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2.在论述新耶路撒冷及其教义之前,有必要说一说新天新地。《最后的审判》这本小册子已经说明过去的“先前的天和先前的地”表示什么。它们过去,也就是最后审判完成之后,紧接着主就创造或形成了一个新天堂。该天堂是由自主降世直到审判之时所有过着信与仁的生活之人构成的,因为唯独这些人是天堂的形式。事实上,主导一切关系和交流的天堂形式是从主发出的源于神性良善的神性真理的形式;就其灵而言,人通过照神性真理生活而获得该形式。这是天堂形式的源头,这一点可见于《天堂与地狱》一书(200-212节),所有天使都是天堂的形式(HH51-58, 73-77节)。
从这些事可知是哪些人构成新天堂,并由此可知新天堂是何性质,即:它是完全一致的。因为凡过着信与仁的生活之人都爱邻如己,并通过爱与邻舍结合。这种结合是互惠和相互的,因为在灵界,爱就是结合。因此,当所有人都基于同一个原则行动时,那么一致或说一个心智就由照着天堂形式结合在一起的许多人,甚至无数人产生了。人们以这种方式合而为一,因为没有什么东西把他们分离或分开;相反,每个事物都把他们联系并结合起来。
482.迄今为止,没有人知道出现在本章的“年”和“年数”在内义上表示什么。那些停留于字义的人以为它们只是世俗的年数,但从此处直到第12章的内容无一是如字面上所呈现的那种历史;相反,每一个细节都包含不同性质的某种事物。适用于名字的,也适用于数字(470节)。在圣言中,数字3和7经常出现;无论在哪里出现,它们都表示在所提到的时间或其它东西所体现或代表的状态方面的某种神圣或不可侵犯的事物。这适用于最短的时间,如适用于最长的时间一样,因为正如部分构成整体,最短的或最小的,构成最长的或最大的。事实上,一种相似性必须存在,以便一个整体可以恰当地从部分中出来,或最大的从最小的中出来。
如以赛亚书:
现在耶和华宣告说,三年之内,照雇工的年数,摩押的荣耀必毫无价值。(以赛亚书16:14)
又:
于是主对我说,一年之内,照雇工的年数,基达的一切荣耀都必消没。(以赛亚书21:16)
此处既指最短的时间,也指最长的时间。哈巴谷书:
耶和华啊,我听见你的名声就惧怕。耶和华啊!求你在这些年中间复活你的作为,在这些年中间显明出来。(哈巴谷书3:2)
此处“这些年中间”表示主的降临。若时间间隔较短,它表示主的每一次降临,如当一个人正在重生时;若间隔较长,则表示主的教会正在重新兴起。在以赛亚书,它还被称为“救赎之年”:
报仇之日在我心中,我救赎之年已经来到。(以赛亚书63:4)
撒旦要被捆绑的“一千年”(启示录20:2-3, 7)和头一次复活的“一千年”(启示录20:4-6)也绝非表示一千年,而是表示他们的状态。因为正如“日”用来表述状态,如前所示(23节),“年”也是如此,状态以年数来描述。由此明显可知,本章中的时间也体现状态,因为每个教会所处的感知状态都与众不同。他们感知力的不同是由性情(无论遗传的还是后天获得的)不同导致的。
1285.“并且全地只有一种语言”表示各个地方的人们在总体方面都持守同一种教义,这从稍后论述的圣言中“语言(或嘴唇)”的含义清楚可知。本节用这几句话描述了古教会一直以来的状态,也就是说,它持守某种总体的教义。而下一节则描述了它如何开始被篡改和掺假;由此直到第九节则描述了它如何变得彻底败坏,以至于不再有任何内在敬拜。紧接着论述的主题是由希伯开始的第二个古教会;最后是第三个古教会,也就是犹太教会的开始。因为大洪水后相继有三个教会。
至于第一个古教会,尽管它广泛分布于全世界,但在语言上为一,在话语上也为一,也就是说,它共享一种教义,无论总体方面还是具体细节;而它的敬拜,无论内在还是外在,在各个地方都是不同的,如前一章所示,其中提到的各个民族表示不同的教义和仪式。情况是这样:天堂由无数社群构成;这些社群都各不相同,但却为一,因为它们都作为一体被主引领(对此,参看457, 551, 684, 685, 690节)。这方面的情况和人一样,尽管人体里面有如此多的脏腑,这些脏腑和其它器官,跟肢体一样,又有如此多的小脏腑,其中每一个都发挥与众不同的功能,然而它们全部和每一个都作为一体由一个灵魂来掌控。或这就像人体,它拥有运用其力量和动作的不同方式;然而,这一切都由一个心脏运动和一个肺脏运动来掌控,并构成一体。它们之所以能以这种方式行如一体,是因为天堂只有一个流注,每个人都照自己的个性接受这流注。该流注是从主、祂的怜悯和生命而来的一种情感流注。尽管只有一个流注,但一切事物却作为一体顺从和跟随。这是天堂居民所共享的相爱的结果。
这就是第一个古教会的情况;因为尽管敬拜的种类有很多(有的是内在的,有的是外在的),总体上和民族一样多,具体地和构成民族的宗族一样多,细节上和教会里的人一样多,但它们却都有“一种语言和一样的话”;也就是说,它们都有一种教义,无论总体还是细节。当所有人拥有相爱或仁爱时,教义就为一。相爱或仁爱使他们合而为一,尽管他们具有多样性,因为他们出于多样性而构成一体。所有人,无论有多少,即便数以百亿计,若处于仁爱或相爱,就会有一个目标,即:共同利益、主的国和主自己。教义和敬拜上的多样性又像人的感官和脏腑的多样性,如前所述,它们有助于整体的完美。当教义或敬拜各不相同时,主就通过仁爱以适合每个人个性的不同方式流入和作工。祂就这样在地上如在天上那样将所有人都安排得井然有序,无论总体还是细节。主的旨意就是以这种方式成就的,如祂自己所教导的,“祂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马太福音6:10)。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