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 #1

1.在启示录,我们读

新天新地,以及新耶路撒冷的意义

1.在启示录,我们读到:

我看见一个新天新地,因为先前的天和先前的地已经过去了。我又看见圣城新耶路撒冷由神那里从天而降,预备好了,就如新妇妆饰整齐,等候丈夫。城有高大的墙,有十二个门,门上有十二位天使,又有名字写在上头,就是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名字。城墙有十二根基,根基上有羔羊十二使徒的名字。城是四方的,长宽一样大。天使用苇子量那城,共有一万二千斯他丢;长宽一样;又量了城墙,按着人的尺寸,就是天使的尺寸,共有一百四十四肘。墙是碧玉造的;城是精金的,如同明净的玻璃。城墙的根基是用各样宝石修饰的。十二个门是十二颗珍珠。城内的街道是纯金,好像透明的玻璃。有神的荣耀光照它,又有羔羊为城的灯。得救的列族要在城的光里行走,地上的列王必将自己的荣耀、尊贵归与那城。(启示录21:1, 2, 12-24

凡阅读这段经文的人只能按字义理解它们。他们以为,可见的天地将毁灭,一个新天将出现,并以一座圣城,就是具有上述尺寸的耶路撒冷的形式降在新地上。

然而,天使却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来理解它。他们以一种属灵的方式来理解我们以一种属世的方式所理解的细节,并且他们理解这些细节的真正含义。这就是圣言的内义或灵义。就天使所理解的内义或灵义而言,“一个新天新地”表示一个在天上和地上的新教会(后面会详细讨论这两个地方的教会,2-5节)。“由神那里从天而降的圣城耶路撒冷”表示新教会的天堂教义;一样的“长、宽、高”表示总体上该教义的一切良善和真理。“城墙”表示保护它的真理;“墙的尺寸,按着人的尺寸,就是天使的尺寸,共有一百四十四肘”表示总体上所有这些保护真理及其性质。珍珠的“十二个门”表示引入真理,与“门上的十二位天使”所表相同。“各样宝石修饰的城墙的根基”表示作为该教义基础的知识。“以色列十二支派”和“十二使徒”表示该教会的一切事物,无论总体还是细节。像“明透玻璃的精金”的城及其街道表示爱之良善,教义及其真理因爱之良善而透明、发光。得救的“列族”,以及将荣耀、尊贵归与那城的“地上的列王”表示教会中所有处于良善和真理的人。“神”和“羔羊”表示主的神性本身和神性人身。

这就是圣言的属灵意义(译注:简称灵义),而属世意义,即字义则是它的基础。尽管如此,这两层意义,即属灵意义和属世意义,仍通过它们的对应关系而形成一体。我不打算在这本书中说明上述经文中有这样一种属灵意义,因为这不是我当前的任务;不过,读者可参看《属天的奥秘》一书中以下地方对它的证明。在圣言中,“地”,尤其当用于迦南地时,表示教会(AC662, 1066-1067, 1262, 1413, 1607, 2928, 3355, 4447, 4535, 5577, 8011, 9325, 9643节)。因为“地”在灵义上表示住于其上的民族及其敬拜(AC262节),那地上的人表示那些属于属灵教会的人(AC2928节)。“新天新地”表示就良善和真理,因而就两个领域的教会的事物而言,天上和地上的某种新事物(AC1733, 1850, 2117—2118, 3355, 4535, 10373节)。至于过去的“先前的天和先前的地”表示什么,可参看《最后的审判》(译注:该书全称《最后的审判和巴比伦的毁灭》)全文,尤其65-72节。

“耶路撒冷”表示教义方面的教会(AC402, 3654, 9166节)。“城”表示属于教会和宗教的教义(AC402, 2451, 2712, 2943, 3216, 4492—4493节)。“城墙”表示教义的保护真理(AC6419节)。“城门”表示引入教义并通过教义引入教会的真理(AC2943, 4477, 4492—4493节)。“以色列十二支派”代表,因而表示教会的一切真理和良善,无论总体还是细节,因而表示信和爱的全部事物(AC3858, 3926, 6335, 6640节)。“主的十二使徒”所表相同(AC2129, 3272, 3354, 3488, 3858, 6397节)。当经上论到使徒们说:“他们要坐在十二个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个支派”(马太福音19:28; 路加福音22:30)时,这句话表示所有人都要照教会的良善和真理,因而被它们所来自的主审判(AC2129, 6397节)。“十二”表示总体上的一切事物(AC577, 2089, 2129, 2130, 3272, 3858, 3913节)。

“一百四十四”所表相同,因为它是十二乘十二的积(AC7973节);“一万二千”具有相同的含义(AC7973节)。在圣言中,所有数字都表示事物(AC482, 487, 647—648, 755, 813, 1963, 1988, 2075, 2252, 3252, 4264, 6175, 9488, 9659, 10217, 10253节)。倍数和它的因数具有相同的含义(AC5291, 5335, 5708, 7973节)。“尺寸”表示一个事物在真理和良善方面的性质(AC3104, 9603, 10262节)。“城墙的根基”表示作为教义基础的真理的知识(AC9643节)。“四方”或正方形表示完整或完美之物(AC9717, 9861节)。“长”表示良善及其延伸,“宽”表示真理及其延伸(AC1613, 9861节)。“宝石”表示源于良善的真理(AC114, 9863, 9865节)。乌陵和土明中的“宝石”表示什么,无论总体还是细节(AC3862, 9864, 9866, 9891, 9895, 9905节)。造城墙的“碧玉”表示什么(AC9872节)。

“城内的街道”表示源于良善的教义真理(AC2336节)。“金”表示爱之良善(AC113, 1551—1552, 5658, 6914, 6917, 9510, 9874, 9881节)。“荣耀”表示诸如存在于天上的那种神性真理,以及由此而来的聪明和智慧(AC4809, 5922, 8267, 8427, 9429, 10574节)。“列族”表示教会中那些处于良善的人,在抽象意义上表示教会的良善(AC1159, 1258, 1260, 1285, 1416, 1849, 4574, 7830, 9255—9256节)。“君王” 表示教会中那些处于真理的人,在抽象意义上表示教会的真理(AC1672, 2015, 2069, 4575, 5044节)。君王加冕礼上的仪式与神性真理的事物有关,但关于这些事物的知识如今已经消失了(AC4581, 4966节)。

属天的奥秘 #9166

9166.“向耶和华

9166.“向耶和华所起的誓必在他们二者之间”表通过来自圣言的真理对这些事物的每一个方面所作的调查。这从“起誓”和“他们二者”的含义清楚可知:“起誓”是指通过真理确认(参看2842, 3037, 3375节),因此“向耶和华所起的誓”表示通过来自圣言的真理如此行,因为耶和华的真理或神之真理在圣言中;“他们二者”是指每一个方面,因为就内义而言,“二者之间”并非表示两个人之间,而是表示每一个方面。“二”表示结合为一个整体的事物(1686, 3519, 5194, 8423节),因而表示构成这个整体的一切,或它的每一个方面。这些事物就是天上的天使对“二”的理解,他们如此理解的原因是:当天使讨论彼此不一致的两个真理时,下面就会出现两个灵人争论的场景。由于这些灵人是许多社群的臣民,所以这一个真理的每一个方面出现在这个灵人那里,那一个真理的每一个方面出现在那个灵人那里。天使由此发觉这两个真理如何能联结起来。我通过经历得以知道事情就是这样。正因如此,“二”也表示完全或完整之物(9103节)。
  之所以允许以色列和犹太民族向耶和华起誓,是因为他们不是内在人,而是外在人;他们敬拜神的时候,是在一个外在层面,而非一个内在层面来敬拜的。这就是他们的性质(参看4281, 4293, 4429, 4433, 4680, 4844, 4847, 4865, 4903, 6304, 8588, 8788, 8806节)。当对真理的确认降至脱离内在人的外在人时,它是通过起誓实现的;但当它经由内在人降至外在人时,则不是这样。因为在内在人中,真理出现在自己的光中,而在脱离内在人的外在人中,真理出现在黑暗中。这解释了为何住在至内在或第三层天堂的属天天使,因处于光的最高层级,所以甚至都不用推理来确认真理,更不用说对真理进行争论或推理了;他们只是简单地说是或不是。这是因为他们靠着从主那里所获得的一种能力而去感知并看见真理。
  这解释了为何主论到“誓”说:
  你们又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说,不可背誓,所起的誓,总要向主谨守。只是我告诉你们:什么誓都不可起。不可指着天起誓,因为天是神的宝座;不可指着地起誓,因为地是祂的脚凳;也不可指着耶路撒冷起誓,因为耶路撒冷是大君王的城;又不可指着你的头起誓,因为你不能使一根头发变白或变黑。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马太福音5:33-37)
  这些话意味着,对神之真理的确认要来自圣言,而非来自人;当人是内在的,而非外在的时,这种确认就实现了。因为外在的人通过起誓确认真理,而内在的人通过推理来确认;那些甚至更内在的人根本不确认它们,只是简单说就是这样,或不是这样。那些外在的人被称为属世人;那些内在的人被称为属灵人;那些甚至更内在的人被称为属天人。后一种人,就是属天人能从主直觉地感知某事是不是真的(参看2708, 2715, 2718, 3246, 4448, 7877节)。由此明显可知主说“什么誓都不可起。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意味着什么。不过,必须解释一下为何祂还说:不可指着天起誓,因为天是神的宝座;不可指着地起誓,也不可指着耶路撒冷起誓,又不可指着你的头起誓,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
  “指着天起誓”表示通过神性真理,因而通过天上的主而如此行。天堂之所以为天堂,凭的不是天使本身,而是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因而凭的是他们里面的主自己;因为正是天使里面的神性使得他们成为天堂天使,并被称为天堂天使。这解释了为何说天堂里的人“在主里面”,以及为何主是天堂的每一个事物中的全部,又为何天使是神之真理,因为他们是从主发出的神之真理的接受者。天堂凭那里主的神性而为天堂,并被称作天堂(参看552, 3038, 3700节);天使是神之真理(4295, 4402, 7268, 7873, 8301节);在圣言中,“一位天使或使者”表示主的某种事物(1925, 2821, 3039, 4085, 4295, 6280节)。由于天堂是神性真理方面的主,故经上说“不可指着天起誓,因为天是神的宝座”。“神的宝座”是指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参看5313, 6397, 9039节)。
  然而,“不可指着地起誓”是指通过教会,因而通过那里的神性真理而如此行。正如天堂凭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而为主,教会也是如此,因为教会就是主在地上的天堂或国度。在圣言中,“地”是指教会(662, 1066, 1262, 1733, 1850, 2117, 2118e, 2928, 3355, 4535, 4447, 5577, 8011, 8732节)。由于“地”是指教会,是天堂之下主的神性所在的地方,故经上说“不可指着地起誓,因为地是神的脚凳”。“脚凳”表示天堂之下的神之真理,就是字义上的圣言或诸如存在于字义中的真理;因为天堂中的神之真理,就是内义上的圣言就止歇并立于字义之上。大卫诗篇(诗篇99:5; 132:7)、以赛亚书(60:13)和耶利米哀歌(2:1)中的“脚凳”就表示诸如存在于字义中的真理。
  “指着耶路撒冷起誓”是指通过取自圣言的真理的教义而如此行,因为“耶路撒冷”在广义上是指教会(2117, 3654节);不过,当经上提到表示教会的“地”,接着又提到“耶路撒冷”时,“耶路撒冷”表示教会的教义,因而表示取自圣言的神之真理的教义。这就是为何它被称为“大君王(就是神)的城”,因为在圣言的内义中,“城”表示真理的教义(参看402, 2449, 2943, 3216, 4478, 4492, 4493节)。
  “指着自己的头起誓”表示通过一个人信以为真理,并使之成为其信仰一部分的真理而如此行,因为这真理构成“他的头”,也是以赛亚书(15:2; 29:10)、以西结书(7:18; 13:18; 16:12; 29:18)、马太福音(6:17)等中的“头”所表示的。所以经上又说“你不能使一根头发变白或变黑”。“头发”表示属于外在人或属世人的真理(3301节),就是那些相信真理不是因为发觉它是真理,而是因为教会的教义如此教导的人所拥有的那种。由于他们并非从其它任何源头知道它,故经上说他们“不可指着头起誓,因为他们不能使一根头发变白或变黑”。“使一根头发变白”表示靠人自己的权威或人的自我而声称真理是真理;“使一根头发变黑”表示靠人自己的权威或人的自我声称虚假是虚假;因为“白”论及真理(3301, 3993, 4007, 5319节),因此“黑”论及虚假。
  由此可见,“什么誓都不可起。不可指着天起誓,不可指着地起誓,也不可指着耶路撒冷起誓,又不可指着你的头起誓”是什么意思,即:不可用人自己的东西,而要用与人同在的主的东西来确认神之真理。因此,经上最后说“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因为那些能靠主来感知并看见真理的人只会以这种方式来确认它,如至内在或第三层天堂天使的情形,他们被称为属天天使,如前所述。“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的原因是,多说的话不是出于主,而是出于人的自我,因而出于邪恶,因为人的自我完全是邪恶(210, 215, 874, 875, 876, 987, 1023, 1044, 1047, 3812e; 4328, 5665, 8941, 8944节)。这一切再次表明主以哪种方式说话,也就是说,以这样一种方式说话:每一句话都包含一个内义,因为祂从神性说话。因此,祂说话既让天使受益,同时也让世人受益,因为天使照圣言的内义感知圣言。
  

属天的奥秘 #3654

3654.就圣言的内

3654.就圣言的内义而言,“犹太”不是指犹太,“耶路撒冷”也不是指耶路撒冷,这一点从圣言中的许多经文可以看出来。圣言提到“犹太”(Judea)不像提到“犹大(Judah)地”那样频繁;和“迦南地”一样,“犹大地”表示主的国度,因而也表示教会,因为教会是主在地上的国度。犹太具有这种含义,是因为犹大或犹太民族代表主的属天国度,以色列或以色列人民代表祂的属灵国度。由于它们代表主的国度,所以当圣言提到这个民族或人民时,它在内义上并不表示别的东西。
情况就是这样,蒙主的神性怜悯,这一点从后面论到犹大和犹大地所说的话,同时从以下先知书中的少量经文明显看出来。以赛亚书:
我所爱的有葡萄园在油之子的角上;他给园子围上篱笆,捡去石头,栽种上等的葡萄树,在园中间盖了一座塔,又在其中凿出一个榨酒池;指望它结葡萄,反倒结出野葡萄。耶路撒冷的居民和犹大人哪,请你们在我与我的葡萄园之间判断。我必使它荒废。万军之耶和华的葡萄园,就是以色列家;祂所喜爱的幼苗,就是犹大人;祂指望公平,看哪,却有脓肿;指望公义,看哪,却有冤声。(以赛亚书5:1-3, 6-7)
从字义上看,这段经文论述的是以色列人和犹太人的败坏状态;但从内义上看,论述的是以色列和犹大所代表的教会的败坏状态。“耶路撒冷的居民”是指教会的良善,“居民”表示良善,或也可说,那些处于良善的人(参看2268, 2451, 2712, 3613节);“耶路撒冷”表示教会(参看402, 2117节)。“以色列家”具有相同的含义,“家”表示良善(参看710, 1708, 2233, 2231, 3142, 3538节);“以色列”表示教会(3305节);“犹大人”也是,因为“人”表示真理(265, 749, 1007, 3134, 3310, 3459节),“犹大”表示良善;但不同之处在于,“犹大人”表示基于对主之爱的良善的真理,被称为属天真理,也就是那些处于这种真理的人。
同一先知书:
祂必向列族竖立大旗,聚集以色列被赶散的人,又从地的四角或四翼聚集分散的犹大人。以法莲的嫉妒就必消散,犹大的仇敌必被剪除。以法莲必不嫉妒犹大,犹大也不扰害以法莲。耶和华必使埃及海汊(译注:直译,埃及海的舌头)全然毁坏,用祂猛烈的气息在大河之上抡手。为主余剩的百姓,就是从亚述剩下的,必有一条大道。(以赛亚书11:12-13, 15-16)
从字义上看,此处论述的主题是将以色列人和犹太人从被掳中带回来;但从内义上看,主题涉及总体上的一个新教会,以及具体的正在重生或成为教会的每个人。“以色列被赶散的人”表示这些人的真理;“分散的犹大人”表示他们的良善;“以法莲”表示他们心智的理解力部分,它将不再抵抗;“埃及”表示记忆知识或世俗知识,或事实;“亚述”表示基于这种知识或事实的推理,他们扭曲了这种推理;“赶散的人”、“分散的人”、“余剩的”和“剩下的”表示幸存下来的真理和良善。因为“以法莲”表示心智的理解力部分,这一点将在别处(5354节)变得显而易见;“埃及”表示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或世俗知识(1164-1165, 1186, 1462, 2588, 3325节);“亚述”表示推理(119, 1186节);“余剩的”表示主储存在内层人里面的良善和真理(468, 530, 560, 561, 660, 661, 798, 1050, 1738, 1906, 2284节)。
同一先知书:
雅各家啊,听这话吧,那称为以色列名下、从犹大的水中出来的。你们自称为圣城,又倚靠以色列的神。(以赛亚书48:1-2)
“犹大的水”表示源于对主之爱的良善的真理;来自这个源头的真理实际上是仁之良善,这良善被称为属灵良善,并构成属灵教会,该教会的内在由“以色列”来表示,外在由“雅各家”来表示。这表明“那称为以色列名下的雅各家”和“从犹大的水中出来的”表示什么。
又:
我必从雅各中领出种来,从犹大中领出承受我众山的;我拣选的人必拥有它,我的仆人要在那里居住。(以赛亚书65:9)
“从犹大中领出承受我众山的”在至高意义上表示主,在代表意义上表示那些处于对主之爱,因而处于对主之爱和对邻之爱的良善的人。“众山”表示这些良善,这在前面已经说明(3652节)。
摩西五经:
犹大是狮子的幼崽;我儿啊,你捕获了猎物就上去;他蹲伏,他躺卧如狮子,如老狮子,谁敢惹他?(创世记49:9)
此处很明显,“犹大”在至高意义上表示主,在代表意义上表示那些处于对主之爱的良善的人。诗篇:
以色列出了埃及,雅各家离开蛮民时,犹大就成了主的圣所,以色列成了祂统治的权柄。(诗篇114:1-2)
此处“犹大”也表示属天良善,也就是对主之爱的良善;而“以色列”表示属天真理,也就是属灵良善。
耶利米书:
耶和华说,看哪,日子将到,我要给大卫兴起一个公义的枝子,祂必掌权为王,兴旺发达,在这地上施行公平和公义。在祂的日子,犹大必得救,以色列也安然居住。这是祂的名,人必称祂为耶和华我们的义。(耶利米书23:5-6; 33:15-16)
这论述的是主的降临。“犹大”表示那些处于对主之爱的良善的人;“以色列”表示那些处于这良善的真理的人。因为“犹大”不是指犹大,“以色列”也不是指以色列,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明显可知:犹大和以色列都没有得救。类似的在同一先知书:
我要使犹大被掳的和以色列被掳的归回,并建立他们和起初一样。(耶利米书33:7)
又:
耶和华说,在那些日子,那时候,以色列人必来,他们和犹大人同来,随走随哭,寻求耶和华他们的神;他们必寻找往锡安去的路,又面向那里。(耶利米书50:4-5)
又:
那时,他们必称耶路撒冷为耶和华的宝座,所有民族都必聚集到它那里,为耶和华的名聚集到耶路撒冷;他们必不再随从自己顽梗的恶心而行。在那些日子,犹大家要行到以色列家,他们从北方之地一同来到那地。(耶利米书3:17-18)
又:
耶和华说,看哪!日子将到,我要把人的种和牲畜的种,播种在以色列家和犹大家。我要与以色列家和犹大家立新约;那些日子以后,我与以色列家所立的约乃是这样:我要将我的律法放在他们中间,写在他们心上。(耶利米书31:27, 31, 33)
很明显,此处所指的不是以色列或以色列家,因为他们被分散在外邦人当中,从来没有从被掳中被带回来。因此,所指的也不是犹大或犹大家。相反,以色列和犹大在内义上表示主的属灵和属天国度的成员。新约就是与这些人立的,律法也是写在他们心上。“新约”表示藉着良善与主的结合(参看665, 666, 1023, 1038, 1864, 1996, 2003, 2021, 2037节);“写在他们心上的律法”表示由此产生的对良善和真理的感知,也表示良心。
约珥书:
到那日,大山要滴新酒,小山要流奶子,犹大所有的溪河都有水流,必有泉源从耶和华的家中流出来,浇灌什亭河。埃及必然荒废,以东变为荒废的旷野,都因向犹大人所行的强暴,又因他们在本地流无辜人的血。但犹大必存到永远,耶路撒冷必存到代代。(约珥书3:18-20)
从此处的每个细节也明显看出,“犹大”不是指犹大,“耶路撒冷”也不是指耶路撒冷,而是指那些处于爱与仁之神圣的人,因为这些人“必存到永远、存到代代”。
玛拉基书:
看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预备道路。你们所寻求的主,就是你们所仰慕的立约的使者,必忽然进入祂的殿。那时,犹大和耶路撒冷所献的供物必蒙耶和华悦纳,仿佛永恒之日、往昔之年。(玛拉基书 3:1, 4)
此处论述的是主的降临。显然,那时,犹大和耶路撒冷所献的供物不蒙耶和华悦纳。由此明显可知,“犹大和耶路撒冷”表示诸如构成主之教会的那类事物。这同样适用于圣言中凡提到“犹大”、“以色列”和“耶路撒冷”的地方。由此可见马太福音中的“犹大”表示什么,即表示主的教会,在这种情况下,表示荒废时的教会。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