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2.将这些论点与那本书关于创造的说明综合在一起,的确可以明显看出,主的神性之爱和神性智慧的管理就是我们所说的圣治。然而,那本书只是论述了创造本身,没有论述创造之后万物状态的维护,也就是主的管理,所以现在有必要论述这个主题。在这一部分,我将论述神性之爱与神性智慧,或神性良善与神性真理的一体性在受造物中如何得以维护;这一点将按下列顺序来阐述:
⑴宇宙无论作为一个整体,还是在每个细节上,都是由神性之爱通过神性智慧创造的。
⑵神性之爱与神性智慧作为一体从主发出。
⑶一切受造物里面都有这一体的某种形像。
⑷按照圣治,每一个受造物,无论整体还是部分,都应是这样的一体;它若不是这样,就应变成这样。
⑸爱之良善若不与智慧之真理结合,就不是良善;智慧之真理若不与爱之良善结合,就不是真理。
⑹不与智慧之真理结合的爱之良善不是真正的良善,只是貌似良善;不与爱之良善结合的智慧之真理不是真正的真理,只是貌似真理。
⑺主不让任何事物分裂。这意味着事物必须要么专注于良善和真理,要么专注于邪恶和虚假。
⑻某种事物若专注于良善和真理,就是某种事物;但它若专注于邪恶和虚假,就什么都不是。
⑼主的圣治使邪恶和虚假服务于平衡、对照和洁净,从而服务于其他人里面良善和真理的结合。
291.第二部分还说明了这一点:灵界太阳不是主,而是主的神性之爱和神性智慧的一种发出。之所以称它为一种发出,是因为灵界太阳由本身为物质和形式的神性之爱和神性智慧产生,神性通过这太阳发出。但由于人类理性是这样:它不愿同意某件事,除非看到这事的来龙去脉,从而明白它是怎么回事;如在这个例子中,它要明白,既然灵界太阳不是主,而是来自祂的一种发出,那么它是如何产生的;因此我们要说说这个问题。对此,我与天使有过多次交谈,他们说,他们在自己的属灵之光中清楚地明白它,只是很难把它呈现在一个人的属世之光中,因为这两种光,因而他们思维之间的差别太大了。
然而,他们说,这种情况好比环绕每位天使,由此使得天使的在场向附近和远处的其他人显明的情感和由此而来的思维之气场。但他们说,环绕的气场不是这个天使本人,而是由他的身体的每一个部分所产生的某种事物,物质像溪流一样不断从中流出,流出来的物质则围绕他。此外,直接包裹身体的物质因不断被其生命运作的两个源泉,即心肺激活,故搅动周围的大气产生类似活动,由此在其他人里面产生好像他在场的感觉。因此,它不是从天使发出并延伸出来的情感和由此而来的思维的独立气场,尽管它被称为气场,因为情感只是天使里面的心智形式的状态。此外,他们还说,每位天使都有这样一种气场环绕他,因为主有一个环绕祂的气场,环绕主的气场同样来自主,该气场就是他们的太阳,也就是灵界太阳。
402.(4)爱或意愿为未来的妻子,就是智慧或理解力,预备一个家或洞房。一个良善与真理的婚姻存在于受造宇宙及其每个细节中,这是因为良善属于爱,真理属于智慧,两者在主里面,而一切受造物皆来自主。至于该婚姻如何存在于人里面,这可在心与肺的结合中,如在一面镜子里那样看出来。因为心对应于爱或良善,肺对应于智慧或真理(参看378-385节)。从这种结合可以看出,爱或意愿如何与智慧或理解力订婚,然后与它结婚,也就是与它一起步入一种婚姻。爱通过为智慧预备一个家或洞房而与它订婚,并通过藉着情感与它结合而与它结婚,后来在这个家中与它一起过智慧的生活。
这一事实只能用属灵的语言来充分描述,因为爱和智慧,因而意愿和理解力都是属灵的。诚然,属灵事物能以属世语言来表达,但只能被模糊地感知到,因为人们不知道何为爱,何为智慧,因而不知道何为对良善的情感,何为对智慧的情感,或何为对真理的情感。然而,爱与智慧,或意愿与理解力的订婚与结婚的性质,仍可以通过它们与心肺的对应关系所提供的相似性看出来。因为后者和前者的情况是一样的,并且如此相同,以至于没有任何区别,只是一个是属世的,一个属灵的。因此,从心肺清楚可知,心首先形成肺,然后与它们结合。心在胎儿内形成肺,出生后与它们结合。心在自己的家中完成这一切,它的家被称为胸,两者一起在胸部扎营,并通过称为横隔膜的隔膜和称为胸膜的覆盖物而与身体的其它器官分开。爱与智慧,或意愿与理解力也是如此。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