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白马 #14

十、主就是圣言W

十、主就是圣言

WH14.圣言的至内在意义唯独论述主,描述祂人身的荣耀,也就是祂与神性本身合一的一切状态,还有祂征服地狱,使那里的一切事物,以及天堂都恢复秩序所处的一切状态(2249, 7014节)。因此,至内在的意义描述了主在世上的整个一生,主通过圣言不断与天使同在(2523节)。因此,唯独主在圣言的至内在部分,圣言的神性与神圣来源于此(1873, 9357节)。主说,经上凡指着祂的话都应验了,这句话表示包含在至内在意义中的一切事物都应验了(7933节)。

圣言表示神性真理(4692, 5075, 9987节)。主就是圣言,因为祂是神性真理(2533节)。主是圣言,还因为圣言来自祂,关乎祂(2859节),圣言的至内在意义唯独涉及主;因此,主自己就在其中(1873, 9357节)。由于圣言的每一个部分里面都有神性良善和神性真理的婚姻,所以该婚姻唯独在主里面(3004-3005, 3009, 4138, 5194, 5502, 6343, 7945, 8339, 9263, 9314节)。神性真理是唯一的现实存在,它在来自神性的唯一物质中(5272, 6880, 7004, 8200节)。由于从显为天堂太阳的主发出的神性真理是天堂的光,神性良善是天堂的热;由于天堂里的一切事物靠这些存在,正如世上的一切事物靠光和热存在,这些光和热也在它们自己的物质中,并通过它们起作用;又由于自然界通过天堂或灵界存在;所以显然,被造的一切事物都是从神性真理,因而从圣言被造的,正如约翰福音所说的:

太初有圣言,圣言与神同在,圣言就是神。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祂造的。圣言成了肉身。(约翰福音1:1-3, 14,2803, 2884, 5272, 7830节)

一切事物都是从神性真理,因而从主创造的,关于这一点,详情可参看《天堂与地狱》一书(HH137节);这一点在讨论天堂太阳的地方说得更详细,那里说明,这太阳就是主,是祂的神性之爱(HH116-125节);神性真理是光,神性良善是热,二者都来自天堂的太阳(HH126-140节)。主与人的结合是通过圣言、凭借它的内义实现的(10375节)。这种结合是通过圣言的每一个细节实现的,因此,与其它一切作品相比,圣言是妙不可言的(10632-10634节)。一旦圣言被写出来,主就通过圣言向人们说话(10290节)。另外,关于天堂通过圣言与人的结合,可参看《天堂与地狱》一书(HH303-310节)所举的事实。

天堂与地狱 #126

十五、天堂的光与热

十五、天堂的光与热

126.唯独出于自然界思考的人无法理解,天堂里竟有光。然而,天堂里的光胜过尘世正午之光许多倍。甚至在晚上或夜间,我也经常看见这光。起初,当听天使说,与天堂之光相比,尘世之光不过是影子时,我感到很奇怪。但现在我已经看见它,能证明事实的确如此。其明亮和辉煌实在无法描述。我在天堂所看到的事物都是在这光里看到的,因而比在这个世界所看到的事物清楚分明得多。

属天的奥秘 #4964

4964.“被带下埃

4964.“被带下埃及去”表被带下教会所拥有的记忆知识。这从“埃及”的含义清楚可知,“埃及”是指记忆知识,也就是总体上的记忆知识,如前所述(1164, 1165, 1186, 1462节);但尚未解释“埃及”严格来说所表示的记忆知识是何性质。古教会有教义知识,也有记忆知识。教义知识涉及对神之爱和对邻之仁;而记忆知识涉及自然界与灵界的对应关系,以及属灵和属天事物在属世和尘世事物中的代表。这就是那些在古教会之人的记忆知识。
  埃及是古教会所在的那些地区和国家之一(1238, 2385节);但由于在埃及,代代相传的,主要是记忆知识,所以“埃及”就表示总体上的记忆知识。也正因如此,圣言的预言部分经常论及埃及,“埃及”尤表这种知识。而且,埃及人的巫术也源于此,因为他们熟悉自然界和灵界的对应关系,后来,当他们中间的教会走向尽头时,这些对应关系因转变为巫术而被滥用。由于他们拥有这类知识,也就是教导对应关系,以及代表和有意义符号的知识,并且这些知识服务教会的教义事物,尤其服务于对他们圣言中所说的那些话的理解(古教会也有一部圣言,既预言性的,也有历史性的,类似于今天的圣言,然而这却是一部不同的圣言,对此,可参看2686节),所以“被带下埃及去”表示被带下教会所拥有的记忆知识。
  由于“约瑟”代表主,而经上在此说约瑟“被带下埃及去”,故意思是说,当主荣耀祂的内在人,也就是使它变成神性时,祂首先充满吸收消化教会所拥有的记忆知识,然后从这种知识开始并利用这种知识向越来越内在的事物发展,最终甚至发展到那些神性事物。因为祂乐意照祂使人重生,也就是使他变得属灵所遵循的次序荣耀祂自己,也就是使祂自己变成神性(3138, 3212, 3296, 3490, 4402节)。也就是说,从外在事物,即记忆知识和信之真理逐渐发展到内在事物,即对邻之仁和对主之爱的观念。由此明显可知下面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当以色列尚为孩童时,我就爱了他,就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何西阿书11:1)
  这些话论及主(参看马太福音2:15)。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