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白马 #8

四、只有通过取自圣言

四、只有通过取自圣言的教义才能理解圣言

WH8.教会的教义必须取自圣言(3464, 5402, 5432, 10763, 10765节)。没有教义,圣言是无法理解的(9025, 9409, 9424, 9430, 10324, 10431, 10582节)。真正的教义对那些阅读圣言的人来说,是一盏灯(10400节)。纯正的教义必须来自那些被主光照的人(2510, 2516, 2519, 9424, 10105节)。圣言能通过被光照的人所构建的教义而被理解(10324节)。处于光照状态的人从圣言为自己构建教义(9382, 10659节)。那些根据教会的教义教导和学习的人和那些根据圣言的字义教导和学习的人,两者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9025节)。那些没有教义,只专注于圣言字义的人不会获得对神性真理的任何理解(9409—9410, 10582节)。他们会犯很多错误(10431节)。

当那些处于为了真理而对真理的情感之人到了成年,能以自己的理解力来明白事物时,他们就不会简单地停留在他们教会的教义中,而是根据圣言来查看它们是不是真的(5402, 5432, 6047节)。否则,每个人相信真理的依据,仅仅是因为别人就是这么说的,或在他出生的本土就是这样,无论这个人生来是犹太人还是希腊人(6047节)。尽管如此,已经成为信仰问题的原则,在未经深思熟虑之前,不可轻易抹除(9039节)。

教会的真正教义是仁与信的教义(2417, 4766, 10763—10764节)。信之教义并不构成教会,构成教会的乃是信之生活,也就是仁爱( 809, 1798—1799, 1834, 4468, 4672, 4766, 5826, 6637节)。除非人照教义生活,否则教义什么都不是;谁都能看出,教义是为生活而存在的,而不仅仅是为了记忆和由此而来的思维(1515, 2049, 2116节)。当今教会有信之教义,没有仁之教义;仁之教义已经退化为一种学问,被称为“道德神学”(2417节)。如果人们是基于他们的生活,因而基于他们的仁爱而被视为教会成员,那么教会将合而为一(1285, 1316, 2982, 3267, 3445, 3451—3452节)。仁之教义远远胜过与仁分离的信之教义(4844节)。对仁爱一无所知,对天堂就一无所知(4783节)。只持守信之教义,不持守仁之教义,就会陷入错误;关于这些错误,可参看(2383, 2417, 3146, 3325, 3412—3413, 3416, 3773, 4672, 4730, 4783, 4925, 5351, 7623–7627, 7752–7762, 7790, 8094, 8313, 8530, 8765, 9186, 9224, 10555节)。

那些只专注于信之教义,不专注于信之生活,也就是仁爱的人,在过去被称为未受割礼的或非利士人3412—3413, 3463, 8093, 8313, 9340节)。古人有爱主、爱邻的教义,信之教义附属于它(2417, 3419, 4844, 4955节)。

被光照的人所构建的教义,以后能被理性和知识确证,因而更充分地被理解和强化(2553, 2719, 3052, 3310, 6047节)。关于这个主题的详情,可参看《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一书(51节)。那些处于与仁分离之信的人只是相信教会的教义,没有任何理性思考(3394节)。

不盲目地确认信条,而是在确认之前先看看它是不是真的,这是智慧人的标志;那些享有光照的人就是这种情况(1017, 4741, 7012, 7680, 7950节)。确认之光是属世之光,不是属灵之光,这光甚至可能在恶人中间(8780节)。一切事物,哪怕虚假的东西,也能被确认,以至于看似真理(2477, 5033, 6865, 8521节)。

属天的奥秘 #9340

9340.“我要定你

9340.“我要定你的边界,从红海直到非利士海”表从记忆真理到信之内层真理的延伸或全范围。这从“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定边界”、“红海”和“非利士海”的含义清楚可知:“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定边界”当论及属灵真理时,是指延伸或全范围;“红海”是指感官层的记忆真理,也就是人类心智的最低层,因为红海是埃及地的最后边界,“埃及”表示两种意义上记忆知识,也就是真实的记忆知识和虚假的记忆知识(参看1164, 1165, 1186, 1462, 2588, 4749, 4964, 4966, 5700, 6004, 6015, 6125, 6651, 6679, 6683, 6692, 6750, 7779e, 7926, 8146, 8148节),在此是指记忆真理,即真实的记忆知识,因为所论述的主题是以色列人当中的信之属灵事物的延伸或全范围,而以色列人代表属灵教会(参看4286, 4598, 6426, 6637, 6862, 6868, 7035, 7062, 7198, 7201, 7215, 7223, 8805节);“非利士海”是指信之内层真理。“非利士海”之所以表示这些真理,是因为推罗和西顿所在的海是非利士地的边界,“推罗和西顿”表示关于真理和良善的认知或知识(1201节);而“非利士地”表示信之内层事物的知识(1197, 2504, 2726, 3463节)。
  由于“迦南地”代表主的国度,也就是天堂和教会,所以那地上的所有地方都表示诸如形成主的国度,或天堂和教会一部分的那类事物,这些事物被称为属天和属灵事物,都与对主之爱的良善和对主之信的真理有关。因此,作为边界的海与河表示那里的终级事物;因此,“从海到海”、“从河到河”表示这些事物的延伸或全范围,这一点可见于前文(1585, 1866, 4116, 4240, 6516节)。由此可见,“从红海直到非利士海的边界”表示真理的属灵事物从外在事物到内在事物,因而从记忆真理到信之内层真理的延伸或范围。但属天事物,也就是爱之良善的各个方面的延伸或范围则以接下来的话来描述,即“从旷野直到大河”。迦南地的各个地方,包括海与河,在圣言中都具有这种含义,这一点在解释的各个地方都已经说明。
  必须简要说明“从记忆真理到信之内层真理的延伸或全范围”是什么意思。存在于外在人中的真理被称为“记忆真理”,而存在于内在人中的真理被称为“信之内层真理”。记忆真理在人的记忆中,当它们从记忆中被提取出来时,就会进入这个人的直接意识。但信之内层真理是铭刻在内在人上的生命真理本身,它们很少出现在记忆中。不过,关于这个主题,蒙主的神性怜悯,我将在别处予以详述。记忆真理和信之内层真理由“穹苍之下的水和穹苍之下的水”(创世记1:6, 7; 24节)来表示,因为创世记第一章在内义上论述的主题是一个属天教会成员的新造或重生。
  与迦南地接壤,一直延伸到推罗和西顿的“非利士”之所以表示信之内层真理,是因为代表性的古教会一直在那里,这从其居民当中的神性敬拜的残迹明显看出来,论述非利士人和非利士地的圣言历史章节和预言部分提到这些残迹(在预言部分,如耶利米书25:20;47章;以西结书16:27,57;25:15, 16; 阿摩司书1:8;西番雅书2:5;撒迦利亚书9:6;诗篇56:1;*60:8; 83:7; 108:9)。非利士人的情况和迦南地的所有民族是一样的,因为他们既可代表教会的良善和真理,也可代表邪恶和虚假。当代表性的古教会存在于他们中间时,他们代表属良善的属天事物和属真理的属灵事物。但当他们背弃真正的代表性敬拜时,就开始代表属邪恶的魔鬼事物和属虚假的地狱事物。正因如此,“非利士”和迦南地的其它民族一样,在圣言中既可表示良善和真理,也可表示邪恶和虚假。
  “非利士人”表示信之内层真理,这一点明显可见于诗篇:
  神的城啊,有荣耀的事乃指着你说的。我要提起拉哈伯和巴比伦人,是在认识我的人中;也提起非利士和推罗并古实;这人生在那里。(诗篇87:3, 4)
  “神的城”表示取自圣言的信之真理的教义(402, 2268, 2449, 2712, 2943, 3216, 4492, 4493, 5297节);“推罗”表示关于真理和良善的认知或知识(1201节);“古实”也是(116, 117节)。由此明显可知,“非利士”表示信之真理的知识。
  阿摩司书
  以色列人哪,我岂不看你们如古实人吗?我岂不是使以色列人从埃及地,使非利士人从迦斐托,亚兰人从吉珥上来吗?(阿摩司书9:7)
  这论及教会建立之后,对它的败坏和摧毁;“古实人”在此是指那些拥有关良善和真理的认知识或知识,但却用来证实邪恶和虚假的人(1163, 1164节);“从埃及地上来的以色列人”是指那些通过记忆真理被带入属灵真理和良善的人,“以色列人”是指那些拥有属灵真理和良善的人,因而在抽象意义上是指属灵真理和良善(参看5414, 5801, 5803, 5806, 5812, 5817, 5819, 5826, 5833, 5879, 5951, 7957, 8234节),“埃及地”是指记忆真理,如前所示。“从迦斐托上来的非利士人”和“从吉珥上来的亚兰人”所表相同,因此,他们被比作这些人。“从迦斐托上来的非利士人”是指那些通过外层真理被带入内层真理,却败坏它们,并用来证实虚假和邪恶的人(1197, 1198, 3412, 3413, 3762, 8093, 8096, 8099, 8313节);而“从吉珥上来的亚兰人”是指那些拥有关于良善和真理的认知或知识的人,他们同样败坏这些认知或知识(1232, 1234, 3051, 3249, 3664, 3680, 4112节)。
  耶利米书:
  因为日子将到,要荒废一切非利士人,剪除帮助推罗、西顿所剩下的人。原来耶和华荒废非利士人,就是迦斐托海岛余剩的人。(耶利米书47:4)
  这一章论述的主题是教会在信之真理方面的荒废;“非利士人”表示信之内层真理;“迦斐托海岛余剩的人”表示外层真理。
  约珥书:
  推罗、西顿和非利士一切的边界哪,你们与我何干?我必使报应速速归到你们的头上。你们既然夺取我的金银,又将我可爱的宝物带入你们的庙宇。(约珥书3:4-5)
  “非利士一切的边界”表示信之一切内层真理和外层真理;“将金银和可爱的宝物带入他们的庙宇”表示败坏真理和良善,并通过把它们与邪恶和虚假放在一起而亵渎它们。“银和金”表示真理和良善(参看1551, 2954, 5658, 6112, 6914, 6917, 8932节)。
  俄巴底亚书:
  那时,南地的人,必承受以扫山和非利士人的平原;他们必成为继承以法莲田地的人;便雅悯人必承受基列。(俄巴底亚书1:19)
  这论及教会的建立;但这些名字暗含真实的属灵事物;“南地的人”是指那些住在真理之光中的人(1458, 3195, 3708, 5672, 5962节);“以扫山”是指爱之良善(3300, 3322, 3494, 3504, 3576节);“非利士人的平原”是指信之真理,“平原”也指信之教义(2418节);“以法莲”是指教会的理解力(3969, 5354, 6222, 6234, 6238, 6267节);“便雅悯”是指教会的属灵-属天真理(3969, 4592, 5686, 5689, 6440节);“基列”是指相应的外层良善(4117, 4124, 4747节)。
  以赛亚书:
  祂必聚集以色列被赶散的人,又从地的四角招集分散的犹大人。他们要向海飞,扑在非利士人的肩头上,一同掳掠东方人。(以赛亚书11:12, 14)
  此处“以色列”和“犹大”不是指以色列和犹大;相反,“以色列”表示那些处于信之良善的人,“犹大”表示那些处于爱之良善的人;“飞扑在非利士人的肩头上”表示接受并拥有信之内层真理;“掳掠东方人”表示接受并拥有信之内层良善;因为“东方人”是指那些处于信之良善和良善的知识之人(3249, 3762节)。“掳掠”表示接受并拥有,这一点从前面关于以色列人掠夺埃及人的说明(6914, 6917节)可以看出来。
  由于“非利士地”表示信之内层真理的知识,亚伯拉罕和以撒代表主,这两人的寄居表示主在信和爱的真理和良善上的教导,这些教导属于神的智慧,所以为了预示这一过程,或为了给这一过程提供一个形像化的代表,亚伯拉罕被吩咐寄居在非利士(参看创世记20章),以撒也是如此(创世记26:1-24);因此,非利士人的王亚比米勒也与亚伯拉罕立约(创世记21:22到最后),也与以撒立约(创世记26:26到最后)。关于这个主题,可参看这些章节所给出的解释。
  

属天的奥秘 #10105

10105.“在圣处

10105.“在圣处煮它的肉”表运用在从主获得的光中所看见的教义真理去为生活的功用而预备良善。这从“煮”、“肉”和“圣处”的含义清楚可知:“煮”是指运用教义的真理去为生活的功用进行预备;“肉”是指良善(参看7850, 9127节);“圣处”是指出于神性启示或光照(译注:另一版本,感谢神性启示或光照)。因为“圣处(或圣地)”是指主的神性存在之地,因而当应用于教义的真理时,是指神性启示或光照存在之地;因为哪里有主的神性存在,哪里就有启示或光照。“煮祭牲的肉”之所以表示运用教义的真理去为生活的功用而预备良善,是因为表示良善的肉通过这种方式为身体的功用而得以预备;因此,在灵义上表示为了生活的功用而得以预备。预备良善是通过教义的真理实现的,这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这些真理所教导的,正是功用。此外,煮肉的“水”表示真理(2702, 3058, 3424, 5668, 8568, 9323节)。
  之所以说运用在从主获得的光中所看见的教义真理,是因为取自圣言的真理要汇集成教义,以便它们投入使用。这种汇集必须由那些处于来自主的光照之人完成;阅读圣言时被如此光照的,是那些为了真理本身和生活良善的缘故而渴慕真理的人,而不是那些为了自我荣耀、名利的缘故而渴慕真理的人。教义必须完全取自圣言,好叫圣言可以被人理解(参看9025, 9409, 9410, 9424, 9430节);那些从圣言搜集教义的人必须处于来自主的光照(9382, 9424节)。
  “用水煮”表示将真理转化为教义,由此为了生活的功用而预备它们,这一点乍一看,似乎不合情理,很是牵强。然而,这的确是它的意思,这从圣言中论及“用水煮”,以及煮所用的“锅”的经文明显看出来;如列王纪下:
  以利沙又来到吉甲,那地正有饥荒。先知门徒坐在他面前,他对仆人说,支起大锅,给先知门徒煮汤。有一个人出去到田野掐菜,遇见一棵野瓜藤,就从上头去摘野瓜,切了搁在煮汤的锅中。他们在吃汤的时候,都喊叫说,神人啊,锅中有致死之物!他说,拿点面来。就把面撒在锅中说,给众人倒出来,叫他们吃吧!锅中就没有毒物了。(列王纪下4:38-42)
  这个奇迹和圣言中的其它一切奇迹一样,含有教会的神圣事物在里面,这些神圣事物通过内义变得显而易见。内义表明以利沙代表圣言方面的主,和以利亚一样;“先知门徒”是指那些教导取自圣言的真理之人;按以利沙的吩咐支起的“锅”是指由它们所形成的教义;“野瓜藤”和它上面的“野瓜”是指虚假;由此明显可知,“锅中致死之物”表示什么。他撒在锅中的“面”是指源于良善的真理,由于教义被这种真理修正、治愈,所以“锅中就没有毒物了”。内义还表明,“在锅里煮”表示整理成教义,由此为了功用而预备。圣言中的一切奇迹都含有教会的神圣事物在里面(参看7337, 8364, 9086节);以利沙代表圣言方面的主(2762节);“先知”是指真理的教导者,因而在从人抽象出来的意义上是指教义的真理(2534, 7269节);“葡萄藤”是指教会的真理,“葡萄”是指它的良善(5113, 5117, 9277节);因此,“野瓜藤”和“野瓜”是指虚假和邪恶;“面”是指源于良善的信之纯真真理(参看9995节);他们所煮的“汤”是指一大堆教义事物,就是诸如犹太人的那种(3316节)。由此可以推断出“煮”和“锅”分别表示什么。
  以西结书:
  要向这悖逆之家设比喻说:支起锅来,放好了,就倒水在其中,将肉块,就是一切肥美的肉块,腿和肩都聚在其中。拿美好的骨头把锅装满,好把骨头煮在其中。主耶和华如此说,祸哉!这流人血的城,就是有锈在里面的锅,其锈未曾除掉。(以西结书24:3-7)
  这几节经文描述了就教义而言,圣言是什么样,也就是说,它包含从神性良善发出的神性真理。然后,它们又描述了取自圣言的教义,就是诸如存在于犹太民族当中的那种,充满不洁之物和虚假观念。“锅”是指教义;“腿”、“肩”和“美好的骨头”是指按照先后次序从神性良善发出的神性真理;“流人血的城”是指在犹太民族当中的教义之真理方面的该民族,因而在从民族或人抽象出来的意义上是指毁灭良善的教义;它“里面的锈”是指支持污秽之爱的外在之物,这些事物若不除去,就会玷污真理。由此也明显可知,“锅”是指教义,“煮”是指为功用而预备。
  同一先知书:
  圣灵对我说,人子啊,这些就是图谋罪孽、在这城中设恶谋的人,说,盖房屋的时候尚未临近,这城是锅,我们是肉。(以西结书11:2, 3)
  此处“锅”也表示由邪恶所产生的虚假构成的教义;因为“锅”用来描述图谋罪孽、高恶谋所在的城。“城”也表示教义(参看402, 2712, 2943, 3216, 4492, 4493节),在此表示这类教义。
  耶利米书:
  耶和华说,你看见什么?我说,我看见一个烧开的锅,它面朝北。耶和华说,必有灾祸从北方向这地的一切居民打开。(耶利米书1:13, 14)
  此处“一个烧开的锅”也表示由邪恶所产生的虚假构成的教义;“北”表示就信之真理而言,一种模糊的状态,以及由虚假所造成的幽暗(3708节)。由此明显可知,先知的这个异象包含什么在里面。
  撒迦利亚书:
  当那日,凡耶路撒冷和犹大的锅,都必归万军之耶和华为圣,凡献祭的都必来取这锅,用它煮。(撒迦利亚书14:21)
  此处“锅”表示仁与信的教义,因而表示源于良善的真理的教义;“耶路撒冷”是指主的教会;“凡献祭的”是指那些进行神性敬拜的人。由此明显可知“用锅煮”表示为了属灵生活的而预备。
  利未记:
  凡煮罪愆祭和赎罪祭之肉的陶器都要打碎;若是煮在铜器里,这铜器要擦亮,在水中涮净。(利未记6:28)
  用来煮的“陶器”是指与良善不一致的虚假;“铜器”是指拥有良善在里面的教义事物;在它们里面“煮”罪愆祭和赎罪祭的肉表示为从邪恶和由此而来的虚假中洁净而预备某种东西。由此明显可知这一命令代表什么,即:凡陶器都要打碎;铜器要擦亮,在水中涮净。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