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 #229

《天堂与地狱》摘录

《天堂与地狱》摘录

229.此处无需从《属天的奥秘》进行摘录,因为关于复活和人死后的生命在《天堂与地狱》一书论述得更充分。可参看这本书的以下章节:

1.每个人就其内层而言,都是一个灵(432-444节)。

2.关于人从死里复活并进入永生(445-452节)。

3.人死后处于完整的人形(453-460节)。

4.死后,人仍享有他在世上所拥有的一切感觉、记忆、思维和情感,除肉体外没有任何遗漏(461-469节)。

5.人死后的性质取决于他在世上所过的生活(470-484节)。

6.每个人的生命快乐都转化为相对应的事物(485-490节)。

7.关于人死后的第一个状态(491-498节)。

8.关于人死后的第二个状态(499-511节)。

9.关于人死后的第三个状态,就是进入天堂的人接受教导的状态(512-520节)。

10.天堂和地狱皆出自人类(311-317节)。

关于前面(226节)所提到的最后审判,可参看《最后的审判》全文;那里说明,最后的审判不会伴随着世界的毁灭。

天堂与地狱 #485

五十、死后,每个人的

五十、死后,每个人的生命快乐都转化为与它们相对应的事物

485.在前一章,我解释了每个人的主导情感或主导爱都会延续下去,直到永远。现在我要解释,这种情感或爱的快乐如何转化为相对应的事物。“转化为相对应的事物”是指转化为与属世事物相对应的属灵事物。它们转化为属灵事物,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可以看出来:只要人在他的尘世肉体中,他就在自然界;但是,一旦离开这肉体,他便进入灵界,并披上灵体。前面早已说明,天使和死后的人拥有完美的人形,他们所披的身体是灵体(73-77453-460节);还说明属灵事物与属世事物的对应关系(87-115节)。

天堂与地狱 #512

五十三、人死后的第三

五十三、人死后的第三个状态,就是进入天堂的人接受教导的状态

512.人死后的第三个状态,也就是其灵的第三个状态,是教导的状态。这种状态是为那些进入天堂,并变成天使的人,而不是为那些进入地狱的人,因为后者不能接受教导,因此他们的第二个状态也是他们的第三个状态,并在此结束,以致他们完全转向自己的爱,因而转向陷入类似爱的地狱社群。一旦这种情况发生,他们便出于那爱意愿和思考;由于那爱是地狱的,所以他们无非意愿邪恶,思考虚假;他们在这种思考和意愿中找到自己的快乐,因为这些属于他们的爱;正因如此,他们将之前所吸收、作为工具用来服务他们爱的一切良善与真理都加以弃绝。

另一方面,善灵从第二个状态被引入第三个状态,也就是他们通过教导预备上天堂的状态。事实上,人只能通过良善与真理的知识,也就是只能通过教导预备上天堂,因为人只能通过接受教导才知道何为属灵的良善与真理,何为邪恶与虚假,也就是他们的对立面。人能在世上学习何为文明、道德的良善与真理,也就是所谓的公正与诚实,因为世上有民法教导何为公正,人也可以通过与其他人交往学习照着道德法则生活,这一切都与诚实、公正有关。但属灵的良善与真理是从天堂,而非世界学来的。他们能从圣言和取自圣言的教会教义学来,然而,就属于心智的内层而言,若人不在天堂,属灵的良善与真理就无法流入他的生命;当人既承认神性,又行事公正、诚实时,便在天堂;他认识到应当如此行,因为这是圣言的要求。这就是为了神性,而非为了自我和世界为目的而公正、诚实地生活。

然而,没有人能如此行,除非他先接受教导,例如:有一位神存在,有天堂与地狱,以及死后生命存在,当爱神高于一切,当爱邻如己,当信圣言的教导,因为圣言是神性。若不知道并承认这些事,人就不能作属灵的思考;人若不思考它们,就不会意愿它们;因为人无法思考他所不知道的,也无法意愿他所没有思考的。然而,当人意愿这些事时,天堂就流入他的生命,也就是主经由天堂流入他的生命,因为主流入意愿,并经由意愿流入思维,经由这二者流入生命,人的整个生命便来自这些。这一切清楚表明,属灵的良善与真理不是从世界,而是从天堂学来的,人只能通过教导预备上天堂。

此外,主在何等程度上流入人的生命,就在何等程度上教导他,因为祂在何等程度上以学习真理的爱点燃意愿,启示思维去认识它们。这一切进展到什么程度,人的内层被打开,天堂被植入他们就到什么程度。此外,神性和天堂流入人里面属于道德生活的诚实和属于文明生活的公正,使它们变得属灵,因为那时人出于神性行这些事,也就是为了神性的缘故而行。因为人出于此源头所行的属于道德和文明生活的诚实和公正是属灵生活的本质结果;结果从有效的原因得其一切,因为原因如何,结果就如何。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