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 #1

1.在启示录,我们读

新天新地,以及新耶路撒冷的意义

1.在启示录,我们读到:

我看见一个新天新地,因为先前的天和先前的地已经过去了。我又看见圣城新耶路撒冷由神那里从天而降,预备好了,就如新妇妆饰整齐,等候丈夫。城有高大的墙,有十二个门,门上有十二位天使,又有名字写在上头,就是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名字。城墙有十二根基,根基上有羔羊十二使徒的名字。城是四方的,长宽一样大。天使用苇子量那城,共有一万二千斯他丢;长宽一样;又量了城墙,按着人的尺寸,就是天使的尺寸,共有一百四十四肘。墙是碧玉造的;城是精金的,如同明净的玻璃。城墙的根基是用各样宝石修饰的。十二个门是十二颗珍珠。城内的街道是纯金,好像透明的玻璃。有神的荣耀光照它,又有羔羊为城的灯。得救的列族要在城的光里行走,地上的列王必将自己的荣耀、尊贵归与那城。(启示录21:1, 2, 12-24

凡阅读这段经文的人只能按字义理解它们。他们以为,可见的天地将毁灭,一个新天将出现,并以一座圣城,就是具有上述尺寸的耶路撒冷的形式降在新地上。

然而,天使却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来理解它。他们以一种属灵的方式来理解我们以一种属世的方式所理解的细节,并且他们理解这些细节的真正含义。这就是圣言的内义或灵义。就天使所理解的内义或灵义而言,“一个新天新地”表示一个在天上和地上的新教会(后面会详细讨论这两个地方的教会,2-5节)。“由神那里从天而降的圣城耶路撒冷”表示新教会的天堂教义;一样的“长、宽、高”表示总体上该教义的一切良善和真理。“城墙”表示保护它的真理;“墙的尺寸,按着人的尺寸,就是天使的尺寸,共有一百四十四肘”表示总体上所有这些保护真理及其性质。珍珠的“十二个门”表示引入真理,与“门上的十二位天使”所表相同。“各样宝石修饰的城墙的根基”表示作为该教义基础的知识。“以色列十二支派”和“十二使徒”表示该教会的一切事物,无论总体还是细节。像“明透玻璃的精金”的城及其街道表示爱之良善,教义及其真理因爱之良善而透明、发光。得救的“列族”,以及将荣耀、尊贵归与那城的“地上的列王”表示教会中所有处于良善和真理的人。“神”和“羔羊”表示主的神性本身和神性人身。

这就是圣言的属灵意义(译注:简称灵义),而属世意义,即字义则是它的基础。尽管如此,这两层意义,即属灵意义和属世意义,仍通过它们的对应关系而形成一体。我不打算在这本书中说明上述经文中有这样一种属灵意义,因为这不是我当前的任务;不过,读者可参看《属天的奥秘》一书中以下地方对它的证明。在圣言中,“地”,尤其当用于迦南地时,表示教会(AC662, 1066-1067, 1262, 1413, 1607, 2928, 3355, 4447, 4535, 5577, 8011, 9325, 9643节)。因为“地”在灵义上表示住于其上的民族及其敬拜(AC262节),那地上的人表示那些属于属灵教会的人(AC2928节)。“新天新地”表示就良善和真理,因而就两个领域的教会的事物而言,天上和地上的某种新事物(AC1733, 1850, 2117—2118, 3355, 4535, 10373节)。至于过去的“先前的天和先前的地”表示什么,可参看《最后的审判》(译注:该书全称《最后的审判和巴比伦的毁灭》)全文,尤其65-72节。

“耶路撒冷”表示教义方面的教会(AC402, 3654, 9166节)。“城”表示属于教会和宗教的教义(AC402, 2451, 2712, 2943, 3216, 4492—4493节)。“城墙”表示教义的保护真理(AC6419节)。“城门”表示引入教义并通过教义引入教会的真理(AC2943, 4477, 4492—4493节)。“以色列十二支派”代表,因而表示教会的一切真理和良善,无论总体还是细节,因而表示信和爱的全部事物(AC3858, 3926, 6335, 6640节)。“主的十二使徒”所表相同(AC2129, 3272, 3354, 3488, 3858, 6397节)。当经上论到使徒们说:“他们要坐在十二个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个支派”(马太福音19:28; 路加福音22:30)时,这句话表示所有人都要照教会的良善和真理,因而被它们所来自的主审判(AC2129, 6397节)。“十二”表示总体上的一切事物(AC577, 2089, 2129, 2130, 3272, 3858, 3913节)。

“一百四十四”所表相同,因为它是十二乘十二的积(AC7973节);“一万二千”具有相同的含义(AC7973节)。在圣言中,所有数字都表示事物(AC482, 487, 647—648, 755, 813, 1963, 1988, 2075, 2252, 3252, 4264, 6175, 9488, 9659, 10217, 10253节)。倍数和它的因数具有相同的含义(AC5291, 5335, 5708, 7973节)。“尺寸”表示一个事物在真理和良善方面的性质(AC3104, 9603, 10262节)。“城墙的根基”表示作为教义基础的真理的知识(AC9643节)。“四方”或正方形表示完整或完美之物(AC9717, 9861节)。“长”表示良善及其延伸,“宽”表示真理及其延伸(AC1613, 9861节)。“宝石”表示源于良善的真理(AC114, 9863, 9865节)。乌陵和土明中的“宝石”表示什么,无论总体还是细节(AC3862, 9864, 9866, 9891, 9895, 9905节)。造城墙的“碧玉”表示什么(AC9872节)。

“城内的街道”表示源于良善的教义真理(AC2336节)。“金”表示爱之良善(AC113, 1551—1552, 5658, 6914, 6917, 9510, 9874, 9881节)。“荣耀”表示诸如存在于天上的那种神性真理,以及由此而来的聪明和智慧(AC4809, 5922, 8267, 8427, 9429, 10574节)。“列族”表示教会中那些处于良善的人,在抽象意义上表示教会的良善(AC1159, 1258, 1260, 1285, 1416, 1849, 4574, 7830, 9255—9256节)。“君王” 表示教会中那些处于真理的人,在抽象意义上表示教会的真理(AC1672, 2015, 2069, 4575, 5044节)。君王加冕礼上的仪式与神性真理的事物有关,但关于这些事物的知识如今已经消失了(AC4581, 4966节)。

属天的奥秘 #5922

5922.“你们也要

5922.“你们也要将我在埃及一切的荣耀都告诉我父亲”表属世层中的属灵天堂与属灵良善的交流。这从“告诉”、“荣耀”和“埃及”的含义,以及以色列的代表清楚可知:“告诉”是指交流;“荣耀”是指属灵天堂,如下文所述;“埃及”是指属世层中的记忆知识,因而是指属世层本身,如前所述(5908节);以色列,即此处要与之交流的“父亲”,是指属灵良善,如前所述(5906节)。由此明显可知“你们也要将我在埃及一切的荣耀都告诉我父亲”表示属世层中的属灵天堂与属灵良善的交流。
  至于“荣耀”表示属灵天堂,情况是这样:天堂由两个国度形成,即属天国度和属灵国度。属天国度就是至内或第三层天堂,属灵国度是中间或第二层天堂。存在于属天天使当中的良善被称为属天良善,存在于属灵天使当中的良善被称为属灵良善。属天良善就是对主之爱的良善,属灵良善就是对邻之爱的良善。至于这两个国度的联结,将它们联结起来的,正是对邻之仁的良善。因为那些在属天国度之人的内在是对主之爱,他们的外在则是对邻之仁;但那些在属灵国度之人的内在是对邻之仁,他们的外在则是由此而来的信。由此可见这两个国度通过对邻之仁实现联结,因为属天国度终于这仁,而属灵国度则始于这仁。因此,这一个的末就是那一个的初,它们以这种方式接受彼此。
  现说明何为“荣耀”。就至高意义而言,“荣耀”是指神性真理方面的主,因而是指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但就代表意义而言,“荣耀”是指对邻之爱的良善,或仁爱,也就是主的属天国度的外在良善和属灵国度的内在良善,因为就真正意义而言,这良善就是天上的神性真理。由于此处提到的是以色列,而以色列是构成天上的属灵国度和地上的属灵教会的属灵良善或仁爱,所以此处他们要告诉以色列的约瑟的“荣耀”表示属灵天堂。属灵天堂之所以被称为“荣耀”,是因为凡在那里的事物都显现在光、明亮和光辉中。
  “荣耀(经上或译为荣光)”被归于从主的神性人身发出的神性真理,并被归因于作为王的主;因为就内义而言,“王权”表示神性真理(1728, 2015, 2069, 3009, 3670, 4581, 4966, 5044, 5068节)。这一点明显可见于约翰福音: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道(即圣言)”是指神性真理;这神性真理因从主发出,故是主自己;因此,“荣光(即荣耀)”被归于神性真理。
  在路加福音,当耶稣在山上变了形像时:
  看哪,有两个人,就是摩西和以利亚同耶稣说话;他们在荣光里显现。(路加福音9:30, 31)
  主在那里将祂的神性人身在神性之光中的样子,以及它看上去的样子显给彼得、雅各和约翰看。那时祂显现给他们的形式演示了圣言在其内义中的样子,因而演示了神性真理在天上的样子;因为圣言是为了教会的使用所提供的神性真理。这也解释了为何同时呈现的场景是摩西和以利亚同祂说话;因为“摩西”代表律法,所谓律法是指摩西五经与历史书,而“以利亚”代表先知书,或圣言的预言部分。“摩西”表示律法,可见于创世记18章的序言,以及4859e节;“以利亚”表示圣言的预言部分,也可见于这一序言,以及2762, 5247e节。
  马太福音:
  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马太福音24:30)
  圣言的字义就是“云”,内义就是“荣耀”,因而是指诸如天上的神性真理(参看创世记18章序言);“荣耀”是指属于神性真理的聪明和智慧(4809节)。就其外在意义而言,圣言在云中,因为人的心智在黑暗中。因此,圣言若不在云中,几乎无人能理解,而且世上的恶人也会亵渎属于内义的神圣内容。这就是为何主在以赛亚书中说:
  耶和华也必在锡安山的一切住所,并她的各会众以上,在日间造云,夜间造火焰的光亮;因为在全荣耀之上必有遮蔽。白日必有遮荫的帐幕。(以赛亚书4:5, 6).
  也正因如此,白天帐幕之上看见云,夜间看见火。帐幕代表主的神性人身,因而代表从祂发出的神性真理,进而代表圣言,就是教会的神性真理(参看3210, 3439节)。摩西五经中的这些话所表相同:
  云彩遮盖会幕,耶和华的荣光就充满了住所。(出埃及记40:34)
  又:
  耶和华的荣光在会幕中向以色列众人显现。(民数记14:10)
  别处:
  有云彩遮盖会幕,耶和华的荣光显现。(民数记16:42)
  云和荣耀以同样的方式在西乃山显现,对此,经上在摩西五经中是如此说的:
  摩西上山,云彩遮盖山,耶和华的荣耀驻在西乃山六天。(出埃及记24:15, 16)
  那时之所以出现这些代表,是因为律法,即神性真理从那山上颁布。当摩西上山时,耶和华的云彩和荣耀之所以被看见,是因为他在其中代表律法,也就是圣言的历史部分。这解释了为何有时经上说“摩西和众先知”,有时说“律法和众先知”。在这种情况下,“律法”表示摩西五经,连同其它所有历史书,但不是指先知书,因为圣言的这一部分由以利亚和以利沙来代表。事实上,众所周知,圣言有历史部分和预言部分。所以,当圣言被称为“律法和众先知”时,“律法”表示圣言的历史部分,而“众先知”表示圣言的预言部分。
  神性真理还由以西结书中,如同云中彩虹那样围绕在基路伯周围、在它们上面的光辉来代表,在那里我们读到:
  我见有火的形状,周围仿佛也有光辉。下雨的日子,云中虹的形状怎样;这就是耶和华荣耀的形状的样子。(以西结书1:27, 28)
  神性真理还被称为耶和华的荣耀和以色列神的荣耀(以西结书8:4; 10:18, 19; 11:22, 23)。相对于至内层天堂,它被称为“耶和华的荣耀”,相对于中间或第二层天堂,则被称为“以色列神的荣耀”。天上的神性真理之所以在荣耀中显现,是因为在属灵天堂,真理本身在人眼前显为亮云,我也蒙允许几次看见这一幕,这真理里面的良善在那里显如火。被这火赋予不同颜色的云呈现出令人惊叹的景象,这就是外在意义上的“荣耀”。但内在意义上的荣耀则是聪明和智慧;聪明和智慧也是这些景象所代表的东西。
  神性真理,一切智慧和聪明的源头,以及在人的外在视觉面前所显现的不同颜色的云彩,就是“荣耀”,这一事实从以下经文也明显看出来:
  耶和华说,我是永生,全地要被耶和华的荣耀充满。(民数记14:21)
  当耶和华弃绝以色列人时,祂说了这话。祂说,只有他们年幼的孩子才能进入迦南地。在这种时候,全地要充满耶和华的荣耀。这意思是说,耶和华的荣耀要存在于他们中间的教会代表和绝大部分论述他们的圣言中,并且所有天堂,因而教会的神圣事物都将充满这荣耀。
  以赛亚书:
  撒拉弗不住地呼喊说,圣哉!圣哉!圣哉!万军之耶和华,祂的荣光充满全地!(以赛亚书6:3)
  又:
  耶和华的荣耀必然显现,凡有血气的必一同看见。(以赛亚书40:5)
  又:
  你们要在乌陵荣耀耶和华,在众海岛荣耀耶和华以色列神的名。(以赛亚书24:15)
  “乌陵”表示从神性真理所获得的光,而神性真理是从主发出的;“众海岛”表示那些离真理更远的人(1158节)。
  又:
  黎巴嫩的荣耀,并迦密与沙仑的华美,必赐给他。他们必看见耶和华的荣耀,我们神的华美。(以赛亚书35:2)
  “黎巴嫩”表示属灵教会;“迦密与沙仑”表示属天教会;当所指的是属天教会,就是仁爱时,“耶和华的荣耀”就归于后者;当所指的是属灵良善,也是仁爱时,“以色列神的华美”归于前者。
  又:
  兴起!发光!因为你的光已经来到!耶和华的荣耀已升起来照耀你。看哪!黑暗遮盖大地,幽暗遮盖万民,耶和华却要升起来照耀你,祂的荣耀要现在你身上。(以赛亚书60:1, 2)
  这论及主,祂被称为“光”(如约翰福音1:4, 9);经上还说“耶和华的荣耀要现在祂身上”,意思是说,神性真理属于祂。在同一先知书中也一样:
  为了我自己的缘故,我自己的缘故,我必作这事;它岂能被亵渎?我必不将我的荣耀归给别人。(以赛亚书48:11)
  这也论及主;“荣耀”在至高意义上表示神性人身,因而也表示神性真理,因为这荣耀从它发出;“不将我的荣耀归给别人”是指只将它赋予神性人身,神性人身与祂自己为一。
  启示录:
  从天而降的圣城耶路撒冷;有神的荣耀,城的光辉如同极贵的宝石。(启示录21:10, 11)
  “圣城耶路撒冷”是指主在天上的属灵国度和祂在地上的属灵教会,这“荣耀”归于这二者;它的“光辉”是从神性放射出来的真理。
  由于在圣言中,王权代表神性真理,就其神性真理而言,王代表主(参看刚才引用的经文),所以荣耀归于为王的祂,如诗篇:
  众城门哪,你们要抬起头来!永久的门户,你们要被举起!那荣耀的王将要进来。这荣耀的王是谁呢?就是有力有能的耶和华,在战场上有能的耶和华。众城门哪,你们要抬起头来!永久的门户,你们要把头抬起!那荣耀的王将要进来!这荣耀的王是谁呢?万军之耶和华,祂是荣耀的王!(诗篇 24:7-10)
  以赛亚书:
  万军之耶和华必在锡安山、在耶路撒冷作王,在祂的长老面前必有荣耀。(以赛亚书24:23)
  “荣耀”表示神性真理。当所论述的主题是神性真理时,耶和华被称为“万军之耶和华”,或“众军之耶和华”;因为“众军或万军”表示真理(参看3448节)。
  由于王权代表神性真理,所以当王进行审判时,他们所坐的宝座被称为“荣耀的宝座”(以赛亚书22:23; 耶利米书14:21; 17:12)。马太福音:
  人子坐在祂荣耀的宝座上。(马太福音19:28)
  又:
  .当人子在祂荣耀里,众圣天使同祂降临的时候,祂要坐在祂荣耀的宝座上。王要对他们说……(马太福音25:31, 34, 40)
  宝座被称为“荣耀的宝座”进一步的原因是,审判是通过真理实现的,或说真理是审判的依据。又:
  人子要在祂父的荣耀里,同着众使者来临。那时候,祂要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马太福音16:27)
  由此也明显可知主祷文中的“荣耀”是什么意思:
  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马太福音6:13)
  主在天上的属灵国度和在地上的属灵教会还被称为“荣美”(以赛亚书60:7; 63:15; 64:11;但以理书8:9; 11:16, 41, 45)。此外,约瑟之所以提到他的“荣耀”,是因为就至高意义而言,约瑟自己代表主的神性属灵层,也就是祂的神性真理;就内在意义而言,则代表祂的属灵国度,以及信之良善(参看3969, 4669, 4723, 4727节)。
  

属天的奥秘 #4581

4581.“在那上头

4581.“在那上头奠酒”表真理的神性良善。这从“奠酒”的含义清楚可知,“奠酒”是指真理的神性良善,如下文所述。不过,我必须首先说一说何为真理的良善。真理之良善在别处被称为信之良善,也就是对邻之爱,或仁爱。有两种普遍的良善,其中一种被称为信之良善,另一种被称为爱之良善。“奠酒”表示信之良善,“油”表示爱之良善。那些被主经由内在途径带入良善的人处于爱之良善,而那些被主经由外在途径带入良善的人处于信之良善。属天教会成员,以及至内在或第三层天的天使处于爱之良善;而属灵教会成员,以及中间或第二层天的天使则处于信之良善。因此,前一种良善被称为属天良善,后一种良善被称为属灵良善。这二者之间的区别就是出于良善的意愿而意愿良善与出于对良善的理解而意愿良善之间的区别。因此,后一种,也就是属灵良善,或信之良善,或真理之良善就是“奠酒”所表示的;而前一种,也就是属天良善,或爱之良善则是“油”在内义上所表示的。
诚然,若不凭借内义,没有人能看出“油”和“奠酒”表示这类事物;然而,谁都能看出,它们代表神圣事物,因为若非它们代表这些神圣事物,那么在一根柱子上奠酒或浇油不就是某种可笑的偶像崇拜行为吗?这就像国王的加冕礼。在这种场合所举行的仪式,如:把王冠戴在他头上;把油从角中倒在他前额、手腕上膏抹他;把权杖、剑和钥匙递到他手上;给他穿上紫袍,然后让他坐到银色宝座上,之后他穿着这些服饰骑在马上,再后来在席上被显贵人侍奉,以及其它许多仪式,若非表示并意味着神圣事物,又会是什么呢?这一切仪式若非代表神圣事物,凭它们与天堂、因而教会的事物相对应而神圣庄严,不过是小孩子的游戏,只是规模大点而已,或像舞台上的表演。
但所有这些仪式都能追溯到上古时代,那时,仪式凭它们代表神圣事物,以及与天堂、因而教会中的神圣事物对应而神圣。即便如今,它们被视为神圣,也不是因为人们知道它们代表什么,或对应什么,而是通过可以说对所使用符号的解释。然而,倘若人们知道王冠、油、角、权杖、剑、钥匙、紫袍、银王座、骑在白马上、吃饭的时候由显贵人侍候,这一切都代表什么,各自又对应什么样的神圣事物,他们就会以一种更神圣的方式来思想这些事物。可他们不知道,说来奇怪,他们竟然不想知道;事实上,这种知识已经匮乏到包含在这类仪式和圣言每一部分中的代表和有意义的符号已经从当今之人的脑海中抹去的地步。
“奠酒”表示真理之良善,或属灵良善,这一点从奠酒所用的祭物可以看出来。献祭的时候,祭物来自牛群,要么来自羊群,代表对主的内在敬拜(922,923,1823,2180,2805,2807,2830,3519节)。在这些祭物上再添加素祭和奠祭。素祭由细面粉调油制成,表示属天的良善,或也可说,爱之良善,“油”表示对主之爱,“细面粉”表示对邻之仁。但奠祭由酒构成,表示属灵的良善,或也可说,信之良善。因此,这二者,即素祭和奠祭,一起与圣餐中的饼和酒所表相同。
素祭和奠祭添加到燔祭和祭物上,这一事实清楚可见于摩西五经:
你每天常献上两只一岁的羊羔;早晨要献这一只,黄昏的时候要献那一只。和这一只羊羔同献的,要用细面伊法十分之一与捣成的油一欣四分之一调和,又用酒一欣四分之一作为奠祭;那一只羊羔也是这样。(出埃及记29:38-41)
又:
摇这捆初熟谷物的日子,你们要把一岁、没有残疾的公绵羊羔献给耶和华为燔祭。同献的素祭,就是调油的细面伊法十分之二;同献的奠祭,要酒一欣四分之一。(利未记23:12,13,18)
又:
离俗人离俗的日子足满的那一天,他要将供物(祭物)奉给耶和华,一筐子无酵调油的细面饼与抹油的无酵薄饼,并同献的素祭和奠祭。(民数记6:13-15, 17)
又:
那献燔祭的,就要将细面伊法十分之一,并油一欣四分之一,调和作素祭;一同预备奠祭的酒一欣四分之一,为公绵羊的燔祭以一种方式,为公牛的燔祭以另一种方式。(民数记15:3-5,11)
要与每天例常献的燔祭一同献上奠祭,为这一只羊羔,要同献酒一欣四分之一;在圣所中,你要将醇酒奉给耶和华为奠祭。(民数记28:6,7)
此外,关于各种祭物中的素祭和奠祭,可参看民数记(28:7-31; 29:1-40)。
素祭和奠祭就具有这样的含义,这一点可从以下事实看出来:爱与信构成敬拜的一切事物;在圣餐中,“饼”(就是前面所描述的细面调和油制成的饼)和酒表示爱与信,因而表示敬拜的一切事物,如前所述(1798, 2165, 2177, 2187, 2343, 2359, 3464, 3735, 3813, 4211, 4217节)。
但当人们逐渐远离对主之敬拜的纯正代表,转向别神,并向他们奠酒时,奠酒或奠祭就表示与仁和信对立的事物,也就是尘世之爱的邪恶与虚假;如以赛亚书:
你们在各青翠树下的诸神当中欲火焚烧。你也向他们浇了奠祭、献了素祭。(以赛亚书57:5-6)
“在诸神当中欲火焚烧”表示对虚假的贪恋,“诸神”表示虚假(4402, 4544e节)。“各青翠树下”表示对一切虚假的信靠(2722, 4552节)。“向他们浇了奠祭、献了素祭”表示对这些虚假的敬拜。又:
你们这些离弃耶和华、忘记我的圣山、给迦得(即:外国人的神)摆桌子、给弥尼盛满调和酒的。(以赛亚书65:11)
耶利米书:
儿子捡柴,父亲烧火,妇女抟面做饼,献给天后,又向别神浇奠祭。(耶利米书7:18)
又:
我们定要成就我们口中所出的一切话,向天后烧香,向她浇奠祭,按着我们与我们列祖、君王在犹大的城邑中和耶路撒冷的街市上素常所行的一样。(耶利米书44:17-19)
“天后”表示一切虚假,因为“天上的众军”在正面意义上表示真理,在反面意义上表示虚假;因此“国王”和“王后”也是如此;因此“王后”表示一切(虚假),“向她浇奠祭”表示敬拜它们。
又:
迦勒底人必来焚烧这城和其中的房屋。在这房顶上,人曾向巴力烧香,向别神浇奠。(耶利米书32:29)
“迦勒底人”表示其敬拜涉及虚假的人;“焚烧这城”表示摧毁并荒废那些其教义教导虚假的人。“在这房顶上,人曾向巴力烧香”表示对邪恶的敬拜;“向别神浇奠”表示对虚假的敬拜。
何西阿书:
他们必不得住耶和华的地;以法莲却要归回埃及,他们必在亚述吃不洁净的食物;他们必不得向耶和华奠酒。(何西阿书9:3,4)
“不得住耶和华的地”表示不居于爱之良善;“以法莲却要归回埃及”表示教会的理解力将变成事实和感官知识;“他们必在亚述吃不洁净的食物”表示出于推理的不洁和亵渎的欲望;“他们必不得向耶和华奠酒”表示没有基于真理的敬拜。
摩西五经:
他必说,他们的神,他们所投靠的磐石,就是向来吃他们祭牲的脂油,喝他们奠祭之酒的,在哪里呢?让他们兴起来帮助你们吧!(申命记32:37-38)
“神”和前面一样,表示虚假;“就是向来吃他们祭牲的脂油”表示他们摧毁敬拜的良善;“喝他们奠祭之酒的”表示他们摧毁敬拜的真理;经上还提到“浇奠的血”,诗篇:
追求别神的,他们的愁苦必加增;他们所浇奠的血我不献上;我嘴唇也不提他们的名。(诗篇16:4)
这些“浇奠”表示对真理的亵渎,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血”表示向仁所施的暴行(374, 1005节),以及亵渎(1003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