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圣经篇 #96

SS96.确认圣言的

SS96.确认圣言的表面真理到了摧毁隐藏在里面的纯正真理的地步,之所以是有害的,是因为圣言字义中的每一个事物都与天堂相联,并打开天堂,如前所示(62—69节)。这意味着当一个人利用字义来证实违背天堂之爱的尘世之爱时,圣言的内在就变成假的了;结果,当内在变成虚假的外在意义,也就是字义传到天堂时,天堂就会关闭,因为处于圣言内在的天使弃绝这外在。由此可见,一个虚假的内在,或被歪曲的真理,会夺走与天堂的联系,并关闭天堂。这就是为何确认任何异端虚假都是有害的。

SS96a.圣言就像一个园子,一个天上乐园;它包含各种美味和快乐,因其果实而美味,因其鲜花而快乐;园子中央是生命树,旁边是活水的源泉,而森林的树木则围绕着它。人若从教义而处于神性真理,就在它的中央,也就是生命树所在的地方,并真正享受到它们的美味和快乐。但人若不从教义,仅从字义而处于真理,则在边缘,只看见森林。人若专注于虚假宗教的教义,并确认它的虚假,甚至不在森林中,而是在森林之外,在寸草不生的沙地。在适当地方,我将说明这些人死后实际经历的几个状态。

揭秘启示录 #926

926.对此,我补充

926.对此,我补充以下记事:
我在解释第二十章经文,沉思那龙、兽和假先知时,有一个人出现在我面前,问道:“你在想什么?”我说在想假先知。然后他说:“我带你去个地方,‘假先知’所指的那些人就在那里。”他说,他们和启示录十三章中“另有一个兽从地中上来。他有两角如同羊羔,说话好像龙”所指的那些人一模一样。我跟着他,看哪,只见有一大群人,当中是领袖,他们教导说,除了信以外,没有什么东西能拯救人;行为是好的,却无助于救恩;然而还是应当通过圣言接受教导,好叫平信徒,尤其简单人能更规矩地服从地方官,并且如同通过宗教那样进而从内在被迫使去实践道德的仁爱。
这时,其中一个人看到我说:“你想见识一下我们的神殿吗?那里面有代表我们信仰的雕像。”我走近一瞧,只见那神殿颇为壮观,中间有一个妇人的雕像,身穿朱红色衣裳,右手拿着一枚金币,左手拿着一串珍珠。不过,这神殿和雕像都是幻觉造成的;因为地狱灵能以幻觉通过关闭心智内层,只打开心智外层来表现壮观的场景。我意识到它们就是这种幻觉,便向主祷告,于是我的心智内层突然被打开了。然后,壮观的神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从屋顶到屋底满是裂缝的一所房子,里面什么都没有。那妇人也不见了,我看到那房子里游荡着一个幽灵,它的头像龙头,身体像豹的身体,脚像熊的脚,恰如启示录(13:2)所描述的“从海中上来的兽”。取代地板的则是遍满青蛙的沼泽。有人对我说,沼泽下面有一块凿过的大石头,圣言就深藏在它下面。
看到这些景象,我对这巫师说:“这就是你们的神殿?”他说是的。突然,他的内视也被打开了,于是他便看到了我所看到的这些东西;一看到它们,他就大叫道:“这是什么?从哪来的?”我说,这是由于天堂之光,这光能揭开一切形式的性质,在此揭开的是你们那脱离属灵仁爱的信仰的性质。立时有东风刮来,将那里的一切都吹走了,也吹干了沼泽,从而露出下面放有圣言的巨石。之后,似乎从天上吹来春天之热;只见这个地方出现一座帐篷,外形很简朴。与我同在的天使说:“看哪,亚伯拉罕的帐篷,就是三位天使到他那里,并宣告以撒要出生时的那种。这个帐篷看上去很简单,但随着天堂之光的流入,它会变得越来越壮观。”他们获准打开处于智慧的属灵天使所在的天堂;然后光从这天堂一照进来,那帐篷看上去就像一座圣殿,类似于耶路撒冷圣殿。我往里观看,只见下面放有圣言的基石四周镶满宝石;仿佛有光芒从这些宝石投射到墙上,墙上饰有基路伯的形像,这美丽的光芒用各种颜色把它们装饰得五彩斑斓。
当我对此赞赏不已时,天使说:“你会看到更奇妙的景象。”他们被允许打开第三层天堂,处于爱的属天天使就在其中。这时,凭着由此所流入的光,整座圣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独有主站在那基石,也就是圣言之上,形像和约翰(启示录1章)所见到的一样。当时,神圣感充满天使的心智内层,促使他们俯伏在地;突然,主关闭了出于第三天堂的光之通道,并打开了出于第二层天堂的光之通道,结果,圣殿和帐篷恢复原样,不过,帐篷却在圣殿里。这些景象描绘了本章这些话所表示的:
看哪!神的帐幕在人间。祂要与人同住。(启示录21:3)
还有:
我未见新耶路撒冷内有殿,因主神全能者和羔羊为城的殿。(启示录21:22,918节)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圣经篇 #62

SS62.圣言之所以

(六)圣言的字义使得与主的结合并与天使的联系成为可能

SS62.圣言之所以使得与主的结合成为可能,是因为圣言唯独论述主,主因此是圣言的全部,并被称为“圣言”(约翰福音1:14),如《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主篇》所说明的。结合之所以发生在字义中,是因为圣言在字义中处于它的完全、神圣和能力之中,如前面适当章节所说明的(37-49节)。这种结合并未向人显明,而是在对真理的情感和他对真理的感知里面,因而在人对神性真理的爱和信里面。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