容壮士逃脱;他们在北方幼发拉底河岸旁绊跌仆倒。万军之耶和华要向对手报仇!主万军之耶和华在幼发拉底河边的北方之地有献祭的事。(耶利米书46:6, 10)
此处“幼发拉底河”也表示通过基于幻觉的推理而被歪曲的真理和被玷污的良善,因而表示支持爱自己爱世界的记忆知识。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