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十、主就是圣言
WH14.圣言的至内在意义唯独论述主,描述祂人身的荣耀,也就是祂与神性本身合一的一切状态,还有祂征服地狱,使那里的一切事物,以及天堂都恢复秩序所处的一切状态(2249, 7014节)。因此,至内在的意义描述了主在世上的整个一生,主通过圣言不断与天使同在(2523节)。因此,唯独主在圣言的至内在部分,圣言的神性与神圣来源于此(1873, 9357节)。主说,经上凡指着祂的话都应验了,这句话表示包含在至内在意义中的一切事物都应验了(7933节)。
圣言表示神性真理(4692, 5075, 9987节)。主就是圣言,因为祂是神性真理(2533节)。主是圣言,还因为圣言来自祂,关乎祂(2859节),圣言的至内在意义唯独涉及主;因此,主自己就在其中(1873, 9357节)。由于圣言的每一个部分里面都有神性良善和神性真理的婚姻,所以该婚姻唯独在主里面(3004-3005, 3009, 4138, 5194, 5502, 6343, 7945, 8339, 9263, 9314节)。神性真理是唯一的现实存在,它在来自神性的唯一物质中(5272, 6880, 7004, 8200节)。由于从显为天堂太阳的主发出的神性真理是天堂的光,神性良善是天堂的热;由于天堂里的一切事物靠这些存在,正如世上的一切事物靠光和热存在,这些光和热也在它们自己的物质中,并通过它们起作用;又由于自然界通过天堂或灵界存在;所以显然,被造的一切事物都是从神性真理,因而从圣言被造的,正如约翰福音所说的:
太初有圣言,圣言与神同在,圣言就是神。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祂造的。圣言成了肉身。(约翰福音1:1-3, 14,2803, 2884, 5272, 7830节)
一切事物都是从神性真理,因而从主创造的,关于这一点,详情可参看《天堂与地狱》一书(HH137节);这一点在讨论天堂太阳的地方说得更详细,那里说明,这太阳就是主,是祂的神性之爱(HH116-125节);神性真理是光,神性良善是热,二者都来自天堂的太阳(HH126-140节)。主与人的结合是通过圣言、凭借它的内义实现的(10375节)。这种结合是通过圣言的每一个细节实现的,因此,与其它一切作品相比,圣言是妙不可言的(10632-10634节)。一旦圣言被写出来,主就通过圣言向人们说话(10290节)。另外,关于天堂通过圣言与人的结合,可参看《天堂与地狱》一书(HH303-310节)所举的事实。
9577.“在山上给你看的”表在天堂用灵眼看见的。这从“看”和“西乃山”的含义清楚可知:“说”当论及天堂里的代表时,是指用灵眼看见,如下文所述;“西乃山”是指天堂(参看8805, 9420节)。至于“看”论及出现在天堂的代表时,是指用灵眼来看,要知道,住在最低层或第一层天堂的天使灵不断看见事物的样式或形式,类似存在于世上的那类事物。例如他们看见园子,园子里的树及其果实;鲜花和植物;以及房屋、宫殿,多种多样的动物;除此之外还有不计其数的其它事物,都是世上不曾见过的。所有这些景象都是存在于高层天堂中的天堂事物的代表。这些事物在第一层天堂就以这种形式或样式呈现在下面的灵人眼前,以便天使灵能从中知道并洞察存在于高层天堂中的特定事物;因为一切事物,甚至最小的细节,都是代表,并具有灵义。由此可见当如何理解约柜、基路伯、居所,那里的桌子,灯台所表示的天堂和天堂事物的代表。
世人用肉眼是看不见这类景象的,因为肉眼的形成是为了接受尘世和肉体的形状,因而接受物质事物。因此,肉眼是如此的不完美,以致它甚至无法用其视觉看清自然界中的秘密或内在事物;这一点从放大镜足以清楚看出来,因为只是看看自然界中隐藏至深的秘密,就需要提供放大镜。简言之,肉眼是极其迟钝、昏暗的,并且具有这种性质:它们绝无可能看见在来世显现给灵人的代表。若要使它们显现,必须将世界之光从肉眼前除去,然后才能看见那些存在于天堂之光中的事物。因为既有天堂之光,也有世界之光;天堂之光是为了人的灵而存在的,世界之光是为了人的肉身而存在的。此处的情形是这样:当一个人凭世界之光来观看那些存在于天堂之光中的事物时,这些事物就会陷入幽暗;相反,当一个人凭天堂之光来观看那些存在于世界之光中的事物时,这些事物也会陷入幽暗。正因如此,当把世界之光从肉眼的视觉前除去时,他的灵眼就开了,并看见那些存在于天堂之光中的事物,因此,代表形式或样式,如前所述,也就被看见了。由此可知为何当今世人在天堂的事上陷入幽暗,又为何有些人陷入的黑暗如此之大,以致他们甚至不信死后生命的存在,也不信他们将要活到永远。因为当今的世人如此沉浸于肉身,因而沉浸于肉体、尘世和世俗的事物,从而沉浸于如此不完美的世界之光中,以致天堂事物对他们来说,是完全、彻底的黑暗;因此,他们灵的视觉无法被光照。由此明显可知为何摩西在西乃山上看见帐幕的样式,是用灵眼来看的。
星空中的诸星球—我在那里所看见的第一个星球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