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233.我从天堂被告知,在永恒之主,即耶和华在世上取得一个人身之前,两个在先层级就实际存在于祂里面,而第三个层级则潜在于祂里面,天使的情况也是如此;但是,主在世取得一个人身之后,就另外披上了第三个层级,就是我们所说的属世层,由此变成人,和世人一样;然而,不同之处在于,主里面的这最后一个层级,和在先层级一样,也是无限和非受造的;而在天使和世人里面,它们都是有限和受造的。
事实上,先前充满宇宙一切空间,却与空间无关(69—72节)的神性的确进入,甚至渗透到自然界的最表层。然而,在取得人身之前,神性通过天使天堂间接流入属世层级,而在取得人身之后,则直接从祂自己流入。正因如此,在主降临之前,世上的一切教会都是属灵和属天事物的代表;但在祂降临之后,则变成属灵-属世和属天-属世,并且代表性敬拜被废除了。也正因如此,天使天堂的太阳,即神性之爱和神性智慧的首先发出,如前所述,在主取得人身之后比在祂取得人身之前放射出更辉煌、更灿烂的光芒。这也是以赛亚书中这些话的意思:
在那日,月光必像日光,日光必加七倍,像七日的光一样。(以赛亚书30:26)
这是指着主降世后天堂和教会的状态说的。启示录:
人子的脸面像日头满有力地发光。(启示录1:16)
以及其它地方(如以赛亚书60:20;撒母耳记下23:3,4;马太福音17:1,2)。主降世前通过天堂对世人的间接启示好比月光,月光就是间接的阳光。主降世后,这光成了直接启示,故以赛亚书上说,月光必像日光(30:26)。诗篇:
在祂的日子,义人要发旺,大有平安,直到月亮不再重现。(诗篇72:7)
这话也是指着主说的。
72.这个神观是根本性的;因为没有它,我们下面所说关于神-人对宇宙的创造及其眷顾管理、全能、全在、全知的话,即便能被理解,也无法铭记于心。因为纯属世人哪怕理解这些事,仍会回头陷入他的生命之爱,也就是他的意愿之爱;这爱会驱散这些真理,使他的思维沉浸于空间,也就是他视之为理性的光所居之地;殊不知,他越否认这些事,就越不理性。事实的确如此,这一点可通过人们对于“神是一位人”的真理所持的观念来证实。请仔细阅读前面所述(11—13节)和我们接下来的讨论,然后你就会明白事实的确如此。但是,当你松懈自己的思维,任由它落回源于空间的属世之光时,这些事看上去岂不是自相矛盾?若继续任由自己的思维下落,岂不会弃绝它们?这就是为何我们说神性充满宇宙的一切空间,而不说神-人充满它们。因为如果真这样说了,纯属世的视觉不会同意。不过,要是说神性充满一切空间,它就会赞同,因为这与神学家的说法一致,即:神全在,听见并知道一切。关于这个主题,详情可见上文(7—10节)。
1.3神性不在空间中
7.神性,或神,不在空间中,尽管祂全在,与世界上的每个人,天堂里的每位天使,以及天堂之下的每个灵人同在;这一点不能以纯属世观念来理解,但能以属灵观念来理解。这一点不能以属世观念来理解,是因为属世观念含有空间概念在里面;由于一个观念是由诸如在世上和肉眼所看见的每一个事物中的那类事物形成的,所以空间是存在的。在世上,一切或大或小的事物都是空间的;一切或长,或宽,或高的事物也都是空间的;简言之,世上的一切尺寸、形状和形式都是空间的。这就是为何我们说,以纯属世观念无法理解:神性不在空间中,尽管可以说它无处不在。
然而,只要允许些许属灵之光进入属世思维,人也能以属世思维领悟这一点。因此,有必要先说说属灵的观念,以及由此而来的思维。属灵的观念并不从空间获得任何事物,而是从状态获得它的一切。状态则涉及爱、生命、智慧、情感,以及由此而来的喜乐;总体上涉及良善与真理。对这些事物的真正属灵观念与空间毫不相干;它更高级,视空间观念在它之下,如同天堂俯视大地。
但由于天使和灵人用眼睛来看,和世人一样,还由于物体若非在空间中就无法被看到,所以天使和灵人所在的灵界也会出现空间,与地上的空间很相似;然而,它们并不是空间,只是表象;它们不像地上的空间那样固定不变,而是既能伸长,也能缩短,还能变化多端。因此,在灵界,它们无法以尺寸来确定,故不能以任何属世观念来理解,只能以属灵观念来理解。涉及空间距离的属灵观念和涉及良善距离,或真理距离的是一样的,它们的亲密度与相似性取决于良善与真理的状态。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