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 #186

186.关于重生的进

186.关于重生的进一步描述。人通过信之真理和照之的生活重生(1904, 2046, 9088, 9959, 10028节)。这就是主说这些话的意思:

人若不是从水和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约翰福音3:5)

“水”表示信之真理,“灵”表示照之的生活(10240节)。在圣言中,“水”表示信之真理(2702, 3058, 5668, 8568, 10238节)。属灵的洁净,也就是从邪恶与虚假中的洁净,通过信之真理实现(2799, 5954, 7044, 7918, 9088, 10229, 10237节)。当人重生时,真理就被播种并植入良善,以便它们成为生命的一部分(880, 2189, 2675, 2697节)。真理在能被植入良善之前必是何性质(8725节)。在重生的过程中,真理被引入良善并与之结合;同样,良善被引入真理并与之结合(5365, 8516节)。这种相互的引入和结合是如何实现的(3155, 10067节)。当人意愿真理时,它就被植入良善,因为那时,它成了爱的对象(10367节)。

重生的人有两种状态;第一种状态是当他通过真理被引向良善时;第二种状态是当他出于良善行动,并从良善看见真理时(7992—7993, 8505—8506, 8510, 8512, 8516, 8643, 8648, 8658, 8685, 8690, 8701, 8772, 9227, 9230, 9274, 9509, 10057, 10060, 10076节)。当真理处于第一位,良善处于第二位时,人的状态是何性质(3610节)。由此明显可知,当人正在重生时,他从真理注视良善;但当重生时,他从良善注视真理(6247节)。因此,可以说有一种逆转发生,在逆转的过程中,人的状态被翻转过来(6507节)。

不过,要知道,当人正在重生时,真理并非实际处于第一位,良善也并非处于第二位,只是表面上如此;但当人已经重生时,良善实际上,也明显地处于第一位,真理处于第二位(3324—3325, 3330, 3336, 3494, 3539, 3548, 3556, 3563, 3570, 3576, 3603, 3701, 4243—4244, 4247, 4337, 4925—4926, 4928, 4930, 4977, 5351, 6256, 6269, 6273, 8516, 10110节)。因此,良善是重生的初和末(9337节)。由于当人重生时,或也可说,当人成为一个教会时,真理似乎处于第一位,良善似乎处于第二位,所以这种表象导致古人当中的争论,即:哪一个是教会头生的,是信之真理还是仁之良善(367, 2435节)。

实际上,仁之良善才是教会头生的,而信之真理仅仅表面上是(3325, 3494, 4925—4926, 4928, 4930, 8042, 8080节)。在圣言中,“头生的”表示教会中首先到来,并具有优先权和更高级别的东西(3325节)。这就是为何主被称为“头生的”,因为来自爱、仁和信的一切良善都存在于祂里面,并来源于祂(3325节)。

一旦人处于后一种状态,就是从良善注视真理的状态,就不要返回到前一种状态,就是从真理注视良善的状态,以及为何情况是这样(2454, 3650-3655, 5895, 5897, 7857, 7923, 8505—8506, 8510, 8512, 8516, 9274, 10184节)。这些章节解释了主的这句话:

在田里的,不要回去取衣裳。(马太福音24:18)

还有这些话:

在田里的,不要回来。你们要回想罗得的妻子。(路加福音17:31, 32)

这就是这些话所表示的。

对重生的过程,以及它如何实现的描述(1555, 2343, 2490, 2657, 2979, 3057, 3286, 3310, 3316, 3332, 3470, 3701, 4353, 5122, 5126, 5270, 5280, 5342, 6717, 8772—8773, 9043, 9103, 10021, 10057, 10367节)。重生的奥秘不计其数,因为重生贯穿人的整个一生(2679, 3179, 3665, 3690, 3701, 4377, 4551—4552, 5122, 5126, 5398, 6751, 9103, 9258, 9296—9297, 9334节)。这些奥秘几乎一个也没有进入人的知识或感知(3179, 9336节)。这就是主的这些话所表示的:

风随着意思吹,你听见风的声音,却不晓得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凡从灵生的,也是如此。(约翰福音3:8)

关于属灵教会之人的重生过程(2675, 2678—2679, 2682节)。关于属天教会之人的重生过程,以及两者之间的区别(5113, 10124节)。

重生之人的情形类似一个婴孩,先学习说话,然后学习思考,后来学习正确地生活,直到最终一切事物似乎自动从他,即貌似从他自己流出(3203, 3701节)。因此,正在重生的人首先如同一个婴孩,然后如同一个孩童,后来如同一个成人被主引导(3665, 3690, 4377—4379, 6751节)。当人被主重生时,他首先处于外在纯真的状态,也就是他的婴孩状态,然后逐渐被带入内在纯真的状态,也就是他的智慧状态(9334—9335, 10021, 10210节)。婴孩的纯真的性质和特征,以及智慧的纯真的性质和特征(1616, 2305—2306, 3494, 4563, 4797, 5608, 9301, 10021节)。人的重生与胎儿在子宫里的孕育和形成之间的对比(3570, 4931, 9258节)。因此,在圣言中,“怀孕和出生”表示属灵的怀孕和出生,也就是重生的各个阶段(613, 1145, 1255, 2020, 2584, 3860, 3868, 4070, 4668, 6239, 10204节)。通过植物界的发芽过程来说明人的重生(5115—5116节)。人的重生以彩虹来代表(1042—1043, 1053节)。

内在人或属灵人和外在人或属世人都必须重生,一个通过另一个重生(3868, 3870, 3872, 3876—3877, 3882节)。内在人必须先于外在人重生,因为内在人处于天堂之光,外在人处于尘世之光(3321, 3325, 3469, 3493, 4353, 8748, 9325节)。外在人或属世人通过内在人或属灵人重生(3286, 3288, 3321节)。在外在人或属世人重生之前,人不会重生(8742-8747, 9043, 9046, 9061, 9325, 9334节)。除非属世人重生,否则属灵人是关闭的(6299节),可以说它在信和爱的真理和良善上是盲目的(3493, 3969, 4353, 4588节)。当属世人已经重生时,整个人就重生了(7442—7443节)。这就是洗门徒的脚和主说这些话的意思:

凡洗过澡的人,只要把脚一洗,全身就干净了。(约翰福音13:9, 10; 10243节)

在圣言中,“洗”表示属灵的洗,也就是从邪恶与虚假中洁净(3147, 10237, 10241节)。“脚”表示那些属于属世人的事物(2162, 3761, 3986, 4280, 4938-4952节)。因此,“洗脚”是指洁净属世人(3147, 10241节)。

属世人是如何重生的(3502, 3508—3509, 3518, 3573, 3576, 3579, 3616, 3762, 3786, 5373, 5647, 5650—5651, 5660节)。当属世人已经重生时,它是何性质;当它未重生时,又是何性质(8744—8745节)。属世人越与属灵人争战,人就越重生(3286节)。当一个人重生时,属世人就能感知到正在流入的属灵事物(5651节)。

感官层,就是属世人的最低层,如今不会重生,但人会被提升到它之上(7442节)。所有重生的人都实际从感官层被提升到天堂之光(6183, 6454节)。感官人的性质和特征,可参看前面的摘录(50节)。

人通过进入他所拥有的良善与真理的知识的流注而重生(4096—4097, 4364节)。当人重生时,他通过居间的良善和真理被引入纯正的良善和真理,然后居间的良善和真理被遗弃,纯正的良善和真理取而代之(3665, 3686, 3690, 3974, 4063, 4067, 4145节)。这时,另一种秩序被引入良善和真理当中(4250—4251, 9931, 10303节)。它们照着目的被排列(4104节)。因此,它们照着属灵生活的功用被排列(9297节)。那些正在重生的人会经历许多不同的状态,并越来越内在地被引入天堂,因而越来越接近主(6645节)。已经重生的人处于天堂的秩序(8512节)。他的内在向天堂打开(8512—8513节)。人通过重生进入天使的聪明;然而,只要他活在这个世上,这聪明就隐藏在他的内层里面,但在来世会打开;那时,他的智慧就像天使的智慧(2494, 8747节)。被赐予那些正在重生之人的光照的状态(2699, 2701, 2704节)。人通过重生获得一种新的理解力(2657节)。对正在重生的人来说,良善如何结实更多,真理如何成倍增多(984节)。对已经重生的人来说,来自良善的真理通过连续衍生可以说形成一个星座,其中每颗星星又在自己周围产生更多类似星星的真理,永无止境(5912节)。对一个已经重生的人来说,来自良善的真理按这种秩序来排列:良善的纯正真理在中间,这些真理就像下一组真理的父母;而其它真理则照着血亲或姻亲关系的密切程度而向远处排列,直到模糊或黑暗的最远边界(3128, 4551—4552, 5134, 5270节)。对一个已经重生的人来说,来自良善的真理按天堂的形式排列(3316, 3470, 3584, 4302, 5704, 5709, 6028, 6690, 9931, 10303节)。也可参看《天堂与地狱》一书的以下章节:天堂的形式,这形式决定了那里的联系和交流(200-212节);天堂天使的智慧(265-275节)。

对一个已经重生的人来说,属灵事物与属世事物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2850节)。其生命的秩序被彻底翻转过来(3332, 5159, 8995节)。就其灵而言,他完全是一个新人(3212节)。就外在而言,他看上去就像未重生的人,但就内在而言,则不然(5159节)。属灵良善,就是出于对良善的爱之情感而意愿并实行良善,只能通过重生被赐给人(4538节)。凡带着情感进入的真理都会再现(5893节)。真理越与来自人的自我的生命断开,就越能与良善结合,并接受属灵生命(3607, 3610节)。来自爱自己爱世界的邪恶越被移走,真理就越有生命(3610节)。

对正在重生的人来说,对真理的最初情感不是纯粹的,但随着时间推移,这情感会逐渐被洁净(3089, 8413节)。对正在重生的人来说,邪恶和虚假缓慢,而非快速地被移走(9334—9335节)。人之自我的邪恶和虚假,或说已经成为人的一部分的邪恶和虚假,仍继续存在,只能通过重生被移走(865, 868, 887, 929, 1581, 2406, 4564, 8206, 8393, 9014, 9333-9336, 9445, 9447—9448, 9451-9454, 9938, 10057节)。人永远无法重生到可称得上完美的程度(894, 5122, 6648节)。恶灵不敢攻击已经重生的人(1695节)。那些相信教会所教导的称义之人对重生知之甚少(5398节)。

为了能够重生,人必须拥有自由(1937, 1947, 2876, 2881, 3145—3146, 3158, 4031, 8700节)。人通过重生被引入天堂的自由(2874—2875, 2882, 2892节)。良善与真理不是在强迫的状态下结合的,重生也不是(2875, 2881, 4031, 8700节)。就重生而言,关于自由的其它细节,可参看前面论述自由的教义(141-149节)。

一个正在重生的人必须经历属灵的试探(3696, 8403节),因为试探的发生是为了良善与真理的结合,以及内在人与外在人的结合(4248, 4572, 5773节)。

属天的奥秘 #10067

10067.“弹在亚

10067.“弹在亚伦和他的衣服上”表高层天堂中在主的神性人身里面神性良善与神性真理的相互合一。这从“亚伦”的代表,以及亚伦的“衣服”和“弹”在它们上面的含义清楚可知:“亚伦”是指神性良善方面的主(参看9806节),也就是主在属天国度(参看9946节),或也可说,在高层天堂的神性良善;亚伦的“衣服”是毗邻主之属天国度的主之属灵国度的一个代表(9814节);“弹”在它们上面是指合一。弹在或洒在、倒在某人身上的东西代表一种合一,和前面一样,即血要洒在坛的周围(10064节)。
  所表示的,之所以是主在天堂里的神性人身,是因为此处和接下来所论述的主题是主在天堂的神性,以及祂与那里的天使的联结,因而是主之人身的荣耀的第二个状态(10057节)。正因如此,“亚伦”在此代表在属天国度中的神性良善方面的主,他的“衣服”代表毗邻属天国度的属灵国度中的神性真理;因此,所代表的是在高层天堂中的这二者方面的主。这神性良善与神性真理正是来自神性人身,因为在天堂,除了主的神性人身外,没有丝毫神性得到承认和敬拜;因为被主称为祂的“父”的神性就是祂自己里面的神性。在天堂,除了主的神性人身外,没有丝毫神性得到承认和敬拜,这一点从主在福音中多次所说的话明显看出来,如下面这些话:
  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马太福音11:27; 路加福音10:22)
  约翰福音:
  父已将万有交在子手里。(约翰福音3:34, 35)
  同一福音书:
  父已赐给子权柄,管理凡有血气的。(约翰福音17:2)
  又:
  离了我,你们就不能做什么。(约翰福音15:5)
  又:
  父啊,我的一切都是你的,你的一切也是我的。(约翰福音17:10)
  马太福音:
  天上地上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马太福音28:18)
  耶稣对彼得说,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马太福音16:19)
  事实的确如此,这一点也可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没有神性人身,没有人能通过信和爱与神性本身结合;事实上,在脑海里形成对被称为“父”的神性本身的任何概念是不可能的,因为祂是不可理解的,无法思及的东西不可能成为一个人信仰的一部分,因而不可能成为他所爱的一个对象。然而,一切敬拜最重要的元素就是信神,并爱祂胜过一切。神性本身,就是“父”,是不可理解的,主在约翰福音也教导了这一点:
  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祂表明出来。(约翰福音1:18)
  同一福音书:
  你们从来没有听见父的声音,也没有看见祂的形状。(约翰福音5:37)
  神性本身,就是“父”,在主里面通过祂的神性人身是可理解的,祂在下列经文中同样教导了这一点:
  人看见我,就是看见那差我来的。(约翰福音12:45)
  约翰福音:
  你们若认识我,也就认识我的父。从今以后,你们认识祂,并且已经看见祂。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约翰福音14:6-11)
  马太福音:
  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除了父,没有人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愿意指示的,没有人知道父。(马太福音11:27; 路加福音10:22)
  经上之所以还说“除了父,没有人知道子”,是因为“子”表示神性真理,“父”表示神性良善,这二者都在主里面;若不通过那一个,就不可能知道这一个;因此,主先是说,一切所有的,都是父交付祂的,然后说,子愿意将父揭示给的人知道父。“子”是指神性真理,“父”是指神性良善,二者皆属于主(参看2803, 2813, 3704, 7499, 8328, 8897, 9807节)。由此明显可知,天堂里的神性就是主的神性人身。
  接下来必须说一说洒在祭坛周围的第二只公绵羊的血,以及弹在亚伦和他衣服上的那点血和那点膏油分别代表什么。从前面的阐述和说明(10064-10067节)明显可知,这些事物表示在主的神性人身里面,神性真理与神性良善,并神性良善与神性真理的合一。但隐藏在这一切里面的奥秘尚未揭开。这奥秘就是,神性良善与神性真理,因而被称为“父”的神性本身与被称为“子”的神性真理的合一是相互的。将血洒在坛上表示神性真理与神性良善的合一(10064节);坛上的血(其中的一点血要取出,10065节)和表示神性良善的膏油(参看10066节)表示已经合一的这些。因此,将这血与膏油一起弹在亚伦和他衣服上表示神性真理与神性良善在主里面的相互合一,如前所示(10067节)。
  合一是相互的,这一点从主在下列经文中所说的话看得非常清楚:
  我与父为一。你们纵然不信我,也当信这些事,叫你们又知道又相信:父在我里面,我也在父里面。(约翰福音10:30, 38)
  同一福音书:
  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你不信吗?你们当信我,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约翰福音14:10-11)
  又:
  耶稣说,父啊,时候到了,愿你荣耀你的儿子,使儿子也荣耀你。我的一切都是你的,你的一切也是我的。(约翰福音17:1, 10)
  又:
  如今人子得了荣耀,神在祂身上也得了荣耀。神要因自己荣耀祂。(约翰福音13:31-32)
  从这些经文可以看出,神性之爱的神性良善,就是“父”,已经与神性真理,就是“子”合一,是以一种相互的方式在主里面合一;因此,祂的人身本身就是神性良善。祂“从父出来,到了世界,往父那里去”(约翰福音16:27-29)、“凡父所有的,都是祂的”(约翰福音16:15),以及“父与祂为一”(约翰福音10:30)所表相同。
  不过,若想想良善与真理在一个正被主重生之人里面的相互结合,就能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因为如前所述,主使人重生,就像祂荣耀祂的人身一样(10057节)。当主使一个人重生时,祂把将要变成信之真理的真理逐渐灌输到此人心智的理解力部分,把将要变成爱之良善的良善灌输到心智的意愿部分,并在那里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当它们被结合在一起时,信之真理就从爱之良善获得自己的生命,爱之良善则从信之真理拥有其生命的具体品质。这种结合通过良善以一种相互的方式实现,被称为天上的婚姻,并构成与此人同在的天堂。主就住在这个天堂里面,如同住在祂自己东西里面,因为一切爱之良善皆源于祂,真理与良善的一切结合也是。主不可能住在属于人自己的任何东西里面,因为那是邪恶。
  这种相互结合就是主在约翰福音所说这些话的意思:
  到那日,你们就知道我在父里面,你们在我里面,我也在你们里面。(约翰福音14:20)
  约翰福音:
  我的一切都是你的,你的也是我的,并且我因他们得了荣耀。使他们都合而为一,正如你父在我里面,我在他们里面,使他们也在我们里面合而为一。(约翰福音17:10, 21, 22)
  这些话描述了一种相互结合;然而,它们的意思不是说人将自己与主结合起来,而是说主将那弃绝邪恶的人与祂自己结合起来;因为弃绝邪恶需要此人自己的决定,当他弃绝它们时,属于信的真理和属于爱的良善的相互结合就由主实现,根本不是由那人实现。事实上,如在教会众所周知的,人靠自己不能行任何良善,因而靠自己不能在其良善里面领受任何真理。主在约翰福音也肯定了这一点:
  你们要住在我里面,我也住在你们里面。住在我里面的,我也住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做什么。(约翰福音15:4, 5)
  这种相互结合可通过人的理解力与意愿的结合来说明。人的理解力是由真理构成的,他的意愿则是由良善构成的;真理属于存在于他里面的信,良善属于存在于他里面的爱。人通过用耳朵听,或用眼睛读而接受真理,并将它们储存在记忆中。这些真理要么与文明状态有关,要么与道德状态有关,被称为记忆知识。人的爱属于他的意愿,这爱利用理解力来观看储存在记忆中的这些事物,并从记忆中选择那些与这爱相一致的事物。然后,它将所选的事物召唤出来,与它们结合,并天天利用它们来强化自己。真理以这种方式被爱变活,并构成此人心智的理解力部分,而属于其爱的良善本身则构成其心智的意愿部分。爱之良善也像那里燃烧的火,而被爱变活并居于周围部分的真理则像这火发出的光。渐渐地,随着真理被这火点燃,对一种相互结合的渴望就在它们里面被点燃。一种永恒的相互结合便由此而来。
  由此明显可知,真正产生结合的,是爱之良善,而不是信之真理,除非这真理拥有爱之良善在里面。无论你说爱,还是说良善,意思都一样,因为一切良善皆来自爱,凡来自爱的,都被称为良善。而且无论你说爱,还是说意愿,意思也是一样的,因为凡一个人所爱的,他都会去意愿。
  要知道,与文明或道德状态有关的事物,如刚才所述,在外在人里面将自己结合起来;而与属灵状态有关的事物,如前所述,则在内在人里面,然后通过内在人在外在人里面将自己结合起来。与属灵状态有关的事物,就是系信的真理和对主之爱的良善,并关注永生的事物,与天堂相联,并打开内在人。它们打开内在人的程度,以及这种打开的性质或说打开的方式取决于信之真理,即接受了多少,它们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在对主和对邻之爱的良善里面被接受的,这些爱源于主。由此明显可知,对那些没有同时吸收与属灵状态有关的事物之人来说,思维仅停留在一个外在层面;而对那些拒绝相信或否认这些事物的存在之人来说,无论他们说起话来显得何等聪明,思维不会上升高过感官层面。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