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548.我需要解释一下这是如何发生的。人进入来世后,首先被天使接纳,他们为他做一切事,也告诉他关于主、天堂和天使生活的事,教导他良善和真理。然而,现为一个灵的这个人若在世时就知道这些事,却从心里否认或弃绝它们,那么经过一番交谈后,就想离开这些天使,并试图离开。天使一察觉到这一点,就会离开他。经过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一段时间后,他最终与那些陷入类似邪恶的人混在一起(参看445-452节)。当出现这种情况时,他便背离主,转面朝向他在世时就与之相联的地狱,住在那里的人都陷入类似的邪恶之爱。由此可见,主通过天使和来自天堂的流注将每个灵人引向祂自己,但那些沉迷于邪恶的人却极力抵制,可以说生生将自己与主撕裂开。他们被自己的邪恶,因而被地狱,如同被一根绳索那样牵引。由于他们被如此牵引,并因喜爱邪恶而愿意跟从,故可知,他们是在自由状态下将自己投入地狱的。世人因对地狱所持的观念,很难相信这一点。
事实上,在来世,在那些身处地狱之外的人眼里,它看上去也不是那样,但在那些将自己投入地狱的人看来,的确如此,因为这种人是自动进入的。那些因充满恶欲而如此行的人似乎一头栽下去,头朝下,脚朝上。正是由于这种表象,他们似乎是被神性大能投入地狱的。对此,详情可见下文(574节)。由此清楚可知,主不将任何人投入地狱,而是人将自己投入地狱,无论他活在世上时,还是死后来到灵人当中时。
五十二、人死后的第二个状态
499.人死后的第二个状态被称为其内层的状态,因为那时,他被引入其心智,也就是其意愿和思维的内层;而他在第一个状态下所处的外层则进入休眠状态。凡对人的生活、言行有所思考的人都能知道,每个人都有外层和内层,也就是外层和内层的思维和意图。他能从以下事实知道这一点,即:在社会生活中,人在思想其他人时,所根据的是他们的名声,以及从有关他们的谈论或传闻所听来和获知的信息;但他不会照自己的实际想法与他们交谈;即便他们是恶人,他也会以礼相待。这种情形在伪装者和谄媚者身上尤其明显,他们所言所行是一套,所思所愿完全是另一套;伪善者也一样,他们在谈论神、天堂、灵魂救赎、教会真理、其国家福祉和邻舍时,貌似出于信和爱,但他们心里却不这样想,并且唯独爱他们自己。
这一切清楚表明,思维有两种,一种是外层的,另一种是内层的;有些人出于外层思维说话,但出于内层思维却有不同的感觉;这两种思维保持分离,因为内层被小心翼翼地防止流入外层,以某种方式暴露出来。人凭创造被如此形成,以致他的内层思维根据对应与他的外层思维构成一体;这些在那些处于良善的人里面构成一体,因为这种人只思想和谈论良善。但在那些陷入邪恶的人里面,内层和外层思维并未构成一体,因为这种人想的是邪恶,说的却是良善。这意味着秩序颠倒了,因为对他们来说,良善在外,邪恶在内。因此,邪恶辖制良善,使它像奴仆一样顺从自己,好叫它作为达到其目的的手段而服务于自己,而这目的与他们的爱具有一样的性质。由于他们所说和所行的良善含有这样的目的,所以很明显,他们的良善并非真的良善,而是沾染了邪恶,无论就外在形式而言,它在那些不了解他们的内层之人看来显得多么良善。
那些处于良善的人却不然。对他们来说,秩序并未颠倒;良善从内层思维流入外层思维,因而流入言语和行为。这就是人被造所进入的秩序;因为在天堂和天堂之光中,这就是那里的人之内层。由于天堂之光是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因而是在天堂的主(参看126-140节),所以这种人被主引导。我提及这一切是为了说明,每个人都有内层思维和外层思维,并且这些思维彼此截然不同。当提及思维时,也可理解为意愿,因为思维出于意愿,没有人能脱离意愿进行思考。由此可见何谓人的外层状态和内层状态。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