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 #1

1.在启示录,我们读

新天新地,以及新耶路撒冷的意义

1.在启示录,我们读到:

我看见一个新天新地,因为先前的天和先前的地已经过去了。我又看见圣城新耶路撒冷由神那里从天而降,预备好了,就如新妇妆饰整齐,等候丈夫。城有高大的墙,有十二个门,门上有十二位天使,又有名字写在上头,就是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名字。城墙有十二根基,根基上有羔羊十二使徒的名字。城是四方的,长宽一样大。天使用苇子量那城,共有一万二千斯他丢;长宽一样;又量了城墙,按着人的尺寸,就是天使的尺寸,共有一百四十四肘。墙是碧玉造的;城是精金的,如同明净的玻璃。城墙的根基是用各样宝石修饰的。十二个门是十二颗珍珠。城内的街道是纯金,好像透明的玻璃。有神的荣耀光照它,又有羔羊为城的灯。得救的列族要在城的光里行走,地上的列王必将自己的荣耀、尊贵归与那城。(启示录21:1, 2, 12-24

凡阅读这段经文的人只能按字义理解它们。他们以为,可见的天地将毁灭,一个新天将出现,并以一座圣城,就是具有上述尺寸的耶路撒冷的形式降在新地上。

然而,天使却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来理解它。他们以一种属灵的方式来理解我们以一种属世的方式所理解的细节,并且他们理解这些细节的真正含义。这就是圣言的内义或灵义。就天使所理解的内义或灵义而言,“一个新天新地”表示一个在天上和地上的新教会(后面会详细讨论这两个地方的教会,2-5节)。“由神那里从天而降的圣城耶路撒冷”表示新教会的天堂教义;一样的“长、宽、高”表示总体上该教义的一切良善和真理。“城墙”表示保护它的真理;“墙的尺寸,按着人的尺寸,就是天使的尺寸,共有一百四十四肘”表示总体上所有这些保护真理及其性质。珍珠的“十二个门”表示引入真理,与“门上的十二位天使”所表相同。“各样宝石修饰的城墙的根基”表示作为该教义基础的知识。“以色列十二支派”和“十二使徒”表示该教会的一切事物,无论总体还是细节。像“明透玻璃的精金”的城及其街道表示爱之良善,教义及其真理因爱之良善而透明、发光。得救的“列族”,以及将荣耀、尊贵归与那城的“地上的列王”表示教会中所有处于良善和真理的人。“神”和“羔羊”表示主的神性本身和神性人身。

这就是圣言的属灵意义(译注:简称灵义),而属世意义,即字义则是它的基础。尽管如此,这两层意义,即属灵意义和属世意义,仍通过它们的对应关系而形成一体。我不打算在这本书中说明上述经文中有这样一种属灵意义,因为这不是我当前的任务;不过,读者可参看《属天的奥秘》一书中以下地方对它的证明。在圣言中,“地”,尤其当用于迦南地时,表示教会(AC662, 1066-1067, 1262, 1413, 1607, 2928, 3355, 4447, 4535, 5577, 8011, 9325, 9643节)。因为“地”在灵义上表示住于其上的民族及其敬拜(AC262节),那地上的人表示那些属于属灵教会的人(AC2928节)。“新天新地”表示就良善和真理,因而就两个领域的教会的事物而言,天上和地上的某种新事物(AC1733, 1850, 2117—2118, 3355, 4535, 10373节)。至于过去的“先前的天和先前的地”表示什么,可参看《最后的审判》(译注:该书全称《最后的审判和巴比伦的毁灭》)全文,尤其65-72节。

“耶路撒冷”表示教义方面的教会(AC402, 3654, 9166节)。“城”表示属于教会和宗教的教义(AC402, 2451, 2712, 2943, 3216, 4492—4493节)。“城墙”表示教义的保护真理(AC6419节)。“城门”表示引入教义并通过教义引入教会的真理(AC2943, 4477, 4492—4493节)。“以色列十二支派”代表,因而表示教会的一切真理和良善,无论总体还是细节,因而表示信和爱的全部事物(AC3858, 3926, 6335, 6640节)。“主的十二使徒”所表相同(AC2129, 3272, 3354, 3488, 3858, 6397节)。当经上论到使徒们说:“他们要坐在十二个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个支派”(马太福音19:28; 路加福音22:30)时,这句话表示所有人都要照教会的良善和真理,因而被它们所来自的主审判(AC2129, 6397节)。“十二”表示总体上的一切事物(AC577, 2089, 2129, 2130, 3272, 3858, 3913节)。

“一百四十四”所表相同,因为它是十二乘十二的积(AC7973节);“一万二千”具有相同的含义(AC7973节)。在圣言中,所有数字都表示事物(AC482, 487, 647—648, 755, 813, 1963, 1988, 2075, 2252, 3252, 4264, 6175, 9488, 9659, 10217, 10253节)。倍数和它的因数具有相同的含义(AC5291, 5335, 5708, 7973节)。“尺寸”表示一个事物在真理和良善方面的性质(AC3104, 9603, 10262节)。“城墙的根基”表示作为教义基础的真理的知识(AC9643节)。“四方”或正方形表示完整或完美之物(AC9717, 9861节)。“长”表示良善及其延伸,“宽”表示真理及其延伸(AC1613, 9861节)。“宝石”表示源于良善的真理(AC114, 9863, 9865节)。乌陵和土明中的“宝石”表示什么,无论总体还是细节(AC3862, 9864, 9866, 9891, 9895, 9905节)。造城墙的“碧玉”表示什么(AC9872节)。

“城内的街道”表示源于良善的教义真理(AC2336节)。“金”表示爱之良善(AC113, 1551—1552, 5658, 6914, 6917, 9510, 9874, 9881节)。“荣耀”表示诸如存在于天上的那种神性真理,以及由此而来的聪明和智慧(AC4809, 5922, 8267, 8427, 9429, 10574节)。“列族”表示教会中那些处于良善的人,在抽象意义上表示教会的良善(AC1159, 1258, 1260, 1285, 1416, 1849, 4574, 7830, 9255—9256节)。“君王” 表示教会中那些处于真理的人,在抽象意义上表示教会的真理(AC1672, 2015, 2069, 4575, 5044节)。君王加冕礼上的仪式与神性真理的事物有关,但关于这些事物的知识如今已经消失了(AC4581, 4966节)。

属天的奥秘 #2015

2015.“列王从你

2015.“列王从你而出”表示一切真理皆来自祂。这从“列王”的含义清楚可知,无论在圣言的历史部分还是预言部分,“王”都是指真理,如672节所述,但还没有完全说明。“民族”是指良善,“君王”是指真理,从这些含义可以看出圣言内义的性质,也能看出内义距离字义何等遥远。一个阅读圣言,尤其阅读历史部分的人不可避免地以为那里提到的“民族”是指各个民族,“君王”是指各个君王,因而以为那里提到的民族和君王就是真正的圣言本身所论述的真正主题。但当民族和君王的概念到达天使那里时,这概念就会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良善和真理。这一点不能不显得奇怪,事实上是一个悖论,然而,却是真理。谁都能从以下事实清楚明白这个问题,即:如果在圣言中,“民族”真的是指民族,“君王”真的是指君王,那么主的圣言所包含的东西几乎不比其它任何历史或文献多;因此,圣言将是世俗的。而事实上,圣言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神性,因而是属天和属灵的。
仅以本节经文为例,即:亚伯拉罕必极能生殖,列族必从他而立,列王必从他而出。除了纯世俗的、一丁点也不属天堂的东西外,你在这句话里还能找到任何东西吗?这些预言只涉及世俗的荣耀,而世俗的荣耀在天堂毫无价值,什么都不是。但如果这是主的圣言,那么它的荣耀必是天堂的荣耀,而不是世界的荣耀。这就是为何当字义进入天堂时,它会被完全抹去,消失不见。它被如此洁净,以至于没有一丝世俗之物掺杂。因为“亚伯拉罕”不是指亚伯拉罕,而是指主;他“极能生殖”不是指他的后代极其繁多,而是指主的人身或人性本质的良善必无限增多;“列族”不是指各个民族,而是指良善;“列王”也不是指各个君王,而是指真理。尽管如此,字义上的历史仍是真实的,因为这些话真的对亚伯拉罕说过,他也的确极能生养,并且列族和列王的确来自他。
“君王”表示真理,这一点从以下经文清楚看出来。以赛亚书:
外人要建造你的城墙,他们的王必服事你。你也必吃列族的奶,又吮列王的乳房。(以赛亚书60:10, 16)
“列族的奶”和“列王的乳房”表示什么,这从字面上看绝不明显,从内义上看是明显的;就内义而言,“吃列族的奶”和“吮列王的乳房”表示被赋予良善和被教导真理。耶利米书:
就必有坐大卫宝座的君王和首领,或坐车,或骑马进入这城的各门。(耶利米书17:25; 22:4)
“或坐车,或骑马”是一个预言,它表示富有理解力的事物,这从先知书中的许多经文清楚看出来;因此,“君王进入这城的各门”在内义上表示他们要被赋予信之真理。圣言的这层意义就是天上的意义,而世俗的字义会变成天上的意义。
同一先知书:
耶和华在怒气的愤恨中藐视君王和祭司。锡安的众城门已经陷入地里。祂将她的门闩毁坏折断。她的君王和首领在列族中;再没有律法。(耶利米哀歌2:6,9)
此处“君王”表示信之真理;“祭司”表示仁之良善;“锡安”表示教会,它正在被毁坏,它的门闩被折断;因此,“君王和首领在列族中”,也就是说,真理和属于真理的事物将被彻底驱逐,以致“再没有律法”,也就是说,信之教义荡然无存。以赛亚书:
在这孩子晓得弃恶择善之前,你在那二王面前所憎恶的土地必被撇弃。(以赛亚书7:16)
这论及主的降临;“必被撇弃的土地”表示那时将不存在的信;“王”是指将被憎恶的信之真理。
同一先知书:
我必向列族举手,向万民竖起大旗;他们必将你的众子怀中抱来,将你的众女肩上扛来。列王必作你的养父,王后必作你的乳母。(以赛亚书49:22,23)
“列族”和“众女”表示良善,“万民”和“众子”表示真理,如第一卷所示。在第一卷可以看到,“列族(即民族)”表示良善(1259, 1260, 1416, 1849节);“众女(即女儿或女子)”也表示良善(489-491节);而“万民(即人民或百姓)”表示真理(1259, 1260节);“众子(即儿子)”也表示真理(489, 491, 533, 1147节)。因此,“列王”表示要滋养他们的总体上的真理,而“王后”表示要乳养他们的良善。无论你说良善和真理,还是说那些拥有良善和真理的人,意思都一样。
同一先知书:
他必洒向许多民族,君王要因他闭口。因为他们已经看见所未曾传与他们的,已经明白未曾听见的。(以赛亚书52:15)
这论及主的降临;“民族”表示那些被对良善的情感打动的人,“君王”表示那些被对真理的情感打动的人。诗篇:
现在,君王啊!应当省悟;世上的审判官啊,应受教。当存畏惧事奉耶和华,又当存战兢而快乐。当亲吻儿子,恐怕祂发怒,你们便在路上灭亡。(诗篇2:10-12)
“君王”表示那些拥有真理的人,他们因真理也在许多地方被称为“王子”;此处“儿子”表示主,祂在此被称为儿子,是因为祂是真理本身和一切真理的源头。
启示录:
他们唱新歌,你配拿书卷,配揭开其印。又叫我们成为君王和祭司,归于我们神,我们要在地上掌权。(启示录5:9-10)
此处那些拥有真理的人被称为“君王”。在马太福音中,主也称这些人为“天国之子”:
那撒好种的就是人子,田地就是世界,好种就是天国之子,稗子就是那恶者之子。(马太福音13:37-38)
启示录:
第六位天使把他的碗倒在幼发拉底大河上,河水就干了,要给那从日出之地所来的众王预备道路。(启示录16:12)
“幼发拉底河”不是指幼发拉底河,“从日出之地所来的众王”也不是指从那个地区来的众王,这是显而易见的。至于“幼发拉底河”表示什么,可参看前文(120,1585, 1866节);由此明显可知,“从日出之地所来的众王的道路”表示来自爱之良善的信之真理。
又:
得救的列族要在城的光里行走,地上的列王必将自己的荣耀、尊贵归与那城。(启示录21:24)
此处“列族”表示那些处于良善的人,“地上的列王”表示那些处于真理的人。这一点也可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即:此处这些话不是历史,而是预言,或说启示录包含预言,不包含历史。又:
地上的君王与坐在多水上的大淫妇行淫,喝醉了她淫乱的酒。(启示录17:1-2)
又:
巴比伦给所有民族喝她邪淫烈怒的酒;地上的君王素来与她行淫。(启示录18:3, 9)
此处同样很明显,“地上的君王”不是指君王,因为论述的主题是对信之教义,也就是真理的歪曲和掺假,这就是“邪淫”;“地上的君王”表示被歪曲和掺假的真理。
又:
你所看见的那十角,就是十王,他们还没有得国,但他们一时之间要和兽同得权柄与王一样。他们都有一个心思,将自己的能力和权柄交给那兽。(启示录17:12-13)
此处谁也很容易看出,“王”不是指君王;否则,“十王一时之间要得权柄与王一样”是完全无法理解的。下面这些话也一样:
我看见那兽和地上的君王,并他们的众军都聚集,要与那骑在马上的和祂的军队争战。(启示录19:19)
启19:13明确说,骑在马上的那一位就是神的圣言;经上说地上的君王都聚集攻击它。“兽”表示被亵渎的爱之良善,“君王”表示被掺假的信之真理;这些被称为“地上的君王”,是因为它们在教会中;“地”是指教会(可参看662, 1066, 1067, 1262节)。“白马”表示对真理的理解,“骑在马上的”表示圣言。这层意义在但以理书(11章)更为明显,那里描述了“南方王”和“北方王”之间的战争;这些词语表示彼此争战的真理与虚假;此处这些争战也被描述为历史上发生的战争。
“王”表示真理,这一点表明当主被称为君王和祭司时,它在内义上表示什么;还表明它在君王所代表的主里面是什么,在祭司所代表主里面又是什么,或说君王代表主的哪种基本品质,祭司又代表祂的哪种基本品质。君王代表祂的神性真理,祭司代表祂的神性良善。主作为君王用来掌管宇宙的一切秩序律法都是真理;但祂作为祭司用来掌管宇宙,甚至统治真理本身的一切律法都是良善。因为只基于真理的掌管会将每个人都罚入地狱;但基于良善的掌管会把每个人都从地狱拉上来,并把他提入天堂(参看1728节)。对主来说,由于这两种掌管,即真理和良善结合在一起,所以在古代,它们由合在一起的王权和祭司职分来代表;如麦基洗德,祂既是撒冷王,同时也是至高神的祭司(创世记14:18);后来,在犹太人(代表性教会以自己的形式建立在他们中间)当中,祂由士师和祭司来代表,之后由各君王来代表。
但“君王”代表真理,而真理不可以掌权,因为它们会定人的罪,如前所述,故拥有君王的渴望如此令人反感,以至于犹太人为此受到责备。就本身而言,真理的性质被描述为君王的各项权利(撒母耳记上8:11-18);此前,在摩西五经(申命记17:14-18),摩西吩咐百姓要拣选来自良善的纯正真理,而不是拣选伪真理;并且不可以用推理和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玷污它。这就是包含在他关于所引用经文中的一个王的指示中的东西。没有人能从字义上看到这一点,但这一点从内义的每个细节都明显看出来。这表明为何“王”和“王权”只代表和表示真理。

属天的奥秘 #10261

10261.“又取橄

10261.“又取橄榄油”表主的属天神性良善。这从“油”和“橄榄”的含义清楚可知:“油”是指良善,无论属天的还是属灵的(参看886, 4582, 9780节);“橄榄”是指属天之爱,如下文所述,因此,“橄榄油”表示属天之爱的良善,或也可说,属天良善。它被称为主的神性属天良善,是因为在天堂,一切本质为良善的良善都来自主的神性。
  不过,要知道,就本身而言,主的神性良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为它是无限的,包含无限的事物或无限的特性在里面。无限之物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为它所包含的无限事物或无限特性构成一体。但该良善被区分为属天的和属灵的,是由于天上的天使和地上的世人接受它的不同方式。当被属于主的属天国度的天使和世人接受时,它被称为属天的神性良善;而当被属于主的属灵国度的天使和世人接受时,它被称为属灵的神性良善。因为天上的所有天使和地上的世人以各种或不同的方式接受作为一个整体的主的良善,或说主的独一良善。打个比方说,这就像世上太阳的热和光。尽管就本身而言,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然而仍照着一年四季和一天四个时间段而各不相同,在地球上的每个地区也不同。热和光的这种变化不是由太阳引起的,而是由地球绕太阳公转并绕其轴自转时的变化引起的;因此,接受才是决定性的因素。此外,同样的光在每个物体上照着它被接受的方式而各不相同,由此产生不同的颜色。由此可见为何主的神性良善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是无限的而被称为属天和属灵的。
  “油”表示良善,无论属天的还是属灵的,这一点从前面引用的经文明显看出来。但“橄榄”表示属天之爱,“油”表示对这爱的感知和情感,这一点从圣言中提到“油”和“橄榄”的经文明显看出来,如下列经文,撒迦利亚书:
  先知看见了一个纯金的灯台,灯台上有七盏灯,旁边有两棵橄榄树,一棵在碗的右边,一棵在碗的左边。他对天使说,这两棵橄榄树是什么意思?这两颗橄榄果在两个金管口是什么意思?他说,这些是两个橄榄之子,站在全地之主旁边。(撒迦利亚书4:2, 3, 11, 12, 14)
  这些预言是什么意思,没有人能知道,除非他通过内义知道“一个灯台”表示什么,“一棵橄榄树”又表示什么。“一个灯台”表示属灵天堂,灯台上的“灯”表示那里的神圣真理(参看9548, 9551, 9555, 9558, 9561, 9684节)。从这些含义清楚可知,“一棵橄榄树”表示由对良善的感知和情感所生的属天国度,“橄榄果”表示那里的神圣良善,它们的真理由“橄榄之子”来表示。“两”表示这个国度的内在和外在部分,以及结合。
  在下列经文中,“油”和“灯台”具有相同的含义,启示录:
  我要使我那两个见证人,穿着麻布,说预言一千二百六十天。这二人就是那两棵橄榄树,两个灯台,立在大地之神面前的。(启示录11:3, 4)
  以赛亚书:
  我要在旷野种上香柏树、皂荚树、番石榴树和橄榄木(或油木)。(以赛亚书41:19)
  经上之所以提到“香柏树”和“橄榄木(或油木)”,是因为“香柏树”表示属灵良善,“橄榄木(或油木)”表示属天良善。属灵良善是对邻之仁,属天良善是对主之爱;“在旷野种这些树”表示种在教会之外的地上,因而种在外邦人或外邦民族当中。
  何西阿书:
  他的枝条必伸展出来,他的荣美如橄榄树,他的气味如黎巴嫩。(何西阿书14:6)
  “橄榄树”在此也表示属天良善,“黎巴嫩”表示属灵良善,因此“黎巴嫩”和“香柏树”在意思上是一样的,因为黎巴嫩是一片由香柏树组成的森林。
  以赛亚书:
  它必这样在地中间,在万民中间,像打过的橄榄树,又像收割完葡萄园后再去摘取葡萄。(以赛亚书24:13; 17:6)
  经上之所以用“打过的橄榄树”和“收割完葡萄园后再去摘取葡萄”来作比较,是因为“橄榄树”表示处于属天良善的教会,“葡萄树”表示处于属灵良善的教会。因为在圣言中,由于良善和真理的婚姻,凡论述良善的地方,也论述真理。同样,凡论述属天之物的地方,也论述属灵之物。此外,“属天”这个术语论及良善,“属灵”论及真理(参看9263, 9314节提到的地方);因此,这两个术语也论及葡萄树和橄榄树。“葡萄树”表示属灵教会及其良善和真理(参看1069, 5113, 6376, 9277节)。
  因此,“葡萄树”和“橄榄树”在别处被一并提及,如下列经文,诗篇:
  你妻子在你的房子旁边,好像多结果子的葡萄树;你的儿子围绕你的桌子,好像橄榄栽子。(诗篇128:3)
  哈巴谷书:
  虽然无花果树不开花,葡萄树上无出产,橄榄树的农作物令人失望。(哈巴谷书3:17)
  阿摩司书:
  你们许多的园子和葡萄园,你们的无花果树和橄榄树都给剪虫吃尽了。(阿摩司书4:9)
  此处之所以也提到“无花果树”,是因为“无花果树”表示外在教会的良善(5113节),而“葡萄树”表示内在属灵教会的良善,“橄榄树”表示内在属天教会的良善。同样的例子也出现在其它地方。
  由于“橄榄木或油木”表示属天之爱的良善,所以圣殿圣所中的两个基路伯是由橄榄木或油木做成的,双门、门楣和门框也是(列王纪上6:23, 31, 32)。因为圣殿中的圣所代表属天良善所在的至内层天堂,因此圣所中的一切都表示属天事物。那里的柜子由于圣所为之存在,故表示主所在的至内层天堂(参看9485节)。
  此外,圣殿对面的“橄榄山”和“橄榄树”具有相同的含义,就像“黎巴嫩”和“香柏树”具有相信的含义一样。所以为叫主在世时所做的一切,尤其神性属天事物能在天堂被代表,主在耶路撒冷的时候,经常在橄榄山上,这一点清楚可见于路加福音:
  耶稣每日在殿里施教,夜里则出去到名叫橄榄的山上过夜。(路加福音21:37)
  别处:
  耶稣出来,照习惯往橄榄山去。(路加福音22:39)
  这山正对着圣殿(参看马可福音13:3; 马太福音24:3)。
  “橄榄山”表示属天的神性良善,这一点清楚可见于撒迦利亚书,在那里,经上说:
  耶和华的脚必站在耶路撒冷面前的橄榄山上;祂在那里与列族争战。这山必裂开,一半朝东朝海,成为极大的山谷;山的一半向北挪移,一半向南挪移。(撒迦利亚书14:3, 4)
  此处描述的是当主在世上,与地狱争战并征服它们,同时恢复天堂的秩序时,天堂和教会的状态。祂与之争战的那里的“列族”是指来自地狱的邪恶;祂的脚所站立的“橄榄山”是指神性之爱的神性良善,因为祂凭这良善而争战并战胜;“山朝东朝海裂开,成为极大的山谷”表示天堂和地狱的分离,“它向北向南挪移”也是这个意思;那些生活在真理之光中的人就被说成是在“南方”,那些生活在对良善的爱中的人被说成是在“东方”;而那些沉浸于邪恶的人则被说成是“朝海”,那些沉浸于虚假的人则被说成是“朝北”。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