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Life69.由于前面提到的这几种杀人自人出生时就从内在隐藏在他里面,如前所述,同时隐藏在他里面的还有各种偷盗,各种假见证,连同对它们的贪恋(对此,我们稍后描述,80—91节),所以显而易见,如果主不提供改造的方法,人必永远灭亡。主所提供的改造方法如下:人生在完全的无知之中;刚刚出生时,他被保持在一种外在纯真的状态;不久之后被保持在一种外在仁爱的状态;后来被保持在一种外在友谊的状态;但随着他能用自己的理解力来进行思考,他被保持在某种照理性行动的自由中。这就是前面(19节)所描述的状态,为了接下来的内容,在此回顾一下那段描述:只要一个人还在这个世界上,他就在天堂和地狱的中间:地狱在他之下,天堂在他之上;他被保持在或转向这一个,或转向那一个的自由中。他若转向地狱,就会转离天堂;若转向天堂,就转离地狱。或也可说,只要一个人还在这个世界上,他就站在主与魔鬼的中间,被保持在或转向这一个,或转向那一个的自由中。他若转向魔鬼,就转离主;若转向主,就转离魔鬼。又或可说,只要一个人还在这个世界上,他就在邪恶和良善的中间:被保持在或转向这一个,或转向那一个的自由中。他若转向邪恶,就会转离良善;若转向良善,就转离邪恶(也可参看20—22节)。
Life86.人拥有一个属世心智和一个属灵心智:属世心智在下,属灵心智在上。属世心智是人的世界的心智,属灵心智是人的天堂的心智。属世心智可称作动物心智,属灵心智可称作人类心智。人因拥有一个属灵心智而有别于动物;凭借属灵心智,他在世界的同时,也能在天堂;也正是凭借这心智,人死后仍活着。
人能利用理解力官能处于属灵心智,从而处于天堂;但他若不避恶如罪,就无法利用意愿官能处于属灵心智,从而处于天堂;如果他的意愿不像他的理解力那样在天堂,那么他自己仍不在天堂,因为意愿会把理解力拽下来,使其如它自己一样成为属世和动物的。
人好比一个园子,他的理解力好比光,他的意愿好比热。冬天,园子只有光,没有热;而夏天,园子既有光,又有热。正如一个仅处于理解力之光的人就像冬天里的园子,一个既处于理解力之光,同时又处于意愿之热的人则像夏天里的园子。此外,理解力中的智慧来自属灵之光,意愿中的爱来自属灵之热,因为属灵之光是神性智慧,属灵之热是神性之爱。
只要一个人不避恶如罪,恶欲就堵塞意愿那一方的属世心智的内层,就像一层厚厚的面纱,又像属灵心智之下的一片乌云,阻止它被打开。然而,一旦一个人避恶如罪,主就从天堂流入,除去面纱,驱散乌云,打开属灵心智,从而将此人引入天堂。
只要恶欲堵塞属世心智的内层,如前所述,此人就在地狱;然而,一旦这些欲望被主驱散,他就在天堂。此外,只要恶欲堵塞属世心智的内层,此人就是属世的;而一旦它们被主驱散,他就是属灵的。再者,只要恶欲堵塞属世心智的内层,此人就是动物的;不同之处仅在于,他能思考和说话,甚至能思考并谈论他不能用眼睛看到的那类事物,他能做到这一点是由于他将理解力提升到天堂之光的能力。然而,一旦这些欲望被主驱散,此人就是一个人,因为那时他出于意愿中的良善思想理解力中的真理。而且,只要恶欲堵塞属世心智的内层,此人就像冬天里的园子;而一旦这些欲望被主驱散,他就像夏天里的园子。
在圣言中,“心和灵魂”,并“心和灵”表示一个人的意愿和理解力的结合。例如,我们必须用全部的心和全部的灵魂来爱神(马太福音22:37);神将赐下“一个新心和一个新灵”(以西结书11:19; 36:26–27)。“心”表示意愿及其爱,“灵魂”和“灵”表示理解力及其智慧。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