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第2章 主的圣治以来自人类的一个天堂为目的
27.我在别处解释了:天堂不是由起初被造为天使的天使组成,地狱也不是来自曾被造为光明天使,后来从天堂被逐出的任何魔鬼。相反,天堂和地狱都来自人类,天堂是由那些处于对良善的爱和随之对真理的理解之人组成的,地狱是由那些处于对邪恶的爱和随之对虚假的理解之人组成的。我通过与天使和灵人长时间地持续交流已经确切得知这一点,你可以参考《天堂与地狱》(311-316节)、《最后的审判》(14-27节)和《最后的审判续》(全文)。
由于天堂来自人类,就是永远与主同住,所以可知,这必是主创造的目的。此外,这是创造的目的,故也是主的圣治的目的。主创造宇宙不是为了祂自己,而是为了那些将与祂同在天堂的人。属灵之爱凭其固有的性质而想要与他人分享它所拥有的,并且尽可能地如此行,如此它就在其存在、平安和幸福之中了。属灵之爱从主的无限神性之爱中获得这种性质。由此可知,神性之爱,因而圣治,以一个由那些已经成为或正在成为天使的人组成的天堂为目的;主能将爱和智慧的一切幸福和喜乐赐予他们,并从祂自己在他们里面的存在而赐予这些福分。主情不自禁地这样做,因为自创造时,主的形像和样式就在人们里面;在他们里面的形像是智慧,在他们里面的样式是爱。此外,在他们里面的主就是那与智慧结合的爱和与爱结合的智慧,或也可说,是与真理结合的良善和与良善结合的真理。
然而,人们并不知道天堂在总体上,或许多人里面是什么样,在细节上,或个体里面又是什么样;也不知道天堂在灵界是什么样,在自然界又是什么样。然而,知道这一切是很重要的,因为天堂是圣治的目的。因此,我想按下列顺序阐述这个主题:
⑴天堂就是与主的结合。
⑵自创造时人就具有这种性质:他能与主结合得越来越紧密。
⑶人与主结合得越紧密,就越有智慧。
⑷人与主结合得越紧密,就越幸福。
⑸人与主结合得越紧密,在他自己看来,他越明显是自己的主人,也越清楚地认识到他属于主。
一、最后审判之日并不意味着世界的毁灭
1.那些不了解圣言灵义的人,只以为到最后审判之日,世界上的一切可见之物都要毁灭。因为经上说,那时,天地都要废去,神要造一个新天和一个新地。为强化这种信念,他们还指出,因为经上说,那时,所有人都从坟墓中起来,善人与恶人分开,等等。然而,圣言的字义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圣言的字义是属世的,处于神性秩序的最低层,其中一切细节都包含灵义。因此,人若仅照字义理解圣言,可能会被驱使接受各种观点,如基督教界所发生的情形;这就是为何有这么多的异端邪说,每一种都以圣言为证。
然而,由于迄今为止,没有人知道圣言的每个细节都包含一个灵义,甚至不知道有灵义这回事,所以那些对最后审判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是值得原谅的。但现在他们可以知道,可见的天和可居的地都不会毁灭,相反,两者都将永存;“新天和新地”表示一个新教会,包括天上的和地上的。之所以说天上的一个新教会,是因为天上也有一个教会,和地上一样;也有圣言、讲道、神性敬拜,和地上一样;不同之处在于,那里的一切都处于更完美的状态,因为在那里,他们不是在自然界,而是在灵界;因此,那里的所有人都是属灵人,不像在世上那样是属世的。关于这个主题,可参看《天堂与地狱》一书,特别是该书对天堂如何通过圣言与人结合(303—310节),以及天上神性敬拜(221-227节)的描述。
843.启20:3.“把他扔进无底深渊,关起来,用印封上,使他不得再迷惑列族”表主完全移除那些陷入唯信的人,并剥夺他们与其余的人之间的一切联系,免得他们把自己的异端灌输给那些被接升天堂的人。“龙”在此表示那些陷入信之虚假的人,如刚才所述(842节)。经上论到那龙说,他被“捉”、“捆绑”、“扔进无底深渊”、“关起来”和“用印封上”,以此表示他被完全移除,他与其余的人之间的一切联系也被剥夺。他“被捉”表示他所指的那些人被聚集起来并扣留。他被“捆绑”表示他们被扣留,与灵人界中其余的人分开。他“被扔进无底深渊”表示他们被送往地狱。他“被关起来”表示他们被完全移除。他“用印封上”表示他与其余的人之间的一切联系完全被剥夺。
“龙”被完全移除一段时间,是为了那些被主藏起来(如4-6节经文所述)的人可以从低地被提升上去,免得他们在被提升时被龙们迷惑;因此经上还说“使他不得再迷惑列族”,以此表示免得他将自己的异端灌输给他们。这事之所以发生在天堂与地狱中间的灵人界,是因为在那里,恶者与善者联系在了一起,在灵人界,善者为天堂做预备,恶者为地狱做预备,那里的善者通过与恶者的某些联系而被测试,并接受检查以查明他们的性质和坚定程度。他所“迷惑”的“列族”表示良善,“民族”表示那些在生活上良善的人,在反面意义上表示在生活上邪恶的人(483节)。由此明显可知,他被“把他扔进无底深渊,关起来,用印封上,使他不得再迷惑列族”表示主完全移除那些陷入信之虚假的人,剥夺他们与其余的人之间的一切联系,免得他们将自己的异端灌输给那些正被接升天堂的人。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