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24.主通过对照提供良善与真理的结合。我们只有通过良善与次等良善的对照,以及它与邪恶的对立才能认识良善的品质。觉察和感受的能力就来自这种对照,因为这些能力的品质由此而来。事实上,每种快乐都是在与次等快乐相比较,并对照不快乐中被觉察和感受到的;每种美丽都是在与次等美丽相比较,并对照丑陋中被觉察和感受到的;同样,每种属于爱的良善也都是在与次等良善相比较,并对照邪恶中被觉察和感受到的;每种属于智慧的真理都是在与次等真理相比较,并对照虚假中被觉察和感受到的。多样性必须存在于每种事物中,从它的最大直到它的最小;当多样性也存在于它的对立面,从它的最小直到它的最大,并且它们之间有一种平衡时,那么两边就照着层级存在一种对照;对事物的觉察和感受会增强或减弱。然而,要知道,对立性要么削弱、要么增强觉察和感受:当对立双方混在一起时,对立性就会削弱它们;当对立双方没有混在一起时,对立性就会增强它们。这就是为何主最为谨慎、极其精细地把人里面的良善和邪恶分开,免得它们混在一起,就像祂把天堂和地狱分开一样。
834.启19:20.“那兽被擒拿,那在兽面前曾行奇事、迷惑受兽印记和拜兽像之人的假先知,也与他同被擒拿”表所有那些信奉唯信、内在邪恶的人,无论平信徒还是普通百姓,以及那些通过推理和证明唯信是得救的唯一途径而迷惑其他人接受这信,并照之生活的神职人员和有学问的人。“兽”在此是指前面所说的“从海中上来的兽”(启示录13:1-10);“假先知”是指前面所说的“从地中上来的兽”(启示录13:11-18);“从海中上来的兽”是指陷入唯信宗教的平信徒和普通百姓,“从地中上来的兽”是指陷入该宗教的神职人员和有学问的人,这一点从那一章的解读可以看出来。显然,此处“假先知”是指那一章(启示录13:11-18)所说的“从地中上来的兽”;因为此处论到“假先知”说,正是他“在兽面前曾行奇事、迷惑受兽印记和拜兽像之人的”;那一章也有类似的话论及从地中上来的兽:
他在从海中上来的兽面前行大奇事,迷惑住在地上的人,叫他们拜兽像,在右手上,或是在额上受他的印记。(启示录 13:12-17)
由此明显可知,此处“假先知”表示神职人员和有学问的人,他们确认唯信的宗教,迷惑平信徒和普通百姓。他们之所以被称为“假先知”,是因为“假先知”表示那些通过歪曲圣言的真理教导和宣讲虚假的人(8, 701节)。那兽所行的“奇事”表示对唯信是得救唯一途径的推理和证明(参看598,599,704节)。“受兽印记和拜兽像”表示承认并接受唯信(634,637,679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