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白马 #13

九、圣言的字义或外在

九、圣言的字义或外在意义

WH13.圣言的字义是照着世界上的表象来表达的(589, 926, 1832, 1874, 2242, 2520, 2533, 2719-2720节),它适合心思单纯之人的理解力(2533, 9049, 9063, 9086节)。圣言在字义上是属世的(8783节),因为属世之物是属灵和属天事物终止于其中的最终事物,属灵和属天事物立在属世之物上面,如同房屋立在地基上;此外,没有一个外在形式,圣言的内义将如同一座没有地基的房屋(9360, 9430, 9433, 9824, 10044, 10436节)。圣言因具有这种性质,故是一个属灵意义和一个属天意义的容器(9407节);由于这就是圣言的性质,所以字义里面有一种神性的圣洁,这种圣洁一直延伸到每一个细节,直至一点一画(639, 680, 1869-1870, 9198, 10321, 10637节)。尽管在以色列人面前制定的律法已经被废除,但由于其中的内义,它们仍是神圣的圣言(9211, 9259, 9349节)。为以色列或犹太教会,就是一个代表性教会所制定的这些律法、典章和律例,有一些在外在和内在两方面的意义上仍是有效的;其中有一些要完全照其外在意义来遵守;有一些如果人们愿意,也是有用的;有一些则完全废除了(9349节)。甚至就那些已经被废除的事物而言,由于隐藏在它们内义里面的天上事物,圣言仍是神性(10637节)。

如果不同时照着内义,或也可说,照着来自圣言的真正教义理解圣言,圣言在字义上是何性质(10402节)。大量异端邪说是从没有内义,也就是没有取自圣言的纯正教义的字义中喷涌而来的(10400节)。那些处于没有内在的外在之人无法忍受圣言的内在事物(10694节)。这些人是犹太人,他们今天还是这样(301-303, 3479, 4429, 4433, 4680, 4844, 4847, 10396, 10401, 10407, 10694, 10705, 10707节)。

属天的奥秘 #5585

5585.“说,你们

5585.“说,你们就不得见我的面”表将没有同情。这从“面”的含义清楚可知,当论及人时,“面(或脸)”是指他的内层,也就是他的情感和随之的思维(参看358, 1999, 2434, 3527, 3573, 4066, 4796, 4797, 5102节)。但当论及主时,因为“约瑟”在至高意义上代表主,“面(或脸)”表示怜悯和同情。因此,“不得见他的面”表示将没有怜悯或同情。并不是说主缺乏同情,事实上,祂是怜悯本身;但当没有产生与祂的联结的居间层时,人就觉得主里面好像没有同情。原因是,如果产生这种联结的居间层不存在,就不会有对良善的接受。没有对良善的接受,取而代之的邪恶就会存在。这时,此人若在邪恶的促使下向主呼求,因而为了自己而不顾别人的需要向主呼求,就不蒙垂听;在这种情况下,他便觉得好像没有向他显出同情来。至于约瑟或主的“面”表示怜悯,这从圣言明显看出来;因为从严格意义来说,耶和华或主的“脸面”表示神性之爱本身;它因是神性之爱,故也是怜悯的脸面;因为怜悯是对深陷这种苦难的人类的爱之表达。
  耶和华或主的“面”是神性之爱,这一点从主在彼得、雅各和约翰面前变了形像,也就是向他们显示祂的神性之时的脸面明显看出来;因为那时,祂脸面明亮如日头(马太福音17:2);“日头”是指神性之爱,这在前面(30-38, 1521, 1529-1531, 2441, 2495, 3636, 3643, 4060, 4321e, 4696节)早已说明。主的神性本身从不显现在任何脸面上,但祂的神性人身会如此显现;神性之爱或对于人类的神性怜悯通过这神性人身如在它里面那样显现。在以赛亚书,神性人身中的这神性怜悯(或译为怜恤,慈爱,仁慈等)被称为“面前的天使”:
  我要提起耶和华的慈爱。祂要照祂的怜恤和丰盛的慈爱赐给他们大恩。这样,祂就作了他们的救主。祂面前的天使以祂的慈爱和怜惜悯拯救他们。(以赛亚书63:7-9)
  之所以用“天使”这个词,是因为就圣言的内义而言,“天使”表示主的某种事物(1925, 2821, 4085节),在此表示祂的怜悯;这就是为何经上说“祂面前的天使”。
  耶和华或主的“脸面”是怜悯,以及平安和良善,因为这些是怜悯的属性;这一点同样从以下经文可以看出来。在赐福时:
  愿耶和华使祂的脸光照你,施怜悯给你。愿耶和华向你仰脸,赐你平安。(民数记6:25-26)
  很明显,“使祂的脸光照”是指赐予怜悯,“仰脸”是指赐予平安。诗篇:
  愿神怜悯我们,赐福与我们,用脸光照我们。(诗篇67:1)
  “脸”在此也表示怜悯。又:
  神啊,求你使我们回转,使你的脸发光,我们便要得救。(诗篇80:3,7,19)
  此处意思也一样。又:
  求你救我脱离仇敌的手和那些逼迫我的人。求你使你的脸光照仆人。(诗篇31:15, 16;在诗篇119:134-135也是如此)
  但以理书:
  我们的神啊,现在求你垂听仆人的祈祷恳求,使你的脸光照你荒凉的圣所。(但以理书9:17)
  “使脸光照”表示怜悯。
  诗篇:
  有许多人说,谁使我们看见好处?求你扬起你脸上的光来照我们!(诗篇4:6, 7)
  “扬起脸上的光”表示出于怜悯而赐予良善。何西阿书:
  等到急难临到他们时,让他们寻求我面;让他们在早晨寻求我。(何西阿书5:15)
  诗篇:
  你们当寻求我的面。耶和华啊,你的面我正要寻求。(诗篇27:8-9)
  要寻求耶和华与祂的能力,时常寻求祂的面。(诗篇105:4)
  “寻求耶和华的面”表示寻求祂的怜悯。又:
  我必在义中见你的面。(诗篇17:15)
  马太福音:
  你们要小心,不可轻看这小子里的一个。我告诉你们,他们的天使在天上,常见我天父的面。(马太福音18:10)
  “见神的面”表示由于祂的怜悯而得享平安和良善。
  但反面是表示不施怜悯的“掩面”,以及“转面或转脸”;如以赛亚书:
  我的怒气涨溢,顷刻之间向你掩面,却要以永远的怜悯怜恤你。(以赛亚书54:8)
  “怒气涨溢”表示试探;由于主似乎没有在试探中施怜悯,故经上说“顷刻之间向你掩面”。以西结书:
  我必转脸不顾他们。(以西结书7:22)
  诗篇:
  耶和华啊,你忘记我要到几时呢?要到永远吗?你掩面不顾我要到几时呢?(诗篇13:1)
  又:
  不要向我掩面。不要发怒赶逐仆人。(诗篇27:9)
  又:
  耶和华啊,你为何丢弃我的灵魂?为何掩面不顾我?(诗篇88:14)
  又:
  耶和华啊,求你速速应允我!我的灵耗尽,不要向我掩面,免得我像那些下坑的人一样。求你使我清晨得听你的怜悯。(诗篇143:7-8)
  摩西五经:
  那日,我的怒气必向他们发作,我也必离弃他们,掩面不顾他们,以至他们被吞灭。那日,因他们所行的一切恶,我必定掩面不顾他们。(申命记31:17-18)
  “怒气发作”表示远离(5034节);“掩面”表示不施怜悯。这些行为被归给了耶和华或主,尽管祂从不发怒,从不转面或掩面;经上如此说是因为在陷入邪恶的人看来是这样。因为陷入邪恶的人自己远离,向自己掩藏主的面,也就是将祂的怜悯从自己那里移除。正是人里面的邪恶这样做,这一事实从圣言也可以看出来,如弥迦书:
  那时耶和华必照他们所行的恶事,向他们掩面。(弥迦书3:4)
  以西结书:
  他们得罪我,我就掩面不顾他们。我是照他们的污秽和罪过待他们,并且我掩面不顾他们。(以西结书39:23-24)
  尤其在以赛亚书:
  你们的罪孽使你们与神隔绝。你们的罪恶使祂掩面不听你们。(以赛亚书59:2)
  从这些和许多其它经文可以看见内义,这内义在各处显明,被寻求它的人发现。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