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5954.“又给他们各人一套新衣服”表始于良善的真理。这从“衣服”的含义清楚可知,“衣服”是指真理,如下文所述。因此,“新衣服”是指新真理;当真理在良善中开始时,它们就变新,因为那时它们获得了生命。所论述的主题是属世人与属灵人,或外在人与内在人的联结。当联结正在实现时,真理就会发生变化并变新,因为它们从流入它们的良善那里获得了生命,如刚才所述(5951节)。“换衣服”代表披上神圣真理,这也是“换衣服”的起源(参看4545节)。
在圣言中,“衣服(或译衣裳)”之所以表示真理,是因为真理包裹良善,几乎如同血管包裹血液,或纤维包裹灵。“衣服”有真理的意思,是因为灵人,以及天使看上去都穿着衣服,并且各自都照着属于他的真理而着装。看上去身穿白衣的,那些处于作为通向良善之路的信之真理的灵人或天使;而看上去身穿闪亮衣服的,是那些处于从良善发出的信之真理的灵人或天使。因为良善通过真理发光,产生光辉(参看5248节)。
灵人和天使看上去穿着衣服,这一点从圣言中提到天使显现的地方也能看出来,如马太福音:
坐在主坟墓上的天使像貌如同闪电,衣服洁白如雪。(马太福音28:3)
启示录:
我看见二十四位长老坐在宝座上,身穿白衣。(启示录4:4)
启示录:
骑在白马上的穿着溅了血的衣服;祂的名称为神之道。在天上的众军骑着白马,穿着细麻衣,又白又洁,跟随祂。(启示录19:11, 13, 14)
“衣服洁白如雪”和“白色的细麻衣”表示神圣真理,因为洁白和闪亮论及真理(3301, 3993, 4007, 5319节),原因是它们最靠近光,从主发出的光就是神性真理。这解释了为何当主变了形像时,祂衣服显如光;马太福音:
耶稣就变了形像,脸面明亮如日头,衣裳洁白如光。(马太福音17:2)
在教会,众所周知,“光”是指神性真理;但从诗篇清楚看出来,它被比作“衣裳”:
耶和华披上亮光,如披衣裳。(诗篇 104:2)
“衣服或衣裳”是指真理,这一点从圣言中的许多经文明显看出来,如马太福音:
王进来观看宾客,见那里有一个没有穿礼服的人。就对他说,同伴哪,你到这里来,怎么不穿礼服呢?于是,他就被丢在外边的黑暗里。(马太福音22:11-13)
至于“不穿礼服的人”是谁,可参看前文(2132节)。以赛亚书:
锡安哪!你要醒来;醒来;披上你的能力。圣城耶路撒冷啊,穿上你华美的衣服!因为从今以后,未受割礼、不洁净的,必不再进入你中间。(以赛亚书52:1)
“华美的衣服“表示源于良善的真理。
以西结书:
我也使你身穿绣花衣服,穿上海狗皮鞋,并用细麻布给你束腰,用丝绸披在你身上。你的衣服是细麻布和丝绸并绣花衣;吃的是细面、蜂蜜并油。(以西结书16:10, 13)
这论及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在此表示属灵的古教会,该教会是在上古教会气绝之后由主建立的。赋予该教会的真理以“衣服”来描述;“绣花衣”是指记忆知识,当记忆知识是纯正的时,它在来世看似绣花衣,又看似有网眼的织物,正如我蒙允许所看到的。“细麻衣和丝绸”是指源于良善的真理;但在天堂,这些织物是极其明亮和透明的,因为它们在天堂之光中。
同一先知书:
你的帆是用埃及绣花细麻布做的;你的篷是用以利沙岛的蓝色、紫色布做的。(以西结书27:7)
这论及推罗,推罗代表对真理与良善的认知(1201节)。当这些认知是纯正的时,它们就是“埃及绣花细麻布”;“蓝色、紫色布”表示由此衍生的良善,或真理之良善。
诗篇:
王女极其荣华,她的衣服是用金线绣的;她要穿刺绣衣服,被引到王前。(诗篇45:13, 14)
“王女”表示对真理的情感;“她的衣服是用金线绣的”表示拥有良善在里面的真理;“刺绣衣服”表示最低级的真理。启示录:
然而在撒狄,你还有几个名字是未曾污秽自己衣服的;他们要穿白衣与我同行,因为他们是配得过的。凡得胜的,必穿白衣。(启示录3:4, 5)
“未曾污秽衣服”表示没有用虚假玷污真理。
启示录:
那儆醒,看守衣服,免得赤身而行,叫他们见他羞耻的,有福了。(启示录16:15)
“衣服”以同样的方式表示真理。这就是“那儆醒,看守衣服,免得赤身而行,叫他们见他羞耻的”所表示的。
撒迦利亚书:
约书亚穿着污秽的衣服,站在使者面前。使者吩咐站在他面前的说,你们要脱去他污秽的衣服。又对约书亚说,看哪,我使你的罪孽离开你,要给你换上衣服。(撒迦利亚书3:3, 4)
“污秽的衣服”表示被源于邪恶的虚假玷污的真理;因此,当脱去这些衣服,穿上其它衣服时,经上说:“看哪,我使你的罪孽离开你”。谁都能知道,罪孽不会因换了衣服就消失;谁也都能由此得出结论:换衣服是代表行为,正如洗衣服也是代表行为一样,当百姓自洁时,如当他们靠近西乃山时(出埃及记19:14),当他们从污秽之物中洁净时(利未记11:25, 40; 14:8, 9; 民数记8:6, 7; 19:21; 31:19-24),就会被吩咐洗衣服。
事实上,从污秽之物中洁净是通过信之真理实现的,因为这些真理教导何为良善,何为仁爱,何为邻舍,何为信仰,以及主、天堂和永生的存在。没有教导人的真理,人们就不知道这些事,甚至不知道它们的存在。凭自己,除了爱自己爱世界的良善是属于人的唯一良善外,谁还知道别的?因为这二者构成他生命的快乐。若不通过信之真理,谁能知道还有别的良善能被赋予人,即对神之爱的良善,或对邻之仁的良善?有谁知道这些良善拥有天上的生命在里面,或这些良善在此人不再爱自己胜过他人,爱世界胜过天堂的范围内从主经由天堂流入?由此清楚可知,洗衣服所代表的洁净通过信之真理实现。
3448.“他的同伴亚户撒、他的军长非各”表示他们的信之教义的首要特征或主要教导。这从“亚比米勒”的代表清楚可知,“亚比米勒”是指关注理性概念或事物的信之教义。因此,“他的同伴和他的军长”表示那些首要事物或教义的教导,事实上表示他们教义的首要事物或主要教导,因为“军长”和“首领”一样,表示首要事物或最重要的部分(1482, 2089节),“军队” 表示教义事物本身。“军队”之所以表示关乎真理,或系低级真理的教义事物,是因为在圣言中,“兵役”和“战争”表示那些与属灵的兵役和战争有关的事物(1664, 1788, 2686节)。“武器”也一样,如“枪”、“盾”、“弓”、“箭”、“剑”等等,如在各个地方所说明的。由于它们是发动属灵争战所用的真理或教义事物,所以“军队”表示这些真理或教义事物,也在反面意义上表示虚假或异端邪说。
许多经文可以证明,在圣言中,“军队”或“天象”表示真理或虚假,如但以理书:
公山羊的一角向南、向东、向荣美之地大大生长。它甚至长到天军,将些军队和星宿抛落在地上,并践踏它们。它高举自己,直达天象之君或军中的首领。因罪过的缘故,有常献的燔祭交付他的军队;它将真理抛在地上。我听见有一位圣者说话,又有一位圣者说,使圣所与军队被践踏的这异象、常献的祭和荒凉的罪过要持续到几时呢?(但以理书8:9-13)
“向南、向东、向荣美之地大大生长”是指从邪恶获得的虚假的能力(2832节);“天军或天象”是指真理;“天象之君或军中首领”是指神性真理方面的主。由于“军队”或“天象”在正面意义上是指真理,所以经上说那角“将些军队或天象抛落在地上”,然后又说它“将真理抛在地上”。
同一先知书:
北方王必兴举大军,比先前的更多,满了年数,他必率领大军,带极多的物资来。那时他必发动他的力量、激动他的心,率领大军攻击南方王,南方王也必以极大极强的军队仰战,却站立不住,因为吃他食物的,必使他破败,他的军队必消耗殆尽,仆倒被杀的甚多。(但以理书11:13, 25-26)
这一整章论述的主题都是北方王和南方王之间的战争;“北方王”表示虚假,他的“军队”也是;“南方王”和他的“军队”表示真理;这是关于教会荒废的预言。
启示录:
我看见天开了,看哪,有一匹白马,骑在马上的称为忠信真实。祂穿着溅了血的衣服。在天上的众军骑着白马,穿着细麻衣,又白又洁,跟随祂。我看见那兽和地上的列王,并他们的众军都聚集,要与骑马的并祂的军队争战。(启示录19:11, 13-14, 19)
“骑白马的”表示主的圣言,或圣言方面的主(2760-2762节);“跟随祂的天上众军”表示来自圣言的真理,因而表示天上那些拥有真理的人;“兽”表示属于自我之爱的邪恶;“地上的列王并他们的众军”表示虚假。此处描述的是虚假与真理的争战。
诗篇:
诸天藉耶和华的话而造;其万象藉祂口中的气而成。(诗篇33:6)
“其万象”或天象表示真理。由于“军队”表示真理,所以天国之子和天使凭他们所拥有的真理而被称为天军或天象、天兵,如路加福音:
忽然,有一大队天兵同那天使赞美神。(路加福音2:13)
诗篇:
你们作祂的众军,作祂的仆役,行祂旨意的,都要称颂耶和华!(诗篇103:21)
又:
祂的众天使都要赞美祂;祂的众军都要赞美祂。(诗篇148:2)
以赛亚书:
把你们的眼睛举到高处,看谁创造这万象,按数目领出它们。祂一一称其名,因大有权柄和能力,连一个人都不缺。(以赛亚书40:26)
同一先知书:
我造地,又创造人在地上;我亲手展开诸天,其众军也是我所命定的。(以赛亚书45:12)
此处“天象或天军”表示真理,因而表示天使,因为他们拥有真理,如前所示。
列王纪:
我看见耶和华坐在祂的宝座上,天上的众军都侍立在祂右手和左手边。(列王纪上22:19)
约珥书:
耶和华在祂军旅前发声,祂的营甚大;行祂话的是强盛者。(约珥书2:11)
撒迦利亚书:
我必在我家的四围安营,使敌军不得任意往来,暴虐的人也不再经过。锡安的女子哪,应当大大喜乐!耶路撒冷的女子哪,应当大声欢呼!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撒迦利亚书9:8-9)
这论及主的降临;祂的“军队”表示神性真理。出于这个原因,还因为唯独主为人与不断奋力攻击他的地狱争战,所以在圣言中,主经常被称为“万军之耶和华”、“万军之神”、“万军之主”,也就是万象之耶和华、神或主,如以赛亚书:
列族之国聚集哄嚷的声音;万军之耶和华正率领军队,预备打仗。(以赛亚书13:4)
“列族之国”表示源于邪恶的虚假;“率领军队,预备打仗”表示为人而作战。
由于以色列的十二支派代表主的天国,并且“支派”,以及“十二”表示整体上信的一切事物,也就是该国度的一切真理(577, 2089, 2129, 2130, 3272节),所以他们还被称为“耶和华的军队”(如出埃及记7:4; 12:17, 41, 51);并且经上吩咐要按着“他们的军队”把他们从埃及领出来(出埃及记6:26);要“照他们的军队”各归本营(民数记1:52);要分散到他们的“军队”中(民数记2:1-34)。
“军队”表示真理,这一点也清楚可见于以西结书:
波斯、路德和弗在你军队中作你的战士;他们在你中间悬挂盾牌和头盔,彰显你的尊荣;亚发人和你的军队都在你四围的墙上,歌玛底人则在你的塔楼上。(以西结书27:10-11)
这论及推罗,推罗表示良善和真理的内层知识或认知,因而表示那些拥有它们的人(1201节);“军队”表示真理本身;“路德和弗”也表示那些拥有知识或认知的人(参看1163, 1164, 1166, 1195, 1231节);“盾牌和头盔”描述了诸如属于属灵争战或战争的那类事物。
至于“军队”在反面意义上表示虚假,这明显可见于以赛亚书:
到那日,耶和华在高处必察罚高处的军队,在地上必察罚地上的列王。(以赛亚书24:21)
此处“高处的军队”表示源于自我之爱的虚假。以西结书:
我要把你掉转过来,用钩子钩住你的腮颊,将你和你的全军、马匹和马兵都带出来,他们都披挂整齐,一大团队,有大牌小盾,都拿着剑。你必从你的地方,从北方的极处,你和许多人民一同前来,他们都骑着马,一大团队,一大军兵。(以西结书38:4, 15)
这论及哥革,他表示与内在分离,因而变成偶像崇拜的外在敬拜(1151节);他的“军队”表示虚假。
耶利米书:
我要派弓箭手,就是那拉弓和贯甲挺身的攻击巴比伦;不要怜惜少年人,要灭尽她的全军。(耶利米书51:2-3)
“巴比伦”表示外在显得神圣,内在却是亵渎的敬拜(1182, 1283, 1295, 1304, 1306-1308, 1321, 1322, 1326节);“她的军队”表示具有这种敬拜之人的虚假。在其它地方,巴比伦的军队也具有这种含义(如耶利米书32:2; 34:1, 21; 39:1)。以西结书:
法老看见他们,必为他的众人安慰自己;法老和他的全军,都必被剑刺死,因为我将我的惊恐放在活人之地。(以西结书32:31-32)
这论及埃及,埃及表示那些通过基于记忆知识或事实的推理扭曲真理的人(1164, 1165节);他的“军队”或法老的军队表示由此而来的虚假;在其它经文中,“法老的军队”也是这个意思(如耶利米书37:5, 7, 11; 46:2; 以西结书17:17)。路加福音:
你们看见耶路撒冷被军队围困的时候,就知道她的荒凉近了。(路加福音21:20)
这论及时代的完结,或教会的末期,这时信不复存在。“耶路撒冷”表示教会(参看2117节),当被虚假围困时,它就被“军队围困”。
由此可见犹太人和偶像崇拜者所崇拜的“天象(或天军、天兵)”在内义上表示虚假,如列王纪所描述的:
他们离弃他们神的一切诫命,为自己做了两个牛犊的铸像,又造了亚舍拉,向天上的万象下拜。(列王纪下17:16)
这论及以色列人;在另一处,经上论到玛拿西说:
他为天上的万象筑坛。(列王纪下21:5)
又:
约西亚王将那为巴力和亚舍拉,并天上万象所造的一切器皿,都从殿里搬出来。(列王纪下23:4)
耶利米书:
他们必将首领、祭司和先知的骸骨取出来,抛散在日头、月亮、和天上的万象之下,就是他们从前所喜爱、所服侍、所随从的。(耶利米书8:1-2)
别处:
耶路撒冷的房屋和犹大列王的房屋,就是他们在其房顶上向天上的万象烧香,向别神浇奠祭的一切房屋,都必被玷污,和陀斐特一样。(耶利米书19:13)
西番雅书:
我必伸手攻击那些在房顶上敬拜天上万象的。(西番雅书1:4-5)
被称为“天象”的,主要是众星;而“众星”表示真理,在反面意义上则表示虚假(1128, 1808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